列宁民主政治思想对我国社会治理的启示
廖灵丹 刘爱莲
摘要:列宁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奠基人,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关于民主政治的思想与观点,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也对我国当前加强社会治理提供了思路:要以维护人民利益,保障群众正当权利为社会治理的政治目标;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为社会治理的政治动力;以积极调动人民参与积极性为社会治理的政治保障。从列宁民主政治思想中探究社会治理内容,从而深化我国社会治理理论,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奠定理论基础,并有利于实现我国社会治理政治环境的优化,并最终通过治理实践使社会达到一个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的和谐状态。
关键词:列宁民主政治思想;社会主义;社会治理;政治体制
中图分类号:A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81(2018)03-0044-06
一、引言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是与社会具体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必然会打上时代烙印,体现时代特征,并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完善。列宁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缔造者,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想是在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既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继承,同时又在领导俄国革命的实践中进行了创新,最终形成了一系列与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独具特色的民主政治思想。在列宁看来,民主与民主政治对社会主义是十分重要的。他不仅把民主看作是一种国家制度,而且认为民主是国家形态的一种。“民主是国家形式,是国家形态的一种。”民主政治则更是社会主义国家必要的制度,社会主义国家只有建立了民主政治制度才能保证充分发展,没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基础就不牢固。“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胜利了的社会主义如果不实行充分的民主,就不能保持它所取得的胜利,并且引导人类走向国家的消亡”。
列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想对加强我国社会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并逐渐尖锐化。如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突出;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城乡二元体制仍然存在,区域之间发展不协调;劳资纠纷等社会利益群体矛盾日益显化;土地征用、房屋拆迁而引发一些社会问题,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为此,党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要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通过创新社会治理来解决社会矛盾。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党再次强调社会治理的重要性与可行性:“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面对转型社会出现的新情况,党和政府要转变传统的以管为主的治理理念,要“治”与“管”相结合。“治理标志着政府管理含义的变化,指的是一种新的管理过程,或者一种改变了的有序统治状态,或者一种新的管理社会的方式。”从“管理”走向“治理”,这不仅意味着我们党的执政理念由政府自上而下的“管理”转变为政府自上而下与社会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治理”,也昭示着中国的治理模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政府在加强社会治理时要坚持民主原则,以保障和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为目标,并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要“不是以政治的观念来对待公共利益,而以道德原则来诠释公共利益,把公共利益的内容及其实现途径作为行为的道德标准”。
二、社会治理的政治目标:保障人民群众正当权利
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就是要保障人民群众的正当权利,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这也是列宁一直所强调的民主政治的重要的内容。列宁认为,社会主义民主就是要消灭剥削阶级,实现社会主义的一切成果归人民所有。“过去,人类的全部智慧、人类的全部天才所进行的創造,只是为了让一部分人独享技术和文化的一切成果,而使另一部分人连最必需的东西——教育和发展也被剥夺了。然而现在一切技术奇迹、一切文化成果都将成为全民的财产”,列宁也明确意识到人民群众对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性。“一个国家的力量在于群众的觉悟。只有当群众知道一切,能判断一切,并自觉地从事一切的时候,国家才有力量。”在他看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够从根本上实现多数人的民主,保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地位,人民能够参与国家管理,拥有决定国家制度的平等权利。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一切与人民群众利益关系重大的问题都需要经过人民群众的充分讨论并集体决策。“人民需要共和国,为的是教育群众实行民主。不仅仅需要民主形式的代表机构,而且需要建立由群众自己从下面来全面管理国家的制度,让群众有效地参加各方面的生活,让群众在管理国家中起积极的作用。”
