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互联网+”时代下翻转课堂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范文 | 周家付 【摘要】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将翻转课堂应用到中职数学的教学中,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提高教学信息的明确性程度.本文首先分析了当今中职数学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面临的问题,随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希望这些方案能够促进翻转课堂的合理应用,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教学目标.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翻转课堂;中职数学教学 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也可译为“颠倒课堂”.是指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进行时空的翻转,强化学生对学习内容、学习模式、学习节奏的自主决策权.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能够颠覆传统中职数学课堂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结构,使教学活动摆脱时空的限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力. 一、当今中职数学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面临的问题 在中職数学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能够促进教学活动的高效发展.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仍然处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首先,很多教师难以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认为这种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华而不实.在课堂上仍然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自主决策权,课堂氛围枯燥乏味,导致学生的兴趣低下从而影响中职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其次,部分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缺乏对课堂的把控能力,难以有效把握翻转课堂的教学流程和时间分配,无法保证对学生自学情况的有效监控,难以发挥翻转课堂的真实价值.最后,“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上教学资源良莠不齐、沙泥俱下,很多教师由于缺乏相应的信息技术知识,在对教学资源的选择和应用方面存在缺陷,从而影响了微课的制作水准. 二、“互联网+”时代下,提高翻转课堂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在“互联网+”背景下,强化中职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提供翻转课堂的应用价值,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首先,教师要明确翻转课堂的教学主旨,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调整好自身的角色定位,以引导者、配合者的身份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其次,教师要抓住翻转课堂的关键点,将重点放在对课堂实践的支配上,合理规划课堂的互动交流环节,增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效率,依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进行因材施教,提升知识内化环节的有效性.最后,要掌握“翻转课堂”的设计原则,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帮助学生明确教学目的,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充分结合起来,并设定行之有效的课堂评价机制,促进线上线下教学的联动发展.例如,在讲解“数列”时,要求学生根据相应的慕课视频回答数列的定义以及如何分类、数列通项公式的定义及其简单应用,以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数列的例子?通过问题的层层递进,促进学生对“数列”的理解从知识层面过渡到能力层面[1]. (二)强化对时间的把握能力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时间把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师要在前期的课堂设计过程中,依据教学任务的难易程度进行时间分配,科学把握课前的自主学习时间、课中的同伴互学时间以及课后的巩固学习时间,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实践,保障各个环节的有序开展.例如,教学的课件应控制在十五分钟以内,对学习过程的总结评价可以放置在下课前的五分钟.另一方面,教师要掌握好课堂的黄金时间,协调好课堂的学习进度,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走下讲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并对疑难问题进行相应的点拨和指导,提高课堂小组协作的教学效率.教师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应细心体察每名学生的性格特点和知识水平,在充分了解中职学生的特长和不足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激发每一名学生的实力和潜能. (三)提高专业技能 信息化的教学设备是在“互联网+”背景下,开展翻转课堂的物质基础.一方面,教师要提高对教学资源的鉴别能力,在鱼龙混杂的网络资源获取真正适宜学生发展水平的有效资源,提高信息搜索的质量和效率,避免将时间浪费在无休止的信息查询和挑选之中.另一方面,教师要提高对教学视频、导学任务单的制作水平,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水准,选择能够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资源.教学视频的内容表达应该清晰流畅、简洁明了,并将视频的长度控制在学生注意力能比较集中的时间范围内;任务单问题要具有发散性,难度要有弹性,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并尽量采用简答式提问,以此搭建课堂师生互动的平台[2]. 三、结 论 综上所述,翻转课堂“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考验了教师的专业技能,促进的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助于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 【参考文献】 [1]陈冰.翻转课堂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圆的标准方程》的教学实践有感[J].职业,2017(35):100-101. [2]汤明清,赵金保,陈汐平.“翻转课堂”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案例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职教(C版),2017(7):102-10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