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活动组织:当代乡村建设中的文化自觉

杨殿斛 杨殿金
摘要:2008年黔中菅盘乡民组织的春节文娱活动反映了国家与民间社会在对待地方文化传统方面的分歧、糅合和混杂的多重关系。民间社会在与国家的互动中实现了活动庆典,同时也彰显了文化自觉的张力。处于全能国家时代的政府实施春节文化建设、促进民间文化和谐重建是工作职能所在。
关键词:菅盘社区;乡村春节活动;乡绅治理;文化自觉;国家在场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6)02-0084-07
如何实现良好的乡村治理、维护农村的稳定与发展是我们这个农业大国事关重大的问题。传统中国的乡村治理多以宗族自治为主要模式,民国时期国家对乡村管理进一步加强,但乡村与国家仍有一定程度独立的二元存在,国家对乡村的控制和管理往往通过乡绅间接实现。乡绅不但在社会稳定的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也在文化发展的建设中贡献着聪明才智。
当代中国通过对旧社会改造建立起新秩序,国家对乡村的管理达到社会底层,经过生产队和合作社等集体化方式网络家庭(户)、“文革”等斗争直抵个体灵魂,政府全面接管乡村社会,形成大一统的公社(乡村)政治,乡绅治理退出乡村历史舞台。到改革开放的农村土地承包,农业生产活动的非集体化和自主化使得乡民社会有了一定的自由,特别是当下“非遗”语境的激励使乡村文化建设有了一定的空间。一些在乡村有一定影响,出面担当和推进乡村经济文化建设的人物——杨国勇等学者称为“新乡绅”,他们能否承续传统乡绅的文化使命感在当下中国的乡村文化建设发挥积极作用呢?
当下全能国家的政府对乡村事务管理是松弛有度还是全面管理?在80年代中期“建乡并镇撤社(人民公社)”“撤队(生产队)改村”后,国家对乡村管理留出了一些空间,除了经济政策管理等工作是刚性之外,文化建设工作是柔性的。春节文化活动是乡村文化的集中体现,既可展现地方传统文化的风采,也可彰显乡镇政府文化建设的魄力,自然也是乡民建设地方文化的平台。相较于30年来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丰富春节文化生活的国家安排,乡村“春节”却是地方政府管理与建设易于疏漏的盲点,政府的“流官”年假与异地的“春节”管理体现出一定的错位。问题在于,处于全能国家时代的乡镇政府对于春节文化想有为有些“捉襟见肘”,想无为又没有放弃的合法化依据;同样,乡民想推动春节文化建设怕遭遇没有“授权”的责难,不参与又怕失却了主人公的面子而心有不甘!
“新乡绅”时代如何呈现矛盾及彰显文化建设的张力呢?由此,我们检视2008年黔中腹地营盘春节文娱活动,观察其间文化活动组织的运行,对于现代构建和谐社会和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一、文化场域:传统断裂与春节盲区
一个大型的活动,没有政府的出面,由民众自发组织,困难是巨大的,但营盘乡还是如愿组织了2008年春节活动。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推动的呢?按照洛秦教授《音乐文化诗学》的分析模式,一个事件的发生是有其历史场域、文化社会和特定机制的原因。其学理为“结构性地阐述,音乐人事与文化关系,是如何在受特定历史场域作用下的音乐社会环境中形成的特定机制影响、促成和支撑的”。这个分析方法有助于我们认识2008年营盘春节活动。
1.春节活动场域
