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关于中小学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思考分析
范文 周小燕
摘 要:时代在发展,数字化的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图书馆对于丰富中小学生的知识起重要作用,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加大图书馆的建设力度是教育部门一直重点关注的问题。结合网络时代信息技术特点,对中小学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进行研究。结合数字化的建设条件对图书馆的建设进行规划,应用更高级的科技手段,提高中小学图书馆的发展水平,为中小学生的阅读学习创造更为便利的条件。
关键词:中小学;图书馆;数字化
网络化和数字化为中小学图书馆的建立提供了科技条件。结合时代潮流,应对时代发展,规划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趋势。数字化的应用必将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性,功能性,管理性和高效性。结合实际的中小学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数据,对建设成果应用服务水平进行分析,制定详细的建设计划,是校方的一项重要建设任务。
1 数字化图书馆的定义
1.1 数字化图书馆的概念
关于数字化图书馆具有极强的信息功能性,其中数字处理技术以及图书存储功能会更进一步的升级优化,让图书馆的管理变得综合化,规范化。中小学的数字化图书馆可以理解为一项多媒体制作的管理机制,结合图书馆的信息管理系统,对各项信息的管理机制做出详细的分析规划。
应用网络技术,建立不同的信息载体,将图书资源和信息技术相结合,实现数字文化的应用存储功能,便于图书的跨区域管理和模范规划。结合图书管理信息现状做出研究分析,传统图书馆的基本功能就是刊物书籍的借阅和归还。
图书馆的书籍繁琐,整理难度大,规范范围广。而数字化圖书馆的应用就增加了中小学图书馆的资源加工,数据储存,信息传输和空间利用等功能,将图书馆的工作规划进一步加强,打破了传统的图书馆管理界壁。另外数字化的图书馆可以理解成虚拟图书馆和没有围墙的图书馆,不受空间,时间,地域影响。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和智能检索的数字化图书中心。
1.2 数字图书馆的定义
数字图书馆的定义有很多中,每种定义都表现出了数字化图书馆的综合特征,基于这一特点,学术界将数字化图书馆的广泛定义表现出来。数字图书馆具有组织优化功能和信息技术的高校性,建立中小学图书馆数字化的目的是为了提升数字信息的高效性,加强图书馆的综合服务能力以及服务水平。
数字化图书馆的载体信息均由信息数字系统建立完成,首先具有图书馆的基本功能,书籍采购,书籍认证和书籍检索功能,通过数字化信息的应用,将图书馆的数字管理水平进一步优化。建立独立的图书数据库,具备存储的高效性,使专业的图书知识以网络信息书籍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音频文件,信息数据,影像资料。目的是方便中小学生的阅读学习生活,开拓学习事业,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学习水平。
2 中小学图书馆的数字化特征
2.1 分布式的信息系统特征
中小学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具有特殊的地域分布性。应用网络信息,建立一个分布式的信息数据库。优化图书馆的地域文化性和信息资源性,将各地的图书资源进行整合,不同地区的风俗文化以及生活习惯有所不同,中小生图书馆数字化的建设目的就是把不同地理位置的知识内容以及图书文化进行建立,组成信息资源文化结合体。
实现图书馆的标准化管理。分布式的信息管理系统具备信息多样性的同时还打破了时间的约束性和地点性,这为小学生的阅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优化了中小学生的学习环境,给予了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在任何时间段都可以通过网络提取自己所需要的学习信息,创造学习条件,促进学习发展。
2.2 数字化的多媒体信息数据库
数字化的中小学图书馆不会仅限于纸质书籍,更是应用了数字化的多媒体信息数据库,完成书籍的借阅流程。它的具体数据表现形式如下,光盘,声音,影视,图像等多种信息数据表现形式。另外图书的存储载体较为特殊,首先是电子化装置的广泛应用,结合信息网,多媒体,超链接等信息技术,生动形象的将数字化数据展现出来,保证了智能化的检索功能,以及知识内容的准确性,时效性,应用性和信息性。优化中小学图书馆的数字化管理和数字信息建设。
2.3 图书资源整合
中小学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具有良好的信息性,数据库与数据库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网路转换站之间出图书信息资源转化。工作站之间的功能调节以及联合软件的系统升级,都体现数了数字化的优越性,检索内容的方便性,整合连贯检索内容实现图书管理的高效性,结合中小学生刊物查询特点,建立信息系统检索功能,实现页面内的统一服务数据信息优化操作,方便数据资料的提取和浏览。
2.4 信息传播和资源发布
中小学数字化图书馆具有良好的信息传播性以及传统的数字服务优势。相对于普通图书馆的工作模式可以将图书管理水平进一步的提升,整体服务水平的主动性的得到优化。结合网络信息的使用功能,优化图书管理空间,拓宽资源信息的传播途径,引导中小学生找到合适的读物或需要的资料。结合资源的发展状况,提高数字信息服务水平。
3 中小学图书馆数字化的建设意义
中小学图书馆对中小学生的学习,发展有着较好的帮助。相比较传统的图书馆,数字化图书馆的功能性更强,服务手段和阅读水平也得到提升。它的建立对中小学生的学习发展规划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3.1 存储空间的优化
数字化图书馆的建立对数字存储空间进一步优化,将数字信息具现化,提升了数字管理的综合水平。物理图书馆会占用大量的图书管理空间,数字化图书馆通过信息存储系统完成信息数据的优化,在计算机网络数据硬盘中存储图书数据。将大量的空间数据进行存贮,调用方便。
3.2 数字化图书馆的信息管理形式
信息化刊物优化了图书管理的整体需求,图书管理形式表现出了信息的多样性。结合数字化图书馆的电脑设备实现数字信息的系统的查阅。设立关键词检索软件,优化信息数据的存储功能,更好的实现图书资源信息的查阅功能。对于书库的管理功能,检索功能以及查找功能进行优化分析,检索图书编号,简化图书的节约流程,优化借阅流程,提高图书管理效率。
