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我国市场化条件下竞技体育项目可持续发展研究
范文

    【摘要】竞技体育是当代中国体育的一面旗帜,中国体育在奥运会上所展现出来的中国速度、中国面貌和中国成就,标志着中国的竞技体育正在逐步迈入第一集团。但是在中国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在项目上并不平衡,优势项目竞争力获得垄断地位,相对弱势项目并不能得到很好的重视和提升。马术运动作为当前国内较为“小众运动” ,进入奥运会项目以后,在国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等,通过探讨目前我国国内马术运动的发展现状以及与与国外的马术产业的对比研究,期望能够在马术这项竞技体育项目中寻找一定发展规律,为马术运动在我国的扩大化奠定基础,进一步推动我国的马术运动产业化发展。

    【关键词】竞技体育;马术 ;产业化;可持续发展

    1.目前我国的竞技体育项目发展状况

    1.1我国竞技体育的整体现状

    1979年的国际奥委会上恢复我国的竞技体育的位置, 中国的竞技体育实现了飞速的发展,获得金牌的数量逐年提升。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20世纪80年代国家“重点发展优势项目”的决定,但是在大力发展我国竞技体育的过程中,由于过度的追求金牌和奖牌数量,导致了我国项目发展不均衡。我国把重点放在传统优势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举重、射击等“奖牌运动”。在马术运动等“新兴运动”上,关注的人寥寥无几。所以如何平衡我国的项目发展以及更好地促进体育产业化发展,成为当下研究热点。

    1.2我国竞技体育的分类

    我国的竞技体育发展方式多种多样,根据其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社会主导型、结合型;根据自身特点不同可以分为内向型发展和外向型发展;根据其发展动力来源渠道不同可以分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型。

    1.3马术运动的起源

    马术是最先由古代的生产和战争中演化而来 [1]。最早的赛马可以追朔到古希腊奥运会的“四架马车竞赛”。大约在16世纪的时候,马术运动由阿拉伯国家传入欧洲,马术运动成为欧洲贵族们身份的象征。现代的马术运动起源于英国,目前世界上开展马术运动较好的国家包括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及我国的香港澳门等。我国兴起马术运动的时间相对较晚,直到1959年才举行了第一届全运会马术比赛[2],并且中间由于历史原因,一直到1987年第六届全运会马术比赛才重新回到大众的视线。相比于乒乓球、羽毛球、三大球这些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球类运动来说,马术比赛属于“小众”,大众还在慢慢了解马术这个运动[3]。但是我国的马文化源远流长,春秋时期开始流行赛马,汉魏和元明时期都分别有马球运动和马戏的相关记载。我国的新疆和蒙古地区,赛马更是一种传统的活动,其具有传统特色的马术运动流传至今[4]。蒙古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他们的生活、娱乐都离不开赛马,赛马是每个蒙古族男人必会的技能,也是他们体育文化的核心[5]。这种丰富的马文化为大众接受马术运动和马术运动产业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文化底蕴。

    2.目前我国马术运动存在的问题

    2.1资金匮乏,经济负担相对要求高

    我国的马术运动的优势区域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蒙古、新疆等由于本身就具有马文化的历史传统,擅长并热爱马术。二是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马术俱乐部[6]。但是在内陆,普通家庭要负担一个孩子的赛马爱好的话,仅是一匹好马的费用,就是上百万,还不包括马的饲料费用训练场地、教练费用等等。我国的马术界,基本是所有的马术选手都来自私人俱乐部,需要自己负担日常训练和比赛的费用,许多优秀的赛马选手也会因为资金的问题选择放弃这些运动[7]。由于资金的悬殊差距,训练水平和成绩也有所不同。

    2.2马的质量不能保证

    马术运动是一个对马的质量要求很高的运动,不仅需要一个优秀的骑手,还要一匹纯正血统的马,并且要求马和骑手之间存在高配合度。即使我国古代马文化很早就盛行,但是更多是要求马能帮助人们劳动减轻负担,现代的赛马运动中,尤其注重的是马的品相和血统纯正与否。这在根本上就决定了两种马在外形和运动能力方面会相差一大截。我国目前的比赛用马不仅达不到国际赛马标准,并且普遍使用的都是香港、澳门等退役下来的赛马。因此要提升马术运动的质量,首先需要解决的是赛马问题。

    2.3没有足够进行系统训练的场地和教练

    马术运动起源于欧洲,我国很多选手训练请外籍教练进行指导,但是由于有“语言障碍”-马术需要大量专业的语言进行指导,很可能会出现外籍教练和运动员沟通错乱的情况。我国目前没有很多专业的教练,只能不停的照搬国外的训练模式,而不能找到一套适合中国人训练的方法。除此以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场地问题。马术运动的比赛和训练都对场地的要求很高,马术比赛是运动会项目中唯一一个人与动物共同上场的项目,具有高程度的未知性和不可控性。就目前国内来看,私人俱乐部少、收费高、也不能承担起很多人同时大规模的训练。

