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戏曲栏目的现状及创新思考 |
范文 | 蒋丰珂 【摘 要】全民娱乐时代,层出不穷的娱乐综艺节目在各处争鸣,而戏曲类电视栏目作为中国戏曲艺术传承的重要载体却逐渐被边缘化。面对大众文化的盛行和观众审美的转变,戏曲栏目的发展不断受到制约。电视工作者必须谋新路打造创新的电视戏曲作品,引领大众重视传统文化,戏曲栏目才能健康、持续地发展。 【关键词】戏曲;电视栏目;娱乐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3-0023-02 戏曲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艺术,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和古老典雅的艺术情韵。作为一个拥有多个剧种的戏曲大国,我国应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从北方的京剧到南方的越剧,各个地方的剧种种类繁多,以其风韵各异的魅力吸引着一代代国人,也因此有着庞大的群众基础,并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精致古老的艺术需要如何在日新月异的时代传承,始终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在新媒体迅速崛起的今天,电视、网络及各类手机播放平台作为信息文化传播的载体,呈现出泛娱乐化的状态,而当传统戏曲与新兴媒介发生碰撞,它们在给戏曲传播带来优势的同时,也给戏曲带来了挑战和冲击。各大电视台的戏曲栏目已逐渐淡出了观众的视野,收视率的低下让戏曲栏目在电视台的地位岌岌可危。 一、戏曲栏目的现状及困境思考 (一)栏目内容远离大众文化语境。戏曲艺术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产物,也是戏曲艺术家对生活经验和审美意识的总结。传统戏曲中的动作程式、服装道具和舞台布置等都已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当下极具娱乐性的审美大相径庭,其中呈现的部分生活理念和价值观也与如今的社会价值取向相去甚远。 戏曲栏目所呈现的内容多数未经过电视化加工,仅是把展示作品的舞台从戏院搬到了电视荧屏上。戏曲程式化、虚拟化的表演艺术让很多年轻的观众感到陌生,而诸如《空城计》《赵氏孤儿》等具有较强文学性的戏曲内容,也让不了解故事背景的观众难以理解,这便让栏目的吸引力大打折扣。因此,戏曲栏目在与其他电视栏目的博弈中,无疑处于劣势。 (二)播出平台的限制与被动竞争。随着多媒体产品的发展,传播方式也愈加多元化。近年来,以网络播放平台为代表的新媒体迅速崛起,各大视频门户网站以质量高、时效快、创新强的特点吸引了大量受众,大有取代传统卫星电视播放平台的趋势。随着新媒体的介入,传统电视戏曲栏目不得不面临这场被动竞争。 目前已有戏曲节目在网络平台播出,如CCTV央视网的高清直播等。网络平台作为一个能融合电视、广播和舞台等多类平台优势的传播载体,比传统的电视播放渠道更为便捷,且能进一步缩小戏曲和观众的距离,移动网络平台更是便于观众随时随地观看,为传统戏曲文化的普及开创了新的道路。 但老年人作为戏曲节目的最大受众主体,他们仍以收看电视为主,并非网络平台的主要参与群体,导致网络戏曲栏目的点击率无法攀高,这也是戏曲栏目在网络平台发展上遭遇的一大问题。 在全民娱乐化的新媒体时代,戏曲栏目需要从网络综艺、网络电视剧甚至网络大电影等众多娱乐内容中脱颖而出,实非易事。 (三)观众审美观念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电视戏曲一直蓬勃发展。但伴随着技术的发展与外来文化的冲击,观众的审美经验也在文化接受的过程中日渐丰富,审美情趣和偏好也不再限于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代表的东方美学,而是随着各方文化的融合产生了新的审美心理。 随着大众文化在社会群体中的风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轻松幽默且包装新颖的综艺娱乐节目吸引,高成本、高质量的制作与明星效应双管齐下,增加了固定观众群体,而以戏曲栏目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栏目,则与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的审美意识和情趣有了愈来愈深的鸿沟。 (四)栏目制作水平的不足。由于受到制作技术的限制,地方台的戏曲类节目多数制作粗糙且内容肤浅,仅仅是对舞台戏曲的搬运式呈现,在形式创新上颇有不足。而由于戏曲栏目的收视率低下,电视台的经营理念也会因此进行相应调整,例如,对戏曲栏目的投资一再减少,便使得一些戏曲佳作难以被搬上荧屏,从而无法满足一些忠实戏迷对戏曲类电视节目的强烈需求。这样便出现了恶性循环,既吸引不了新的观众群体,还流失了老一辈的忠实观众。 另外,戏曲栏目在人才方面也面临着青黄不接的现象。电视从业人员已经随着新媒体的崛起而逐渐减少,愿意投身于传统电视媒体且精通戏曲的电视编导更是凤毛麟角,这也是影响戏曲节目内容革新和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戏曲栏目的创新之路 (一)增强戏曲栏目的娱乐意识。中央电视台设有戏曲频道,而各地方电视台也有不少招牌戏曲栏目,对于戏曲类栏目在全国整体影响力的加强,地方戏曲栏目的贡献不容小觑。以河南电视台的《梨园春》为例,它以“观众是节目的主人”“谈感情讲故事引人入胜”“需要娱乐化”等理念创新节目,将该栏目作为一张文化名片,把《梨园春》的品牌形象成功推荐给了全国观众。 《梨园春》的“娱乐化”特征明显,这与戏曲栏目的革新方向是一致的。栏目编导借鉴当下娱乐综艺节目的经验,将娱乐、情感、人物故事,甚至小品等元素注入到戏曲节目当中,实现了“戏曲娱乐化”,提高了普通观众的接受度。观众看《梨园春》,不仅能听戏,还能得到欢乐和放松,感受戏曲平民化的魅力,同时又能与演员产生相同的情感诉求,这样具有娱乐意识的栏目编导理念,是值得其他戏曲栏目借鉴的。 (二)培养戏曲栏目的制作人才。一档好的电视栏目或网络自制类节目,都离不开专业人才的策划与制作。从传统电视栏目的发展来看,不论是湖南卫视经久不衰的《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还是近几年奋起直追的《极限挑战》等真人秀节目,都有强大的制作团队作为支撑,科班出身的影视人才为其输送新鲜血液,团队里以老带新,以质量为保障、以创新为卖点,是其主要营销策略。而网络自制类节目更甚,便利的播放平台虽在吸引受眾的层面上占优势,但如何形成稳固的节目受众群体、扩大节目影响力,也是需要考虑的头等问题。 以今年大热的爱奇艺自制综艺节目《中国有嘻哈》为例,车澈作为总导演,从策划到节目播出,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这样的制作人才是栏目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 反观现存的戏曲栏目,内容单一、板块贫乏、制作粗糙,且不论追求传统戏曲文化传播方式的革新,制作团队的贫瘠从节目内容呈现上就可见一斑。因此,吸引专业制作人才,培养懂戏曲、爱戏曲的制作团队,才能使戏曲栏目在日新月异的栏目群体中重现光彩。 戏曲栏目不单传承古典美学,还能弘扬传统文化,因而办好戏曲栏目是媒体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作为舞台艺术的传统戏曲,正是通过电视这一媒介才得以弥补了戏曲传播的时空缺陷,使其魅力得以延伸。 面对戏曲栏目陷入发展瓶颈的窘境,电视媒体人需要审时度势,认清栏目的诉求和发展方向,将传统艺术与现代媒介手段相结合,获得观众的认可,戏曲栏目方能源远流长。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