人民群众权利得到保障既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也是我国当前加强社会治理的恒定目标。加强社会治理,首先要尊重人民群众的合法权利,以维护人民群众权利作为一切治理行为的逻辑起点。只有充分重视和保护人民群众的正当权利,社会治理工作才可能得以有效展开,国家才会兴旺,社会才能朝着良性状态发展。历史实践已证明,当人民的心声得到重视时,社会就会安定繁荣,并出现盛世局面,而当民意表达不畅通,民怨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社会暴动,最终导致当权者统治的全面崩溃。“人人有权,其国必兴,人人无权,其国必废,此量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古今不易,遐迩不殊。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能够经常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认真听取群众意见,真心为群众着想,全心全意服务群众,维护群众利益。然而近些年来,一些地方政府领导人忽视人民群众利益,甚至为了一己私利不惜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致使民怨沸腾,引发群体性事件,从而影响社会稳定,增加治理难度。“今天中国的稳定已无法通过自上而下的政府控制来实现,而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社会成员权利状态稳定,来自于社会利益表达渠道的畅达和利益协调的提升。”因此,加强社会治理,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最重要的就是尊重和保护人民群众的根本权利。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加强社会治理,实现维护人民群众权利的政治目标,还必须注重和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弱势群体是一个在社会性资源的分配上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的脆弱性的特殊社会群体。由于社会结构失衡、转型时期社会分配不公等原因造成社会上出现一部分弱势群体,他们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生活境遇困难,基本的生活资料难以得到满足。弱势群体的存在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共奔富裕路的理念相违背的,同时也是影响我国社会稳定潜在因素之一。从列宁所定义的社会主义来看,贫困不应该属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困。“我们要争取新的、更好的社会制度:在这个新的、更好的社会里不应该有穷有富,大家都应该做工。共同劳动的成果不应该归一小撮富人享受,应该归全体劳动者享受。机器和其他技术改进应该用来减轻大家的劳动,不应该用来使少数人发财,让千百万人民受穷。这个新的、更好的社会就叫社会主义社会。”因此,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奔富裕路的目标,就必须加强社会治理,保护弱势群体的权利。一方面,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对于陷入生活困境的社会成员,给予物质的援助。列宁也曾在《论社会主义》中明确强调必须对生活陷入困境的农村弱势群体予以援助。对于村团成员“一时丧失劳动力在两年以内者,村团在该成员劳动力尚未恢复的这段时间,有责任通过共耕制的办法予以帮助。”对于农民“因年老或残废而不再能自己耕种土地时,便丧失其土地使用权,但可向国家领取赡养费。”国家要加大对落后地区即弱势群体集中地区的财政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再次分配中适当增加对弱势群体与偏远地区的分配比例,并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教育投资,使他们能够充分享用教育资源并利用所学技能在未来社会竞争中扭转劣势地位。另一方面,增强弱势群体的自我权利保护意识,在合法权利受到损害时能够及时勇敢的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利;拓宽弱势群体表达利益诉求的民主渠道,使弱势群体能够有效的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
三、社会治理的政治动力: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列宁在领导苏联人民进行苏维埃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非常重视政治体制的改革,他认为政治体制改革能否推进,直接关系到苏维埃政权的生死存亡。“我们的机关实质上是从沙皇和资产阶级那里拿过来的旧机关”,“它是资产阶级和沙皇制度的大杂烩”。要想巩固苏维埃政权,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就必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否则,现有的政治体制就会腐蚀苏维埃国家和政权。“如果不进行有步骤的和顽强的斗争来改善机构,那我们一定会在社会主义的基础还没有建成以前灭亡。”现在的全部工作“都应该集中到改善机关上”。为此,列宁为深化苏联政治体制改革,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第一,党政分开。苏维埃政权的权利曾高度集中于中央政治局,党政之间权力不分,出现权力滥用与混乱的局面,办事效率低下,造成物力与人力资源的浪费。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列宁提出“党的机关和苏维埃机关应该划清职权”。第二,权力下放。针对苏联幅员辽阔,各地区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的现实状况,列宁在制定政策并不是采取“一刀切”的做法,而是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不同程度地给予地方政府一定的自主权,扩大地方的自主程度。让地方政府园地制宜的做出发展策略,并鼓励地方政府的创新精神。第三,精简机构。列宁认为,庞杂、多如牛毛的各种机构不仅不能提高工作效率,反而是一种社会负担,消耗大量的社会资源。因此,他多次强调精简机构的重要性,“当前最主要的迫切任务,也是最近几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通过缩减苏维埃机关、改善组织、消灭拖拉作风和官僚主义、减少非生产开支,来不断地精简苏维埃机关和减少其费用。”