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张俊平
【摘要】冠心病是当前影响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疾病,尤其是在中老年人群中有着较高的发病率。我国传统中医药在冠心病的治疗上有着较好的效果。本文通过对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相关研究进行整合分析,对常见的冠心病中医疗法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为中医临床冠心病的治疗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中医药;冠心病;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26..0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動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血管腔狭窄、阻塞,进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疾病,又被称为冠心病。该病在中老年人以及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危险因素的人群中发病率较高。随着我国人口结构逐渐向老龄化的方向发展,冠心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的上升,成为了威胁人们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我国的传统中医学中并未“冠心病”的病名,但根据其临床症状分析以及可认为该病属于“胸痹”、“真心痛”等范畴。该病的主要病机为患者血脉不通,与气虚、气滞、血瘀、寒凝、痰饮等因素有关,多表现为胸痛彻背、背痛彻心、四肢厥冷、口唇指甲青紫,脉微欲绝。根据该病病机,临床上对于该病的辨证治疗也主要以通络活血为主。
1 益气活血法
益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主要是针对患者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血液瘀滞不通而致胸痛,临床上主要应用的药物包括黄芪、人参、红花、桃仁、赤芍、川芎等,常用方剂包括补阳还五汤、益气活血汤等,主要是通过补益心气、活血化瘀,从而使冠状动脉循环得到改善。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具有益气活血功效的方药对于血浆粘度、红细胞比容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有着一定的降低作用,能够使血清NO含量提高,血浆内皮素含量降低,从而达到扩张血管,改善心肌缺血的效果。由学者在对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研究中发现,丹红注射液可以对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能够减少血小板的凝聚和血栓等形成,患者PT、APTT、TT明显延长。有研究显示重要人参汤能够抑制血清CK、LDH活性,对心肌细胞的凋亡起到抑制效果。在中西医联合治疗方面,有研究显示益气活血方药与西药联合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能够对患者AMI损伤起到显著的保护效果,改善AMI血流重建术后的左室室壁运动功能。这些相关研究提示中医益气活血方药能够对患者的冠状动脉血管内皮细胞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使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血小板活化得到改善,同时还能够抑制患者的心肌细胞异常凋亡、减少心室重构,从而达到增强患者心肌供血,缓急临床症状的效果。
2 活血通络法
根据传统中医理论,血脉瘀阻,不通则痛是导致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在临床治疗上活血通络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之一。临床上用于活血通络的中药主要包括赤芍、川芎、丹参、郁金、三七、红花、桃仁、通草等,常用方剂有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等,其主要治疗作用为活血化瘀、畅通脉络,保障心肌供血供氧。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具有活血通络功效的药物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上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进而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在活血通络方药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合并高黏血症的相关研究中发现,该类方药能够有效的改善血浆比黏度、全血黏度以及血沉等血液流变学指标,从而使患者的心肌缺血症状得到一定的好转。在中西医联合治疗方面,活血通络方药与西药联合应用在心绞痛的治疗上的效果有着明显的提高,同时患者的血脂水平也出现了一定的下降。通过对中医活血通络方药的相关研究分析,提示该类药物在促进患者血管新生、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心肌缺血、心绞痛等症状上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
3 补气养血法
根据传统中医理论“气能行血、气能生血”,当冠心病患者出现气虚症状时, 除了因无力推动血液而导致血液以外,还会造成患者血液生化无源,进一步加剧患者心肌缺血症状。因此,在中医治疗冠心病时通过补气养血,气血双补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临床上常用的补气养血药物主要包括党参、当归、红景天、大枣等,常用的方剂有当归补血汤、炙甘草汤、八珍汤等。根据相关研究显示,采用中医补气养血法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型的患者,其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黏附率、纤维蛋白原等均获得明显改善,患者心电图检查也显示临床效果明显。此外,根据中医“心主血、肝藏血、脾生血”的相关理论,在治疗冠心病时也可从肝脾两脏入手,在补气养血的基础上通过疏肝理气、健脾来促进血液生化与运行,从而有效减轻患者的心肌缺血症状。
4 结 语
综上所述,我国传统中医在冠心病的治疗上有着独特的优势,通过对患者采取益气养血、活血通络等疗法,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心电图、血液流变学等各项检查指标,通过中西医联合治疗能够使临床效果获得明显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 珊,钟 栩.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2017(32):137-139.
[2] 邹小健.中医中药治疗冠心病进展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3):190-191.
本文编辑:吴 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