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精准扶贫可持续化发展的路径 |
范文 | 李柯漾 刘丽娇 摘要:精准扶贫工作是我国扶贫开发中的重点工作,既关乎到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关乎到能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在扶贫工作中,采用可持续化的发展模式能够使精准扶贫的效果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但是目前我国精准扶贫可持续化发展中仍存在很多问题。文章采用实地研究的方法,对我国村级组织精准扶贫工作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强化政府监管治理能力、强化政府规划治理能力、处理好贫困群众后续发展能力、大力推动“互联网+”等精准扶贫可持续化发展路径。 关键词:精准扶贫可持续化蔡县湾李村 一、引言 精准扶贫指的是扶贫政策和措施要针对真正的贫困家庭和人口,通过对贫困人口有针对性地帮扶,从根本上消除导致贫困的各种因素和障碍达到可持续脱贫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11月在湘西考察时提出了“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2015年1月习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再一次指出“要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都要提高精准度,扶到点上、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在精准扶贫口号提出后这五年里,全国各个贫困地区政府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进行扶贫建设,并取得丰硕的成果。然而,对于农村贫困地区乃至整个国家来说,扶贫必须要长期坚持下去,并将其效果进一步巩固,所以精准扶贫可持续化发展就成了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其次,我国农村贫困治理体系结构先后呈现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贫困县瞄准为重点、贫困村瞄准为重点等阶段性演进特点,所以贫困村也是我国农村贫困治理的重要一环。本文就以河南省上蔡县湾李村的精准扶贫工作为例,深入探究精准扶贫的可持续化现状及对策。 二、湾李村精准扶贫工作概况 灣李村归属于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大陆李乡,全村人口2081人,502户,耕地面积3086亩。其中贫困户共43户129人;残疾人51户52人,低保36户共66人,五保(保吃、保穿、保医、保住、保葬)户13户13人。自15年开始,在县政府的重视下,湾李村的精准扶贫工作顺利展开,扶贫建设涉及生产,生活,住房,医疗,教育,生态,娱乐等各个方面。近两年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湾李村的扶贫工作渐渐成熟,成果丰硕,现在已经成为上蔡县扶贫示范村。 三、湾李村精准扶贫可持续发展实践 (一)提高技术,生产灌溉助扶贫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也是缺水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节水灌溉。节水灌溉是以最低限度的用水量获得最大的产量或收益,也就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灌溉水量的农作物产量和产值的灌溉措施。湾李村耕地面积共3086亩,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后,湾李村的灌溉方式经过改进,变成了含有现代先进技术的滴灌和微喷,采用这种先进方式后,村民的农业收入有了一定的保证;这种精准的滴灌就像精准扶贫一样,拥有节约和高效两种属性,充分体现扶贫的可持续性。 (二)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助扶贫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头戏,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需要通过发展生产实现脱贫,而且易地搬迁脱贫、生态保护脱贫、发展教育脱贫也都离不开产业扶贫的支撑。湾李村在经过商讨后,因地制宜开发新产业,现在已经拥有一座生态食用菌种植基地,在建一座制衣厂。该村生态养种植基地目标是带40户贫困户实现脱贫。该厂建成后,能够吸引大部分本地劳动力,有效防止劳动力流失,减少留守人口比例。 (三)光伏助力,打开扶贫新思路 光伏扶贫是政府精准扶贫项目之一,将光伏发电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体现了绿色发展新理念,利用光伏产业服务“三农”能够加快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脱贫步伐。湾李村抓住时机,在县政府和外界社会组织的指导帮助下,迅速进行光伏扶贫项目建设,截至目前该光伏项目已经顺利运营接近一年,除了能够解决对应贫困户脱贫问题外,还有利于增强村集体的凝聚力,保证湾李村用电安全。在光伏扶贫项目的助力下,湾李村的精准扶贫长远性和可持续性有了一定保障,这种方式也可以因地制宜的推广到其他贫困地区。 (四)完善医疗,保障扶贫持续化 国家卫计委李斌主任答记者问时指出,截至目前,全国还有553万户,700多万人,是因病致贫,病种主要集中在45种左右。舍曼·弗兰德在《卫生经济学》中提到,健康资本是人力资本至关重要的构成,对个人健康的投资可获得个人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劳动参与能力的增加,从而提高其收入。所以农村基层医疗建设已成为我国扶贫的迫切使命。湾李村针对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实现“一站式”诊疗服务,真正实现医疗合理费用“零支付”。这种保障贫困人口医疗服务的方式不但满足了贫困人口的医疗需求,同时也是精准扶贫可持续化的保证。 (五)重视生态,绿水青山长远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国际许多场合阐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建立了生态文明理论基础和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治国理念。2015年3月,《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把“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写进中央文件,成为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在生态建设方面,湾李村重新治理了原本污染严重的鲲鹏河,并在一些地区退耕还林。从生态扶贫方面,贫困人口可以通过参与工程建设获取劳务费用,参与生态公益性岗位获得稳定的工资性收入。这种生态扶贫的方式切实推动了贫困地区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协调、脱贫致富与可持续发展相促进的作用。全国各个贫困地区应该牢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并通过实施一些生态工程建设等,推动扶贫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双赢”。 (六)增加文娱,充分提高幸福感 全面推进文化扶贫,加强文化扶贫力度,以先进文化代替贫困文化不仅是扶贫的根本之路,也是促进农村实现小康的必由之路。湾李村在开发文化娱乐服务时,大力实施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提升群众文化素质为目标和兴建农村文化广场为切入点的文化精准扶贫工程。在物质帮扶的对比下,精神文化帮扶也同等重要,全国各个贫困地区应同等注重精神文化帮扶,在精神文化上保障扶贫可持续化和长远化。 (七)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 2012年12月,习近平在河北阜平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又说:“扶贫要扶志,有志气、自力更生很重要啊!”要拔除贫困地区的贫根,最重要的是扶志气、扶思想、找路子。湾李村扶贫建设中,无论是产业扶贫还是生态扶贫,都以贫困群众为中心,引导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在扶智方面,湾李村完善教育资助,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免和补助。在精准扶贫可持续化这个核心问题中,培养贫困群众的志气与提高贫困群众的教育是保障精准扶贫可持续化的一条重要线索。 四、湾李村精准扶贫可持续化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精准扶贫规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湾李村的扶貧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在生产、生活、生态上都有良好的成果,但是其扶贫工作缺乏长效机制,没有较为长远的目标。精准扶贫贵在精准,赢在精准,扶贫工作的长效机制和长远规划非常重要,想要防止返贫,就要坚持短期脱贫与长远发展结合,近期规划与长远目标相联系。 (二)精准扶贫监管工作的挑战 精准脱贫,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三大攻坚战”之一,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关键在于能否实现对扶贫工作的全方位有效监管。长期固定对精准扶贫工作的管理与考核是精准扶贫可持续化的一个重要保障,在精准扶贫政策实施后”,一些贫困地区取得实质性进步,但是在后期监管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扶贫成果很快就会渐渐缩小。湾李村虽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成果丰硕,后期经常有上级视察,但是并没有长期的监管制度,缺乏基层监管人员。 (三)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产业扶贫一直是我国扶贫开发的主要模式之一,特别是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已由大范围的扶贫转向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的阶段,产业扶贫由于其本身固有的灵活性、多样性、适应性和快速性,被各类贫困地区广泛采纳。