尽管列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是巩固当时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但他所实行的这些改革措施对当前我国加强社会治理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加强社会治理,要以深化政治體制改革为政治动力。目前,我国政治体制结构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党与政府职责权限并未完全明朗化,一些地方党政不分的现象仍然存在;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管得过死,致使部分下级政府因自主权力受限而在作决策时畏首畏尾,错失发展良机,而有些下级政府因害怕越权则干脆无作为;一些政府部门机构冗杂,对出现的社会问题不但不解决,并且相互推诿。而政治体制中这些问题的存在将严重影响到社会治理工作的展开。为此,必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首先,要明确党与政府的职责权限。加强社会治理,要坚持党的领导,但这并不意味着党直接介入社会治理全过程。“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党的领导为社会治理提供总方向,为构建社会治理提供优质的政治环境。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发挥政府的作用,要及时制定和落实各种政策,发挥治理功效。政府要改变传统的以“管”为主的方式,在社会日趋多元化的现实情况下,多方面的积极培育社会力量,鼓励各种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中来,实现“小政府大社会”的治理局面。同时,党和政府要“进一步完善法规,依法对社会组织进行管理;要加快放松对社会组织的管制,更多的给予培育和支持。各级政府应当广泛吸收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特别是积极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它们承担更多的公共服务,努力营造官民共治的社会治理局面”。其次,权力下放。权力下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各级政府之间和政府部门之间进行的权力、责任转移过程,表现为权力在政府间的平行或垂直移动;二是不同层级的政府部门将相关权力、责任向市场与公民社会的转移过程,表现为权力的横向移动。”在社会治理过程中,既要给下级政府更多的自主权限,优化下级政府决策审批程序与人事财政等权限以提升下级政府的治理能力与效率;同时政府又应该给与社会组织尤其是群众自治组织更多的自主权限,政府要明确自身“有作为”和“不作为”的界限,改变把自治组织与社会组织作为“思维延伸的定式及习惯性发号施令的行政依赖”。最后,精简政府机构,提高治理效率。政府如同系统化的机器,“越是简单,部件越少,会出毛病的地方也就越少。简单的机器更加灵活,更能适应变化着的要求”。当前我国一些政府内部机构部门过于冗杂,权责不清晰,办事程序繁琐,出了问题相互推卸责任。社会治理要想达到良好的效果,就必须精简政府部门机构,明确职责权限,提高办事效率。
四、社会治理的政治保障:发挥人民群众的参与效益
群众观是列宁民主政治思想的基本方面之一。列宁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的作用。他认为苏联之所以能够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其重要依靠力量就是广大人民群众,苏联人民的支持是革命胜利的保障。“没有千百万觉悟群众的革命行动,没有群众汹涌澎湃的英勇气概,没有马克思在谈到巴黎工人在公社时期的表现时所说的那种‘冲天的决心和本领,是不可能消灭专制制度的。”俄国的整个新纪元正是靠人民的热情赢得并且支持下来的。”不仅社会主义革命是依靠人民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建设同样也离不开人民,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得到人民的认可才能发挥作用。“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不是一个党所能实施的。只有千百万人学会亲自做这件事的时候,他们才能实施社会主义。”人民是社会主义创造力的来源,社会主义生命力的所在就源于人民群众的无限创造力。“千百万创造者的智慧却会创造出一种比最伟大的天才预见还要高明得多的东西。”执政党只有相信人民群众并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才能长期执政,而脱离群众则会失去执政的根基。“不相信群众,怕他们发挥创造性,怕他们发挥主动性,在他们的革命毅力面前发抖,这就是社会革命党人和孟什维克的领袖们最严重的罪过。”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同样如此,是依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同样离不开人民群众。广大的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加强社会治理也必须一如既往的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坚持人民群众在社会治理中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与创造力。要“毫无例外地吸收他们中间的一切优秀力量,并且要随时随地仔细客观地检查:是否同群众保持着联系,联系是否密切”。随着社会变革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城乡结构、家庭結构、人口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任何一种新的变化都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利益,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引发社会问题,为此,必须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将社会治理与党的群众工作相结合,在创新社会治理中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将群众工作与社会治理紧密结合起来,积极调动群众的参与能动性。一方面,要让人民群众及时了解社会治理的动态,信息要对人民群众公开并认真听取人民的意见。