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血瘀高凝状态关系的临床观察
张艳玲 蔡绍华等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珠海中医院,广东519000)
摘要针刺治疗并观察其前后症状、体外血栓长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情况,说明针刺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通过改善其血瘀高凝状态,改善循环和组织缺血、缺氧,使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供给,从而使神经功能得到改善。
主题词糖尿病神经病变/针灸疗法血瘀/针灸疗法高粘血症/针灸疗法糖尿病神经病变/血液1临床资料20例均按照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为Ⅱ型糖尿病[1],并根据《实用神经病学》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诊断要点诊为周围神经病变[2]。观察对象为1998年1月~1999年6月本院内科病房与高级病区收治的患者。
20例中,男9例,女11例;年龄28~71岁;病程2个月~14年,平均4.5年。
2治疗与观察方法
2.1所有病人均经饮食控制和糖尿病教育,长期服用口服降糖药者继续服用。
2.2针刺取穴
主穴:肺俞、胃俞、肾俞、肝俞、足三里、三阴交、太溪。配穴:鱼际、复溜、血海、内庭、水泉、阳陵泉、阴陵泉。
手法:平补平泻,针刺得气后,运针1~2分钟,再用6805电针治疗仪的疏密波治疗20~30分钟,10次为一疗程,1疗程后停针4天。
3疗效观察
针刺前先于本院神经内分泌实验室用MR-4型多环血栓检测仪、MPG-3D多能双通道血液凝聚仪及FM-16电脑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仪测定体外血栓长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并对周围神经病变症状进行自拟标准计分,然后每治1疗程复测上述指标,进行自身对照,以针刺2~3个疗程为疗效评定期限。周围神经病变症状自拟计分标准如下:主要症状(如肢麻、疼痛、发凉、乏力、感觉障碍、腱反射减退)重度为3分,中度为2分,轻度为1分,正常为0分。
3.1疗效标准
显著好转:临床症状消失或显著改善,症状计分下降60%以下,尿糖降至阴性,空腹血糖<7.2 mmol/L以下或较治疗前下降30%,体外血栓长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指标有明显改善;好转:临床症状改善,症状计分较治疗前下降30%~60%,空腹血糖<7.8 mmol/L或较治疗前下降10%~29%,体外血栓长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指标有改善者;无效:经过2~3个疗程治疗,症状计分、血糖、尿糖下降未达好转标准,体外血栓长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指标改善不明显者。
3.2治疗结果
显著好转11例,好转6例,无效3例,有效率85%。治疗前后体外血栓长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指标变化情况见表1。中所示患者针刺第2疗程后体外血栓长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前后自身对照,差异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
4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形成持续性高血糖病症,由此可导致一些组织器官的代谢异常,继而产生功能障碍,最容易受到损伤的是视网膜、肾脏、血管及神经系统[2]。糖尿病性神经病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3]:一是血管神经障碍,二是代谢障碍,三是血液成分改变。其中血液成分的改变:如糖尿病人的血小板、纤溶系统功能及流变学异常是引起末梢感觉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的常见原因之一。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液呈凝、瘀、粘、稠状态。我们采用针刺疗法,可以减轻甚至消除症状,并对降低血糖、控制尿糖有所裨益,使体外血栓长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说明针刺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通过改善其血瘀高凝状态,改善循环和组织缺血、缺氧,使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供给,从而使神经功能得到改善,其疗效确切[4~6]。
糖尿病中医称为消渴,其周围神经病变属于祖国医学痿证范围,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消渴病以阴虚为本,消渴日久,肺燥不能输精于五脏,因而五体失养,产生萎软症候,肝藏血主筋,肾藏精生髓,津生于胃、散布于肺,本病与肝肾肺胃关系最为密切,治疗取肝肾肺胃俞穴以养脏补虚;取足三里、三阴交、太溪配合辨证加减以滋阴清热,符合中医理论,故有疗效。
本临床观察,病人针刺后获得显效者以第一疗程后较佳,可能系针刺刺激促使胰岛素β细胞受体对葡萄糖的利用和转化,针刺对血瘀高凝状态的调节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所致。因此认为针刺达一月以上仍未见效者方可放弃针刺治疗。
5参考文献
1蒋国彦.实用糖尿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
2史玉泉.实用神经病学.第2版,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4
3谌剑飞.现代中医内分泌病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5
4Chen Jianfei.Changes of Plasma Insulin Level in Diabetics Treated with Acupucture. Ja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1988;6:64
5张涛清.针灸治疗糖尿病疗效及实验观察.中国针灸,1988;(4):23
6张伟杰.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中医治疗与展望。福建中医药,1991;(6):58
