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学校如何创设教师专业发展的环境
范文 蔡从容
教师专业化发展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指教师自我的专业成长过程;二是指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的过程(即教师培养)。换言之,这个概念包括了教师个人、学校、教育专门机构、主管部门等方面对教师专业理想、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2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
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专业化整体水平,名师支撑名校,名校吸引名生,学生、学生家长的择校归根到底是对教师的选择。教师是学校的灵魂。一所好学校必须有一支好的教师队伍。教师强则学校兴,因此,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呼唤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强校之本,学校必须把教师专业成长摆在首要位置。
3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路径
(一)不断夯实教师的基本功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夯实教师的基本功,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才具有吸引学生的人格魅力。扎实推进教师的基本功训练,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首把金钥匙。
首先要练的是一手漂亮的字,这是教师的基本功。一手好字是一位好老师的资本,是一堂好课的亮丽风景,是学生崇拜的对象。所以让教师静下心来练字,可能会收获很多。现在中小学已开设了写字课,在强化学生手写的同时,学校倡导老师和学生一起练,在练习的过程中钻研,慢慢的也就拥有了一手漂亮的字,学校还可以开展三笔字的比赛、展评等活动,激发教师练字热情。
其次要练就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能清晰、准确、通俗、生动地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维,对学生能够掌握知识有很大益处。语言的表达离不开标准的普通话,普通话涉及正确发音、朗读的语调、语速、节奏等方面,学校可以通过诵读、演讲活动提高教师用普通话表达能力,并把是否讲普通话作为课堂常规的一个考核点。即兴说课也是提高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既然是“即兴”,就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进行备教说课,这是对教师业务素质的极大考验,必须有相当的文化底蕴和业务素养才能应对挑战。学校长期开展这方面的活动不仅锻炼培养了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助于引导教师摆脱对电子教案、教学参考书的依赖,丢弃“拐杖”,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来。
(二)不断提升教师研课的能力
教学质量的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效果,所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应该立足于课堂,向课堂要效率,力求把每一节课都做成精品课。备课就是极具研究性的过程,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设计过程,而教学设计本身就是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教师天天都在备课,很多教师认为备课只不过是教学必走的程序而已,没有意识到天天他们都在从事着教学研究,也就没有按照研究的要求来对待备课,出现了备课即是简单抄写现成教案的现象,也出现了每年的教案都是简单重复的现象。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必须让备课有更多的研究因素。那么,究竟要研究什么呢?第一,要研究课程标准,这是教学的纲领,教师通过研读,把教学的范围、起点与落点等了然于胸。第二,要研究教材。研读教材就应该注重文本的细读,仔细研究教材在写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么写。同时要弄清这部分内容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它与已学内容的联系、区别,弄清这部分教材我要教给学生什么,思考怎样科学地、选择性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第三,要研究学情,只有基于学生就近发展区的教学才是有效的,也就是说,教师必须知道学生已知什么,学生能学会什么,通过对学、群学还能学会什么,教师在课堂主要解决学生学习的问题是什么。第四,要研究教法与学法,一节成功的课应该体现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走向综合,走向智慧,走向生活。大胆地重组教学内容,化繁为简,寻找适合实际教学的操作模式,有道是“大道至简”,就是要求课堂教学的目标要简明,教学的内容要简约,教学的环节要简化,教学的方法要简便,教学的用语要简要。经过课前充分预习后的课堂根本不需要教师讲得太多,需要精讲的或许就几点而矣。“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一堂课彻底解决一两个学生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真正给学生留下点东西就是有效课堂。课堂中若能除却不必要的繁文缛节,省去不必要的言说,就如同秋天的天空一样明净,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三)不断填充教师的知识厚度
读书、思考、写作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读书滋养底气,思考增长灵气,写作成就名气。要做一个爱读书的教师,不仅要读和专业有关的书籍,其他各个学科的书籍也应该有所涉猎,只有对其他学科了解的人才能不断丰富自己,才能使自己的素质不断提高,才能不断的适应当今日新月异的社会,从而也更加能够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发挥自己的专长,从而使自己更加专业化,从而取得成功。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诗人。”养成阅读的习惯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基本条件,也是我们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滋养了底气和灵气,使我们大家更睿智、深邃,站得高看得远,远离浮躁。要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師,就应该不断去反思总结自己的点滴,努力去拓展思想的天空,爱思考是做好教师的一种素养。教师还应该把自己教育生活中的点滴感受,教育的成功经验,失败的教训,教学的案例,教学的设想等艺文章的形式再现出来,在不同层面与同行相互交流、碰撞。子曰:“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互联时代为教师所提供了思想汇集与研讨交流的文化大舞台,你尽可以置身其中全方位地展示自己,同时寻朋访友,互通有无。与知己好友网上论道,在休闲娱乐中研究,不亦乐乎?学校可以开展读书心得交流活动,征集教师教育教学论文、经验交流文章等活动激励教师多读书、读好书、教好人。
(四)不断反思强固教师的专业技能
要成为一名专业化教师,教师需要不断对自己已具有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诸方面进行批判性反思,每次反思,都会有新的发现,针对发现及时调整、补充、完善,才能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他还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人类早在古代社会就有反思的意识,“反求诸己”、“扪心自问”、“吾日三醒吾身”等至理名言就是佐证。面壁反思是指一种回忆、思考、评价教学经验的活动过程,他是对过去经验的反馈,同时又是做出新的计划和行动的依据。从而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改善教育行为, 提升教学水平。学校可以要求教师反思的途径有很多:第一,自我反思:这是教学反思的主要途径。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说过:“对待教学工作要敢于质疑,多打问号,再去解决问号。”教师常常通过自我反思,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教学过程及教学媒体等方面的问题,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第二,合作反思。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最好寻求同行协助,虚心地请前辈老师听课指导,请他们指出课堂的缺点和改进意见。第三,写教学随笔。教学随笔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现象的反思、研究和小结。教师每上一堂后,或多或少有点得失、感想和体会,如果把这些及时地写下来,在今后的教学中引以为戒,不断地改进,就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果,这样既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总而言之,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没有一劳永逸的的职业技能,也不可能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这是一条通往远方的希望之路,让我们的梦想牵着生命的脚步,一路跋涉,让生命成为一架云梯,一直延伸到梦想成真的那一刻。只要我们坚定地行走在走主动发展的道上,行走在专业成长的路上,相信面朝大海,必将春暖花开。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4: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