“只有从千百万人着眼,才会有实事求是的政策。”让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就必须先让人民群众了解社会治理,要落实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这是让人参与社会治理并发挥作用的前提与基础。“要加大信息公开的范围和力度,通过报纸、广播、电视、手机、网络等形式,把群众普遍关心和关注的社会治理的热点、难点、敏感问题作为公开的重点,细化各项公开内容。”提高人民群众创新社会治理中的话语体系,鼓励人民对社会治理多献言献技并认真采纳合理的内容。另一方面,要切实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治理中的监督作用,这是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保证。建立健全群众监督机制,把社会治理的各个环节都纳入监督范围,让人民群众的监督能够实现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在监督中所反馈的问题,并追究相关部门的责任。总之,通过多种形式让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中来,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拓宽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与方式,提高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从而形成社会治理人人参与、治理成果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五、结语
尽管列宁的民主政治思想产生于一个世纪以前,并且主要是基于当时苏联的实际情况所提出,社会主义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各个方面都已发生了巨大变化,甚至可以说,如今的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社会主义中国,已与列宁所处时代的苏联迥异,但即便如此,列宁的民主政治思想并未过时,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治理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列宁的民主政治思想是在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基础上产生并有所发展。而马克思主义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发展性,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列宁的民主政治思想亦是如此,它仍然具有时代价值,是值得当代中国政府学习和借鉴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语境下,我国提出加强社会治理,必须要与坚持群众工作、贯彻群众路线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够通过社会治理,构建一个安定有序、和谐稳定、繁荣发展的社会。
责任编辑:李祖杰 邓卫红
摘要:列宁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奠基人,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关于民主政治的思想与观点,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也对我国当前加强社会治理提供了思路:要以维护人民利益,保障群众正当权利为社会治理的政治目标;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为社会治理的政治动力;以积极调动人民参与积极性为社会治理的政治保障。从列宁民主政治思想中探究社会治理内容,从而深化我国社会治理理论,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奠定理论基础,并有利于实现我国社会治理政治环境的优化,并最终通过治理实践使社会达到一个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的和谐状态。
关键词:列宁民主政治思想;社会主义;社会治理;政治体制
中图分类号:A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81(2018)03-0044-06
一、引言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是与社会具体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必然会打上时代烙印,体现时代特征,并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完善。列宁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缔造者,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想是在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既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继承,同时又在领导俄国革命的实践中进行了创新,最终形成了一系列与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独具特色的民主政治思想。在列宁看来,民主与民主政治对社会主义是十分重要的。他不仅把民主看作是一种国家制度,而且认为民主是国家形态的一种。“民主是国家形式,是国家形态的一种。”民主政治则更是社会主义国家必要的制度,社会主义国家只有建立了民主政治制度才能保证充分发展,没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基础就不牢固。“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胜利了的社会主义如果不实行充分的民主,就不能保持它所取得的胜利,并且引导人类走向国家的消亡”。