3.3 中小学图书馆的远程信息传递功能
中小学数字化图书馆具有远程信息传递功能。传统图书馆地点固定,借阅书籍需要花费一段时间在去图书馆的路上。远程信息传递功能更方便了中小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借阅。登陆数学化图书馆网站,输入检索内容,就将所需信息完整调阅出来,结合信息数据的使用效果,实现了阅读信息的远程传递,突出了便捷功能和使用优势。
3.4 图书信息的共享性
中小学生在进行图书借阅的过程中,书籍重复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应用数字化图书馆可以让每一位中小学生阅读到自己喜欢的知识内容。这里就整体突出了图书的共享功能,优化存储空间,提高图书使用效率。一本书目的内容可以供给多个中小学生进行阅读,统一了中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图书信息的综合利用率。
3.5 提升图书的综合管理水平
利用数字化的图书数据,实现图书数据的综合管理功能,提高了图书管理效率,优化图书管理水平。从以往借阅者和图书管理人员的面对面交流,变成现在应用电子设备,通过电子邮件和服务平台完成沟通借阅程序。这样提升的图书馆的应用效率,在对书籍借阅过程中,图书管理人员也可同时面对多位借阅者进行工作,网络数字管理平台具有较强的高效性。网络传播速度也给管理者和使用者带来更为新颖的图书体验、用户可以直接进入图书数据库,进行浏览,筛选,閱读,下载等环节的操作。
4 中小学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
4.1 传统和数字化将结合的图书馆
传统和数字化图书馆的使用功能和基本属性不同,各自的发展特点独特。对发展阶段的图书馆建设模式进行探讨。首先是时代的特点,网络时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得到普及。结合数字图书馆的文化特点以及发展条件进行分析,它为图书馆的建立优化提供了条件。
图书馆具有固定的运作模式,馆藏书目内容,不同图书曲目,图书书籍编号,图书资源查询等。传统图书馆的布局和操作流程具有较好的图书规范程序。在进行中小学数字化图书馆建设过程中,需要借鉴传统图书馆的管理模式,让新的图书馆既具有图书管理的科学性也具有信息数据的方便性。
建立数字化图书馆的过程中需要将传统的优势和现代的技术相结合,将图书馆的应用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结合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分析馆务的综合社会信息应用,合理运用网络技术将图书管理途径发展到新的高度。进行管理方式服务水平的优化提高,为图书馆的管理事业增添活力。校方对数字化技术的应用程度决定了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水平。
4.2 数字化图书馆的人员配置
数字化图书馆的人力配置是优化图书馆整体建设水平的关键。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和运营过程需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对工作模式进行优化,数字化的图书馆管理工作和传统的图书管理工作之间存在一定区别。在数字化图书馆运行过程中,对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着严格的要求,结合信息服务数据,实现人机结合的操作方式,最终将人机一体化的建设工作提升到新的高度。
在对数字化图书馆的管理工作进行研究筛选时,管理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图书管理能力。对数字化图书馆管理过程中需要具有良好的服务精神,扎实的掌握图书馆的管理技能和管理知识,知晓图书版权的保护规定,了解图书馆管理的整体流程。
4.3 数字化技术的合理应用
合理应用数字化管理技术将图书馆的发展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以数字化的技术资源为桥梁,加强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程序。对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工作任重道远,数字化图书馆内的技术内容需要及时更新,应用技术的同时也要吸纳更多的图书资源丰富馆藏。时刻进行图书管理拓展工作。
馆藏资源的数字化,结合中小学阅读书籍的种类,特点,对馆藏资源进行选取。结合目录的实际检索功能,优化图书管理条件,最终实现教学的科学性,和应用的方便性。对主题功能进行优化完善,实现文章主题检索以及关键词检索的数字化技术,建立大型的搜索引擎,进一步优化图书管理的综合阅读功能。
4.4 加强图书馆的硬件设施建设水平
数字化图书馆在建立的过程中需要对工作流程进行完善。工作水平参差不齐,在进行数字化建立的过程中,需要加强硬件设施水平。将目标放的更为长远,建立成长性较好的图书馆信息数据系统,为今后的资源优化预留空间,方便数据库的升级和维护操作流程。
5 结束语
本文对中小学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条件进行分析,在建设计划以及建设过程中对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反复推敲数字化的信息条件。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以及教育部门的重视,会将中小学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微. 关于中小学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思考[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11:86-87.
[2]钟燕玲. 关于少儿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思考[J]. 图书馆论坛,2012,04:55-56+60.
[3]薛贞芳. 关于地方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思考[J]. 安徽大学学报,2012,06:123-124.
[4]周晓云. 关于中小学图书馆队伍建设的思考[J]. 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12,07:10-1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9: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