营盘隶属于黔南州(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长顺县,位于长顺县与安顺市紫云县(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交界处,是黔中腹地,在崇山峻岭中,是乡的治所。其处于以安顺为中心的屯堡文化圈边缘,靠近全国闻名的“麻山”贫困地区,是一个民族杂居的“老少边穷”地区。屯堡文化圈和麻山地区交界的文化地理现实意味着营盘成为一个分水岭,往北渐多汉人社区,而往南就逐渐进入了少数民族(主要是苗族和布依族)居住腹地“归化”(今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地界。“归化”之名,实是历史上中央王朝“羁縻”政策的体现。清朝绿营兵制把镇、协、营分配在固定地区分防驻守,久之,大都变成了居民点,“营盘”建置亦如此。榜上书院(今营盘小学)是晚朝以来在营盘建立的书院,解放前中共党员吴学礼烈士在营盘创办了《大众报》及组建“安紫长”边区游击队“营盘游击支队”。
营盘是两地区(黔南、安顺)三县市(长顺、紫云、安顺)边界的商贸集散地,造纸业小有名气。这里汉人文化与布依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学校文化与乡土文化、政治文化与乡民文化、红色文化与民族文化等多重文化层叠与融洽,成为塑造营盘乡民多重性格的历史文化底色。乡民自称为“营盘人”,营盘街主要居住汉人,其祖辈多造纸经商,同姓不婚,多为街内异姓联姻,整个营盘街成了大亲属群,互助互惠,群体归属感很强;而在营盘街周边村寨聚族而居的布依族,主要是王、谢、韦、伍等大姓,共生共荣,具有强烈的地方认同感。整个营盘强烈而明显的群体认同意识影响着营盘乡民性格塑造和群体行为实践,具有团结担当的大义民风。
2.传统文化活动
营盘乡民社会过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月半、中秋节、重阳节、除夕等传统节日,其中,七月半和春节有文化活动传统和习俗。
从农历七月中旬营盘地区有“过月半”“赶七月桥”风俗。不但祭祀先人(俗称“供老祖公”),而且十五到十七的3天时间里,来自安顺、紫云、惠水和长顺等市、乡、镇的数万青年男女及商贩聚集于“肖冲桥”沿河两岸,长数公里,人山人海,场面热闹,男女对歌与商贩叫卖此伏彼起,使赶桥成了欢乐的海洋、歌声的海洋。
春节是中国农村热闹时间较长的节庆。一般指从大年初一到十五元宵节的期间,又叫“正月间”。从岁末的除夕到年初的元宵,在贴着祈福纳吉春联的营盘社区,乡民尽情释放着辞旧迎新的喜悦和激动,通过祭祖拜年、走亲访友等活动充实节庆时空,并穿插些许人家的冲傩还愿、拜佛念经的场域体验,隆重庆祝世俗生活。作为传统社区的群众文化活动,春节期间造纸行会还组织踢毽、打陀螺、耍龙和唱戏(又叫跳地戏)活动。踢毽和打陀螺活动在正月初一、初二,初四、初五到十一、十二集中唱地戏,十二到十五耍龙灯,挨家逐户祈福驱疫,极尽喜庆和热闹。
热闹是春节的面子,活动是年庆的方式。春节活动惯习和历史记忆成为一种文化张力,促进地方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3.春节活动中断
从前叙可知,“营盘”是作为军事性质的屯堡据点发展而来的居民点,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逐渐成为集市、街道,发展传统的节日文化习俗,但“文革”使传统文化惨遭破坏。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宽松社会环境,传统文化逐渐得到认识,促进了乡村民间传统活动的复兴。文化建设是新时代政府的工作,市、县在春节期间举办灯会、文艺演出、体育活动等已经成为许多地方年度例行的国家仪式,塑造了一种融合地方传统资源与国家意识形态的新年节文化。