列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想对加强我国社会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并逐渐尖锐化。如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突出;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城乡二元体制仍然存在,区域之间发展不协调;劳资纠纷等社会利益群体矛盾日益显化;土地征用、房屋拆迁而引发一些社会问题,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为此,党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要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通过创新社会治理来解决社会矛盾。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党再次强调社会治理的重要性与可行性:“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面对转型社会出现的新情况,党和政府要转变传统的以管为主的治理理念,要“治”与“管”相结合。“治理标志着政府管理含义的变化,指的是一种新的管理过程,或者一种改变了的有序统治状态,或者一种新的管理社会的方式。”从“管理”走向“治理”,这不仅意味着我们党的执政理念由政府自上而下的“管理”转变为政府自上而下与社会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治理”,也昭示着中国的治理模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政府在加强社会治理时要坚持民主原则,以保障和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为目标,并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要“不是以政治的观念来对待公共利益,而以道德原则来诠释公共利益,把公共利益的内容及其实现途径作为行为的道德标准”。
二、社会治理的政治目标:保障人民群众正当权利
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就是要保障人民群众的正当权利,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这也是列宁一直所强调的民主政治的重要的内容。列宁认为,社会主义民主就是要消灭剥削阶级,实现社会主义的一切成果归人民所有。“过去,人类的全部智慧、人类的全部天才所进行的創造,只是为了让一部分人独享技术和文化的一切成果,而使另一部分人连最必需的东西——教育和发展也被剥夺了。然而现在一切技术奇迹、一切文化成果都将成为全民的财产”,列宁也明确意识到人民群众对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性。“一个国家的力量在于群众的觉悟。只有当群众知道一切,能判断一切,并自觉地从事一切的时候,国家才有力量。”在他看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够从根本上实现多数人的民主,保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地位,人民能够参与国家管理,拥有决定国家制度的平等权利。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一切与人民群众利益关系重大的问题都需要经过人民群众的充分讨论并集体决策。“人民需要共和国,为的是教育群众实行民主。不仅仅需要民主形式的代表机构,而且需要建立由群众自己从下面来全面管理国家的制度,让群众有效地参加各方面的生活,让群众在管理国家中起积极的作用。”
人民群众权利得到保障既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也是我国当前加强社会治理的恒定目标。加强社会治理,首先要尊重人民群众的合法权利,以维护人民群众权利作为一切治理行为的逻辑起点。只有充分重视和保护人民群众的正当权利,社会治理工作才可能得以有效展开,国家才会兴旺,社会才能朝着良性状态发展。历史实践已证明,当人民的心声得到重视时,社会就会安定繁荣,并出现盛世局面,而当民意表达不畅通,民怨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社会暴动,最终导致当权者统治的全面崩溃。“人人有权,其国必兴,人人无权,其国必废,此量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古今不易,遐迩不殊。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能够经常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认真听取群众意见,真心为群众着想,全心全意服务群众,维护群众利益。然而近些年来,一些地方政府领导人忽视人民群众利益,甚至为了一己私利不惜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致使民怨沸腾,引发群体性事件,从而影响社会稳定,增加治理难度。“今天中国的稳定已无法通过自上而下的政府控制来实现,而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社会成员权利状态稳定,来自于社会利益表达渠道的畅达和利益协调的提升。”因此,加强社会治理,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最重要的就是尊重和保护人民群众的根本权利。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加强社会治理,实现维护人民群众权利的政治目标,还必须注重和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弱势群体是一个在社会性资源的分配上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的脆弱性的特殊社会群体。由于社会结构失衡、转型时期社会分配不公等原因造成社会上出现一部分弱势群体,他们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生活境遇困难,基本的生活资料难以得到满足。弱势群体的存在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共奔富裕路的理念相违背的,同时也是影响我国社会稳定潜在因素之一。从列宁所定义的社会主义来看,贫困不应该属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困。“我们要争取新的、更好的社会制度:在这个新的、更好的社会里不应该有穷有富,大家都应该做工。共同劳动的成果不应该归一小撮富人享受,应该归全体劳动者享受。机器和其他技术改进应该用来减轻大家的劳动,不应该用来使少数人发财,让千百万人民受穷。这个新的、更好的社会就叫社会主义社会。”因此,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奔富裕路的目标,就必须加强社会治理,保护弱势群体的权利。