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作业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赵俊强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形式,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重要途径。然而在日常学习中,很多学生不喜欢写作业,甚至讨厌写作业,更不用说主动完成作业了。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笔者对小学数学学科实践作业进行了探究,并设计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作业。

    一、注重作业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丰富作业的形式。例如,在五年级数学“因数倍数”的教学中,学生在知悉了因数、倍数的定义及其特征后,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有的数字的因数是奇数个,而有的是偶数个呢?这一问题引起了笔者的关注,也激发了其他学生浓厚的兴趣。为了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的意识,笔者组织学生就此问题展开了讨论。通过讨论,学生的思路逐渐清晰,进行了精彩纷呈的汇报。

    列表归纳法是教学中使用比较普遍的学习方法,学生通过列表总结,不仅找到了其中的规律,还掌握了重要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了主动思考的意识。更让笔者欣喜的是,一部分学生还利用图形进行解释。当把某个数看作一个矩形的面积,而这个矩形只能画成长方形时,那么它的因数个数就是偶数个;如果可以画成正方形,那么它的因数个数就是奇数个。在研究过程中,学生还学会了“完全平方数”。

    这一意外收获说明,学生喜欢的不是简单、机械式的重复作业,而是具有挑战性、形式多样的问题。因此,教师可把以往的作业内容进行合并归类,再以实践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这样,学生便会被问题所吸引,在想方设法地解決问题的过程中应用并巩固了知识,实现了作业的目的。

    二、关注学生差异,设计分层作业

    由于学生的认知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故教师应在作业设计上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探究空间。例如,在设计“实践活动”作业时,可以这样要求:请设计一个能装下1000块橡皮(长5cm、宽4cm、高2cm)的盒子,多设计几个,看哪一个的表面积最小。

    这个任务需要学生在设计时应用表面积公式,而且要求选择表面积最小的设计。这样就在无形中融入了求表面积的运算练习,虽然任务重了,但学生并未感到作业量的增加。学生通过分类计算并加以对比,在计算过程中寻找规律,有的学生甚至将所有的情况都记录了下来。

    这样的一次作业,可以代替一个单元的作业,并变枯燥为有趣,变单一为综合,变计算为思考,变知识为方法,使学生不仅解决了作业的问题,还应用了排列组合,学会了有序思考,提高了推理能力和想象力。同时,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不同程度的探究,从而减轻了心理负担,提高了完成作业的兴趣。

    三、重视动手操作,增强作业趣味性

    数学新课标指出:要使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通过动手实践的任务,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动手操作。教师事先准备一些教具,如量杯、水槽、不规则物体等,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出结论。然而这一教学方式只是让学生经历验证的过程,并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了真正了解学生的思维轨迹,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实践作业,让学生“用自己的办法求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并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汇报。这一教学方式给予了学生极大的探索空间,促使他们在探究之前就要思考以下问题:用什么方法?准备什么工具?怎么操作?如何测量?如何减少误差?这一系列问题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也促进了小组内成员的合作。有的学生为此还设计了幻灯片,甚至录制了视频,以便更好地为同学讲解。通过这种问题式实践作业,学生不但学会了知识,还积累了活动经验,找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四、注意联系实际,设计生活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借助某个数学模型加以解决,所以教师应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在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比如,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中的“种蒜苗”实践活动,就是为后续学习统计图做准备的。在学习统计图前,教师先组织学生自己试着种蒜苗,随时关注蒜苗的生长情况,记录蒜苗的生长过程。开始时学生会产生疑惑:这不是科学课的内容吗?为什么数学老师会布置这样的任务?然而,接下来,学生通过收集数据,或根据自己的数据设计统计表进行统计,或绘制统计图进行分析,逐步了解了制作统计图表的整个过程,还能够将观察中应注意的事项讲给同学听,并分析自己蒜苗的生长情况,这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了乐趣。

    此外,还有很多任务,如“将4个纸箱换一种方法摆在墙角处,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否会发生变化”等,都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有效作业形式。这些作业以任务驱动学生进行主动探究,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所学知识,同时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表达自己对数学的理解,是学生施展才能的有效途径。

    数学实践活动作业具有较强的综合性,通过这一作业形式,不仅能减轻学生的负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尊重了学生的差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五、实施结果

    目前,学校的“可爱作业”已形成了一定的结构体系。特别是对中高年级作业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例如,学校把四至六年级的可爱作业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总结,并编创了《让作业可爱起来》一书。学生作为实践作业的实施对象和直接受益者,来自他们的评价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出作业的价值和成效。在每周五进行的全校性一周作业反馈调查中,关于“你最喜欢的作业是什么?为什么?”的学生调查数据显示,实践型可爱作业一直是他们最喜欢的作业,主要原因是:这种作业生动、有趣,可以创造性地完成;实践作业内容很有研究价值,能从中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总之,实践探究式作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为提高学生主动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了基础。

    (责任编辑 ? 姚力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