就营盘来说,乡民享受了改革开放以来多次乡社组织的春节文化活动。1983年以来,国家以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形式奉献给国民一道春节文化盛宴,省、市、县电视台均有不同方式的春节晚会,乡民则带着对传统文化的怀旧和对“文革”等文化破坏的反拨,进行传统文化重建。于是,耍龙、唱戏、对对子、猜谜、打陀螺、对山歌、斗鸡、下象棋、踢毽、跳绳等传统文化活动在春节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并整合了现代的篮球、乒乓球等竞技项目,使营盘社区春节文艺活动丰富多彩,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时间里,几任乡政领导大多是本地人,深知乡亲对节庆文化的需要,积极支持和引导甚至牵头组织当地文化活动,使营盘春节或七月半的文化活动得以积极开展。
可是,2000年前后,乡镇领导任职实行“改土归流”、异地任职,导致干部们春节放假赴异地过年,不自觉地使当地春节文化活动跟着“放假”,露出了文化建设的软肋,成为当代社会文化建设的“灯下黑”,偶有传统活动也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而赌博成了春节主要娱乐活动。到2008年,营盘地区已经有多年没有举办过春节活动,老百姓觉得是政府组织不力,可以说是怨声载道。“民心可用”,民众的这种怨气激发了“新乡绅”及民众参与乡村文化活动的热情,成为文化建设的另一种张力和推手。
二、文化重建:2008春节文娱活动
乡村政府有组织地方文化活动的责任,而一旦在中国人最为器重的春节里没有文化作为,将导致文化“盲区”,失信于民;久之,就会产生对地方政府失望和不满的情绪。而周边乡镇村寨先后举办春节活动,更是刺激和强化了营盘乡民举办春节活动的社会文化心理期待和文化重建的愿景。
1.未雨绸缪:活动前的活动
传统乡土社会多由乡绅管理事务,但要说是谁发起了做某件事,那真不好查证。民间要举办一件事,往往发端于偶然大家在一起的闲聊,七口八舌的说事,突然有人提出了问题,被大家接话议定,事后很难说清谁是首倡者。2008年营盘春节活动的组织同样难以考证是谁最先提出了举办活动的建议。只记得2008年年前,笔者突然接到家乡组织春节活动的集资电话,深感春节多年没有活动,便爽快地答应。
腊月二十几我回到了家乡,主要组织活动的人(组委会)还在忙于活动前的准备,邓、刘、何、李、谢、卢、杨等七八位主要干事的乡亲邀我一道商量春节活动事宜。会间,众人抱怨当时乡里主事的C领导对春节活动认识不到位,不作为,上任8年来没有推动举办过春节活动,而周边乡镇举办的活动热火朝天,使年庆热闹非凡,令人羡慕。他们认为春节活动既是地方文化的展演,又是地方财力和能力的表现,能够隆重举办活动是地方的体面,故而街坊邻里很是重视,很支持。会中还汇报集资情况,说组委会给营盘籍在外工作人员发了倡议函,得到积极响应,加上街上商铺门面的捐资,大约集资了2万多元;另外,组委会到县府局委机关化缘,得到了1万多元的赞助,然而有几千块钱在财政划拨的过程中被乡政府截留了(组委会如此说)。组委会说,再困难也要把这次活动搞好,村委会勒紧裤带也支持一部分,等等。会上议定,一是没有乡里的支持也要承办;二是要想方设法办好,为营盘人争口气。大家话里行间明显地不满当地政府,使组织春节活动明显地具有向当地政府示威、对其不作为进行批评的意味。
自然,组委会为春节活动做了很多辛苦的工作:电话联系营盘籍工作人员募捐,组织工作队到县城局委化缘,具体工作的分工和牵头等,包括开幕式的主持、村老代表发言、运动员入场的举牌、秩序册的印发等,没有总负责,都是大家商量,各领活路(任务),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各自安排(找寻)乡亲当组员……在此不叙繁冗。
2.开幕仪式:现代程式的乡间仿作
大年初三(2008年2月10日),首届“营盘乡春节文体活动”比原计划推迟一天举行,整个活动时间安排为初三到初七。初三上午八点后,乡亲们自觉陆续聚集到新场坝,为活动(运动会)开幕式加油助威。这一自觉场面令人感动,村民把运动会当作自家事来办理,积极响应,自发出力出人。九点半,幼儿园彩旗队伍、小学腰鼓队、引导牌员、安全工作队以及其它工作队组陆续到位。十点整,上千人在组委会的组织和引领下,仿作运动会仪式进行入场式。从新场坝开始,经过大约两公里街道游行,浩浩荡荡地前往营盘中学操场”,参加活动开幕式。