但在产业扶贫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湾李村在实施“马铃薯扶贫产业项目”过程中就出现了收获的马铃薯卖不出去,内部管理出现问题等状况。想要做好产业扶贫就必须要提前考虑到产业上下游和产业链的问题,特别是生产的产品有没有销路问题等;在筛选合作组织时,地方政府要严格把关,防止低质量扶贫项目的进入。 (四)精准扶贫技术层面存在的制约 湾李村的产业扶贫项目主要为农业种植项目,其技术含量低,受自然风险影响较大;且针对贫困群众的技术培训薄弱。随着产业升级,科技发展,对人的技能和知识水平等方面的要求提高,这种低技术产业扶贫项目很容易出现技术返贫问题。在扶贫建设中产业扶贫和技术教育应该同步发展,从而避免未来的返贫现象。 五、精准扶贫视角下湾李村可持续化发展的路径 (一)强化政府监管治理能力,推动可持续精准扶贫 在扶贫工作中要重长期效果,重质量。政府在监管上不能只满足于开会议、发文件、提要求,在实际工作中也要具体落实到位。在2018年这个“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年”里,必须要加大监察治理力度,强化问责,细化监管,切实保障扶贫资金专款专用,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 (二)处理好精准扶贫近期规划与长期目标的关系,强化政府规划治理能力 在精准扶贫过程中,要注意“滴水穿石”和“笨鸟先飞”的辩证统一,既要强化近期规划的行动力,也要谋划好长期目标的战略动力。既要立足长远发展,也要因地制宜发展,这种短期规划与长期目标相结合,立足长远与因地制宜相结合的方式,有助于贫困群众切实脱贫。 (三)处理好贫困群众后续发展能力,为长远发展做保障 一些贫困地区帮扶政策多样,帮扶力度也很大,但是返贫问题依然严重,出现这种问题主要是因为没有处理好贫困群众后续发展能力的问题。在扶贫工作中,要充分运用教育扶贫等方式,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靠自己的努力学习和辛勤劳动有改变命运的机会,切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大部分贫困地区比较重视产业扶贫,在规划产业扶贫时就应该处理好技术问题,提高精准扶贫与技术革命,产业升级的同步性。只有贫困群众有了一技之长后续发展才有一定保障。 (四)大力推动“互联网+”,促进精准扶贫可持续化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社会的不断推进,贫困地区可以把互联网发展与扶贫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探索“互联网+”精准扶贫的新模式。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要立足互联网的功能特性以及贫困地区资源特性和产业基础,推动贫困地区追随潮流培育电商人才,建设电商平台,开发电商产品。 参考文献: [1]汪三贵,郭子豪论中国的精准扶贫[J].贵州社会科学,2015(05). [2]新华网习近平赴湘西调研扶贫攻坚[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1/03/c_117984236htm,2013-11-03 [3]中国政府网习近平在云南考察时强调: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5-01/21content_2807769htm,2015-01-21 [4]吴雄周,丁建军精准扶贫:单维瞄准向多维瞄准的嬗变——兼析湘西州十八洞村扶贫调查[J].湖南社会科学,2015(06). [5]刘波浅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0). [6]刘北桦,詹玲农业产业扶贫应解决好的几个问题[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03). [7]郭雨薇,李友杰光伏扶贫的战略意义及推广措施[J].湖北农业科学,2016,55(16). [8]健康界看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解网友卫生计生疑问[EB/OL].http://wwwcn-healthcarecom/article/20170,2017-03-08 [9]Williamson?D?LThe?role?of?the?health?sector?in?addressing?poverty[J].Canadian?Journal?of?public?health,2001(03). [10]王金南,苏洁琼,万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内涵及其实现机制创新[J].环境保护,2017,45(11). [11]杨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视野下的农村文化扶贫问题研究——以江西省为例[D].南昌:华东交通大学,2015 [12]习近平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M].中共文献出版社,2015 [13]段鹏,孙宗一,董新凯大数据助推扶贫监管的创新模式与有效路径探析——以江苏省为例[J].现代管理科学,2018(12). [14]胡振光,向德平参与式治理视角下产业扶贫的发展瓶颈及完善路径[J].学习与实践,2014(04). [15]马峰深入推进可持续扶贫[N].经济日报,2018-01-18 (李柯漾、刘丽娇,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