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前”·识“中”·思“后”:审视观点的有效路径
金哲超
摘 要 审视材料所提供的观点是高考议论文写作的关键环节。充分挖掘观点所蕴含的信息,需要对观点产生的全过程进行有效审视。通过分析隐藏前提、还原发生情境、推演发展后续这一思考路径,学生可以完成对观点产生的“前”“中”“后”三个阶段的审视,进而为深入思考铺平道路。
关键词 审视观点;隐藏前提;发生情境;发展后续
要求学生审视材料所给的观点,进而阐述看法,是目前高考议论文写作的一种,2019年浙江卷作文题即是这类题的典型。在这类题中,审视材料所提供的观点是写作的关键环节。充分挖掘观点所蕴含的信息,需要对观点产生的全过程进行有效审视,审视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写作的质量。但是,要想获得高质量的审视其实并不容易。高质量的审视意味着学生不能只看到观点的当下呈现,而要看到观点产生的全过程。观点产生的全过程包含了许多潜在内容,这些内容是当下观点的组成部分,脱离它们,当下观点将不复存在。本文将以2020年浙江省嘉兴市基础测试的作文题为例,围绕高中议论文写作中审视观点这一环节,聚焦观点产生的“前”“中”“后”三个阶段,以期建立一套有序的思维训练的方案。
2020年嘉兴市基础测试的作文题所给的材料如下:
有谚语说,要想了解自己,最好问问别人。
也有人说,不要轻易被他人的话语和眼光影响,要做最真实的自己。
一、探“前”:分析隐藏前提
“前”指的是前提,在此处特指隐藏前提。一个观点的产生建立在基本的前提之上,显性的前提一目了然,而隐藏的前提却往往躲在背后,很难为人所察觉。但是,这些隐藏前提对一个观点的产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发现隐藏前提是思维能力提升的一个关键步骤,如果缺失了这一环节,思考就很难具备自觉属性。以2020年嘉兴市基础测试作文题为例,发现隐藏前提分成三步。
1.运用“三段论”延伸观点
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三段论”是发现隐藏前提的有效手段,观点背后的大前提和小前提即是隐藏前提。运用三段论,可以对材料中的第一个观点“要想了解自己,最好问问别人”做以下延伸。
大前提:了解自己是好的
小前提:别人比你更了解你自己
结论:要想了解自己,最好问问别人
对于材料中的第二个观点“不要轻易被他人的话语和眼光影响,要做最真实的自己”,可以作以下延伸。
大前提:做最真实的自己是好的
小前提:轻易被他人的话语和眼光影响会妨碍做最真实的自己
结论:不要轻易被他人的话语和眼光影响,要做最真实的自己
2.甄别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
这一步聚焦在对观点背后的大前提和小前提进行判断的环节上。
隐藏前提通常分成事实判断型与价值判断型。事实判断型隐藏前提指的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判断,在现实生活当中可以很容易被验证,并且人们很容易达成一致。比如,在“多吃猕猴桃可以补充维生素”这个观点中,隐藏前提就是“猕猴桃中含有维生素”,这个隐藏前提就属于事实判断型,人们很容易达成共识。价值判断型隐藏前提指的是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是依循个人的价值标准形成的,在现实生活当中没有统一的标准。比如,在“当心情不好的时候应该选择跑步而不是玩游戏”的观点中,隐藏前提就是“跑步比玩游戏更能愉悦人”,这就是一个因人而异的价值判断,人们很难达成共识。甄別事实判断型隐藏前提与价值判断型隐藏前提,是分析隐藏前提的第二个环节。事实判断型隐藏前提容易被验证,争议较小,很多时候不需要审视;但是价值判断型隐藏前提却是主观的,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并且参差多态,所以需要被审视。
