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视域下的赣县传统客家婚俗
肖康+高国连
[提 要]婚俗是一个民族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赣南客家人自古以来就重视能传宗接代、壮大家族的婚姻,并且在不断地民系生成中,形成了一套独具客家特色的婚俗形式。为了传承和发扬赣县传统客家婚俗,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对赣县客家婚俗进行探究,深入挖掘其内在价值。通过对赣县客家婚俗中价值的探索,针对当今社会出现的不良婚姻状况,用其合理的、积极的部分去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婚姻观念,并在此过程中深化人们对赣县客家婚俗的认同;同时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手段的结合,在继承和发扬中促传承。
[关键词]客家婚俗;婚俗价值;传承
[作者简介]肖 康(1995—),女,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高国连(1994—),女,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江西南昌 330038)
[基金项目]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第十届本科生创业,科研基金2016年国家级项目“文化传承视域下的赣县传统客家婚俗”(201611318005)
文化,更多时候是扬弃它本身的爬梯。就如马克思吸取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一样,传统客家婚俗中的合理要素应该为现代婚俗所吸纳,并顺着传统客家婚俗中合理要素之梯,突破现代婚俗中光怪陆离的现象,开启更加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婚姻形态。本文通过对赣县传统客家婚俗的内容概述、文化价值分析来探索一条具有客家民俗特色的文化传承之路,以达到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之意。
一、赣县传统客家婚俗之概述
赣县,地处赣江源头,地产丰富,适宜生产生活,成为历史上最早接纳南迁汉人的城市之一。中原文化与古越文化在此处相融相生,形成极具特色的客家文化,其婚俗更是被民俗学者称为中国古婚俗的“活化石”。赣县传统客家婚俗基本上沿袭“六礼”古制,又结合本地特色,形成相亲、定亲、结婚三大阶段。
1.相亲
相亲源于“六礼”中的“纳采”和“问名”。一般由男方托媒人携礼去探访某家闺女年龄等基本情况,告知女方意图。若同意,则征求女方生辰八字,后请算命先生推算双方命缘。若八字相合,双方中意,则进入定亲阶段。
2.定亲
定亲包括登门、采家风、定数、定日子等几个程序。登门,是男女双方第一次正式见面。一般选在逢三或九的日子,男方在父母及家族中有名望的长者的陪同下,正式拜访女方家。若女方家长中意男方,便会以酒酿蛋招待,含蓄表态。男方一般要按女方长辈亲属程度送见面礼。期间,要议定女方彩礼,当地称“恩恤”。登门结束后,双方議定采家风的日子。采家风主要是女方在家人陪同下到男方家了解具体情况,包括男方的房产、田产等。定数,即男女双方正式确定婚事,男方在选定的吉日,送彩礼到女方家。定日子,一般请算命先生由新人的生辰八字确定结婚日。婚期定下,一般提前半月由当家人散发请帖,告知亲戚朋友。
3.结婚
结婚包括迎亲、拜堂、回门等过程。迎亲当日,新娘头盖四角挂桂圆花生的“罗帕”,脖子上挂娘亲亲手缝制的装有谐音“团圆”的糖和盐的红布袋。临行前新娘要哭嫁,相传哭声越大新娘福气越大。“哭嫁”完后,新娘由婚姻美满、多子多孙的“命好之人”牵扶至放有一火盆的轿中,寓意红红火火。接亲队伍来时为单数,为讨吉利,归时为双数,接亲途中遇到人家需放鞭炮。到新郎家中,新娘脚不可着地,被新郎抱置于客厅中的竹椅上,称“坐性”,意为磨炼新进媳妇的脾气、耐性。“坐性”之后是拜堂仪式,新人先拜天地,后拜祖宗。再由男方娘舅爬梯挂“号牌”(客家传统中的新人结婚的凭证和纪念物)于正厅,完毕后,娘舅每下一级阶梯,新郎及众人向娘舅敬一杯酒,以表“尊娘舅”之礼。行礼之后,新人喝合卺酒,新郎背新娘进入新房,由“命好”之人头顶米筛随行以辟邪。“洞房”之礼后,新郎新娘向宾客敬酒,相与道尽吉祥之言。新娘在婚后三日携婿归门,称“回门”。
二、赣县传统客家婚俗之文化价值
赣县传统客家婚俗存在大量封建劣迹,比如男权色彩浓厚,对妇女存在歧视,包办买卖婚姻等,可除去这些糟粕,仍存在大量价值丰富的内容。
1.赣县传统客家婚俗中的合理观念对现代家庭婚姻具有的教育价值
