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乡村产业振兴促进黑龙江省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范文

    王常君

    乡村振兴是实现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着力解决黑龙江省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的必然要求。目前黑龙江省农民收入来源渠道狭窄,收入主要来自种养业。2018年黑龙江省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804元,同比增长9%;我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617元,较黑龙江省高出813元。同属东北地区的辽宁和吉林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656元和13748.2元,辽宁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黑龙江省高出852元,吉林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黑龙江省低55.8元,黑龙江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东北三省中排在第二位,较2017年上升1位。

    从黑龙江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构成来看,经营净收入占比51.1%,高于全国平均14.4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占比21.8%,低于全国19.2个百分点。村集体经济弱,全省8967个村集体经济组织中,无经营收入的有2129个,占总数的23.7%。

    一、现阶段黑龙江省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一)农作物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

    黑龙江省农产品具有明显的供给优势、市场需求优势、适销对路的竞争优势。近些年,全省种植结构持续优化。2017年初,全省玉米调减1千万亩和蔬菜、鲜食玉米、食用菌等特色作物种植面积调增1千万亩的“两个千万亩”的任务全面落实,使黑龙江省蔬菜、食用菌、鲜食玉米等高值高效作物面积达到1700万亩,进一步促进了黑龙江省种植结构的优化调整。蔬菜、鲜食玉米销路畅、价格好等优势对黑龙江省农民增收产生了重要的支撑作用。2017年黑龙江省蔬菜播种面积达到1160万亩,实现收入212亿元,拉动黑龙江省农民人均收入增加172元。2017年,绿色食品产业形成链式稳定发展,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达到7600万亩,实物总量4100万吨,绿色、有机食品面积和产量继续在全国名列前茅。“绿色”已经成为推动黑龙江省农民持续增收的金字招牌。

    (二)产业融合发展扩大农民收入来源范围

    黑龙江省以“农头工尾、粮头食尾”为抓手,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主推三产融合,打造促进农民增收的平台,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民”的利益共同体,在原字号开发方面紧盯粮豆薯、肉蛋奶、蔬果药等农畜产品,加快迈进补齐“量大链短”短板的步伐。2017年,黑龙江省农业龙头企业已经达到2000家,带动基地面积1.4亿亩,带动农户340万户。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以上,高于同期工业增速2个百分点;休闲农业成为发展的新方向。2017年,黑龙江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主体达到5703个,同比增长10.2%,其营业收入达到82.4亿元,同比增长10.6%。黑龙江省大力推广“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品牌”等经营模式,以及“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分配方式,为使黑龙江省农民深度参与到二三产业经营中、分享到产业链条增值收益起到了重要作用;黑龙江省不仅在产品端下足功夫,在营销端同样持续发力。2017年,黑龍江省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加各类博览会、展销会、推介会14次,累计签约额突破100亿元。充分利用互联网营销新模式,建成以大米网为核心的全省农产品电商集群,大米网运营第一年交易额就达22.8亿元。开展精品农产品网上拍卖,全年拍卖交易额9.06亿元。推出众筹、集团订制、私人订制等互联网营销项目497个,实现销售额60.6亿元。

    (三)持续推进农村改革保障农民增收

    黑龙江省充分落实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全力培育黑龙江省农民增收的新途径。黑龙江省出台《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全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等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提高的具体措施。2017年,黑龙江省通过开展土地制度改革,实现“两权”抵押贷款余额达到215.8亿元。其中,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余额达到187.8亿元,充分激活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动力。在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方面,组建了黑龙江省农业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加大贷款新产品开发,丰富农业贷款品种,着力解决农户、乡镇企业贷款难、贷款贵问题。

    二、乡村产业振兴促进黑龙江省农民增收的路径分析

    (一)积极培育“一村一业,一镇一品”

    黑龙江省各地区应该紧密结合实际,立足当地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在乡镇培育特色产业,打造特色产品,提升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水平,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形成具有特色的发展方式和实现路径。建设成熟的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体系,扩大产业链,延伸产业链,将广大农户纳入特色产业链中去,享受产业链延伸获得的收益。发挥广大农户的主人翁作用,激发农户的干劲和热情,鼓励广大农户成为“一村一业、一镇一品”的建设主体,通过科学有效的利益链接机制,引导农户入股或者参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村与村合作、村企联手共建、扶贫开发等,全面将农民与产业链条、产品生产结合到一起,使农民从乡镇产业发展中受益,拓宽农民增加收入途径。

    (二)发挥村集体经济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

    农村集体组织对农民增收具有典型的带动引领作用,应该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组织的优势,盘活农村集体资产,探索发展集体经济有效途径,拓宽发展集体经济主渠道。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市场经济、实用技术、政策法规和经营管理技能等方面培训,提高党员干部推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引领农村发展能力。各村集体经济组织应该紧密结合实际,依托当地可开发利用资源,如利用耕地、林地等集体所有的资源,通过更新改造和规范使用行为,引导村民小组积极探索资源开发型、股份合作型、服务增收型、项目带动型等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积极引导农户通过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资源,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企业,让广大农户通过合作经营、股份经营从集体经济中获取收益,增加收入。各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入股、租赁和流转等形式增加村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三)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助推农民增收

    按照“基在农业、利在农民、惠在农村”的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和激活农村发展活力为目标,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产业交叉融合互动发展,构建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更加稳定的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探索推广农村产业融合商业模式,培育多元化产业融合主体,建设产业化经营联合体。在黑龙江省部分乡镇建设一批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试点,总结出一套成熟可复制的经验,在全省推广。围绕主导产业,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藏、包装、运输、商品化处理等相关产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在发展特色产业基础上,拓展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等多种功能农业产业,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推进农业与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产业提档升级。

    (四)改变传统“猫冬”习惯拓宽农民增收时间

    黑龙江省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冬季漫长,广大农户春种秋收之后,冬天拥有充裕的闲暇时间。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村集体组织应该充分组织广大农户利用冬季闲暇时间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兼业,使“打零工、学技术、搞创收”成为农闲时节的常态。强化政府引导和就业指导,开展家政服务、电子商务等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增强农民创业基本技能,拓宽农民创业路径。借助科技下乡、互联网等便利条件,为农民“充电”铺路架桥,根据当地的产业发展需求组织短期的免费培训学习,组织农业大户外出学习、考察,为有工作需求的农民做好“职介”,全面拓宽黑龙江省农民增收渠道。尤其是发动农村广大妇女同志和留守老人等零散力量,发展当地特色的手工、养殖、文化等产业,培育农民收入的“补充剂”,并根据产业发展情况壮大成为农民的“支柱”收入。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所)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6: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