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城市社区精细化治理水平的思考
张瑶宁
摘要:开展城市社区精细化治理对于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加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宜居城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当前城市社区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入手,阐述了开展城市社区精细化治理的意义,并初步提出了提升城市社区精细化治理水平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城市社区 社区治理 精细化治理 社区服务体系
中圖分类号:D669.3 文献标识码:A
城市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是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政府、社区组织、辖区单位以及社区居民等基于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社区认同,协调合作、共同管理社区事务,优化社区秩序,实现社区公共服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的过程。2017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为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发展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开展城市社区精细化治理对于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加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宜居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城市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
1.1社区治理体制欠缺
目前,城市社区治理体制普遍较为欠缺,还未形成与现阶段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相适应,以多元化治理主体合作机制为重点的城市社区治理体制机制,从而导致在社区治理过程中出现管理不规范、不科学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1.2社区治理主体缺乏多元性
城市社区治理主体包括政府主体、市场主体、社会主体等,各自应明确职责,协调分配。但目前城市社区治理主体结构失衡,政府作为主要治理主体,对社区中绝大多数的公共资源进行控制和管理,其他各个市场组织和社会组织对政府有较强的依赖性,未能平等参与到城市社区治理中,导致社区治理主体较为单一,缺乏多元性。
1.3社区治理规章制度不完善
社区合理、有序、高效治理的基本要求是要体现治理过程的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社区治理规章制度要明确各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解决、处理社区问题的方式。目前城市社区治理规章制度仍不完善,未能有效解决社区治理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比如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的管理职责不明确,社区组织缺乏制度规范等。
1.4社区居民参与度低
社区居民作为城市社区治理的主要成员,通过参与社区建设、参加社区活动、发挥监督作用等,营造和谐社区,促进社区治理有序推进。目前社区居民缺乏参与积极性、责任意识较差,对社区的归属感不强,部分居民仍处于被动参与社区活动的状态,在社区治理中缺乏真正的主动性和决策性参与,造成社区治理长时间处于“失语”状态,阻碍了城市社区的发展。
1.5社会组织作用发挥不明显
城市社区治理要求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会组织作为多元主体中的一部分,应积极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优势,提升社区治理专业化水平。但目前社会组织的力量依然薄弱,专业人才缺失、专职人员学历不高、社会治理经验不足等问题尤为突出,严重影响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作用的发挥。
2 城市社区精细化治理的意义
2.1开展社区精细化治理是加快社会治理进程的根本基础
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源头和支点,在国家-社会-居民的关系体系中,社区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在体制上,每个社区都对应着横向和纵向的多个上级管理部门,这些部门的工作要求和具体任务都需要在社区内进行有效落实。社区要承担社会治安管理、环境整治、医疗服务、社会保障、困难帮扶、文娱活动等各方面工作,涉及社会治理的各个方面。因此,提升社区精细化治理水平有助于实现社会治理的精细化,推进社会治理持续科学发展。
2.2开展社区精细化治理是推进和谐宜居城市建设的必要前提
提高城市发展的持续性和宜居性,是建设和谐宜居城市的发展目标。以人为本是建设和谐宜居城市的首要理念,而宜居环境包括整洁的公共环境、便捷的交通设施、安全的居住环境、和谐的邻里关系、互助的良好氛围等。社区作为人的主要承载体,宜居环境建设的主体和客体都集中于此。开展社区精细化治理不仅是社区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更是实现国家“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
2.3开展社区精细化治理是创新社区治理模式、增强居民获得感的重要途径
新形势下开展社区精细化治理,需要转变社区治理理念、创新社区治理模式和治理手段。一方面,在治理区域上体现精细化,将社区区域划分为若干网格,设置网格管理员,开展网格化管理;另一方面,社区精细化治理不仅要依靠政府的力量,还需要融入更多的社会力量,创新治理手段。多种形式开展社区精细化治理可以有效提升社区自身的治理水平,还可以激发社区居民的创造力,增强其归属感和获得感。
3 提升城市社区精细化治理水平策略
3.1注重社区顶层设计规划
