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私人档案“暂存”斯坦福
杜裕禄
专家点评:
2004年12月,蒋介石和蒋经国的私人档案远涉重洋到了美国,交由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暂存”。从档案被“征集”到开放,其中有许多看点。
首先,当胡佛研究所得知蒋氏档案在其后人手上时,连忙前去拜访。档案收藏部门藏品的丰富与珍贵,完全有赖于征集工作的主动和有效。
其次,蒋氏后人浓浓的祖国情结:档案“只能暂存在胡佛(研究所),时间期限原则上是50年”,“在50年之内,任何时间,只要在中国的领土上任何一个地方有能力保存的,我们就愿意把日记带回去,放回中国的土地上。”
再者,保护修复这批档案,“大概需要几百万美元才可能完全妥善处理”,档案保护是必须投入足够的资金的。
还有,蒋氏档案开放与保密尺度的把握也是很在行的。
媒体故事:
宋曹王利 璇是宋美龄幼弟宋子安次子宋仲虎的夫人。作为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访问学者,她主要负责审理、分类和检阅其家族先辈宋子文、蒋介石、孔祥熙、蒋经国四位先生的全部私人档案(包括日记、来往书信、电报等)。
具体到蒋介石日记,在开放前,宋曹王利 璇都要进行通阅,她觉得暂时不适合开放的部分,就会贴上条子。不过,她贴的条很少,因此受到了学者们的欢迎。
1975年蒋介石去世后将日记留给儿子蒋经国,1988年蒋经国病逝前,将父亲的日记连同自己的日记一并交给其三子蒋孝勇。1996年,49岁的蒋孝勇故去,日记转由其妻蒋方智怡保存,直至2004年冬天。
胡佛研究所研究员郭岱君得知蒋介石日记在蒋方智怡手上后,就前去拜访,并表达了将日记委托胡佛研究所管理之意。
蒋方智怡接受了这个建议,她请了律师与胡佛研究所商谈,经过大概几个星期谈妥了条件。“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日记是我们‘元首的日记,我们不可能永远给任何一个组织或者机构,只能暂存在胡佛(研究所),时间期限原则上是50年。”宋曹王利 璇说。
“为什么是50年?因为我们认为不管是中国大陆还是台湾,在这50年内都会有一个比较稳定的政治环境。我们希望有一个地方能够有这样的能力来保存并且重视日记。也就是说,在50年之内,任何时间,只要在中国的领土上任何一个地方有能力保存的,我们就愿意把日记带回去,放回中国的土地上。”
之后就是日记的运送。从台湾到美国的斯坦福,一路上都有保安人员护送,“有几个重要项目的日记,是几位教授在飞机上一路提着带到胡佛的。”宋曹王利 璇回忆。
日记到了胡佛研究所以后,研究所很快开始检查这些文献,发现里面的损伤“特别严重”,估计大概需要几百万美元才可能完全妥善处理。
蒋介石日记从头至尾都是用毛笔书写,温度一高墨汁就会融化,所以很多地方日记都几乎粘在一起,像个小砖块一样。“再加上蒋公一直打仗,经历战乱、逃难,颠沛流离,不可能保存得很好。”有些纸张已经开始腐朽,早期的日记更是根本不能触碰,必须先经过非常谨慎的处理。
即使如此,仍然还是有很多日记不能辨别。“有的浸过水的,一片黑。研究所做过统计,大概有4%几乎是完全看不清的;20%以上是模糊状态。但我们也在尽量看。”
接下来就是讨论开放的问题。胡佛研究所作为一家历史研究所,希望史料可以公开。但蒋方智怡对于保存的兴趣大于开放的兴趣。“她从来没看过日记,不知道里面写的是什么,她觉得一个‘元首日记的公开需要非常谨慎。”
另一方面的阻力来自台湾岛内的一些人士,“姑且称他们为‘保皇派,他们老是觉得一个领袖要像神一样,是不能有错误的,更不能把错误揭露给人民知道。而日记里难免记录(蒋的)一些错误。”
“蒋家家属也有很多的考量,”宋曹王利 璇说,如果开放太快,过于草率,可能会遭到当时在台上的民进党的攻击,“那时候民进党正好酝酿了一个‘拒蒋的活动,日记的开放可能被他们利用。”
一次偶然的机遇让劝说者们找到了绝好的理由。胡佛研究所有一位叫丽萨的女孩,她在浩瀚的日记中不经意间翻到了蒋经国的一页日记,在这页日记中,蒋经国提到,他经常看父亲的日记,并觉得父亲非常了不起,很多事情不为人知,很多精神、思想大家不理解,并希望将来有一天父亲的思想能够为人们所知。
“我们如获至宝,赶紧把经国先生这一篇日记影印下来给蒋家看,我们说这是经国先生的遗愿。”
蒋家最终同意开放蒋介石日记,而宋曹王利 璇被委托为阅读日记的第一人,担负把关的重任。
宋曹王利 璇说自己对历史是个“外行”,意外承担这个重任,在为日记开放把关的时候,她掌握几条原则:一是蒋家的隐私,二是蒋家家属的资料,三是健康情况,有一些病或者身体上的状况不便让人知道,另外就是蒋经国的一些敏感的人际关系,“这些情况下我可以贴条子,延时开放”。
如果蒋介石在日记中提到的人尚有子女在台湾为官,“有尴尬的情况我也可以延时开放”。
但总的来说,宋曹王利 璇的审查尺度很宽松,1955年前的档案总共只有四处贴了条子,每处也只是几个字。
媒体文章来源:
舒泰峰、杨岚:蒋介石日记开放的幕后故事,《瞭望东方周刊》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