在材料的第一个观点中,大前提“了解自己是好的”是一种价值判断而非事实判断,小前提“别人比你更了解自己”也是一种价值判断。同样的,材料中的第二个观点中的大前提和小前提显然也都是价值判断。既然这些前提都是价值判断,那就需要被重新审视。
3.用逻辑否定审视价值判断
这一环节主要是用逻辑否定来审视价值判断,并且为逻辑否定后产生的观点寻找可能合理的理由。否定大致分成极端否定与逻辑否定。譬如对“他是一个好人”,极端否定的表达是“他是一个坏人”,逻辑否定的表达则是“他不是一个好人”。在逻辑否定中,一个人不是好人,不一定就是坏人,更有可能是一个好坏间杂的复杂的人,而用“他是一个好坏间杂的复杂的人”就足以否定“他是一个好人”的观点。相比于逻辑否定,极端否定则是不合逻辑的、非理性的,更多的是诉诸情绪。因而,为提升思考的质量,审视价值判断需要用逻辑否定。当然,理由寻找的过程可能会徒劳无功,但这个思考的过程是必要的。
“了解自己是好的”的逻辑否定是“了解自己不一定是好的”。学生要思考的是,了解自己为什么不一定是好的呢?了解自己很多时候是好的,但是过度了解自己可能就会让人失去那种在未置可否情况下的热情与冲动,这种热情与冲动正是生命力的展现。再看小前提“别人比你更了解自己”,它的逻辑否定的表达是“别人不一定比你更了解你自己”。很多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只有自己知道,那么自己掌握自己的信息就更充分,也就更可能了解自己,而别人一定是处于一个信息缺失的状态,就很难说“别人比你更了解你自己”。在第二个观点中,“做最真实的自己是好的”的逻辑否定是“做最真实的自己不一定是好的”,这个新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自圆其说的。比如做最真实的自己有时候很难顾及他人,因而可能就会伤害他人。因此,“做最真实的自己是好的”的观点就值得商榷。最后,“轻易被他人的话语和眼光影响会妨碍做最真实的自己”的逻辑否定是“轻易被他人的话语和眼光影响不一定会妨碍做最真实的自己”。在这里,“轻易”这个词很关键,这个词的存在会让逻辑否定后的观点很难成立。
通过以上思考,我们很容易发现2020年嘉兴市基础测试作文题材料的第一个观点的大前提和小前提很可能不成立,第二个观点的大前提很可能不成立,这就为深入思考创造了可能。
二、识“中”:还原发生情境
“中”指的是观点产生的情境,识“中”就是还原观点发生的情境,即思考谁在什么场合对什么境遇中的谁说。在情境中思考问题,可以让问题变得具体,问题一旦具体化,就具备了更多的细节,就有可能呈现更多的思考角度。思考之所以会流于肤浅,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思考角度的单一,而情境还原的方法可以让思考具有现场感,摆脱抽象空洞、大而无当的思考陷阱。还原发生情境的关键在于,要想象发问人提问、身份、境遇、发问场合,回答者的身份、动机等。
还原发生情境的第一步是想象发问人的问题、身份和境况。对于上述作文材料的第一个观点“要想了解自己,最好问问别人”,学生要构建发问人的提问。可以想象,这个提问大致是“怎么才能了解自己”之类的问题。接着,学生要考虑的是,谁会在什么境遇当中问这样的问题。通常来讲,年龄较大、阅历较丰富的人对于此类问题较少感兴趣,或者已经解决,有此困惑的往往以年轻人居多。同时,一个从不探索自我的人通常不会问这样的问题,只有渴望了解自己的人才会对别人有如此提问。因此,提问人的身份大概可以确定为渴望了解自己的年轻人。然后,发問人会在什么具体境况下有如此问题呢?人只有在遭遇不如意的时候,才可能反身自省,思考一些人生问题,处于积极情绪中的人很难问出这样的问题。因此,发问人往往是在特定场景下,做出了一些让事后的自己匪夷所思的事的人,之后他就开始怀疑自己,并处在一种自我怀疑的情绪中。