走在游行队伍前面的4个引导员抬着主题标语牌“全面健身,喜迎奥运”;跟在后面4人抬着会徽(会标),上面写着“营盘迎奥运,春节文体活动”;接着两男两女举着国旗,庄重肃穆。随后是导引员引导的幼儿园彩旗队,小学生组成的腰鼓队,举引导牌引导裁判、中学、新寨、翁卡纳、牛滚塘、羊拥、落麦、陀螺队等30多个运动员队伍,由西而东折北,穿街游行,来到营盘中学门口,整队入场。
开幕式主席台挂满奖旗,背景喷绘“营盘乡春节文体活动”,红彩黄字,分外夺目。主席台就坐有退休干部代表、退休老师代表、村委会委员、营盘青年代表、治安队代表,营盘中小学老师代表等。在雄壮的《运动员进行曲》音乐声中,营盘学校王某老师和杨某老师用标准的普通话主持入场式,讲解各个方队入场仪式,依次是主题牌、国旗、彩旗队、腰鼓队和引导牌队经过主席台前,行进到开幕式指定位置。“彩旗飞舞,锣鼓喧天,在这欢乐祥和的日子里,营盘乡2008年春节文体活动即将在这里拉开帷幕,我们欢迎来自四面八方的朋友们,欢迎我们的父老乡亲们”,主持人如是说。
在介绍了本次活动篮球、卡拉OK、斗鸡、拔河、乒乓球、飞镖、踢毽、陀螺、象棋、谜语、山歌等11个项目后,又依照运动会程序,首先是升旗仪式,全体起立面向国旗,升国旗、奏国歌、行注目礼;其次,青年代表廖某宣布“2008年春节运动会开幕”,礼花炮竹齐鸣;第三是村委学生村官朱副主任致开幕词:“在党的十七大精神鼓舞下,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凯歌声中……为迎接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我们首都召开,营盘乡第一届‘迎奥运春节运动会在营盘村委、乡教师退休协会、营盘街青年骨干、营盘中学、营盘中心校的精心筹划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胜利开幕……”;第四是退休老师谢某某代表来宾发言、裁判员代表宣誓、运动员代表发言等程序,整个过程按照现在运动会仪式举行。
观看的父老乡亲们笑逐颜开,奔走相告,他们渴盼活动的眼神令人心生感动。历时一个半小时的开幕式顺利结束,完成了预定的规范仪程,取得了扩大影响、宣传激励和理解支持的满意效果。
3.体育比赛:乡土社会的文化盛宴
摆所、中坝、古羊以及板当等周边乡镇以及马安、洛河、团坡、牛滚塘、大营、坝地等村寨先后如火如荼地举办春节活动,启发和示范了营盘2008年春节活动的举办。活动项目如下:
(1)篮球。便于普及的篮球运动现在已经成为乡村文娱活动的重要形式,此次营盘春节活动也概莫能外。38支男子篮球队和6支女子篮球队参加比赛,采用混合赛制,分别安排在小学球场和中学球场同时进行,最后半决赛、决赛在中学球场进行。初七早上举行半决赛、决赛,营盘村代表队(外援)获得冠军,营盘中学队获亚军,紫云县洛河队得季军。女子篮球营盘社青女队获冠军;对门寨女队获亚军。
(2)斗鸡、象棋、乒乓球和谜语等个体项目。初三下午在中学北操场上举行斗鸡比赛,来自营盘附近的中坝、古羊、摆所和洛河等30多名村民参加比赛。大、小鸡(土鸡、洋鸡)分组淘汰,最后大小鸡见面,决出获一、二、三名。参加象棋比赛的选手也有30多人,比赛安排在初五举行,实行分组淘汰,最后决出冠、亚军。乒乓球因为天气不好,取消比赛;谜语猜对即兑奖品。
(3)飞镖、踢毽、陀螺是老年项目,由老年协会自主安排。初六上、下午在中学南楼前进行。比赛自由随意,随到随比。飞镖有12位老年人参加比赛,五米处设飞靶,掷飞镖中者即奖;踢毽比赛是女子项目,有13人参加,自己扎毽(制作)比赛。陀螺比赛是男子项目,营盘称陀螺叫“格螺”,圆顶有颈,以旋转时间定输赢,14人参加比赛,取前两名奖励。
4.卡拉OK与山歌:艺术与生活的乡间展演
(1)卡拉OK比赛。卡拉OK比赛是这次春节活动举办最为成功的项目,是这次春节活动又一个亮点。比赛筹备工作准备充分,春节前就对报名发动、音响灯光以及场地等进行了精心安排。参赛选手有35名,他们有来自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贵州民族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贵阳学院音乐系和贵定师范音乐专业等院校的学生,当然,都是营盘的子弟。评委由来自贵州师大音乐学院、长顺民中、营盘中学等单位的7位教师担任。