城市社区顶层整体性设计规划是实现社区可持续、常态化、精细化管理的前提条件。不仅要关注单个社区的自身建设,还要考虑社区周边环境治理和氛围营造。社区治理设计方案要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设计思路,既要提高站位,创新社区治理理念,还要结合社区的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实行精准化、精细化治理。社区顶层设计规划中,要避免指标化治理导向,强化需求目标导向,把社区居民的生活理念、生活方式和生活愿景作为社区治理的顶层设计约束条件,充分借鉴优秀社区的先进治理理念和工作方式,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社区精细化治理方案。
3.2建立并完善社区治理制度
城市社区治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制定社区治理措施,保证社区治理实效的必要前提。一要建立和完善社区治理规章制度,包括规定社区治理主体、治理模式和治理方式等内容,要融入依法开展社区治理的理念,以法律文件的形式出台相应规定,并严格执行;二要推进社区治理工作标准化体系建设,包括社区民政事务、公共服务、劳动保障、权益维护、困难帮扶等工作;三要结合社区工作实际,制定社区居民公约,规定居民应享受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以及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和公共秩序要求。新型城市社区治理模式要将政府、社会、社区三者的职责和权限进行科学合理分配,体现善治的价值观,使社区治理更具规范性和实效性。
3.3强化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
城市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在社区治理工作中起着核心和引领作用,构建扎根型基层党组织,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就是要将群众路线和为民服务的意识与要求落到实处,让社区居民切身感受到基层党组织的工作魄力和工作实效。在社区治理过程中,要协调处理好三方面关系,即社区党建工作和社区业务工作之间的关系,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与社区自身建设之间的关系,以及党组织与其他社区组织之间的关系,防止社区党组织工作虚化、弱化和社区工作脱离党组织领导的倾向,以先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引领、助力社区精细化治理。
3.4激活社区治理多元化参与主体
城市社区精细化治理应推进多元治理进程,加强多个主体共同参与和多种治理手段的综合使用。通过政府的合理引导,使政府各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物业服务中心等主体和机构能够对社区治理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平等有效的民主协商和共同决策,强化社区治理职责,有助于制定社区管理的基本规则,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充分发挥社区组织和居民个体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功能,使其在参与社区治理过程中发展成信任、规范、关系网络等社会资本。通过优化各社区治理参与主体间的工作机制,从而形成多方联动,创建功能整合、共同合作、互相监督的社区治理新模式,推进社区精细化治理上层次上水平。
3.5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积极性
社区居民是城市社区治理的重要主体。在社区发展中,社区居民的参与度是评估社区治理水平的关键因素。在社区治理过程中,要将社区利益与居民利益相融合,加强社区内部联系,要充分了解社区居民的需求、意愿和诉求,把实现社区居民的美好生活愿景作为开展社区治理工作的出发点,积极构建科学、合理、多样化的社区参与平台,满足不同群体居民的差异化需求,创新居民参与形式和活动内容,让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感受到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3.6加强社区治理人才培养
提升社区精细化治理水平离不开社会工作专业化人才的培养。社区专业化人才主要是指工作于社区服务中心或社区服务站的社区工作者,其工作内容包括宣传政府各项规章制度、组织开展各类社区文娱活动、完成社区相关事务的统计和信息上报工作、开展社区养老、医疗、帮扶服务等。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提升其业务素质和能力水平尤为重要。要定期对专职社区工作者进行业务培训,可包括组织学习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知识、讲解社区工作者文明礼仪和工作思路、分析当前社区热点和难点问题、策划社区公益活动等。在培养方式上可以借鉴优秀企业的管理模式,采取项目制和岗位激励相结合的方式。同时,还要注重典型人物的树立和普通岗位工作人员工匠精神的培育,形成社区精细化治理的汇聚效应。
3.7推进社区治理信息化建设
随着科技信息的不断发展,将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于城市社区治理中,将有助于开展高效、便捷的社区服务,提升社区精细化治理水平。通过建立以社区人口基础信息数据为核心、业务办理流程数据为辅助的社区人口综合管理数据库,建设全方位社区服务管理系统,发挥其在信息统计、就业保障、应急处理、环境整治、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加强智慧社区建设,将信息化、智慧化理念融入其中,把公众号、微博、微信群、QQ群等网络工具和信息化技术引入社区治理实践中,提高社区治理的及时性和实效性,以信息化建设助力社区精细化治理。
参考文献:
[1] 李军.國家治理体系下城市社区治理的挑战与创新[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1):48- 54
[2] 关媛媛.城市社区治理面临的挑战与路径创新[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8):168- 169.
[3] 宋洋.创新城市社区治理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国情国力,2017(8):29- 30.
