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上就办”在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中的作用

    白羽

    摘要:“马上就办”作为上个世纪80年代应运而生的理念,在当今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依然魅力不减,它不仅能够推动和加强执政党的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能力,而且能够切实满足群众的需要,有很强的时代感和紧迫感,在实现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发挥着完善领导力、执行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等重要作用。我们要在实践中传承和弘扬马上就办的精神、理念,形成马上就办的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为中国梦的实现添砖加瓦。

    关键词:马上就办;中国梦;作用

    习近平同志讲,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来实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实现中国梦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激发民众的力量。要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中国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当前,开放变革的中国是社会转型分化的中国,在社会转型分化的背景下,观念波动,利益多元,如何才能充分的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成为我们重要的研究课题。

    “马上就办”四个字作为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应运而生的一种行政理念、精神和作风在今天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依然魅力不减并继续发挥着它的巨大作用。

    一、用“马上就办”来推进和加强执政党的自身建设,提高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的领导作用

    马上就办是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有效途径。马上就办四个字看似简单,实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其自身有着明确的目标、要求、运行规则、考核标准、奖惩条例等。“马上就办”更要“马上能办”。“马上就办”是一种愿望,体现了一种态度,背后蕴藏了一种主观能动性。要真正把马上就办落到实处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协调配合和许多细致入微的工作。所以,“马上就办”得“马上能办”,在“能”上下功夫。能是一种能力,体现在工作中就是专业技能和专业水平。能,不仅能体现个人的专业能力和水平,还体现整个政府的运行效率和水平。所以还要求在治理水平上实现科学化。要在“有为”上下功夫,在“敢为”上动真格,在“善为”上见实效。切实提高社会治理水平、促进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马上就办是改进作风,增强执政能力和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党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领导力量,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才能发挥好在实现中国梦中的领导作用。打铁还需自身硬,因此,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执政党的公信力和执行力,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从一定意义上说,马上就办就是一种完美的执行力,因为离开了‘马上就办所内含的回应性、时限性、快捷性和圆满性等要素,执行力和公信力就无从谈起。‘马上就办表达了人民的呼唤,社会的期盼。”马上就办是一种以实际行动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精神和作风,突出的是一种效率意识,一种为百姓办事不推诿,不扯皮的工作作风。习近平同志曾指出,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

    二、用“马上就办”来满足群众的需要,激发民众的力量为实现伟大复兴奠定群众基础

    有一句话叫,车厢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然而,都靠车头带,肯定跑不快。毛泽东曾经说过,世界是我们的,做事要大家来。如果一个国家的发展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一定是难以持续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和凝聚力是一个国家持久发展的内在动力。所以,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汇聚正能量。习近平同志也反复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要使“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和进步的机会”。中国梦最终要落到百姓的幸福生活上,没有人民幸福,复兴不算完成。中国梦的落脚点在人民。要紧紧依靠和动员广大人民的力量,中国梦的实现最终要靠人民来实现,实现的标准也要由人民的幸福指数来检验。总之,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马上就办的服务对象是人民群众。所以马上就办本身就体现了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有力抓手。在实际生活中为人民服务要具体化到人民的吃穿住用行等各个方面,切实从民众的基本民生抓起。所以要以群众需求为主线,在为人民造福中凝聚中国力量。只有不断满足群众的实际利益,不断造福人民才能凝聚力量。而“马上就办”办的就是民心民意、民需民盼,是对人民关切的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有诸多生存、生活和生产问题急需党和政府能够方便快捷高效优质的给予解决。“任何经济总量除以十三亿会变得很小,任何小问题乘以十三亿,会变得很大”,所以,一方面要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坚持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当家事,千方百计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把为百姓解难题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和愿望,不断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积极主动的站在群众立场谋划工作,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只有在细微处把百姓的实际需要满足了,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会发挥出来。另一方面,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未雨绸缪,建立预警机制,把群众容易遇到的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中。化解社会矛盾,防止问题和矛盾激化、蔓延、升级。真正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减少需要马上就办的紧迫性事宜的发生。