比赛安排在中学南楼前春节活动主席台举行。初四晚上举行初赛,初赛选手唱一首歌,初五晚上决赛,每个选手唱两首歌曲。由于参赛的选手大多是音乐专业院校的学生,水平高,竞争较为激烈。选手准备充分,精彩的表现获得了乡民们不停的掌声,让我们仿佛回到了70年代末乡村放电影,四面八方乡民赶看电影的热闹情形。选手们舞台装亮相,充分发挥,每一首歌唱都赢得了乡亲的爱戴。演唱歌曲有《好日子》《父亲》《母亲》《希望的田野上》《亲吻祖国》《你像雪花天上来》等较为专业的主旋律曲目,经过激烈的争夺,评出一、二、三等奖。
这次卡拉OK比赛不仅丰富了营盘春节的文化生活,增添了节日活动喜庆,更重要的是,乡民认识到家乡子弟舞台比赛如同平时影视里歌唱表演的现实展演,激励了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
(2)与卡拉OK相比,山歌比赛不管是参赛人数、观众人数还是比赛的激烈程度都毫不逊色。在组委会的规范下,山歌比赛融进了许多现代社会的元素,内容上要求以歌唱党的惠民政策、新农村建设和计划生育政策为主,邀请了资深山歌手组成评委,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比赛的歌手从服饰、歌词内容、演唱水平以及选手之间的默契程度等方面进行评分,并规定比赛用当地传统山歌调子。
初四到初五,来自威远、格道村、和兴寨、交麻、尅会、尅郎、打朝、扁寨等周边县、镇、乡村的60多名歌手参赛。山歌比赛为两人一队,男女对唱,初赛抽签决定对手。因山歌调子限制,有两对歌手表演了花溪山歌《米扬花》调子和安顺《屯堡山歌》。决赛在初五下午进行,紫云县选手获得一、二等奖,而本地歌手仅仅获得三等奖。
最后,游戏性的比赛还有拔河。营盘7个村寨组队参加,采用三战两胜的淘汰制,安排在活动(运动会)闭幕式前,掀起春节活动的新高潮。
这么多活动的举办为营盘2008年春节增添了丰富的内容和喜庆的节日气氛。经过4天半的比赛,活动在初七早上落下了帷幕。活动总体上一改近10年来春节街道冷清、赌博成风的坏习气,起到热闹节日气氛、丰富节日文化、鼓舞人心士气和增强地方民众凝聚力的作用。这次春节活动是一次乡民推动文化建设的力量展示,当然也是一次乡间盛大的“夸富宴”,更是地方身份认同的强化仪式。
三、文化自觉:乡绅引领与乡民参与
2008年营盘春节文体活动的举办,实际上是现代乡土社会里乡绅引领乡民文化自觉的建设事件。
1.乡绅引领乡民参与
经过新中国初期的社会改造和史无前例的十年“文革”,传统文化活动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在以政府革命名义进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对旧文化摧枯拉朽般的破坏不但中断了传统文化应有的活力和效应,也扼杀了传统乡绅在乡间理事和管事的文化意识和责任抱负。集体化和人民公社的大锅饭激发了改天换颜的革命狂妄,也催生并接替了民间文化原有的娱乐和教育使命,宣传队、文艺队、电影队、电台广播、公众大会等,新型的文艺形式成为强势话语,配合社会主义改造和“文革”的反动,打压了乡绅的主体意识和使命感,与旧文化一起被当作牛鬼蛇神横扫在地。
改革开放后,“乡绅”意识逐渐复苏,退休回乡或长期赋闲居乡养病的公务员、干部、教师及乡村元老等一批在乡村社会有影响的人物秉承传统乡绅对地方文化建构的主动性,对当下乡村文化建设进行合理而有益的组织,产生积极促进作用,成为“新乡绅”。近10年没有在春节组织文化活动不能不说是当地政府工作疏忽,而周边的乡镇村寨陆续举办春节活动深深刺痛了营盘人的自尊心,同时也激发了深藏于营盘人内心的文化创造力和自信心。
