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超高墩施工中异步翻升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 |
范文 | 康正安 摘 要:随着桥梁事业的不断发展,桥梁的施工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提升。在现代化的桥梁施工当中,逐渐对翻升模板进行了广泛的应用,以此来保证桥梁最终的质量,实现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本文当中,首先对翻升模板的装置做出了系统的分析;然后在实际应用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超高墩施工、翻升模板 一、翻升模板发展概述 在我国的桥梁施工技术领域,高墩施工经常会采用滑升模板或者提升模板的方式来进行施工,从而提升施工的质量,保证桥梁结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翻升模板也逐渐应用到了桥梁的建设过程当中,在实心或者空心超高墩施工中取得良好的工程效益。 二、翻升模板的装置 在对翻升模板进行分析的过程当中,需要对模板系统以及模板设计两个部分进行分析:在模板的系统方面,主要包含了大块组合的模板或者定型大块的钢模板、钢背背楞、对拉杆等。在断面尺寸大小计算方面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确定。在对其进行计算的过程当中,需要考虑到几个方面的因素,其中包括梁体自重、钢筋自重、模板重量、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等。在进行混凝土倾倒的时候所产生的荷载重量需要进行计算,一般来说都会按照以上重量的合重乘以1.2的系数来作为总重来进行计算,保证对支架分布点的计算。在模板翻升系统的应用当中,需要包含塔式起重机、手拉葫芦或手动千斤顶等相关设备。其次在对模板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进行绘制模板、对拉杆、背楞平、立面布置图等操作,其中还要对模板和拉杆孔实现相互对应,保证模板和背楞处于分段合理的状态当中,并且对于绘制塔式起重机还要附着悬臂的整体布置图,以此来实现对模板系统的整体谁以及相关对应措施的处理。最后还需要对模板和背楞进行选择,在选择的过程当中需要根据模板的周转使用次数、混凝土侧方的压力以及混凝土本身的表面质量来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在模板的选择方面需要具备模数化、通用化,保证模板的接缝之间可以达到严密平整的状态,方便装卸。在模板的选择方面,可以选择组合大钢模板和组合钢模板,在对异形模板、弧形模板以及调节模板等的选择方面需要根据截面的形状以及施工的具体要求来做出分析。对于模板的制作需要达到平整的状态,保证钢模板达到无翘曲、无卷边、无毛刺的现象。在背楞的选择方面,需要最大限度的符合其模数化的要求,在通用性和互换性方面都需要具备良好的性能。在背楞的材料选择方面适合选择槽钢。在拉杆孔进行设置的时候一般都会设置在两个槽钢之间,对于其中的间距需要达到相等的合理布置,从而来满足模板的通用连接性。 三、实际应用 1、工程概况 在本文当中,以陕西省某高速公路的一座连续梁超高墩施工作为研究对象,该桥梁属于高速公路桥梁,为跨越山谷而设,墩身采用矩形薄壁变截面桥墩,平均高度超过60m。施工前期进行综合类比后,最终采用翻模法施工,并在实际运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2、翻升模板法施工 翻身模板方案设计时,为保证上节墩身模板有足够的支撑力,将4节模板拼装成一个安装段,当前施工段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只能拆除底节和次一节模板,留最上节模板作为下一个墩身现浇段模板的支撑点,采用此种方式来进行循环交替翻升施工。 3、翻升模板设计 翻升模板设计必须保证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同时由于是超高墩施工,模板提升需采用塔式起重机完成,塔机与墩身连接,运距短,提升重量较大,模板设计时可适当增加节段长度。墩身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分节段制作,墩身底座节段设计3m,其他节段按2.0m/节设计,为保证墩身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和质量,每次立模3节段,每浇筑2节段混凝土为一个循环。