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涯适应力的高中生涯体验活动

    【摘 要】生涯适应力是生涯建构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包含生涯关注、生涯控制、生涯好奇和生涯自信四个维度。高中阶段的生涯教育可基于这四个维度,通过设计和开展有针对性、实效性的生涯体验活动,促进学生思考未来,努力探索自我和环境、学会面对和解决问题。

    【关键词】高中;生涯适应力;体验活动

    【中图分类号】G44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42-0018-05

    【作者简介】刘芳岭,宁夏银川一中(银川,750001)教师,一级教师。

    生涯适应力是指个体对于可预测的生涯任务、所参与的生涯角色,与面对生涯改变或生涯情境中不可预测之生涯问题的因应准备程度。[1]作为生涯建构理论的核心部分,生涯适应力强调对实际环境的适应,具有很强的现实性要求。因此,高中生涯教育不能单纯依靠理论化、知识性的生涯课程,还要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验式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在与现实职业的近距离接触中反思自我、认知世界,形成动态的生涯发展观,发展出积极适应生涯变化的能力。

    要达成这一培养目标,首先要明晰生涯适应力的内涵。萨维科斯教授认为,生涯适应力包含四个维度,分别是生涯关注、生涯控制、生涯好奇和生涯自信,各维度主要对应的生涯疑问、态度与信念、核心能力及可进行的生涯干预如表1所示。

    

    本文以生涯适应力的四个维度为切入点,借助生涯体验活动的设计与开展,对生涯建构理论视角下的高中生涯教育策略进行研究与阐述。

    一、生涯关注:思考我的未来

    生涯关注指的是个体对自己未来的关注程度。具备生涯关注的个体能够思考未来会如何,能够意识到自己当下的选择会如何塑造未来,能够为未来做好准备。而生涯关注不足的个体,则可能会表现出对未来漠不关心、在当下得过且过的状态,对课程学习、整体规划和专业选择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生涯关注体验活动的设计,要以引发学生思考未来为目的,引导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过去,以计划的态度思考未来,将过去的经验和对未来的规划进行统合,落实为当下的准备行动。

    以生涯关注体验活动“声音的艺术”为例。为加强体验性和实效性,活动邀请了广播电台的专业主持人作为嘉宾,具体流程如下:(1)声音的魅力——嘉宾进行主持、朗诵表演,展示专业水平,引发学生兴趣;(2)声音初体验——播放某电影片段,邀请学生进行分角色配音体验;(3)我是配音师——嘉宾逐个分析体验者的音色特点并讲解发音技巧,参与体验的学生在接受指导后呈现出精彩的配音作品;(4)我的生涯故事——某经典卡通人物的配音师以神秘嘉宾的身份现身表演,并讲述自己的职业故事;(5)声音的成长路——播放一段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学习与考试的视频。

    “声音的艺术”是宁夏银川一中高一年级生涯系列活动“职业大舞台”中的一个子活动。除播音主持外,该系列活动还涉及医学、工程、行政等多个职业领域,学生依据个人喜好自行选择参与。环环推进、精心设计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职业世界,在体验中反思自身的特点,在聆听他人职业故事的过程中认识到职业发展的多样性,并在潜移默化中习得职业成功需要具备的意志品质。活动后,有三分之二的学生表示,“真正开始思考未來的具体发展”,而不是“只想考大学”。这表示生涯关注体验活动起到了引导学生关注职业生涯,并将未来发展与当下努力相关联的作用。

    二、生涯控制:主宰我的人生

    生涯控制指为应对未来的生涯任务,个体能够自律并付诸努力去塑造自己或周围环境,能对自己的生涯发展负责。生涯控制良好的学生表现为能够独立做决定,能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能够坚持自己的信念,能够做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生涯控制不良的学生缺乏自律,难以平衡自我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面临高中阶段的分科、选课及专业填报等选择性问题时容易犹豫不决。因此,生涯控制体验活动的实施,要以培养学生拥有和主宰人生的意识为落脚点,给予学生更多自我管理、自主选择的空间和机会,让他们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其中,生涯决策训练是一种有效提升学生生涯控制的体验活动。

