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领导决策:情绪与理性
范文 罗思洁 陈忠嫔
决策问题是现代行政管理的重要問题之一,决策代表了领导的基本工作任务和职能,是一种复杂的认知活动,包含了感知、记忆、信息处理和解决问题等多种能力的综合。在实际工作中,领导决策面临的选择和困境越来越多,决策按照理性标准能确保决策科学和政令通常吗?决策中的情绪性因素是否有意义?从传统的观点来看,决策遵循理性才是标准,而现代心理学则研究证明情绪对决策行为的重要影响作用。因此,探讨领导决策的理性与情绪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
1 情绪对领导决策的影响
理性是决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毋庸置疑的:理性决策可以避免人的主观因素干扰,根据客观情况作出判断,得出相对科学的结论和选择。但决策的主体是人,人在作出决策时除了依据一定的理性标准外,总离不开个人意志、情感、能力水平等非理性因素,以往的理性决策模型往往把情绪因素排除在外。西蒙的研究指出,从一个理性主义的角度来看,为了做出合适的决策,我们就应考虑到情绪在此过程中的影响作用。也就是说,随着对个体判断和决策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情绪对策的影响并非全部是消极的,在许多情况下情绪往往有利于提高决策效能。那么,领导决策的情绪影响机制如何?情绪如何影响领导决策?
1)领导决策中的情绪影响机制
Wilson等人(1991)的研究发现,允许决策者仔细考虑决策的各个方面而抑制情感输入时,决策的质量受到了极大影响。这些发现不但证实了情绪在决策过程中所起到的正面作用,而且表明某些负面情绪的产生可以为人的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帮助人做出正确的行为,它们对做出决策是不可或缺的。Alhakami和Slovic(1994)的研究发现,在有时间压力的条件下,决策者倾向于使用情感启发式的信息处理方式来提高决策效率,此时情感状态会影响个体对利益以及风险的判断。可以看出,如果人们对决策对象比较熟悉和认可,那么其决策的风险就会低、决策效率也会高,反之则相反。所以,情感启发式是情绪影响决策的直接作用机制。情绪对领导决策的影响机制,并非可以绝对地说是干扰决策,也并非肯定能帮助领导能作出科学的决策,按照耶克斯-多德森定律,适中的唤醒水平能够导致最优的操作效果,因此温和而适度的情绪会帮助领导在决策过程中更好地进行推理和判断,作出更为科学的决策;当决策者情绪稳定,没有负面情绪波动或干扰时,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较高,情绪影响的好坏更可能取决于情绪决策的类型。
2)领导决策中的情绪影响因素
影响决策行为的情绪因素可以分为由决策情景激发的即时情绪反应和由决策者预期的、伴随某种决策结果在未来将要发生的预期情绪反应两类,第一类包括焦虑、恐惧等情绪,第二类包括欣喜、失望、后悔等情绪。
(1)焦虑和恐惧。领导者往往在决策过程中因各种原因感到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恐惧,对未来感到难以控制,对自己的控制与引导能力感到威胁。高压情景下的决策,一般都会导致领导者的焦虑情绪,要求领导者在短时期内作出重大决策。有的学者研究认为,高焦虑特质的领导者,往往高估未来的潜在风险;诱发焦虑增加了个体对低风险、低回报选项的偏好,焦虑水平的提高会使决策者倾向于回避风险,做出保守选择。当然,焦虑情绪对人的决策并不一定是起消极作用,人们在焦虑的驱使下做出的决定常常比理性分析后的决策更为有利;但是,在高度的紧张与压力情境下,决策者往往倾向于保持现有政策而拒绝做出改变。
(2)后悔与失望。后悔是一种基于比较的自责情绪,情绪表现是沮丧和自责,责任和后悔度之间高度相关。后悔是因当事人的决策失误引起,决策者对结果负有主要责任,因而推卸责任是减少后悔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策略,如将决策失误的责任推到咨询顾问的头上。然而,领导者因此后悔减少却会引起他人更多的失望,领导者只有提高据侧质量,才能找到更多的决策平衡方案,进而提高决策准确性。
2 情绪与理性对领导决策的协同影响
情绪状态对推理过程的影响是双向度的:从消极方面看,强烈的情绪可能导致个体的决策偏差;从积极方面看,人们决策时的情绪反应可能提升决策效率。虽然研究者普遍承认情绪在决策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无一例外地把情绪看作是一匹野马,只有套上理性的缰绳才能为人所用。Ketelaar和Clore(1997)指出,有一种本质的区别被忽略了,即情绪的近期效应与它的终极功能之间存在分离。过多地关注于寻找情绪的负面效应,只能妨碍对情绪研究的进程。更重要的问题应该是“去确认那些情绪真正帮助解决了的认知问题”。随着情绪理论研究的深入,领导决策的理性选择理论可能受到更多反思和挑战,情绪在领导决策行为选择模型中的地位可能提高,两者之间应实现协同。
理性和情绪对领导者做出合理决策都十分重要,两者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对决策结果产生影响。当这种影响具有一致性时,会使人更好地适应社会、文化与自然环境;而情绪和理性在哪些情境下对决策的影响更大则取决于决策条件及决策者的情绪管理能力。
1)决策条件的确定性
依照确定性水平的程度,决策条件可以分为三类:完全确定条件下的决策;不完全确定条件(即风险条件)下的决策;完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輥輱訛。决策条件越不确定,情绪对决策的影响越大。在决策条件完全不确定的情形下,个体的情绪直觉在决策中占主导地位;当决策条件完全确定时,个体倾向于进行理性认知的决策分析;在风险条件下,个体则倾向于通过情绪和理性认知的共同作用来进行决策分析。
2)领导者的情绪管理能力
领导决策总是受到理性和情绪两个因素的影响。但依照情绪做出的快速反应有时不同于理性思考分析后的决策。情绪有时会导致不理智的行为,有时又能帮助决策者快速地做出有效的决定。那么,领导者在决策过程中如何识别情绪的意义与关系,并有效地使用情绪情感呢?如果领导者懂得何时要跟随自己的情绪、何时要表达情绪、何时又需要压制情绪,那么他就拥有了一种情绪管理能力,即情绪智力。较高的情绪智力有助于领导者了解自我的情绪模式及决策流程,预测与影响他人的决策,从而促进高质量的领导决策。
总而言之,领导决策过程中,理性思路需要反思与扩充,重视情绪对领导决策的影响作用。情绪是领导决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是领导决策的重要预测指标。理性与情绪互动能实现领导决策能力的提升,情绪与理性的协同作用有助于帮助领导者在决策中充分利用好各种决策资源,科学调节自身情绪、提高情感成熟度,进而作出正确的、科学的决策。
参考文献
[1]罗凤英.情绪与理性共同影响下的领导决策研究[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0(09)
[2].孙友祥,汪烁,许艳青.论领导决策中的科学精神[J].决策与信息,2016(11)
[3].李理.协同视角下众议与善断融合的领导决策机制研究[J].领导科学 ,2016(04)
注释
1.钟慧.破坏性领导与员工职场偏差行为的相关研究.西南财经大学,2013
作者简介
罗思洁(1980—),湖南邵阳人,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专职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地方政府公共行政。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