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脑包虫病的综合防制措施
杨元恩+苏期伟+陆开洪
摘要:从发病情况、流行病学、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剖检变化、治疗措施、防制措施等几个方面对山羊脑包虫病的综合防制措施进行了介绍,以期为养殖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山羊;脑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防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6)05-0023-02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对羊肉需求呈现持续增长趋势,养羊产业发展空间大,市场前景良好。贵州省平塘县山羊养殖户逐年增多,存栏量现已发展到50 000多只,由于养殖数量的增加,疫病风险也随着增加,因此对山羊疫病的防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羊脑包虫病,导致部分养殖户遭受重大损失,危害极大,严重制约了山羊的发展。
羊脑包虫病,又称为脑多头蚴病,是由多头绦虫的幼虫寄生在羊的脑及脊髓中引起的一种以神经症状为主的寄生虫病。 养羊的地区的羊中均有此病流行和发生。黄牛、牦牛中也有流行。2008年以来,贵州省平塘县大力发展羊产业,养羊户不断地从外地购羊,羊寄生虫病在我县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养羊业的健康发展。
1 发病情况
贵州省平塘县牙舟镇,有2户养羊户反应有个别山羊出现神经症状。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接报后,立即组织技术人员配合牙舟镇兽医技干及村级防疫员到两村开展动物流行病学调查。通过调查,两村共有养羊户11户,羊存栏795只。山羊发病后3~5d死亡。
2 流行病学
脑包虫病学名为多头蚴病,是多头绦虫的幼虫-多头蚴寄生于羊脑或脊髓的一种寄生虫病。羊脑包虫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发于春季。脑包虫-多头蚴呈囊泡状,囊内充满透明液体。外层为角质层,囊的内膜上生出许多头节,囊泡从米粒大小生长到鸡蛋大小。犬类是最终宿主,犬误食含有多头蚴的牛、羊的脑及多头蚴污染的食物后,造成幼虫发育为多头成虫寄生于犬的小肠内,可以生存数年之久。多头虫具有强大的繁殖能力,一昼夜可以产卵25万~68万个,对环境污染存在着极大的危害。虫体抵抗力很强,在土壤中可以存活3~5年,在-10~-16℃生存140 d,在37~39 ℃可以存活1年,耐高温,70℃以上才致其蚴虫死亡。
3 发病原因
羊吃到被多头绦虫卵污染的饲草、饲料后,虫卵随着血液循环移动到脑及脊髓处,经过2~3个月发育成多头蚴后从而引起羊发病。多头蚴的成虫是一种多头绦虫,它寄生在狗、狐狸及狼的小肠中,长约40~80 cm。含有成熟虫卵的后部节片不断成熟与脱落,并随着粪便排出体外,羊吃了被污染的草料,进入羊消化系统后,在小肠内的虫卵的卵膜被溶解,六钩蚴逸出,并钻入肠黏膜的毛细血管内,随血液循环被带到脑内或脊髓内,从而发育成为囊泡状的多头蚴,最终引起羊发病。
4 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病羊表现离群,目光呆滞,食欲减退,行动迟缓,反应迟钝、运动和姿势异常。病羊体温、呼吸正常,但个体消瘦,可视黏膜苍白,呈现出间断性癫痫发作,一日数次,每次发病持续5~10 min,表现有多种神经症状,但主要是作转圈运动。寄生虫寄生的部位不同,则引起的症状也不相同。若虫体寄生在脑部的某侧则病羊将头部抵于患侧,并向患侧面作转圈运动,对侧的眼常失明;若虫体寄生于脑的额部,则病羊头部抵于胸前,向前作直线运动,行走时高抬前肢向前猛冲,遇到障碍物时倒地或静立不动。虫体寄生于小脑则病羊易惊慌,行走时出现急促步样或蹒跚步态,严重时衰竭卧地、视觉障碍、磨牙、流涎、痉挛,后期高度消瘦。若虫体寄生于脑表面则有转圈运动的表现,共济失调,出现神经症状,触诊时容易发现,压迫病羊患部有疼痛感或颅骨萎缩甚至穿孔;若虫体寄生于脑后部则病羊表现角弓反张,行走后退,卧地不起,全身痉挛,四肢呈游泳状姿势。
5 剖检变化
剖检可见有一只羊在右侧脑部发现一个鸡蛋大小的泡状包囊,包囊内充满液体,包囊透明。囊壁上有许多大小不一的原头蚴。另一只病羊在脑、脊髓的不同部位发现1个或数个大小不等的囊状多头蚴;在病变或虫体相接的颅骨处,骨质松软、变薄、甚至穿孔,致使皮肤向表面隆起;病灶周围脑组织或较远的部位发炎,可见萎缩变性和钙化的多头蚴。
根据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剖检结果和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综合分析,山羊群体中确诊为患有山羊脑包虫病。
6 治疗措施
(1)手术疗法。做好病羊的保定工作,术部剪毛,用2%碘酒消毒,用75%乙醇脱碘,分点注射盐酸普鲁卡因,麻醉2~3 min,在手术部位作U型切口,在切口处用外科手术刀将颅骨打开一个约1.5 cm的小洞,用针头将脑膜轻轻划开,包虫即可向外鼓出,然后进行摘除,最后进行皮肤缝合,消毒结束后用纱布包扎即可。手术后每天注射400万U的青霉素防止细菌感染,每天1次,连续注射3 d。
(2)药物治疗。用吡喹酮,病羊按每千克体重50 mg,连用5 d;或按每千克70 mg,连用3 d。
7 防制措施
(1)防止家犬感染多头绦虫病。病羊的脑和脊髓实行焚烧或作深埋处理。对家犬进行定期驱虫。口服吡喹酮,剂量为5~10 mg/ kg,一次灌服,每季度进行一次。驱虫后犬排出的粪便作深埋处理。
(2)对发病羊群进行预防性治疗。口服吡喹酮,剂量为80~100 mg/kg,一次灌服。
(3)加强环境消毒,净化疫源。
(4)加强羊群的饲养管理。山羊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与羊只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①有计划地搞好羊的免疫接种,严防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②保证羊只健康的体况,合理地补充矿物质饲料和精料,不饲喂不清洁或受污染的饲料饲草;③加强对羊只的消毒,防止寄生虫病的发生和流行,从而减少疫病的发生。
8 小结
山羊脑包虫病防制较为复杂,病原在幼虫阶段侵入牛羊的脑或脊髓内,而成虫寄生于肉食动物的小肠内,所以山羊脑包虫病的防制必须采取以下综合防制措施。①加大犬的管理,实行定期驱虫;②加强羊的饲养管理,对健康羊群采取免疫接种,定期驱虫,增加体质;③加强环境消毒,特别是患病死后的羊只,要进行焚烧或作无害化处理,并对羊只污染的饲料、圈舍、饲槽等用高氯消毒剂进行彻底的消毒;④对患病羊进行手术治疗,加强饲养管理,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