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治疗中的应用疗效评价及安全性分析 |
范文 | 朱柏宁 【摘要】目的 对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治疗中的应用疗效评价及安全性展开分析。方法 纳入本科室2017年03月~2018年09月接收的冠心病患者(n=180)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90,给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实验组(n=90,予以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对180例患者心脏缺血事件进行评估。结果 分析心脏缺血事件,实验组缺血事件发生1例,发生率仅为1.11%,低于对照组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病患者术后给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防治冠心病,值得推广。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冠心病;应用效果;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14..01 在临床中,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影响患者生命健康。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会出现血管腔狭窄及堵塞现象,甚至引发心肌缺氧、缺血以及坏死。患者的年龄、肥胖症、高血压以及缺乏锻炼等和冠心病的发病率有很大的相关性[1]。在冠心病的治疗过程中,一般实施介入治疗手段,利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应用范围广泛。本文择取本科室接收的冠心病患者(n=180),观察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治疗中的应用疗效评价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本科室2017年03月~2018年09月接收的冠心病患者(n=180)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90,给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实验组(n=90,予以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患者中,男46例、女44例,年龄59~79岁,平均(62.01±2.04)岁,实验组患者中,男43例、女47例,年龄57~78岁,平均(63.15±2.19)岁,对两组基础数据值资料实行比较,数据间差距并不是十分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降血脂、扩张血管等常规治疗,给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方案,(生产厂家: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07),初始剂量为20 mg/d,1次/d[2]。 1.2.2 实验组 服用立普妥阿托伐他汀钙片(生产厂家: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09,规格:20 mg×7 s),予以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方案,(生产厂家: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07),剂量为80 mg/d,1次/d。 1.3 ?观察指标 分析心脏缺血事件,可分为:心绞痛、血运重建以及再次入院,详细记录患者心脏缺血事件,分析其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相关计数资料采取(n)或(%)予以表示,实施x2检验,定性资料采取(x±s)予以表示,采用t检验,数据采取SPSS 24.0予以统计,P<0.05,出现数值评定结果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心脏缺血事件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缺血事件发生1例,发生率仅为1.11%,低于对照组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显著。 3 讨 论 现如今,介入手术和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实施介入手术进行治疗,会出现心脏缺血事件,影响整体治疗效果。因此,在患者术后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预防心脏缺血事件,但是该药物的使用剂量未明确规定。为此,本文对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展开分析。阿托伐他汀是一种调节血脂他汀类药物,在患者肝脏发挥作用,安全性较高。口服阿托伐他汀,吸收速度较快,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阿托伐他汀能够有效降低血液胆固醇含量,有助于低密度脂蛋白代谢,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内皮细胞相关功能。本文研究可以发现,分析心脏缺血事件,实验组缺血事件发生1例,发生率仅为1.11%,低于对照组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冠心病患者术后给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防治冠心病,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冯军显.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评價[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3):105-106. [2] 赵立肖.冠脉介入术后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最佳剂量及心电图评价研究[J].河北医药,2018,40(1):2611-2614,261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