(收稿日期:1999-08-18,赵昕发稿)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珠海中医院,广东519000)
摘要针刺治疗并观察其前后症状、体外血栓长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情况,说明针刺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通过改善其血瘀高凝状态,改善循环和组织缺血、缺氧,使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供给,从而使神经功能得到改善。
主题词糖尿病神经病变/针灸疗法血瘀/针灸疗法高粘血症/针灸疗法糖尿病神经病变/血液1临床资料20例均按照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为Ⅱ型糖尿病[1],并根据《实用神经病学》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诊断要点诊为周围神经病变[2]。观察对象为1998年1月~1999年6月本院内科病房与高级病区收治的患者。
20例中,男9例,女11例;年龄28~71岁;病程2个月~14年,平均4.5年。
2治疗与观察方法
2.1所有病人均经饮食控制和糖尿病教育,长期服用口服降糖药者继续服用。
2.2针刺取穴
主穴:肺俞、胃俞、肾俞、肝俞、足三里、三阴交、太溪。配穴:鱼际、复溜、血海、内庭、水泉、阳陵泉、阴陵泉。
手法:平补平泻,针刺得气后,运针1~2分钟,再用6805电针治疗仪的疏密波治疗20~30分钟,10次为一疗程,1疗程后停针4天。
3疗效观察
针刺前先于本院神经内分泌实验室用MR-4型多环血栓检测仪、MPG-3D多能双通道血液凝聚仪及FM-16电脑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仪测定体外血栓长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并对周围神经病变症状进行自拟标准计分,然后每治1疗程复测上述指标,进行自身对照,以针刺2~3个疗程为疗效评定期限。周围神经病变症状自拟计分标准如下:主要症状(如肢麻、疼痛、发凉、乏力、感觉障碍、腱反射减退)重度为3分,中度为2分,轻度为1分,正常为0分。
3.1疗效标准
显著好转:临床症状消失或显著改善,症状计分下降60%以下,尿糖降至阴性,空腹血糖<7.2 mmol/L以下或较治疗前下降30%,体外血栓长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指标有明显改善;好转:临床症状改善,症状计分较治疗前下降30%~60%,空腹血糖<7.8 mmol/L或较治疗前下降10%~29%,体外血栓长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指标有改善者;无效:经过2~3个疗程治疗,症状计分、血糖、尿糖下降未达好转标准,体外血栓长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指标改善不明显者。
3.2治疗结果
显著好转11例,好转6例,无效3例,有效率85%。治疗前后体外血栓长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指标变化情况见表1。中所示患者针刺第2疗程后体外血栓长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前后自身对照,差异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
4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形成持续性高血糖病症,由此可导致一些组织器官的代谢异常,继而产生功能障碍,最容易受到损伤的是视网膜、肾脏、血管及神经系统[2]。糖尿病性神经病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3]:一是血管神经障碍,二是代谢障碍,三是血液成分改变。其中血液成分的改变:如糖尿病人的血小板、纤溶系统功能及流变学异常是引起末梢感觉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的常见原因之一。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液呈凝、瘀、粘、稠状态。我们采用针刺疗法,可以减轻甚至消除症状,并对降低血糖、控制尿糖有所裨益,使体外血栓长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说明针刺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通过改善其血瘀高凝状态,改善循环和组织缺血、缺氧,使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供给,从而使神经功能得到改善,其疗效确切[4~6]。
糖尿病中医称为消渴,其周围神经病变属于祖国医学痿证范围,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消渴病以阴虚为本,消渴日久,肺燥不能输精于五脏,因而五体失养,产生萎软症候,肝藏血主筋,肾藏精生髓,津生于胃、散布于肺,本病与肝肾肺胃关系最为密切,治疗取肝肾肺胃俞穴以养脏补虚;取足三里、三阴交、太溪配合辨证加减以滋阴清热,符合中医理论,故有疗效。
本临床观察,病人针刺后获得显效者以第一疗程后较佳,可能系针刺刺激促使胰岛素β细胞受体对葡萄糖的利用和转化,针刺对血瘀高凝状态的调节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所致。因此认为针刺达一月以上仍未见效者方可放弃针刺治疗。
5参考文献
1蒋国彦.实用糖尿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
2史玉泉.实用神经病学.第2版,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4
3谌剑飞.现代中医内分泌病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5
4Chen Jianfei.Changes of Plasma Insulin Level in Diabetics Treated with Acupucture. Ja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1988;6:64
5张涛清.针灸治疗糖尿病疗效及实验观察.中国针灸,1988;(4):23
6张伟杰.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中医治疗与展望。福建中医药,1991;(6):58
(收稿日期:1999-08-18,赵昕发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