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新形势下的国内房地产战略环境分析
范文

    高晓飞

    [摘 要]我国房地产行业经历十余年黄金发展期,现在已经进入“两低三高”的行业发展新时期。具体表现为:市场增速趋缓、行业平均利润变薄、行业集中度提高、企业综合运营能力和战略创新升级要求提高。因此,文章希望通过宏观环境PEST分析和房地产行业环境特点提炼,对地产企业发展提供一点借鉴。

    [关键词]新形势;国内、房地产、战略环境、分析

    [DOI]10.13939/j.cnki.zgsc.2018.17.059

    1 国家宏观环境分析

    从政策、经济、社会和技术四个层面,对国家宏观环境进行PEST分析,结果显示为政策稳健、经济稳增、社会助推、技术升级,整体有利于房地产行业长期发展。具体分析如下内容。

    第一,政策方面,因城施策、建立长效机制是主基调。房地产市场城市分化明显。住建部、国土部多次会议中明确提出“因城施策”,热点一、二线城市强调限购限贷,抑制房价上涨过快,库存较大三、四线城市倡导积极去化政策,加大库存去化力度。预计一、二线城市政策调控短期内将持续,三、四线城市由于人口不断流出市场繁荣将难以持续。

    第二,经济方面,动力转换经济处于中高速增长阶段。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进入提质增效新阶段,由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变,带来经济格局深刻变化。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逐步放缓,增速从2010年前的10%降低至2016年的6.7%,全国经济告别高速增长阶段,进入结构调整、提质增效时期。伴随人均居民收入提升,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正逐步超过投资拉动,2015年消费支出占GDP比重超过50%,2016年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达到64.6%,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第三,社会方面,城镇化及消费升级带动地产需求增长。新型城镇化、家庭小型化、消费结构变化等因素为房企的区域布局调整、产品组合升级带来新机遇。城镇化率持续提升将为房地产行业市场提供强力需求支撑,2016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7.4%。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报告指出,截至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0%,全国新增城镇人口将达到1亿人。据公报统计,“十三五”期间,排名前36大城市新增城镇人口将达到4200万人,占同期新增城镇人口约60%,核心城市将成为地产主战场。同时,在城镇人口总量增加基础上,由于我国家庭人均人口数逐年下降,从1982年4.4人/每户降低到2014年3.02人/户,家庭分化导致城镇居民户数增加,将进一步带动城镇购房需求。伴随消费升级,住房、养老、旅游等产业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2014~2016年,城镇居民用于医疗、教育、娱乐、旅游、交通等服务性消费的支出占比由35.7%上升到41%,居住支出同时上升一个百分点,直接带动地产相關消费。

    第四,技术方面,新技术冲击传统建设开发模式。住宅产业化、科技化、绿色化趋势明显,信息化技术应用等可能在远期颠覆行业传统发展模式。北京、上海、深圳、沈阳等城市陆续推进住宅产业化政策落地。装配式、绿色科技与环保建筑已成为万科等标杆房企寻求降低成本、加快进度与提升品质,实现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抓手。伴随互联网技术应用普及,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家居成为新一轮投资热点。

    2 房地产行业环境分析

    从收入利润、市场份额、扩张方式、发展手段、业态细分等方面分析研究,显示行业环境存在以下特点。

    第一,商品房价格增幅趋缓,行业利润率总体走低。2013年以来,全国平均房价保持7%中速增长,但行业利润率由2010年之前14%逐渐降至2016年度10%左右。从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小周期来看,2016年下半年全国主要城市限购,行业进入小周期的平稳发展阶段。全国热点城市陆续开始限购、限贷,热点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发展速度放缓,三、四线城市由于库存较大,政策相对积极,市场表现较好,但是缺乏长期人口支撑,市场将波动下行。

    第二,市场总量稳中有升,改善型产品市场份额增加。相比2015年,2016年全国商品住宅销售面积、销售额增速分别为22.4%、36.2%,销售规模创历史新高。预计“十三五”期间,住宅销售面积年复合增长率接近5%;结合居民收入年均8%~9%的增幅对价格形成的支撑作用,预计至2020年,住宅市场总销售额可望达到15万亿元以上,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4%。市场需求结构方面,从中长期内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及人口年龄结构变化,预计改善性需求比例将加速提升,我国的二次置业需求增速将高于首次置业。

    第三,合作并购成为房企资源获取、区域扩张的重要方式。2016年整体表现为“合作并购年”。以恒大、碧桂园为代表的标杆企业,通过收并购增加自身可售货值,实现规模快速壮大;以绿地、恒大为代表的标杆企业股权收购银行、保险公司获取金融牌照,布局金融业务,完善产业链条;以融创为代表房企通过收并购项目,实现快速布局。

    第四,行业竞争激化,战略转型升级成为地产企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我国房地产行业不断发展成熟,市场参与者以规模领先房企和具备资源优势的国有房企为主。2016年TOP50房地产企业销售额市场占有率达到35.3%,TOP20和TOP10房地产企业则分别达到了25.2%、18.7%。面对行业整体利润空间下降,标杆房企纷纷向轻资产化、金融化、服务化方向转型,以寻求新业务增长点及协同价值点。

    第五,商业地产存在结构性机会。地产商业模式已从开发主动转向开发持有并重。预计未来十年商业地产投资增速将维持在15%~20%的较高水平。大型住宅房企纷纷加大商业地产比重,根据万科、华润等标杆房企规划,未来三年到五年,非住宅类规划投资占比将到达20%~30%,华润、绿地甚至将达到40%;以华润、保利、绿地、金地为代表的传统地产开发企业将加大商业投资占比,预计“十三五”期内逐步达到40%的权重。竞争之下,持有资产运用可能面临资金短缺风险,直接导致项目烂尾或停业。市场数据表明,从2011年开始商业地产项目并购案例逐步走高,有实力的商业地产开发商兼运营商将重点拓展商业管理服务输出,获取高额利润。

    第六,养老地产、旅游地产、文体产业消费升级需求产品将渐次进入发展高峰期。养老产业后市可期:截至2020年,我国老龄人口预计达到2.43亿人,2025年预计达到3亿人,未来10年内养老产业市场将超过万亿元规模;旅游已成为国民刚需,旅游地产前景可观。“十三五”期间,随着政策支撑、项目服务和品质提升、消费金融体系完善以及险资等资本推动等因素,预计健康养老、文化旅游等综合开发型项目存在机会。

    3 对房地产企业的启示

    在宏观环境稳健、行业竞争加剧的新阶段,房地产企业应时刻关注机遇和挑战。一是抓住机遇:从宏观层面分析,城镇化率提升、人口聚集趋势将提升核心城市的建设开发需求;从行业层面分析,行业专业化、金融化、服务化趋势明显,以养老、旅游、文体为代表的细分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期,具备潜在产业协同可能性。二是正面挑战:从宏观层面分析,地产政策调控、银根收紧、融资成本上升,带来市场下行压力;从行业层面分析,传统地产领域处于红海竞争状态,马太效应明显,行业出清压力加大,中小企业生存压力增大。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2010—2016年统计数据[Z].2016.

    [2]吴玉韶,党俊武.老龄蓝皮书——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3]赛普咨询研究院.2017年房地产战略专题报告[Z].2017.

    [4]锐理数据库.2016—2017年房地产市场总结[Z].2017.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