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冲击及应对策略

    宋梦雅 苏文龙

    内容摘要:新媒体的发展应用给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新问题,产生了主流价值观偏差、社会主义认同感缺失、网络舆论监管压力大等不良影响。提出通过借助新媒体技术加强网络思想教育、建立完善意识形态监管体系、建立优良的新媒体舆论队伍等措施完成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建构,不断提高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维护的科学化、现代化水平。

    关键词:新媒体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 冲击 应对策略

    走进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日益遭受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面临大学生群体在社会交往方面和精神满足层面的追求日趋迫切,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西方观念与东方思想共存、科技异化与人文精神相互影响的局面已集中在高校显现。在新媒体时代多元文化思潮的影响下,高校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呈现出形态繁多、内容有别的庞杂状态,其主流意识形态也因受到冲击而面临着认同危机和边缘化的窘境。作为人才汇集、文化激荡的前沿阵地和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高校承担着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职责。面对思想活跃、转变迅速、可塑造性强的大学生群体,在主流意识形态遭受西方意识形态渗透、个人信仰坚定不足的环境下,高校有义务培养大学生群体塑造正确的意识形态观,也有必要牢筑高校意识形态根基,加强意识形态建设。

    一.新媒体的内涵及特征

    从技术意义上来看,新媒体是指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数字化技术的基础上,以网络或无线网为传播载体,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新型媒介形式[1]。从比较意义上来看,新媒体是指在借鉴传统媒体的内容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多对一、多对多传播形式的新型媒体。当下,在高校中常见的新媒体主要有微信、微博、抖音、快手、腾讯QQ以及各类手机应用程序等,這些新媒体集中凸显出以下特征。

    第一,开放性和共享性。新媒体彻底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其开放性在于完全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每个人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经由新媒体搜索信息、查阅信息、发布信息。在新媒体表现出开放性的同时,其共享性也随之显现。在新媒体平台上,所有信息都一览无余并由用户共同享有,资源和信息的分享共用更加自由。

    第二,海量性和兼容性。新媒体包含着图片、文字、视频、链接等多种信息传播方式,其平台信息内容丰富,种类多样。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常常受到限制,如电视广播囿于时间的限制,报刊杂志囿于版面的限制,新媒体在时间和空间上有着可观的容量。如网络电视、网络频道、网络报道提高了观看量,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通过点播观看。从兼容性上来说,新媒体包含着各类杂乱信息,既有正面信息也有负面信息,这也就导致新媒体在给人们生活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第三,即时性和交互性。即时性是指新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快捷。古时即使有八百里加急,信息的传播接收也需要三至五日,而基于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接收已实现了瞬时化。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新媒体实现了媒体与受众用户之间信息传递的双向性。在新媒体时代,我们都扮演着双重的身份,每个人既是信息的消费者,也是信息的生产者。

    二.新媒体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冲击

    在新媒体急速发展的客观环境下,信息传播内容纷杂、形式多元,致使高校人员轻易在信息弥漫中迷失自我。作为高校主体的大学生,更容易在海量信息的涌现和多元价值冲突下不知所措,在价值观塑造过程中迷失方向、产生偏差,在网络冲击中丧失社会主义认同感,进而对社会和国家发展道路产生错误认知。

    (一)主流价值观产生偏差

    新时代的高校大学生不同于传统的大学生群体,他们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从出生伊始便生活在网络社会之中并受网络技术影响,加之人性天然趋向享乐、舒服以及追求轻松,从而导致新时代大学生在社会交往方面形成了求快、求乐的风格。新媒体信息资源的零散碎片化使得普遍缺少伦理教育的大学生群体显现出重金钱轻理想、重个人轻集体的功利思想。同时,新媒体信息中夹杂的西方思潮不断涌入,大学生受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影响,往往盲目追求享乐、崇尚名利,在价值追求上更加偏向自身的利益价值满足。

    (二)社会主义认同感缺失

    新媒体更加依赖技术发展、更加迎合主体需求、更加适宜环境,作为一种媒介,其已经逾越了传播工具的原意,成为阴谋论肆虐的好地方,成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较量的主战场。在新媒体平台上,吹捧西方思想、歪曲马克思主义的言论层出不穷,导致大学生群体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产生偏差,缺失对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在一项对马克思主义道路是否适合中国发展的问卷调查中,有10.5%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道路不适合中国的发展,有9.4%的学生认为以前适合,但现在已经不适合了,还有8.9%的学生无法做出判段,虽然大部分学生认同马克思主义道路,但相比于以前,认同马克思主义道路的学生比例明显减少[2]。