(1)婚俗中承载着的百年好合观念有利于家庭稳定。在婚前阶段,男女双方及双方家族都高度重视,对待登门、采家风、订亲等环节都极为谨慎,如此背景下形成的婚姻更具稳定性和可靠性。在出嫁前,女方父母一般会叮嘱新娘在夫家侍奉好公婆、与丈夫和气等。新娘上轿时,由“命好之人”牵上花轿,在对新人寄托婚姻美满的祝愿的同时也为新娘树立良好的榜样。婚礼中“坐性”的环节,虽有封建旧思想的印记,却传达了夫妻互相包容的意味。在拜堂过程中,众人分食挂于荷包中的糖盐混合物,以及新人喝合卺酒,都有寓意新人百年好合、夫妻和气。总之,赣县传统客家婚俗中的各个环节无不传递着百年好合的婚姻观,过程虽繁琐庄重,却更能加强人们对婚姻的重视,这对现代社会中“闪婚闪离”“试婚”现象的转变有极大的教育启示作用。
(2)婚俗中流露着的感恩观念可促进家族和谐。赣县客家婚俗中有“哭嫁”一说,“哭”表示对父母及族人的不舍与感恩。在拜堂过程中的“尊娘舅”之礼,其深意是对母亲及母亲娘家人的感谢。赣县客家婚俗中的这种感恩观念,对形成和谐的家庭伦理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2.赣县传统客家婚俗集人性美、服饰美、食物美于一身,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
(1)集全族之力操办婚宴,于互助中见和谐。全族人共同为办喜宴人家打杂做事,互帮互助,族人在此期间和言欢笑,谈天叙旧,既能增进族人之间感情,增加宗族认同感,加强族人间的团结和凝聚力,以构建和谐融洽的人际交往关系。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婚宴是客家人相互交往和联系的纽带。
(2)婚服注重“精神的象征性”,于朴素中见真情。传统客家婚庆过程中,多以红色为主色调,服饰丝织刺绣多为寓意吉祥的组合图案,如寓意婚姻忠贞的鸳鸯、代表富足的石榴、象征夫妻和谐及长寿的蝴蝶及“囍”字等。赣县客家人的嫁妆刺绣品更是精美又实用,一般由未出阁的女子自制,多是手帕、布鞋、鞋垫、衣服等,多绣有寓意吉祥的富贵花、百合花、鸳鸯等,手工精美。
(3)婚宴菜品丰富、味道鲜美,于美味中见美满。“客家菜讲究功与法,以法求奇,以功求妙,于奇妙中穷其事物之美味”。传统客家婚宴上的菜品,从外形上看,有巧夺天工之妙,如梅菜扣肉,“花”;从寓意中看,更重吉祥之意,如“酒酿蛋”预祝新人百年好合、“银耳莲子羹”即早生贵子。客家人对婚宴上菜肴的味道也极为重视,多采用味道清香的食材,如由荷叶包制而成的荷包胙、由芝麻、炒米、茶叶研制而成的擂茶。与此同时,依山而居的客家人,有强烈的养生保健意识,故婚宴上的菜品注重食材鲜美、讲究野生、家养。
3.赣县传统客家婚俗记录了生活习惯、信仰和价值观等的真实面貌,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一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蕴含着该民族传统文化的最深根源,保留着形成该民族文化身份的原生态以及该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和审美概念等”。赣县传统客家婚俗是当地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其中蕴涵着赣县客家人强烈的“寻根意识”、宗族认同心理和简单朴素的审美价值观等,是客家文化的历史积淀。赣县传统客家婚俗,一方面为了解客家人的历史、研究传统客家文化提供了丰富资料;另一方面,传统客家婚俗中的合理要素,如“百年好合”的婚姻观、审慎的婚姻态度、强烈的民族认同感等,对现代家庭婚姻观具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三、赣县传统客家婚俗之传承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由于与之相适应的道德水准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加上文化多元化的冲击,婚姻道德观发生畸变,婚外恋、一夜情等不良婚姻现象此起彼伏,离婚率也随之迅速增长。针对当今社会出现的诸多婚姻变异的状况,从认同、发扬和保护这三个视角出发,结合客家婚俗价值元素,对赣南客家婚俗进行传承。
1.用教育价值观引导婚姻行为,深化人们对赣县客家婚俗的认同
当今社会出现的不良婚姻状况,归根结底是因为人们婚姻价值观的模糊以及对“守身如玉”、“从一而终”的执着度减弱。赣县客家婚俗承载的百年好合观念以及对婚姻家庭的重视,对引导婚姻观念和婚姻行为具有重要的价值。随着时代的进步,电视、网络、手机等大众传媒已经融入百姓的生活。它们在给我们带来精神享受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观念和行为。课题组成员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找到了几部具有客家特色的影视作品,如《客家人》、《等郎妹》等;也发现了诸如“客家人”、“客家圈”和“客家联盟”等微信公众号。但从总体来说,现代传媒市场中关于赣县客家文化尤其是婚俗文化的足迹较少。因此我们可以从该缺口入手,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的广泛传播性和潜在教育性,将赣县客家婚俗中的积极价值观念如百年好合觀、感恩观融入影视作品,将客家传统婚礼视频、图片以及历代姻缘佳话等载入微信公众号,传播正能量,让人们在享受娱乐的同时深化对优秀传统婚俗观念的认同,从而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婚姻观念。