    以生涯决策训练“我的未来我做主”为例,教师使用生涯决策平衡单,以“大学专业定向”为主题对学生进行决策训练。活动的具体流程为:(1)引导学生列出几个备选方案,如某同学纠结于大学专业要选择英语方向还是生物方向,则需将这两种拟选方案填入表格的第一行;(2)鼓励学生寻找可能影响自己决策的具体因素,如兴趣、能力、成绩、职业理想、工作发展等,分别填入表格的第一列;(3)以1~10分为计分范围,为各“考虑因素”项目赋分,如下页表2所示;(4)根据每个考虑因素的重要程度,以1~5分为范围设定加权分(加权分是为了增加各“考虑因素”项目的分数差距);(5)将表1中各分值乘以该项目的加权分,得到各项目的最终分值,再计算出方案总分,如下页表3所示。

    

    从表2中对各考虑因素的具体赋分情况可以看出,该学生对生物学科更感兴趣。但是,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量,选择英语学科对他来说可能更为合适。

    在生涯教育中,生涯控制的相关体验活动若能与心理辅导、学业指导和班级管理等结合开展,将会产生更好的效果。如在心理辅导中,可通过自我认识探索、自我肯定训练等,引导学生合理地认识和评价自我,发现和发展个人优势,用积极理性的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在学业指导中,引导学生合理制订计划、按时完成计划,有效管理时间,提升学习效率;在班级管理及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管理,规范日常行为,从而提升自我控制感……在点滴的教育过程中,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发展学生“有信念、能独立、会负责”的生涯控制能力。

    三、生涯好奇:探索自我和环境

    生涯好奇指个体能够积极地探索周围环境及自己的生涯角色,对自我和未来的愿景形成认识。具备生涯好奇的学生能够探索所处的环境,能够寻找帮助自身成长的机会,能够观察做事的不同方式,能够对问题进行深入调查,能够对新的机会和信息感到好奇。生涯好奇不足的学生,通常表现为信息匮乏、迷茫无助、随波逐流。因此,生涯好奇体验活动的构思要以引导学生“探索自我和环境”为切入点。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获取信息、学会筛选信息,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数据及获取信息的方式,为学生的生涯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以暑期生涯实践活动“我的生涯数据库”为例。活动任务是让学生建立起自己的生涯信息数据库。活动内容为:以6人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确定1~3种职业,搜集该职业的专业设置、招生要求、从业资质、就业情况等方面的信息。具体要求如下:(1)收集的信息要尽可能系统、详细、真实;(2)对小组成员收集信息的方式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尝试寻找更好的途径;(3)各小组对收集到的具体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和比较,形成对该职业的具体认识;(4)小组成员将收集到的职业信息与自身特点结合,提出分析与思考。

    该活动超出了预期的效果,学生未拘泥于招生简章、网络搜索等常规途径,而是探索出了更多新颖、高效的方式。如,有学生提出在学校开展的各项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渗透生涯教育,让同学们带着生涯好奇意识进行自我探索与自我反思,结合自身特点确定职业取向;有学生针对自己的目标职业建立了“校友咨询平台”,将已经在大学学习该专业及从事该专业工作的校友资源整合为一个咨询群,从而直接获取最有现实意义的一手资料;还有学生举行了分享会,将获取的职业信息、经验与同学分享,在交流、借鉴、融合中扩大了信息数量,拓宽了眼界。此外,学校还发动家长提供职业体验岗位,引导学生进行实地体验,开展生涯人物访谈活动,使他们的生涯好奇得到了充分的满足。

    四、生涯自信:面对和解决问题

    生涯自信是个体对自己生涯问题解决能力的信心及自我效能信念。《恒毅力:人生成功的究极能力》一书中的关键词“恒毅力”,可以较好地诠释生涯自信的内涵,即个体能够拥有清晰长远的目标,保持高度的热情去追逐目标,即使遭遇问题、困境甚至失败,也能保持对美好未来的渴望和相信程度,积极调整对自我和环境的认知,努力达成期望中的发展和成功。萨维科斯教授研究发现,具备生涯自信的学生“能够有效率地执行任务,能够学习新的技能,能够尽己所能尽力而为,能够克服遇到的障碍和解决面对的问题……”生涯自信不足的学生,则容易在变动中一蹶不振、消极应对。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学生面临更为多元的选择,也将随时经受意外事件的考验。因此,生涯自信体验活动的开展,要以提升学生“面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其中,生涯困境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做好预测变化的心理准备,掌握应对意外的策略。