摘要:开展城市社区精细化治理对于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加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宜居城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当前城市社区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入手,阐述了开展城市社区精细化治理的意义,并初步提出了提升城市社区精细化治理水平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城市社区 社区治理 精细化治理 社区服务体系
中圖分类号:D669.3 文献标识码:A
城市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是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政府、社区组织、辖区单位以及社区居民等基于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社区认同,协调合作、共同管理社区事务,优化社区秩序,实现社区公共服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的过程。2017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为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发展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开展城市社区精细化治理对于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加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宜居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城市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
1.1社区治理体制欠缺
目前,城市社区治理体制普遍较为欠缺,还未形成与现阶段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相适应,以多元化治理主体合作机制为重点的城市社区治理体制机制,从而导致在社区治理过程中出现管理不规范、不科学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1.2社区治理主体缺乏多元性
城市社区治理主体包括政府主体、市场主体、社会主体等,各自应明确职责,协调分配。但目前城市社区治理主体结构失衡,政府作为主要治理主体,对社区中绝大多数的公共资源进行控制和管理,其他各个市场组织和社会组织对政府有较强的依赖性,未能平等参与到城市社区治理中,导致社区治理主体较为单一,缺乏多元性。
1.3社区治理规章制度不完善
社区合理、有序、高效治理的基本要求是要体现治理过程的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社区治理规章制度要明确各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解决、处理社区问题的方式。目前城市社区治理规章制度仍不完善,未能有效解决社区治理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比如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的管理职责不明确,社区组织缺乏制度规范等。
1.4社区居民参与度低
社区居民作为城市社区治理的主要成员,通过参与社区建设、参加社区活动、发挥监督作用等,营造和谐社区,促进社区治理有序推进。目前社区居民缺乏参与积极性、责任意识较差,对社区的归属感不强,部分居民仍处于被动参与社区活动的状态,在社区治理中缺乏真正的主动性和决策性参与,造成社区治理长时间处于“失语”状态,阻碍了城市社区的发展。
1.5社会组织作用发挥不明显
城市社区治理要求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会组织作为多元主体中的一部分,应积极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优势,提升社区治理专业化水平。但目前社会组织的力量依然薄弱,专业人才缺失、专职人员学历不高、社会治理经验不足等问题尤为突出,严重影响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作用的发挥。
2 城市社区精细化治理的意义
2.1开展社区精细化治理是加快社会治理进程的根本基础
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源头和支点,在国家-社会-居民的关系体系中,社区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在体制上,每个社区都对应着横向和纵向的多个上级管理部门,这些部门的工作要求和具体任务都需要在社区内进行有效落实。社区要承担社会治安管理、环境整治、医疗服务、社会保障、困难帮扶、文娱活动等各方面工作,涉及社会治理的各个方面。因此,提升社区精细化治理水平有助于实现社会治理的精细化,推进社会治理持续科学发展。
2.2开展社区精细化治理是推进和谐宜居城市建设的必要前提
提高城市发展的持续性和宜居性,是建设和谐宜居城市的发展目标。以人为本是建设和谐宜居城市的首要理念,而宜居环境包括整洁的公共环境、便捷的交通设施、安全的居住环境、和谐的邻里关系、互助的良好氛围等。社区作为人的主要承载体,宜居环境建设的主体和客体都集中于此。开展社区精细化治理不仅是社区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更是实现国家“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
2.3开展社区精细化治理是创新社区治理模式、增强居民获得感的重要途径
新形势下开展社区精细化治理,需要转变社区治理理念、创新社区治理模式和治理手段。一方面,在治理区域上体现精细化,将社区区域划分为若干网格,设置网格管理员,开展网格化管理;另一方面,社区精细化治理不仅要依靠政府的力量,还需要融入更多的社会力量,创新治理手段。多种形式开展社区精细化治理可以有效提升社区自身的治理水平,还可以激发社区居民的创造力,增强其归属感和获得感。
3 提升城市社区精细化治理水平策略
3.1注重社区顶层设计规划