    三、马上就办顺应时代的潮流,是深化改革的应有之义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在3000美元—10000美元的阶段,既是中等收入国家向发达国家迈进的机遇期,又是矛盾增多、爬坡过刊的敏感期。这一阶段,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发展容易掉进“中等收入陷阱”。当前中国就处于这样一个敏感的时期。面对国际社会上的所谓“中等收入陷阱”,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部署、总动员,由此标志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也进入到了新阶段,吹响了新的号角。全面深化改革,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任务,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意识和夙夜在公的责任意识,按照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扎实开展工作,防止徒陈空文、等待观望、急功近利。

    相对于改革的顶层设计,所有的政策最终都要依靠实干来落实,因此,要扎实的推进各项改革,切实把改革举措落到实处。要正确、有序、协调推进改革。这就给我们的实践提供了一个总的思路和方法。

    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马上就办”的内涵和运行方式也要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更加符合实际的调整,强化实际功能,使马上就办能对时代要求和面临机遇正确的把握。因此,在实践中要用“马上就办”来切实推进改革发展的各项任务,根据发展的需求及时调整马上就办的运行模式和服务方式。首先,坚持正确推进马上就办,认真执行中央要求,避免事情没弄明白就盲目推进,影响政府在群众中的公信力。这就要求公职人员对中央政策有很好的把握,吃透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全面领会、全面把握。“弄清楚整体政策安排与某一具体政策的关系、系统政策链条与某一政策环节的关系、政策顶层设计与政策分层对接的关系、政策统一性与政策差异性的关系、长期性政策与阶段性政策的关系。”从实践层面加强对改革的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避免与群众最后一公里出现对改革的误导。其次,要有序推进马上就办,一方面要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方法,另一方面要依法依规办事。最后,要协调推进马上就办。由于马上就办是一个系统的,需要各部门联合的工程。涉及的面广、难、杂。所以就要注重事情的关联性和耦合性,把握全局力争最大综合效益。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坚持先易后难,从最紧迫的事项,从老百姓最期盼、与群众最切身的事情做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做起,从百姓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做起,让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四、完善“马上就办”的体制机制,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马上就办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行政管理理念、精神和作风,不仅要内化到工作人员的心中,成为他们的工作行为模式,更要建立有效的体制机制,科学化运行。为了能切实有效的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防止形式化。邓小平同志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所以,要加强马上就办的相关制度建设,促进行政服务标准化,用马上就办提高效能、转变作风。但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马上就办不仅要有制度保障,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到位。要想真正把问题办理好,必须找准实际问题的病灶,从思想根源找原因、寻对策,绝不能停留在字面上、表面上、形式上,更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将“马上就办”的答复过程,变成提升思想认识、转变工作作风的过程,绝不能变成单纯的“字来字往”、“纸来纸往”。杜绝形式主义。

    第二,树立“马上就办”理念,推行“马上就办”方法,形成“马上就办”的风气。从机制、制度入手使“马上就办”常态化、规范化。马上就办体现的是一种思维,要把它切实的贯彻到工作中去,使之成为一种习惯和工作方式。

    第三,在具体工作中要制定“马上就办”工作流程,尽量减少办事环节,破解影响工作落实的难题和障碍,更加注重部门联动,健全层层负责、环环相扣的责任机制。严格督促、考核,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建立行之有效的绩效考评机制。建立完善的行政法律法规体系,使“马上就办”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和自律化,用制度和法律为马上就办护航。

    参考文献:

    [1]毛伟.马上就办的回顾与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2003,(5).

    [2]庞明礼,罗俊.提高地方政府执行力的有益探索[J].学习月刊,2008,(8).

    [3]江文,王荃.行政服务标准化 “马上就办”提效能[J].福建质量技术监督,2013,(1).

    [4]毛伟.提倡马上就办的作风[J].人民论坛,2002,(9).

    [5]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