    以生涯困境活动“生涯中的意外”为例。活动流程为:(1)引导学生在“生涯计划卡”上写出未来十二年的基本职业规划,并展開讨论;(2)在学生讨论达到高潮、对未来满怀希望时,给每个学生发一张“意外事件卡”(内容可以是:因高考分数问题,你无法选择想去的大学;在大学里,你发现选择的专业并不适合自己;即将大学毕业,你意识到所学专业很难就业……);(3)在学生陷入困境时,引导他们制作“职业生涯蝴蝶模型”来解决问题。具体方法:职业生涯蝴蝶模型中的左边椭圆里为计划中的、可达成的目标,在三点钟、六点钟、九点钟和十二点钟位置对应写下未来三年、六年、九年和十二年的职业规划。右边椭圆中则是无法预测、偶然发生的意外事件。将意外事件按其可能发生的时间段填入椭圆对应的位置,根据箭头所指的发展路径,当意外事件与原计划相冲突时,重新思考、调整原计划并进行后续规划。从A学生的职业生涯蝴蝶模型(见文末图1)中可看出,该学生原本想通过阶段性目标的达成,最终实现“牙科医生”这一职业愿望,但在遭遇“未能被医学专业录取”的意外事件后,重新修订了生涯计划,改为申请心理学专业并逐步深造,最终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

    这一体验活动,让学生在计划—遇困—思考—推翻—重建的一系列过程中认识到了职业生涯的突变性,掌握了处理意外事件的能力,提升了生涯自信。

    实际上,生涯自信描述的是正面认知和积极行为带来的有利影响。除生涯困境活动以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自我肯定训练、问题解决指导、树立角色楷模等体验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引导他们领悟到变化中也潜藏着新的机会和价值,树立“积极不确定”的生涯发展观,从而提升生涯自信。

    综合来看,以生涯体验活动为载体开展的高中生涯教育,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生涯适应力具有积极意义,但在设计与实施时仍需注意以下问题:一是要讲实效,避免娱乐化。体验式活动讲究寓教于乐,但不能仅停留于娱乐。在设计活动时,一定要明晰活动的教育意义,以及每个环节的设置目的。二是要促思考,避免形式化。萨维科斯教授指出“生涯不等于人的职业行为,而是人如何将工作与职业融合到自己的生命中,是对职业行为的反思。”[3]由此可见,反思是个人建构生涯的重要环节,缺乏了反思的体验活动只能停留于形式。三是要重实践,避免剥离化。生涯体验活动的范围不能仅局限于校园内,还要充分利用家长、社区、地方行政或企业的力量,整合校内外资源,避免体验活动与现实社会相剥离。

    总之,基于生涯适应力的高中生涯体验活动的设计实施尚处于探索阶段,教师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帮助学生树立对自我与社会的正确认识,学会应对在学业、生活、未来职业等方面的变化,引导学生在面对多种选择时未雨绸缪,积极地自我充实与准备,提升面对各种情境的能力。[4]

    【参考文献】

    [1]SAVICKAS M L.Career Adaptability:An Integrative Construct for Life-Span,Life-Space Theory[J]. 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2011,45(3):247-259.

    [2]HARTUNG P J,PORFELI E J,VONDRACEK F W.Career Adaptability in Childhood [J].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2008(1):63-74.

    [3]SAVICKAS M L.Reinvigorating the Study of Careers [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2(3):381-385.

    [4]朱凌云.生涯适应力:青少年生涯教育与辅导的新视角[J].全球教育展望,2014,43(9):93.

    [5]张立新,孙世玲.生涯适应力研究述评[J].教育教学论坛,2016(6):93.

    [6]于海波.郑晓明.生涯适应力的作用:个体与组织层的跨层面分析[J].心理学报,2013,45(6):680-693.

    [7]俞国良,曾盼盼.心理健康与生涯规划教育研究[J].教育研究,2008(10):63-67.

    [8]郑艳春.高中生生涯适应力的影响因素及培养策略[J].江苏教育,2019(56):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