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铁路高职行车安全培养方案研究
范文

    田哲涛

    摘要:为提高作业人员安全素质,对高职学生加强入职前安全行为习惯培养,根据人的行为培养理论,制定了高职铁道运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安全行为培养方案,巩固学生的安全行为习惯和安全意识。

    关键词:行车安全;高职安全教育;人才培养方案;行为培养理论

    铁路运输是我国主要的运输方式,承担了70%以上的中长距离运输任务。铁路运输安全关系着国家经济大动脉的畅通,行车安全是铁路运输安全的重点。据统计,近十年间,我国铁路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行车安全问题占总事故的60%。为确保铁路行车安全,各级铁路管理部门做出诸多努力。

    一、铁路行车安全现状分析

    近年来,铁路加大新设备、新作业的运用,大大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但是,新技术的运用,并没有杜绝铁路事故的发生。铁路事故主要影响因素有人、设备、环境等,人的因素是人在作业中的行为和安全管理,设备的因素是铁路运营设备稳定性,环境因素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

    根据近年来铁路行車事故分析,人的安全行为习惯、安全意识占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现场安全管理形式化严重,铁路职工安全意识差,不严格按照规章办事、图省事而简化工作程序等[1]。这些问题的存在,本质上是安全职业教育的缺失。因此,制定适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是适应铁路安全需求的有效途径。

    二、高职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一些铁路企业和高职院校的运输类专业的调查发现,许多高职院校在学生职业安全行为养成教育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以至学生在高职阶段,不能养成较好的职业安全习惯。

    (一)目标设置不合理

    目前,铁路高职院校的教育重点,放在了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方面。在岗位安全操作和标准化作业方面,教育资源投入相对薄弱,教育体系化建设不够全面和完善。学生高职的技能培训,应该包含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习惯,而不可将二者割裂。然而,许多高职院校的安全行为培养体系不完善,课程设置简单,不利于学生安全行为习惯的养养成。

    (二) 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

    许多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单独设立安全教育课程,内容主要是本科院校的安全理论和铁路运输企业安全规章。安全行为培养脱离了岗位作业,不利于学生安全行为习惯的培养。导致学生在铁路企业入职后,需要经过安全教育,才能进入实际工作岗位。短期的安全教育,很难形成牢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习惯,导致新职工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较高。

    三、行车安全培养方案

    养成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态,具有其自身的理论依据,包括行为科学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等[2]。根据行车安全行为养成的特点,运用行为科学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制定学生安全行为培养方案,是高职行车安全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行为培养理论

    1. 行为科学理论

    行为科学认为人的行为具有目的性、可塑性、模式化和社会化等特点,这为安全行为培养的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对行为的重复及内部或外部的强化,可以使行为方式固定,成为模式化的行为习惯。因此,行为科学与养成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

    2. 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观察学习是人获得大部分新行为的主要方式,这实质上是一种“替代强化”。另一方面,社会学习理论中的模仿学习疗法为矫正受教育者不良的行为习惯提供了指导。在铁路行车事故案例教学对于职工不安全行为的矫正,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提供了理论依据。

    3. 行为培养强化理论

    行为科学强化理论认为通过行为的肯定或否定,进行奖励或惩罚,从而使行为得到重复或制止的过程。在高职学生进行安全行为习惯培养时,利用成绩考核的方式,对学生的安全行为进行奖惩,使学生良好的行为加强并形成稳定的行为模式。

    (二)安全行为培养方案

    为了制定有效的培养方案,系统性培养学生的行车安全习惯和安全意识,根据行为培养理论[3],针对高职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制定行车安全行为培养方案。

    大学一年级,对学生进行铁路运输安全重要性的认知教育。在学习专业设备课程以外,学习的《企业文化与安全》,使得学生认识到安全在铁路运输中的重要性。在实训周,进行铁路运输安全规章学习。为了加强安全培养效果,将安全教育的内容纳入课程和实训的考核成绩评定。

    在大学二年级,对学生进行安全习惯和安全意识的培养。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学生对工作岗位的作业内容和技能有一定掌握。在此基础上,运用安全行为培养的理论,对学生进行安全习惯的培养,同时,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具体做法是,教学中,技能讲授和安全教育结合,每一项技能的学习,对应安全规章的教育。此外,进行《行车安全管理实务》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铁路安全知识有系统性的认识。在课程期末考核中,增加安全教育的内容,以督促学生进行安全学习。

    在大学三年级,加强对学生的安全习惯和意识培养。大学三年级,学生主要进行顶岗实习。对于轮岗学习的学生,进行综合技能实训。实训中,进行安全案例分析、安全突发事件演练等综合性安全技能训练。同时,在大三成绩考核中,将安全教育考核纳入顶岗实习成绩评定中。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铁路运输企业现场调查,掌握了现场职工安全薄弱环节。依托高职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根据专业课程设置和现场就业岗位要求,依据人的行为习惯养成理论,制定了高职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人才安全行为培养方案。高职学生通过系统化的安全教育,可以加强行车安全行为习惯和安全意识,满足现场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马俊.对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理性认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5).

    [2]李珣.以大学生行为习惯培养为范例的养成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3]周巍哲,聂磊,肖贵平.铁路安全教育培训方式的改进[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6,(3):63-6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9: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