    (三)网络舆论增加高校监管压力

    在传统媒体环境下,高校意识形态宣讲传播的主要载体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在这种传播模式下,信息是可控、易筛选的,负面信息可以得到有效抵制。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传播区间升级,使得高校意识形态的监管范围扩大。网络信息真假难辨、良莠不齐,用户又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信息,以匿名的形式经由新媒体平台肆无忌惮地发表言论。部分大学生更是缺乏网络素养,发表一些极端言论,隐瞒事实真相。最终导致一些极端思想、反社会主义言论、不正确的价值观以及违背社会公德的错误言论进入大学校园,给高校意识形态的监管带来困境。

    三.新媒体时代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策略

    面临新媒体带来的挑战,我们应当从主观思想提升、客观环境营造以及队伍建设等方面寻找契机来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不断提高高校人员的网络基本素质,营造良好的新媒体环境,使其在渗透与干预中完成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建构。

    (一)借助新媒体技术加强网络思想教育

    作为一种技术存在,新媒体也是把“双刃剑”,我们在处理新媒体带来的冲击时也应着重考虑依靠新媒体技术本身解决问题。传统媒体下的网络思想教育因受时空的限制,受众群体少,教育内容有限。而新媒体技术打破了时空局限,依托新媒体平台的思想教育活动传播范围更广、传播形式更加吸引用户。运用新媒体技术搭建大学生与教育之间的桥梁,使教育不只局限于传统模式,通过广泛开展网络教学平台、网络知识竞赛,对大学生进行基本素质教育,提升其思想层次。

    (二)建立完善意识形态监管体系

    新媒体平台的有效监管缺失是致使新媒体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产生冲击的重要原因之一。要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对学生的渗透力、控制力和吸引力,就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意识形态监管体系[3]。新媒体技术在新时代有着非同寻常的作用,如果能够将新媒体与高校意识形态进行有机结合,并辅之以有效监管,就能使新媒体迸发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高校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新媒體意识形态的日常工作机制,积极推进新媒体意识形态科学化、标准化,不断提升新媒体意识形态制度的规范化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新媒体环境的监管与优化,制定相应的校园网络制度,做到疏堵结合,有效引导和约束大学生群体的网络行为。

    (三)建立优良的新媒体舆论队伍

    在对新媒体平台进行监管的同时,还需建立一支业务能力强、政治作风稳、以大学生群体为中心的新媒体舆论队伍。培养建立优良的新媒体舆论队伍,既有利于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全面监管,又有利于为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成长提供指导。优良的新媒体舆论工作队伍需要善于对校园网络舆论进行收集、分析、判断和引导[4],并在工作中坚持贯彻落实新媒体网络舆论的工作体制,严格把关网络舆论,提高网络服务的综合水平。同时,引领大学生正确认识与运用新媒体技术,合理发表言论,自觉抵制不良网络舆论。

    应对新媒体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冲击既需要社会制度的制约、教育理念的转换适应,也需要一系列的体系布局和队伍建设。在面对新媒体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挑战时,高校相关工作者应积极探寻,在实践中学习新知识,完善新办法,贯彻落实新媒体工作机制,找到新媒体技术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平衡点,将二者有效结合,充分释放新媒体技术的生机与活力,切实做好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意识形态的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李佳.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7:21.

    [2]刘丹丹,钱俊.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现状调查及分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30(23):18-19,22.

    [3]王朋朋,刘健康.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6(02):22-25.

    [4]王宗礼,周方.网络新媒体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冲击及应对[J].思想教育研究,2018,(10):125-128.

    基金项目:2019-2020年度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第三届大学生创新科研项目:“网络新媒体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冲击与应对策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介绍:宋梦雅,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2018级本科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苏文龙,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科技伦理研究)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浅谈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数与代

    摘 要:对于初中数学学科而言,“数与代数”占据了很大的教学比例,由此可见,其教育价值极大。文章对初中数学“数与代数”教学的重要价值加以

  •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

    张小云【摘 要】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阅读教学这两大主体,围绕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讨。【关键词】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