这些历史文化建设的烙印和乡绅治理的文化意识在2008年还健在的六七十岁的“新乡绅”的记忆里鲜活地存在,并因此传递给四五十岁的年轻一代的“准乡绅”,成为诱发春节活动组织的巨大推动力。2008年营盘民间组织春节文体活动,就是一场文化重建的民间行动,而乡绅在其中起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当时的活动实际上已经不是乡村委会组织的了,更多地变成了营盘乡绅引领村民自发的组织活动。
2.春节活动合法化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自下而上”的文化建设活动,它的困难在于从开始就与乡里C领导的消极态度不相容,担心活动遭遇“莫须有”的责难而后患无穷。于是,使活动合法化成为首要问题,也即是如何“名正言顺”的问题。活动组委会从3个方面进行工作。
第一,以国家符号在场的形式合法化,主要表现在开幕式与闭幕式上。抬着与国家当年在北京举办奥运会相一致的主题标语“全面健身,喜迎奥运”和“营盘迎奥运,春节文体活动”游行,宣传与国家建设相一致的活动诉求;按照“升国旗、奏国歌、注目礼”等国家举办运动员入场礼仪表达对国家意志的敬重,使之以国家符号在场的形式表征活动的合法性肯定。
第二,以文本形式的政府在场合法化,主要表现在精心设计秩序册。一个精心设计的活动安排秩序册就是活动成功的整体策划和活动思想的表现。秩序册上“营盘乡迎奥运春节体育活动比赛”的设计定位把地方上的运动会(春节活动)以声援国家活动的方式关联起来,确定其合法性存在。同时,秩序册上的主办单位标着“营盘村委会、营盘教师退休协会、营盘青年骨干、营盘中学和营盘中心校”等合法单位和群体,进一步巩固活动的合法性。组委会主任安排了W某乡领导(挂名),副主任安排了村委谢某某支书、刘某某主任,和朱某学生村官,剩下的组委会的有谢、吴、李、孙、杨、万、王、邓、刘、卢、叶、张、胡、陈、何和廖氏等营盘街上退休、工作的老中青年人78人次的活动分工安排,进一步用公众人物的合法身份来彰显活动的合法性。
第三,学生村官致辞强化合法性。组委会邀请在村挂职的学生村官朱某致开幕词,其发言结合了“党的十七大精神”“建设和谐社会”和“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代主题,肯定“营盘乡第一届‘迎奥运春节运动会在营盘村委、乡教师退休协会、营盘街青年骨干、营盘中学、营盘中心校的精心筹划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胜利开幕”。上级组织选派挂职的政治背景,使其发言成为一个合法性质的定调,夯实了活动的合法性诉求。
通过以上3个方面的操作,乡民智慧地解决了营盘春节活动合法化的问题,有了“护身符”,活动则“名正言顺”了。
3.身份认同与文化自觉
乡绅在传统乡村社会扮演了组织管理的角色,对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话语权。历史上的营盘乡绅主要由有一定文化的宗族元老、造纸行会理事、开明的地主富农以及赋闲居乡的人物组成,在文化建设中起到积极作用。营盘是一个血亲集团,有很强的群体认同感。这种群体认同感对于地方文化建设是可以产生积极影响的,只要乡绅商议认可对地方有意义的事情,乡民就会积极支持,认同是自己的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不会偷奸耍滑,叫“营盘人办营盘事”。传统营盘从正月初二、初三开始到十四长达十二三天的跳地戏和大型的舞龙活动,由乡绅筹集经费组织完成。营盘地戏是在民国初年从安顺学来,由造纸行会领头,或捐资、或摊派,筹足经费,招募帮手,安排张三、李四等各任角色,很快就拉起地戏队。营盘耍龙和唱戏的维持和发展就是传统乡绅文化威权力量在文化建构中的结果。建构于营盘造纸行会的经济支持可以整合社区资源及共同应对地方事务,跳地戏既是造纸行业对社区人民的回报,又是商业活动团队认同的形式关照。
