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机融合初探 |
范文 | 摘 要:伴随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国有企业逐渐认识到加强员工塑造的必要性。思想政治工作以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软实力的关键构成部分,只有强化这两方面的工作,才能真正提高国有企业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本文主要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联系展开分析,并提出具体融合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字:国有企业;思想政治;企业文化 引言: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一直遵循党的基本路线,不但要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培育,还要定期举行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的培训。企业文化建设要将企业生产运营视为核心,在其内部实行管理作业,实现生产运用中的一致愿望。把二者进行有机结合,并积极引入到实际工作中,能促进企业提升综合实力。 1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间的联系 1)前者是后者的关键保障。国有企业中的企业文化在形成进程中存在诸多漏洞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构造十分注重体现内部员工的自身价值,以至于员工间功利主义以及本位主义现象广泛存在。其次,国有企业中企业文化创建往往比较重视促进企业经济利益,忽视社会经济利益。所以,要想确保企业向着科学、合理的方向前进,就一定要加强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培育,指引其形成正确的三观,有是非曲直辨别能力,从而保证国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2)后者为前者提供良好的氛围。第一:企业文化创建能把企业的行政知识和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有效融合,将企业的运营目标、发展观念、价值选择与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结合在一起,保证企业进步处于合理趋势和范围中。第二:企业文化创建能在一定程度上为其思想政治工作的正常进行提供有利氛围。要想完善员工团队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氛围,企业文化创建相关人员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作业方式提高企业内部的向心力和使命感、责任感,把员工的自身发展和企业的永久性发展充分联系起来,让其无论是在企业经济创收中,还是员工本身利益中均能发挥一定的推动性作用[1]。 2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准则 1)遵循“以人为本”准则。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创建工作间具有一定的共通性,也就是说利用激发员工的作业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创新精神促进员工和企业的协同进步。不难发现,这两项工作的核心目标均是企业内部员工,那么以人为本势必是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创建的关键所在。遵循以人为本率先要保证对员工有充足的了解和尊重,让其在公正、平等的前提下提高对企业的认可度;其次,持续性的定期针为员工开展再教育、培训等活动,全面激发内部员工的主体地位认知和集体认识,进而为国有企业全体向心力的提升奠定牢固基础。 2)遵循以经济建设为核心的准则。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企业文化创建要将其经济提升作为最终服务宗旨,所以,这两项工作的融合要维持以经济建设为核心。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和企业文化创建的顺利进行,能促进企业在社会发展的轨道中高速前进。所以,国有企业要想长久性的、稳健性的进步,一定要在实际工作中的所有生产步骤及细节中强化这两项内容的渗透。 3)坚持教育和管理相融合的准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国有企业变革事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将企业文化作为“灯塔”,用其开展现代、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将教育视为基础职责,为达成企业的日常管理目标,一定要积极加强内部员工的合理教育;企业文化管理同样要依赖教育的形式来实现,利用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行政措施来严格要求员工行为举止。所以,国有企业在实际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的创建时,需要将管理及教育相融合的准则及时引入其中,让二者相辅相成、互利互惠[2]。 3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與企业文化建设有机融合的具体措施 3.1 培养国有企业核心价值观,加强共生单元 1)确定二者目标,实现有机结合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要加强提升自我竞争力,率先要建设合理的前进目标。此目标还涵盖了思想政治工作以及企业文化的目标,是国有企业郑重下发并在所有内部员工中大力提倡的行为准则和整体价值观。 明确二者目标后,要积极达成有机结合。第一,要充分考虑目标企业文化的真实性、实践性,运用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优点,加强员工塑造,积极转变传统观念。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保护员工的切身利益和权利,在提高企业经济利益的同时加强提高其社会利益,进而让国有企业在进步中赋有整体性、协作性以及持久性。与此同时,还要体现思想政治工作对员工的主动指引和辅助有意义,将辅助其建设合理的价值观视为企业文化的主要核心内容,让企业文化创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融合,培养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第二,要重点突出目标对企业综合实力的促进作用,要经过目标的认定和完成流程确保国有企业进行思想政治作业。 2)制造舆论气氛,确保监管力度 要提升企业软实力,必须要有良好的气氛做保障。在实际工作中可发现,群团组织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及企业文化创建中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其存在着大量企业内部员工,是平常沟通的主要媒介,在指引和建构企业舆论气氛中占据重要地位。 与此同时,要想实现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融合,不可忽视企业内在周密高效的监管力量。二者的逐渐摸索和进步均是一种动态作业,在此流程中会发生诸多问题,此时便可体现出大众工作的作用。简单来说,就是强化党组织对共青团、企业工会等大众组织的引导,并对相关组织平常工作的进行提供全力撑持,进而推动劳动关系融洽。另外,强化企业民主管理,注重体现员工代表大会的实际意义,体现思想政治工作在事物公开中的重要指引意义和确保监管意义,制造出激烈的舆论监督气氛,最大化的杜绝或降低企业决策上的差池。 3.2 打造共生的制度体制,建设共生环境 1)人力资源体制。社会中最珍贵的资源之一便是人力资源,其同样是国有企业中的重要资源。将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在企业今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阶段,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搭建依然体现以行政领导为核心,党员团员、积极人士为左膀右臂,群团组织为媒介的共生局面,但当下企业内部在人力资源的运用中仍然存在诸多漏洞和不足,以权责不清晰为主。因此,企业要想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将这两项工作作为冲破点,积极改善人力资源体制。首先,企业要研究把思想政治工作转变成企业运营资源及管理因素,将思想政治教育意义转变成鼓舞和凝聚企业员工、服务以及促进企业进步的最佳渠道。其次,企业要促进企业文化搭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融合,让其一致成为加强综合实力的关键要素,对员工构造展开合理配置,提供培训平台,杜绝二者在内部的运行中“各扫门前雪”的情况。 2)宣传教育体制。伴随市场经济的不断变革,国有企业中二者融合行为的兼备性也在随之升高,其在加强员工思想认知和政治领悟,提高企业的认可度上具有共通性,并且在共生单元重叠处占有不小范围。同时二者在充分激发员工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上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其准确把控大众的心理、行为特征,进而为企业管理供应有效参考。要想加强企业员工的综合素养,可以从宣扬英雄化的人物、仪式以及礼仪等着手且适时选用现代媒介手段完善内部员工的宣传教育体制。实现代表模范和正面教育相融合,精神鼓舞和物质奖励相融合,用情动人和用理服人相融合,立足于处理思想问题和处理现实问题相融合。年年定期举行表彰大会,在企业文化及思想政治工作考核机制体制中,对思想政治工作员工、基层员工实行物质奖励及精神慰藉[3]。 结论:综上所述,唯有全方位体现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优点,建设二者有机融合的新形式,才能形成一个拼搏进取的企业内部氛围。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和自省,及时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促进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海峰.烟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融合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6,(36):23. [2]周萍婉.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探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3,(04):23. [3]张莉.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载体研究——基于企业文化建设的视角[N].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01):57-62. 作者简介 杨慧英,1979年8月,女,青海乐都人,大专,中级政工师,思想政治工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