城市社区顶层整体性设计规划是实现社区可持续、常态化、精细化管理的前提条件。不仅要关注单个社区的自身建设,还要考虑社区周边环境治理和氛围营造。社区治理设计方案要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设计思路,既要提高站位,创新社区治理理念,还要结合社区的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实行精准化、精细化治理。社区顶层设计规划中,要避免指标化治理导向,强化需求目标导向,把社区居民的生活理念、生活方式和生活愿景作为社区治理的顶层设计约束条件,充分借鉴优秀社区的先进治理理念和工作方式,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社区精细化治理方案。
3.2建立并完善社区治理制度
城市社区治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制定社区治理措施,保证社区治理实效的必要前提。一要建立和完善社区治理规章制度,包括规定社区治理主体、治理模式和治理方式等内容,要融入依法开展社区治理的理念,以法律文件的形式出台相应规定,并严格执行;二要推进社区治理工作标准化体系建设,包括社区民政事务、公共服务、劳动保障、权益维护、困难帮扶等工作;三要结合社区工作实际,制定社区居民公约,规定居民应享受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以及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和公共秩序要求。新型城市社区治理模式要将政府、社会、社区三者的职责和权限进行科学合理分配,体现善治的价值观,使社区治理更具规范性和实效性。
3.3强化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
城市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在社区治理工作中起着核心和引领作用,构建扎根型基层党组织,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就是要将群众路线和为民服务的意识与要求落到实处,让社区居民切身感受到基层党组织的工作魄力和工作实效。在社区治理过程中,要协调处理好三方面关系,即社区党建工作和社区业务工作之间的关系,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与社区自身建设之间的关系,以及党组织与其他社区组织之间的关系,防止社区党组织工作虚化、弱化和社区工作脱离党组织领导的倾向,以先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引领、助力社区精细化治理。
3.4激活社区治理多元化参与主体
城市社区精细化治理应推进多元治理进程,加强多个主体共同参与和多种治理手段的综合使用。通过政府的合理引导,使政府各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物业服务中心等主体和机构能够对社区治理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平等有效的民主协商和共同决策,强化社区治理职责,有助于制定社区管理的基本规则,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充分发挥社区组织和居民个体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功能,使其在参与社区治理过程中发展成信任、规范、关系网络等社会资本。通过优化各社区治理参与主体间的工作机制,从而形成多方联动,创建功能整合、共同合作、互相监督的社区治理新模式,推进社区精细化治理上层次上水平。
3.5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积极性
社区居民是城市社区治理的重要主体。在社区发展中,社区居民的参与度是评估社区治理水平的关键因素。在社区治理过程中,要将社区利益与居民利益相融合,加强社区内部联系,要充分了解社区居民的需求、意愿和诉求,把实现社区居民的美好生活愿景作为开展社区治理工作的出发点,积极构建科学、合理、多样化的社区参与平台,满足不同群体居民的差异化需求,创新居民参与形式和活动内容,让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感受到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3.6加强社区治理人才培养
提升社区精细化治理水平离不开社会工作专业化人才的培养。社区专业化人才主要是指工作于社区服务中心或社区服务站的社区工作者,其工作内容包括宣传政府各项规章制度、组织开展各类社区文娱活动、完成社区相关事务的统计和信息上报工作、开展社区养老、医疗、帮扶服务等。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提升其业务素质和能力水平尤为重要。要定期对专职社区工作者进行业务培训,可包括组织学习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知识、讲解社区工作者文明礼仪和工作思路、分析当前社区热点和难点问题、策划社区公益活动等。在培养方式上可以借鉴优秀企业的管理模式,采取项目制和岗位激励相结合的方式。同时,还要注重典型人物的树立和普通岗位工作人员工匠精神的培育,形成社区精细化治理的汇聚效应。
3.7推进社区治理信息化建设
随着科技信息的不断发展,将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于城市社区治理中,将有助于开展高效、便捷的社区服务,提升社区精细化治理水平。通过建立以社区人口基础信息数据为核心、业务办理流程数据为辅助的社区人口综合管理数据库,建设全方位社区服务管理系统,发挥其在信息统计、就业保障、应急处理、环境整治、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加强智慧社区建设,将信息化、智慧化理念融入其中,把公众号、微博、微信群、QQ群等网络工具和信息化技术引入社区治理实践中,提高社区治理的及时性和实效性,以信息化建设助力社区精细化治理。
参考文献:
[1] 李军.國家治理体系下城市社区治理的挑战与创新[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1):48- 54
[2] 关媛媛.城市社区治理面临的挑战与路径创新[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8):168- 169.
[3] 宋洋.创新城市社区治理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国情国力,2017(8):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