营盘乡民在历史上形成了良好的概化互惠”传统。春种秋收、婚丧嫁娶、修桥立房等大事仅靠小农经济单家独户的力量是很难完成的;因而在长期的生存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互惠互助的生存伦理。作为民间地方秩序的保护机制和控制力量,乡民社会的舆论力量和乡邻回报多少的行为具有强大的监督功能和赏罚作用。积极参与乡邻事务活动就能积攒今后办理大事的人力资本,是概化互惠价值取向的现实需求与睦宁乡邻的理性使然。
办理地方公共事务如同参与邻居事务一样,是社区生活质量(面子)和人际关系的全面展示,因而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就是乡村人际大事。为此,在营盘操办这种影响今后生存和社会生活“面子”的活动,人们必将尽力,视同己任。现代社会中,乡民生存意识会在传统文化的自觉建构中找寻能够支撑其生命意识和生命存在的活动空间,成为社区情感认同、互惠互助的凝聚力平台。2008年春节活动的举办激发了乡民概化互惠的公德意识,公共事务当成自己责任,参与就是认同教育,活动成为文化自觉建设和身份认同的仪式展演。
结语
乡村治理向来是国家管理的大政基础,而文化建设又是乡村治理的重要内容。《论语·为政》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就是说,最好的民众教化是德礼之治而不是刑罚之治。传统乡村治理以宗族式的地方自治为主要模式,在乡规民约之上的是儒家的孝道礼乐思想,构成乡间文化建设基调。当代乡村治理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全能国家管理模式是以理想化的治理模式全面接管乡间事务,从合作社、生产队、人民公社到“文化大革命”,乡村管理是对传统的全面革命。改革开放,拨乱反正,撤区并乡建镇后,随着村级基层民主政治进程的加快,乡间治理开始还政于民。
2008年营盘春节4天的文娱活动如同一次盛大的剧场表演,体现了特定时期、特殊时节的特别文化建设,即全能国家治理向还政于民的过渡时期的文化现实。其活动的组织过程反映了国家(基层政府)与民间社会在对待地方文化建设方面分歧、糅合的多重关系,体现了地方身份认同和文化自觉的张力。正确引导和利用民间文化建设力量、推进现代社会文化建设才能构建地方文化秩序与和谐。
乡民在现代文化建设中的参与状况直接影响当代中国社会的文化建设和走向。营盘2008年乡民自发组织和参与春节文体活动体现了民间力量对现代乡村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此次春节文体活动的组织具有一定“文化自觉”意义,对于现代社会和谐构建和维护乡村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附记:从2008年春节后,营盘民间社会的文化建设问题引起了上级的重视,调整了乡领导班子,乡村治理步入正轨,广场舞、运动会、山歌比赛等群众文娱活动经常开展,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建设和经济文化的发展。
责任编辑:钱芳
相关文章!
  • 2016年中国电影在北美

    姚思佳导语①鲁晓鹏教授在1997年编撰的《跨国中国电影》(Transnational Chinese Cinemas,1997) 一书中就强调,中国电影从一开始就具有强

  • 个性化声乐教育和实践

    文家阳【摘 要】声乐教育是目前艺术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重点要求的内容。传统的声乐教育采用的是大众化的教育模式,随着教育理

  • 探析微课在西藏高校美术教学中

    王琳摘要:高校美术教学的科学合理性是教师工作者的长期探索的方向。近年来教育信息资源的整合,微课这一具有网络信息时代特征的教学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