    2.4优秀马术运动员的数量较少,整体竞技水平较低。

    虽然我国每年都要在新疆和蒙古地区举行马术的传统节日,但是就竞技层面来讲,马术竞技运动员少之又少。在北京奥运会之前,各种新闻媒体很少会有关于马术比赛的報道,在中国参加奥运会的马术项目以后,一些马术运动员的名字才为大家所熟知,比如华天等。所以培养优秀的运动员进行国际比赛也是我国在发展马术产业化的道路上迫切需要完成的事情。

    2.5群众认知水平不高,没有参与度

    相比于乒乓球、足球“国民运动”,马术运动的发展要相对滞后。新闻媒体作为产业和大众之间的媒介,没有很好的起到宣传的作用。大众对这项运动的认知度不高,新闻媒体的宣传更少。欧洲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不仅经常举行马术比赛,民众普遍参与热情高涨,同时新闻媒体的报道潜移默化引导消费者的关注,促进这个产业的发展壮大。

    3.我国马术运动产业化发展方向及对策

    3.1推进马术项目体制转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体育产业界也在不断地探索中国的体育体制的改革和创新。马术产业在我国的兴起正好处于我国体育产业改革创新的阶段。促进马术产业转型发展同时要同步推进创新,在信息时代化的条件下依托中国力量,加快国际化的步伐,早日走上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可持续发展道路。

    3.2用马术产业文化和经济的发展来带动整体马术产业

    作为产业的一种文化形态,马术文化与产业经济紧密联系。马术在大众中的广泛的文化传播是促进产业升级改革的重要标志之一。马术文化具有马术运动的一系列特质,马术产业文化的发展提升马术周边产品的需求,当马术运动流行的同时,马术比赛的转播权、马术运动的用具、俱乐部等也发展起来。马术文化也是马术产业的重要集聚地,集聚效应是产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的产物,马术产业的集聚发展必然离不开文化的传播,文化和经济作为产业化中两个核心带动趋势,相互需要,升级整合才能使整个产业更完整。

    马术经济也是带动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一环,当前的国家政策下,特别是“一带一路”背景下,政治文化交流增多,体育产业作为国家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抓住机遇实现体育产业空间的协调发展。利用良好的经济因素影响和政策支持,发展马术运动的产品经济,带动马术产业的发展,从而实现马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3增强马术产业的体育公共产品和服务,更好地将体育产业和事业结合起来

    所谓的公共品是指在现有的公共产品供给水平上,新增消费者不需要增加供给成本,对公共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其他人,同时享用该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8]。政府作为公共产品的主要供应者,在马术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利用我国体育公共产品的多元化供给体制和监督体制来为马术产业的传播和普及提供支持,从而使马术运动持续化的发展。

    体育公共服务主要是政府力的购买,通过为大众提供一系列的公共服务,例如场馆、消费券、金融、丰富多彩的赛事等,来引导产业化健康的发展[9]。马术运动在产业化的过程中,需要国家政府引导资金投向为马术产业,因此可以针对马术的特点来制定适合全民一起参加的公共服务体系。

    但是在马术运动产业化的过程中,也不能完全依靠政府的作用。公共部门在公共品生产方面会有效率低下的问题,政府也有力所不及的地区,比如偏远农村等。所以就需要市场化来调节,市场的“手”和政府的“手”一起作用,更好地满足各个年龄、阶层的人的需求。总的来说在马术产业化的过程中,公共品的出现使马术产业和事业可以更好地结合起来,建立马术产业化体系。

    3.4“体商”的提出使马术产业持续性发展

    类似于“情商”、“智商”,“体商”是指即身体商数是人对自身真实健康情况自我认识的反映[10],它是指一个人活动、运动、体力劳动的能力和质量的量化标准,其属于健商(HQ)范畴。马术运动作为人和动物高度配合的项目,对马匹要求高的同时,对选手的要求更高,不仅需要你能够很好的驾驭马匹,更需要是人和马合二为一。“体商”的提高可以让选手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促进马术运动蓬勃发展。

    4.结论

    马术运动作为我国体育产业的新兴产业,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应该利用现有的政策大力扶持,多培养优秀人才,提高整体发展水平,在促进我国马术竞技运动发展的同时,提高群众参与度,从而促进我国马术运动产业化体系的完整和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国马术官方协会网站.http://eq.jasport.com.cn/web/EQRegistDev/info.htm.

    [2]冯云辉.我国开展赛马运动的可行性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 2009(11).

    [3]黄启恒. 试谈中国的现代赛马─广州赛马会的启示[J]. 瞭望, 1999(40): 49.

    [4] 从密林,王伟平. 内蒙古马产业发展现状及其现代化进程的研究[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9).

    [5] 李罗季;常晓峰;刘元福;陈锴.我国马术运动产业化的SWOT分析[J].《2013中国体育产业与体育用品业发展论坛论文集》,2013,05-31

    [6]吴茜,李延超,杨中华.上海环球马术冠军赛可持续发展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14(8).

    [7]许江,李连竹.中国马术运动形式变迁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4(7).

    [8] 安小光,曹竟成. 淮海經济区马术俱乐部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J]. 运动,2012(53):125.

    [9]梁春梅.农村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服务内容的产品属性分析[J].理论学,2014,(5).

    [10]杨志伟.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新思路背景下的体商教育[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9).

    作者简介:李秋彤(1993—),女,四川成都人,成都体育学院经济管理系研究生,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研究方向:体育产业与管理。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3:3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