2.彰显赣县客家婚俗的审美价值,与现代市场相结合,在传播中促传承
(1)客家婚俗与赣南采茶戏相融合。赣南采茶戏是赣南土生土长的一种戏曲,它以当地民众的生活为素材,以客家方言为舞台语言向世人展示客家风情。而借助赣南采茶戏的形式,展现客家婚俗文化的魅力,达到文化合力的效果。目前虽有《满妹添喜》、《翇妹子》等剧目,但剧中体现客家婚俗内容较为稀缺,完备性也不足。因此,可以将当地家喻户晓的典故与采茶戏相融合并进行巡演。如此,既丰富了采茶戏的内容,又传播了客家婚俗文化。
(2)加大旅游景点中客家婚俗部分的比重。旅游业的兴盛给客家婚俗的传播带来了更多的展示机会,但目前赣南客家婚俗呈现的空间太小。据调查,赣县客家文化城、赣县客家博物馆等仅有部分赣南客家婚俗文化呈现,以婚庆产品、壁画和蜡像为主,且以实物而无详细的介绍说明。为促进婚俗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以及文化的传承,当地旅游部门应增设客家婚俗文化景点,培育婚俗方面的导游、解说员使人们增进对当地婚俗的了解;同时,完备旅游业自身内部结构,在景点呈现各种特色的客家婚俗,设立客家婚俗特色纪念品专卖区等,以达到吸引游客的目的。
3.重视赣县客家婚俗的历史文化价值,加大保护力度
课题组在调查过程中,看到了许多被保存下来的古老的实物,如花娇、嫁妆奁等,感受到了客家文化的魅力,对我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实物支撑。对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不仅要注重创新,更要注重传承,牢牢把握其历史文化的根基。因此政府以及当地有关部门要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完善保护政策,鼓励和支持当地博物馆对客家婚俗已有的理论研究、文字记载和影像资料的保管和维护,在保护的过程中促进传承。
婚俗是民间生活的真实写照。客家先民几经迁徙,在漫长的民系发展史中用劳动和智慧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赣县客家婚俗就是优秀客家文化的一大体现。人们的观念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更新,但历经时代检验的优秀传统文化永远不会过时。在这个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的时代,我们不仅要鼓励创新,更要注重传承,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独树一帜,这也是我们本次课题研究的出发点: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现代技术手段相结合,体现时代特色的同时又促进传统客家婚俗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参考文献]
[1]陈金怡,赵英姿.客家婚庆礼仪服饰的文化表现[J].艺术评论,2013,(11).
[2]张咏梅,朱艳芳.客家特色食品的包装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07,(11).
[3]崔鸿飞.我国民族民间艺术的历史文化价值[J].广西民族研究,2003,(1).
[4]陈苇,黎乃忠.中国人口十年婚姻状况的变化趋势——基于“六普”和“五普”的数据分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5]高旗.转型时期对现代婚姻家庭的思考[J]. 现代妇女(下旬),2012,(2).
[6]帅满.客家婚俗流程与含义:信任演化视角的解读——以江西省铜鼓县排埠村为例[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8).
[7]彭文会.居家老年人人际幸福感研究[D]. 重庆:西南大学,2016.
[8]李然.我国婚姻家庭关系现状及发展走向[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
[责任编辑:朱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