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探微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制度的完善路径 |
范文 | 黄琳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7-140-02 摘 要 公司法人治理的理念和我国《公司法》的发展、完善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公司法人治理含义目前在我国学术界仍旧有着较大的争议,而公司法人治理无论对于我国社会企业还是国有企业,均有着重要影响,关乎着现代企业改革发展的成败,同时对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目前,学术界对于公司法人治理的研究大多集中德国、日本法律的参照以及分析,忽略了《公司法》的起源,导致研究出现了诸多不完善之处。笔者尝试大胆突破这一现状,站在更全面的角度,从公司法人治理的起源以及发展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几点有针对性的完善对策。 关键词 公司法人治理 现代企业 制度完善 结构完善 我国公司发展治理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被提出起,就开始逐步推进、完善,历经二十余年的发展以及改革,在实践以及理论等方面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累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和人们的预期仍旧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制度方面存在激励机制成效甚微、监督机制有待健全等问题。虽然,在《公司法》颁布以及完善后,这些问题在逐步改善,公司职责划分、权责分配越发明晰,但是法人治理相关规定、概念仍旧较为模糊,结构规定不够健全,在实际中缺少操作性,难以为公司发展提供可靠的法律制度保障。而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逐步放缓,市场经济发展进入到了以前从未经历过,且未来可预见一段时间还会继续经历的“新常态”发展阶段,所以亟需加强对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制度的探究,以进一步平衡、解决现有的问题。 一、公司法人治理起源 学术界广泛认为,英国是现代公司治理改革运动的发源地,在公司法人治理方面,英国是先行引导者。上世纪八十年代,因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问题,BCCI、蓝箭、科罗拉尔等公司相继倒闭、破产,为解决该问题,安抚公众的不满情绪,英国相关部门积极做出回应以及应对措施,一套基础公司法人治理框架被构件起来,这就是现代化公司法人治理制度的基础要素。在1991-1998年间,英国公司发展治理制度逐步完善,其治理内容也在实践中呈现出一定的成效,《凯德伯瑞报告》、《格林柏瑞报告》、《哈姆佩尔报告》可谓是英国公司法人治理制度完善中的关键要素,而后英国相继出台了《史密斯报告》、《泰森报告》等,于2003年,英国《公司治理联合准备》被全面修订,此时英国公司法人治理制度基本奠定基调,并为世界上所有国家公司法人治理制度的完善提供了范本。 由上述内容可见,英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对于各个国家的公司法人治理制度完善均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指导意义,所以需要对其进行分析,以为我国公司发展制度的完善提供借鉴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参考英国近三十年来在公司法人治理方面做出的举措,认为英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体现出以下两个方面的特征: ①较高的灵活性。在英国《公司治理联合准则》中,comply or explain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准则的强制力,在英国目前现行的制度中,也没有对其实际上的披露方式作出详尽的阐述以及规定,这其实就让整个规则框架凸显出一定的灵活性,公司企业可根据自身发展实际情况,灵活选用规则,同时这还为准则的修订、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便利;②内部治理、外部治理协同。目前,英国公司在内部治理方面,以监督、执行、决策三权分立的方式实现相互监督,而公司的股权结构相对比较分散,董事会作为决策权力载体,由机构投资者等股东在会议上选举产生,为保证权力的公正性,在制度上明确规定需要半数以上的董事参与到决策权行使过程中来,由此来充分发挥监督的作用。同时,为保证决策权的正确性,董事会下设置有委员会,针对公司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以及主张,最后由董事会决策。而在内部治理方面,注重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协助宏观的政策引导,为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 二、我国公司法人治理制度的完善对策 公司法人制度的完善是目前许多国家都亟需解决的问题,尽管各个国家在不断探索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路径,但是因历史文化、社会背景、资本市场、法律法规的差异,各国采取的举措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对于发达国家的经验,即便是同法系的国家,如日本、德国,我们也不能全盘照搬,而是在借鉴、参考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形成适应于我国“土壤”的公司法人治理制度。通过上文的阐述我们不难发现,英国的资本市场相对比较成熟,公司法人治理制度的形成较早,加之开放的传统、法律体系,所以在公司法人治理制度方面有着诸多经验可供我们参考。如开放、自由、透明的外部监督制度,这种制度能够进一步规范公司治理。但是这种模式也有着一定的缺点,在较为分散的股权结构下,极其容易导致公司的长期利益受损。由此可见,需要积极吸纳其优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够让我国公司发展治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基于此,在下文中根据英国公司法人治理制度,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 (一)完善股权结构 完善的股权结构是保证公司法人治理制度有效性的基础要素,公司股权结构直接决定了公司权利的分布,透露出经营者、资者之间的实质性关系。