钢模板厚度δ=4mm,竖向背肋采用[8槽钢,布置间距300mm,横向加强背肋采用[14槽钢,布置间距500mm。钢模正向板面均匀设置,60:1坡度均通过横向侧板设置,由于该类墩在本工程数量较少,采用侧面调整节调整坡度除增加了施工难度和降低模板刚度外,并不能有效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因此在本桥桥墩侧板设计时,直接采取按60:1坡度递减配置侧模。外支架平台采用型钢支架,与钢模板焊接连接,每节模板布置1道平台支架,支架立面间距2.0m。 4、模板数量配置 该桥有超高墩9座,根据甲方工期安排,桥墩计划120天完成。一套模板效率为4m/3天,采用多工作面同步流水作业,全桥桥墩总计592m,则需要配置翻模数量:592m×3d/(4m×120d)=3.7套≈4套。本翻模方案中,由于翻模正背面模板为固定大小,坡度均采用侧模调整,即侧模需要整套定做,为减小侧模定做量,模板配备时,正背面模板配置4套,侧面模板只配置2套。 5、起重设备布置。 定型钢模和平台支架为翻模的主体部分,由于重量较大,提升高度大,在每个墩位均需要布置QTZ40塔吊1台,负责完成模板翻升。塔吊布置在墩身侧面,为保证塔吊的稳定性,用角钢将塔吊与桥墩侧面钢预埋件焊接连接,连接间距6m/道。相邻桥墩塔吊布置时对称背向布置,塔吊旋转方向相反,在塔吊运作中,在竖向和水平向均保证2m以上的安全作业距离,以防发生干扰和安全事故。 6、翻模施工。 ⑴施工工艺。施工准备→钢筋安装→模板组装→浇筑混凝土→混凝土等强→拆除底部两节模板→进入下一个循环直至墩顶。⑵施工准备。底座施工前首先进行测量定位,循环节施工前同样定位以确定轴线偏移量;下节混凝土墩身浇筑前,必须清理干净混凝土基面,以利层间结合;由于侧模按60:1坡度制作,因此必须对侧模认真编号,并作对应图示;翻模作业有一定技术难度和安全风险,因此在正式施工前,必须对现场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培训。⑶钢筋安装。本工艺为分段施工技术,因此钢筋并不是一次安装成型的,需要分段安装。竖向主筋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主筋外部箍筋采用钢丝绑扎。高空钢筋绑扎作业需要注重安全防范。 ⑷模板安装。利用塔吊进行模板提升,人工辅助安装,保证模板之间的接缝平整和严密。为保证模板的相对位置准确和加强刚度,模板采用内撑外拉,外部拉杆穿过PVC预埋管,布置在背肋上,采用双螺栓紧固。待模板拆除墩身混凝土达到设计条件后,对PVC预留孔进行压浆处理。 ⑸浇筑混凝土。墩身混凝土采用塔吊实现竖向运输。由于本翻模方案采用3节为一单元、浇筑2节留1节的方案,因此单次浇筑墩身混凝土高度为4m,浇筑高度较大,施工时必须控制浇筑速度不宜过快,减小底节模板的侧向压力,保证模板安全。混凝土浇筑时采用串通下料,以防离析。墩身混凝土采取水平分层浇筑,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振捣器不得碰模板、不得漏振。混凝土浇筑至分段顶部时,及时养护,达到终凝后,将表面拉毛。 ⑹模板拆除与翻升。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后即可拆除第1和第2节模板,为保证施工效率可同时拆除1、2节。模板拆除由人工配合塔吊进行,模板拆除不得使墩身掉角、掉块,施工过程必须注重施工安全。模板在地面打磨后即可进行下一循环的施工。 ⑺混凝土养护。翻升模板法施工进度较快,拆模時,混凝土强度并没有达到设计值,其后的养生尤为重要,以避免裂纹的出现,因此在每一个施工段拆模后,均采用薄膜包裹喷水养生直至设计强度。 结语:先进的模板方案、合理的配置对整个工程施工质量、速度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本文对翻升模板法的介绍,我们不难得出翻升模板法能够适用于高墩、超高墩施工,其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可控、工艺简单、设备投入少、造价低等优点,该方法是一种较先进的施工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周, 庞兴才.钢管混凝土超高墩连续刚构桥施工稳定性分析[J].路基工程,2010,(3):131-133. [2]王宏祥.超高墩边跨现浇段不平衡配重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2014,(6):565-566. [3]周翔海, 杜娟.195m高墩连续刚构桥边中跨合理设置研究[C].2017(第六届)国际桥梁与隧道技术大会.2017:76-7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