一方面,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对于陷入生活困境的社会成员,给予物质的援助。列宁也曾在《论社会主义》中明确强调必须对生活陷入困境的农村弱势群体予以援助。对于村团成员“一时丧失劳动力在两年以内者,村团在该成员劳动力尚未恢复的这段时间,有责任通过共耕制的办法予以帮助。”对于农民“因年老或残废而不再能自己耕种土地时,便丧失其土地使用权,但可向国家领取赡养费。”国家要加大对落后地区即弱势群体集中地区的财政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再次分配中适当增加对弱势群体与偏远地区的分配比例,并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教育投资,使他们能够充分享用教育资源并利用所学技能在未来社会竞争中扭转劣势地位。另一方面,增强弱势群体的自我权利保护意识,在合法权利受到损害时能够及时勇敢的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利;拓宽弱势群体表达利益诉求的民主渠道,使弱势群体能够有效的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
三、社会治理的政治动力: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列宁在领导苏联人民进行苏维埃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非常重视政治体制的改革,他认为政治体制改革能否推进,直接关系到苏维埃政权的生死存亡。“我们的机关实质上是从沙皇和资产阶级那里拿过来的旧机关”,“它是资产阶级和沙皇制度的大杂烩”。要想巩固苏维埃政权,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就必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否则,现有的政治体制就会腐蚀苏维埃国家和政权。“如果不进行有步骤的和顽强的斗争来改善机构,那我们一定会在社会主义的基础还没有建成以前灭亡。”现在的全部工作“都应该集中到改善机关上”。为此,列宁为深化苏联政治体制改革,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第一,党政分开。苏维埃政权的权利曾高度集中于中央政治局,党政之间权力不分,出现权力滥用与混乱的局面,办事效率低下,造成物力与人力资源的浪费。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列宁提出“党的机关和苏维埃机关应该划清职权”。第二,权力下放。针对苏联幅员辽阔,各地区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的现实状况,列宁在制定政策并不是采取“一刀切”的做法,而是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不同程度地给予地方政府一定的自主权,扩大地方的自主程度。让地方政府园地制宜的做出发展策略,并鼓励地方政府的创新精神。第三,精简机构。列宁认为,庞杂、多如牛毛的各种机构不仅不能提高工作效率,反而是一种社会负担,消耗大量的社会资源。因此,他多次强调精简机构的重要性,“当前最主要的迫切任务,也是最近几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通过缩减苏维埃机关、改善组织、消灭拖拉作风和官僚主义、减少非生产开支,来不断地精简苏维埃机关和减少其费用。”尽管列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是巩固当时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但他所实行的这些改革措施对当前我国加强社会治理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加强社会治理,要以深化政治體制改革为政治动力。目前,我国政治体制结构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党与政府职责权限并未完全明朗化,一些地方党政不分的现象仍然存在;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管得过死,致使部分下级政府因自主权力受限而在作决策时畏首畏尾,错失发展良机,而有些下级政府因害怕越权则干脆无作为;一些政府部门机构冗杂,对出现的社会问题不但不解决,并且相互推诿。而政治体制中这些问题的存在将严重影响到社会治理工作的展开。为此,必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首先,要明确党与政府的职责权限。加强社会治理,要坚持党的领导,但这并不意味着党直接介入社会治理全过程。“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党的领导为社会治理提供总方向,为构建社会治理提供优质的政治环境。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发挥政府的作用,要及时制定和落实各种政策,发挥治理功效。政府要改变传统的以“管”为主的方式,在社会日趋多元化的现实情况下,多方面的积极培育社会力量,鼓励各种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中来,实现“小政府大社会”的治理局面。同时,党和政府要“进一步完善法规,依法对社会组织进行管理;要加快放松对社会组织的管制,更多的给予培育和支持。各级政府应当广泛吸收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特别是积极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它们承担更多的公共服务,努力营造官民共治的社会治理局面”。其次,权力下放。权力下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各级政府之间和政府部门之间进行的权力、责任转移过程,表现为权力在政府间的平行或垂直移动;二是不同层级的政府部门将相关权力、责任向市场与公民社会的转移过程,表现为权力的横向移动。”在社会治理过程中,既要给下级政府更多的自主权限,优化下级政府决策审批程序与人事财政等权限以提升下级政府的治理能力与效率;同时政府又应该给与社会组织尤其是群众自治组织更多的自主权限,政府要明确自身“有作为”和“不作为”的界限,改变把自治组织与社会组织作为“思维延伸的定式及习惯性发号施令的行政依赖”。最后,精简政府机构,提高治理效率。政府如同系统化的机器,“越是简单,部件越少,会出毛病的地方也就越少。简单的机器更加灵活,更能适应变化着的要求”。当前我国一些政府内部机构部门过于冗杂,权责不清晰,办事程序繁琐,出了问题相互推卸责任。社会治理要想达到良好的效果,就必须精简政府部门机构,明确职责权限,提高办事效率。
四、社会治理的政治保障:发挥人民群众的参与效益