从英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我们不难看出,股权的分散与否对于公司的外部治理、内部治理均有着一定的影响。在现有经验的基础上,一方面,我们要避免股权过于集中,避免内部出现不正当行为;另一方面,我们要避免股权过于分散,避免股东的控制效力被削弱。所以,公司法人制度的完善,必须要从公司股权结构的完善入手,通过提高股东大会的效能,充分调动各个单元的主观能动性。 反观我国市场经济,不难发现,许多上市公司都存在严重的违规、违法现象,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失灵,在于“一股独大”的现象过于普遍,所以亟需要从制度上规范股权结构。诚然,一味的“减持”只会影响证券市场的稳步发展,应该在构建完善的外部环境后再逐步推进,根据公司发展实际情况,分阶段的“减持”。并且,除了要在制度、法律方面实现硬性约束外,同时还要加强法律法规教育,进一步提高行权主体的法律意识、风险意识。 (二)健全成员构成 长久以来,我国将“董事会”看做投资人的代表,在广义上,这种内涵认定并不存在问题。但是,这种存在“偏差”的中心主义,必定会忽视中小股东、职工的利益,进而导致公司的权利重心偏移。董事会在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有着重要的决策性作用,结合英国公司董事会人员构成,建议进一步丰富我国公司董事会的人员构成,通过多元化的构成,保证决策的正确性,保证权利重心的正确偏向。 1、职工代表 在公司中,职工作为基层生产者以及直接参与者,在整个体系运作中,职工常处于被忽视或者弱势的地位,但是无论是从贡献还是个人能力方面,职工都有必要参与到公司治理中,实现对自身合法权利的维护,实现对公司发展的帮扶。在我国现行的《公司法》中68、109、118条都涉及到了职工在股份制公司、国有独资公司决策中的重要性,但是因为这些条款并非强制性规定,且其概念以及内涵没有得到进一步深化,所以导致制度的落实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需要在法律上、制度上进一步明确职工在董事会中的位置以及比例,在制度的保证下保证职工正确的行驶自身职权。 2、独立董事 在英国董事会中,独立董事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个角色在英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被看做为一个保证公司决策权正确行使的角色。反观我国股票市场的建设初衷,当初我国建立股票市场,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帮助国有企业实现现代化转型,但是“一股独大”的问题并没有在根本上被消除。而公司法123条对独立董事的设置进行了规定,但在实际上,公司独立董事的人选,仍旧是大股东决定,独立董事无法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建议进一步提高中小股东在“独立董事”设置方面的发言权,让独立董事成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发言人”,进而让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更加平衡。 (三)健全选任机制 针对公司董事缺位的情况,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仍旧有待健全,《公司法》101條针对该情况有相关描述,认为应该通过召开“股东大会”来解决。该制度设立的初衷是希望能够通过会议来选出新董事,解决缺位的情况。但是,在法律法规层面上,并没有对董事缺位问题的解决做出详细的规定,内容描述较为模糊。因此,在公司法人治理制度完善方面,应该进一步明确公司董事缺位时的选任权。各个国家在公司董事缺位选任方面有着不同的举措,而结合我国市场经济法发展现状以及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现状,建议参考《公司法》现有的规定,仍旧让剩余的董事承担选任新董事的职责,在这个过程中引入法院的力量进行辅助监督。并且,董事缺位时的选任,要根据董事选任的急迫性来确定董事选任范围,如,在相对不急迫的情况下,可选任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或者董事,在急迫的情况下,可将范围缩小至董事。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公司法人治理制度的完善,重点在于从宏观层面上分析现状,尤其是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更应该对目前的问题以辩证的眼光进行判断,借鉴其余国家的情况,立足于我国当下的国情,做到利益权衡、权利合理分配,考虑公司法人治理制度的历史延续性以及法律法规之间的互补性,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完善以及改造。笔者在文中阐述的观点或较为粗浅,但仍旧希望其中的内容能够为我国公司法人治理制度的完善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郭荣汉.广西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政策执行研究[D].2017. [2]俱栋.论国有企业董事会法律制度之完善[D]. [3]申文君,李秋成.国有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及其法治化路径[J].河北法学,2018(06):198-203. [4]石雷.国有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及其法治化途径[J].科学中国人,2017(8X):249-249. [5]王玮.基于比较分析下的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研究[J].煤炭科技,2018(03):155-157. [6]杨翔宇.对比视角下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优化路径研究[J].法制博览,2017(34):99-100. [7]翟文华,周志太.完善国有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路径研究[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7(02):84-8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