接着,学生要想象的是发问人的求助对象的身份以及作出相应回答的动机。这个求助对象不能是自己的晚辈,也不能是自己不认可、不信任的人。被发问人通常在阅历方面会比发问人更加丰富,且能够取得发问人的认可与信任,身份通常是前辈师长。至于问这个问题的场合,可能是一个比较私下的单独相处的场合,如果这个场合不是一个私下场合,这样的人生大问题可能很难开口相问。学生还要推演回答者是出于何种原因进行了材料中的回答。当回答者回答“要想了解自己,最好问问别人”的时候,或许是因为他发现发问人经常以自我为中心,很难听得进去别人的话,所以借此提醒;当回答者回答“不要轻易被他人的话语和眼光影响,要做最真实的自己”的时候,可能是因为他觉得发问人常常容易被他人的话语和眼光所左右,没有自我的判断,所以借此提醒。
借助以上一系列的思考,学生大概可以对材料中的两个观点还原出这样一个情境:一个处于自我怀疑状态当中并且渴望了解自己的年轻人,在一个私下的场合,向一位前辈师长以“怎么才能了解自己”的问题相问,而这位前辈师长也根据发问人的特点进行了相应的回答。这个情境与真实的发生情境并不一定完全吻合,但是确实是众多可能发生的情境当中的一种,将观点放在这样的情境去思考,就不会落入揪着概念空谈的陷阱。
三、思“后”:推演发展后续
思“后”指的是推演人们按照观点去做,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这种推演需要极端化,因为在极端化的推演里,原观点的缺陷才能被放得很大,进而引起学生的警觉。极端的推演大概分成两种:一种是关于“一味这么做”的推演,这是个人层面的;另外一种是“所有人都这么做”的推演,这属于社会层面。当然,人没法预测未来,这种推演只是在排除了各种变量的情况下做出的一种想象,但它提供了一种超越性的视野,能够让人站在更高的维度来审视当下。
对于材料中的观点“要想了解自己,最好问问别人”,我们可以进行“如果一个人一味地以问别人的方式来了解自己最终会有怎样的结果”的后续推演。如前所述,人在认识他人的时候必然存在盲区,因为每个人的成长经历只有自己才最清楚,他人很难掌握全部信息。因而,别人眼中的“你”只是在他信息不全的情况下做出的一个具有盲区的判断,这个“你”必然是不完整的。如果信以为真,一味从他人口中来了解自己,那我们可能就失去了真正了解自己的机会。又如对于“不要轻易被他人的话语和眼光影响,要做最真实的自己”这个观点,我们以“一味这么做”来推演的话,就可以发现“做最真实的自己”观点中存在的问题。究其根本,这种一味认为自己最了解自己的观点是一种自我中心主义,处于这种固化思维模式中的人很容易过高地评价自己。如果我们一味做最真实的自己,拒绝从外界了解自己,那么内心就很难容得下他人的评价,就会失去他者视角的观照,逐渐封闭自我,最终走入心灵的僻径。在现实生活当中,完全不顾他人的评价的人,就很难在这个社会当中生活,最终极有可能成为社会的边缘人。
从“所有人都这么做”的角度来推演材料中的两个观点,同样可以为我们的思考提供一些新的角度。譬如如果所有人都通过别人来了解自己的话,那就没有人会从自身的角度来认识自己,这样发展的结果就是人人都会失去自我,世界将会变成一个没有自由与创新的世界,大家都活在彼此的评价与控制当中,很难出现能完成文明突破的人物。另一方面,如果设想所有人都做最真实的自己,所有人都不从他人那里获得对自己的认知的话,那么每个人的自我就都会膨胀,社会中的所有法律与道德会很容易崩溃,人与人之间很难建立起可靠而稳定的关系,从而导致这个世界陷入混乱与无序的局面。
在分析隐藏前提、还原发生情境、推演发展后续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看到观点产生的全过程,进而为有效深入铺平道路。然而,高中阶段的学生要对观点进行高质量的审视是不容易的,需要有严肃的思考态度、严谨的逻辑思维和丰富的想象能力。更关键的是,如果没有大量的积累,思考是很难深入下去的。但是,这种不易也证明了“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必要性,这也正是新课标提出“思维发展与提升”层面的核心素养的用意所在。
[作者通联:浙江桐乡市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