群众观是列宁民主政治思想的基本方面之一。列宁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的作用。他认为苏联之所以能够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其重要依靠力量就是广大人民群众,苏联人民的支持是革命胜利的保障。“没有千百万觉悟群众的革命行动,没有群众汹涌澎湃的英勇气概,没有马克思在谈到巴黎工人在公社时期的表现时所说的那种‘冲天的决心和本领,是不可能消灭专制制度的。”俄国的整个新纪元正是靠人民的热情赢得并且支持下来的。”不仅社会主义革命是依靠人民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建设同样也离不开人民,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得到人民的认可才能发挥作用。“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不是一个党所能实施的。只有千百万人学会亲自做这件事的时候,他们才能实施社会主义。”人民是社会主义创造力的来源,社会主义生命力的所在就源于人民群众的无限创造力。“千百万创造者的智慧却会创造出一种比最伟大的天才预见还要高明得多的东西。”执政党只有相信人民群众并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才能长期执政,而脱离群众则会失去执政的根基。“不相信群众,怕他们发挥创造性,怕他们发挥主动性,在他们的革命毅力面前发抖,这就是社会革命党人和孟什维克的领袖们最严重的罪过。”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同样如此,是依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同样离不开人民群众。广大的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加强社会治理也必须一如既往的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坚持人民群众在社会治理中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与创造力。要“毫无例外地吸收他们中间的一切优秀力量,并且要随时随地仔细客观地检查:是否同群众保持着联系,联系是否密切”。随着社会变革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城乡结构、家庭結构、人口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任何一种新的变化都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利益,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引发社会问题,为此,必须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将社会治理与党的群众工作相结合,在创新社会治理中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将群众工作与社会治理紧密结合起来,积极调动群众的参与能动性。一方面,要让人民群众及时了解社会治理的动态,信息要对人民群众公开并认真听取人民的意见。“只有从千百万人着眼,才会有实事求是的政策。”让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就必须先让人民群众了解社会治理,要落实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这是让人参与社会治理并发挥作用的前提与基础。“要加大信息公开的范围和力度,通过报纸、广播、电视、手机、网络等形式,把群众普遍关心和关注的社会治理的热点、难点、敏感问题作为公开的重点,细化各项公开内容。”提高人民群众创新社会治理中的话语体系,鼓励人民对社会治理多献言献技并认真采纳合理的内容。另一方面,要切实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治理中的监督作用,这是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保证。建立健全群众监督机制,把社会治理的各个环节都纳入监督范围,让人民群众的监督能够实现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在监督中所反馈的问题,并追究相关部门的责任。总之,通过多种形式让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中来,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拓宽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与方式,提高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从而形成社会治理人人参与、治理成果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五、结语
尽管列宁的民主政治思想产生于一个世纪以前,并且主要是基于当时苏联的实际情况所提出,社会主义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各个方面都已发生了巨大变化,甚至可以说,如今的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社会主义中国,已与列宁所处时代的苏联迥异,但即便如此,列宁的民主政治思想并未过时,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治理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列宁的民主政治思想是在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基础上产生并有所发展。而马克思主义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发展性,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列宁的民主政治思想亦是如此,它仍然具有时代价值,是值得当代中国政府学习和借鉴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语境下,我国提出加强社会治理,必须要与坚持群众工作、贯彻群众路线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够通过社会治理,构建一个安定有序、和谐稳定、繁荣发展的社会。
责任编辑:李祖杰 邓卫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