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新时代如何深入基层做好典型宣传
肖燕
摘要:在新时代互联网环境下,主流媒体对典型宣传(本文特指正面典型)有着特殊意义,报纸等传统媒体要做好典型宣传,必须顺应时代发展,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引领社会潮流,体现社会进步,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需要记者增强“四力”、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去采访挖掘典型人物和生动事迹,同时运用媒体丰富的语言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关键词:深入基层;新时代;典型宣传
具有价值性的典型新闻,是在社会影响力和群众切身利益方面,能够让群众普遍关心、引起共鸣的新闻,具体考核标准可分为五点:一是是否为当下社会新鲜的典型事迹,以往新闻里有无出现过类似内容;二是对其典型报道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能否引起群众强烈关心;四是即将进行的典型报道在同类报道中是否突出;五是这个典型能否引起群众兴趣,弘扬正能量。因此,新时代下宣传和推广的典型要依据这五点才能实施下一步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宣传的生命力在于内容是否真实可靠,其在社会能引起什么样的效果,会受到诸多因素限制,任何虚假成分都会导致群众的逆反心理,新闻真实可靠,才能引起群众共鸣,从而提高对典型宣传的认可度,社会影响力才会越来越大。宣传典型事迹,要从典型事件细节出发,细节是否真实,群众一目了然。相反,虚假的细节,会让群众对典型宣传的真实性引发质疑,社会感染力势必下降,典型事迹中存在虚假现象,群众会从虚假层面到整个新闻进行逻辑推理,否定整个新闻的真实性,直接决定着典型宣传如何持续发展的命运。
宣传典型事迹的价值观念,必须迎合时代和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先进典型如同一面社会的旗帜。故而,深入基层宣传典型要坚持一个原则,即这个典型事迹能否从过去和当前的成功经验中,明示未来发展方向,让同一层次的群众切身感受到影响力,引导社会进步,成为一个标杆,鼓勵群众,传播向上向善能量。同时,典型事件以普通人发生的故事为主,他们有血有肉,都是吃五谷杂粮的普通人,要注重观察细节、情感等方面对其报道,才能打动和感染群众,因为群众的喜怒哀乐都体现于生活中。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深入一线,走基层、接地气,发现有价值的新闻,挖掘新闻“活鱼”,这也考验了一个记者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
三年前,笔者在乡下采访时,从一农家丧事中获悉,隆回一位叫肖彩虹的妇女,在其初中上学途中,捡到两个被弃女婴,善良的她带回家和父母一起抚养,并带着两姐妹出嫁,将其中一个培养为大学生,可自己却积劳成疾,去世时年仅36岁,后写成《“有个妈妈叫姐姐”》系列报道,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报道刊出后引起共鸣,一些省媒前往采访或转载,后该报道获湖南省地市州报新闻奖一等奖、湖南新闻奖三等奖、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二等奖等奖项。
事实证明,只有到新闻现场,深入一线,认真体会被采访者的生活环境等,融入其生活,用心倾听,用思想感受所见所闻,从他们追求梦想时的兴奋、成功时的喜悦、失意时的彷徨等多个角度进行采访,从小事中挖掘总结他们的内心世界,进行提炼整理,才能呈现生动而有价值的作品。
互联网时代,媒体传播形式丰富多元,在深入基层做好典型宣传事迹中访问典型人物之时,还要善用朴实的新闻语言,用丰富的新闻语言感染群众,才能更好地抓住群众的眼球,给群众留下深刻印象。第十二届长江韬奋奖获奖者王遐说:你写的那些生动的故事、生动的情节,人民群众一定能记得,要用朴素的语言来表现人民群众最真实的情感,这应该是新闻记者追求的文风。做到把人物形象“竖起来”,注重讲人性树人情,把握人物个性,使人物形象更鲜明,符合时代要求。
新时代的先进典型,是时代的开模、社会的先锋,持续做好典型宣传,就要持续深入一线,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和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核心价值观,坚持“走转改,不断增强“四力”,全力做好典型宣传,对推动社会进步和增强社会公信力有着重要意义,使其持续发展就要不断创新、积极探索,致力于正能量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