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双创”背景下湖南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范文 | 李怡 曾新洲 [摘 要]创新创业已成为“互联网+”时代的热点话题,而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更要注重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创新升级,积极探索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结合该校特色,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值得湖南省其他高职院校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双创”;湖南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DOI]10.13939/j.cnki.zgsc.2018.11.176 南京大學校长陈骏先生认为,“双创”教育是积极引导学生在各个领域开创新事业、开办新企业,相比传统大学教育而言,它更强调学生的学习能力、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因此,“双创”教育要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事业心与职业能力、创新精神、创意思维和创业能力作为创新创业人才教育的重要内容。 1 概念界定 1.1 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特定的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既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 1.2 创新创业人才 创新创业人才是指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素质和能力,富有冒险精神和开创意识,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具备现代社会商业经营管理理念和社交能力,积极探索和投身创业实践,能单独或者与他人一起合作开创事业的人。 1.3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应围绕人才培养机制创新这一核心内容,强调从育人目标、管理制度、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平台等方面着力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形成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创业实践→创业实施的人才培养路径,实现和社会需求与经济发展相一致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 2 湖南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2.1 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度建设 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战略性任务,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合理配置资源,促进资源共享,为创新创业教育构建坚强有力的保障体系,才能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各项工作固定化和常态化。 制定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各项规章制度,从学校政策、技术支持、师资力量、经费投入、硬件设施等多个方面规范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制定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开展、过程监督与考核的相关制度,从创业资金、房租减免、共享资源等方面对创业学生进行扶持,鼓励学生创新,全程指导学生创业,使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全方位、多角度的高职院校规范创新创业教育。 2.2 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是指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指导下,把课程的各个组成要素进行交叉融合,使各门课程要素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全部指向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目标实现的系统。该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载体,是保障和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关键。 2.2.1 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认知水平 根据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规律,仔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积极调整课程设置,从“理念认知、技能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加强”四个层面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类必修课和选修课和相关课程资源,特别开设“创新创业基础”“创新创业实务”等课程,系统、专业、科学地为学生开展与创新创业方面有关的教学和指导,并提供大量的创新创业文化交流、实习和实训的机会,积极组织 “创业讲堂”“创业论坛”“成功校友创业讲座”“创业专题沙龙”等大型创业类主题活动,受邀知名专家和成功企业家渊博的知识、丰富多彩的人生阅历、新颖独到的思维和见地以及成功的创业历程将激励和鼓舞学生,可以帮助他们树立创新创业的信心和决心。 2.2.2 打造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二者有机结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二元”课程体系 在“大学语文”“大学英语”“法律基础”等公共必修课中全面融入创新元素,构建融合创新创业元素的通识教育课程;开设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专业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并设置一些 “专业+创新创业”式综合性工程创新项目,教学过程融入相关案例,始终贯穿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容,并定期安排学生去企业实习和见习考察;以培养和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不断整合和优化课程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采用形成性评价考核方法,夯实创业知识和能力基础,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常态化。此外,还可以以校企合作的形式开发专业课程,在该课程的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手段,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完成一个项目,模拟企业经营运作,实践从方案创新到实物创造的全过程。 2.2.3 建设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内在途径,是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它将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核心,培养一支敢积极创新、敢于带领学生创业的教师队伍。 第一,建立高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激励机制。高职院校应从政策、经费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和支持,例如可以鼓励教师编著创新创业论文、校本教材和专著,为切实保障一线创新创业教师的利益,学校应给予相应的课酬奖励,并告知他们这些能作为日后职称晋升的材料。 第二,积极开展教研教改活动,打造科研创新平台。定期开展企业专家讲座、集体备课、案例分析等教研活动,也可以让年轻教师、新入职教师下企业顶岗实践锻炼,了解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等前沿知识,提高教师的动手能力,使授课内容更加生动、具体、有针对性。同时,学校的教育资源、科研队伍、平台、实训基地、创业基地、孵化器的重要作用,积极构建科研创新平台,重视科研创新师资队伍和教师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鼓励将科研成果真正转化为生产力,为经济和社会服务。 第三,打造素质良好、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兼职创业导师团队。从校外聘请政府公务员、企业家、公司高管、技术专家等各级各类专家学者作为创业团队的导师,他们既能高屋建瓴地给予宏观管理指导,又会运作具体流程,在一次次的创业中,学生可以学到各个行业、领域、角度的政策知识、专业知识以及创业经验,对大学生创业进行教育、咨询、辅导和研究,让学生轻松掌握创业本领,同时学生可以通过此途径去企业进行锻炼,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2.4 实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教学 第一,促进第一、二课堂的交叉融合,引导和扶持创新创业项目,加强实践平台建设,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将一些具有应用前景的创新成果培育成创业项目,正确引导学生模拟企业创业,在做中学、做中教。 第二,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指导,打造创新创业全方位服务。根据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规律,对创新创业人才进行分层次、分阶段、分类别给予循序渐进式指导与服务。高职院校积极与地方政府、当地知名企业合作,共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项目提供技术指导与资金支持,有效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支持的融合问题。 3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双创”教育探索实践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是湖南高职院校的优秀典范,该校通过积极营造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成功实现校企协同创新,最大限度地释放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助力他们更好更快地成长成才。 3.1 构建创新创业保障体系,引导“三创”融合推进 一是组织保障。2016年5月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学院,主要负责有关创新创业的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创新创业实践组织和基地管理、创客空间正常运营以及打造浓厚的具有美院特色的创新创业校园文化等工作。二是制度保障。先后出台《关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奖励办法》《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强力推进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三是加强队伍保障。定期举行创新创业教学竞赛和开展创新创业老师培训,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彻底融入课程标准,加强教师的创新能力;成立专兼结合的创业导师团队,2017年10月,益阳市人社系统、兄弟院校、企业的数十名来自人社、税务、法律、企业管理等行业的专家受聘担任2017年大学生创新创业校外导师。四是专项经费支持。学校会专项投入一部分创新创业经费来扶持创新创业教育,比如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大学生创业基金和创新创业奖学金、指导教师也会有创新创业专项津贴和相关奖励制度。 3.2 构建创新创业竞赛体系,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学校深入贯彻“以赛促练,以赛促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高度重视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一方面,积极组织和举办院级和校级创新创业大赛,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创业知识、参与创业过程、实现创业梦想,为敢于创业的大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相互交流的平台。另一方面,大力鼓励学生和教师参加省级和国家级的竞赛,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充分显示了该校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深化高职教育改革的成果和展示了学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3.3 构建创新创业实践体系,打造创新创业基地 该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始建于2013年5月,分为大学生创意创业街、学院尚艺工作楼、工美创客空间、创业孵化区、工艺美术创意设计园。学校积极引导师生创客入驻园区,确保孵化的连续性,将其打造成益阳市文化創意产业的智力高地和创新创业引擎区。 参考文献: [1]范美娟,赵云.确立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J].民营科技,2017(1). [2]施春峰,郑莹.关于“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23). [3]吴宝善.高职艺术类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 ——基于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专业融合、分层递进”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写实[J].教育现代化,2016(18). [基金项目]2016年度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背景下湖南省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6C0531);2017年度(下半年)长沙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长沙智能制造业升级转型背景下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路径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7csskkt61); 2017年度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题“制造强省背景下高职院校‘芙蓉工匠职业素养培养实践与研究”。 [作者简介]李怡(1979—),女,汉族,湖南新邵人,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职教育、市场营销;曾新洲(1978—),男,汉族,湖南新邵人,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职教育、软件技术。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