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2.0式合作:谈圕林虚拟学术团队 |
范文 | 黄体杨 摘要 将研究者通过Web2.0的方式结识并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描述为2.0式学术合作,将这种合作中两人及以上相对稳定的群体视为虚拟学术团队。以“图书馆2.0工作室”、“图林五散人”为个案进行分析,认为虚拟学术团队能弥补当前多数图书情报机构面临的团队力量薄弱、难觅科研合作者等困境,成员间通过学术讨论、资源共享、论著评审和著述合作等方式,可以构建结构松散但力量强大的研究团队,并认为鼓励图书馆界发展虚拟学术团队,能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圕林2.0式合作 虚拟学术团队 图书馆2.0 工作室 圕林五散人 1 避俗趋新:2.0式合作与虚拟学术团队 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方式呈现出虚拟化的态势,E-Science作为一种全新的科研协作模式,它使分布于全球各地的科研人员能够组成“虚拟的”、“协同的”研究组织,实现仪器设备、海量的科研数据、文献信息等各种资源的共享。以web2.0技术为核心的虚拟交互工具的不断普及,使几乎所有的科学研究者都利用博客、即时通讯(QQ、微信等)软件、社会性网络服务(SNS)等Web2.O的方式进行交流及合作,同时不少研究者利用这些途径寻找科学研究的合作伙伴,利用网络弥补现实社会中的缺憾(如缺少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团队技术力量薄弱等),提升学术研究的能力和水平,本文将这种方式称为2.O式学术合作。简单地说,2.0式学术合作是指研究者因具有某些共同特征(如共同的学科背景)或研究旨趣而通过博客、社会性网络服务(SNS)、即时通信软件(如QQ)、微博等Web2.0的方式交流并结识,彼此碰撞思想并开展学术切磋的这样一种合作方式。 在图书馆界,书社会、图林博客圈(新浪)、E线图情博客、科学网博客、微博、众多的QQ(微信)群等都是寻找交流与合作伙伴的好去处。在这些圈子里,彼此并不相识的学者可能因为共同的兴趣、关注点等而彼此仰慕、结识,也可能因为对同一问题持不同观点而在相互“抬杠”中结识。他们基于共同的意愿而结成两人及以上的兴趣小组,在小组中开展深层次的学术交流,共同进行科学研究和撰写学术论著等,如果这种小组能够长期、稳定地存在,就形成了本文所说的虚拟学术团队。 按一般的定义,学术团队是指专业研究人员为了追求和实现共同的学术价值或学术目标而形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合作、相互辅助的学术群体。他们拥有共同的目标、遵循公认的行动准则和决策程序,他们知识互补并懂得相互帮助,知道怎样正确处理成员及团队内部的矛盾冲突。本文讨论的虚拟学术团队是这里所定义的学术团队的一个特殊形式,它具有学术团队的一般特征,但也有特别之处。“2.0虽然是技术时代的产物,但2.0绝不仅仅是技术,而代表上述这种网络时代的先进文化。”一个十数人的系所或研究团队建立了QQ群,开展学术交流、资源共享,或者一个大学班级建立了一个QQ群,同样会有一些学术话题或行业消息与资源的共享,他们顶多算是2.0技术的运用者,但不一定具有2.0的理念与文化,“比如草根、民主、平等、互动、创新、挑战权威、因你而变……等等。”笔者认为理念与文化才是虚拟学术团队的内核与价值所在。 从表象上看,虚拟学术团队至少具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团队是通过Web2.0的方式在互联网上形成和存在的,并没有实体的、正式的组织机构或名称;第二、团队成员通常不在同一个地域或机构,而是散布在全国或世界各地;三、团队成员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学术旨趣和研究领域,时常开展学术讨论、交流,成员之间共同承担研究项目或者合作撰写学术论著。 根据上述理解,“图书馆2.0工作室”(《图书馆2.0:升级你的服务》一书的作者)、“闷骚客主题沙龙”、“图林五散人”等都是圕林典型的虚拟学术团队,而且应该还存在更多这样的虚拟团队,只是由于他们没有公开或者没有以团队的名义发表学术成果,目前仍然不为众人所知。2星星之火:圕林虚拟学术团队的诞生 传统的学术合作具有明显的机构及地域特征,所形成的学术共同体几乎也都是以地域或机构为中心的,如清代的散文流派“桐城派”,因为创始人方苞和继之而起的刘大櫆、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故得此名。著名的芝加哥学派,则是指芝加哥大学的研究者以及他们所进行的研究和开创的研究规范。 传统的学术交流方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面对面的交流,包括同一地域或机构内成员的正式或非正式交流,也包括通过学术研讨会、培训会等进行的交流,这种交流方式较为灵活、多样,但有时间、地域和主题等限制;一种是以学术期刊为平台,通过学术论文进行交流,这是一种非常严谨、正式的交流;还有一种是信件和电话交流,但通常只能是一对一的交流。 一直以来学术界都有这样一种状况,即青年教师和研究生获得参加学术交流、研讨会的机会相对较少,再加上他们所在的机构中不一定有志同道合的研究者,致使他们在做研究时处于单兵作战的境地,有沦为井底之蛙的风险,这在图书馆学界尤为明显。一方面,除国内几家较好的高校图书情报院系(如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等)及少数大型图书馆(如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具有较强的研究团队或研究人员外,一些力量相对较弱的图书情报院系的师生及众多的各级各类图书馆的馆员,进行学术研究几乎都面临着缺少参加培训和研讨会的机会、组织内的团队力量薄弱、缺乏志同道合的交流与合作对象等困难。互联网尤其是Web2.0的诞生,为这一群有志向但缺少团队和平台的研究者提供了便利,使他们可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寻找合作伙伴。 与传统的学术合作与交流相比,2.0式的学术合作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学术信息获取与交流突破了时空限制,也就是说,只要有一台可以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或智能手机,研究者可以随时登录国内外各机构、协会、学者等的网站,了解最新的学术信息,便捷地获取各种语言的学术著作,与心仪的同行学者进行一对一、一对多或者多对多的交流。二是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方式便捷化、多样化,研究者利用web2.0工具除了可以实时地进行文字交流外,还可以利用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实现模仿现实学术研讨会的情境开展交流和讨论,实时地互通研究资料,共同撰写学术论文。三是可以利用互联网合作开展研究,传统的研究者在异地进行学术合作,主要是通过共享调查研究数据、共同创作学术文章等方式合作,如果需要共同做实验、调查等,通常需要奔赴异地才能实现。但Web2.0的诞生,让研究者在书斋里即可合作开展研究,研究者之间可以利用通讯技术随时随地进行讨论和合作,而且当网络成为一种普及化的社会事物以后,以网络作为研究对象或媒介的研究日益增多,这类研究几乎不用考虑研究者的地域特征。正是这些特性为2.0式的学术合作以及虚拟学术团队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按上文对虚拟学术团队的理解,我们已知的国内圄林第一个虚拟团队应该是起源于2007年的《图书馆2.0:升级你的服务》一书的作者——“图书馆2.0工作室”,金武刚和范并思先生在对该书的写作感言中这样写道,“《图书馆2.0:升级你的服务》一书正是在我们的提议、策划下,由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图书馆2.0忠实拥趸者,以2.0的方式共笔而成的学术著作。……在此书上署名的20多个作者主要是通过2.0式的网络交流聚集在一起的。他们来自于各不相同的工作或学习单位,相互之间基本没有师承、同学关系。有些合作者,甚至到目前为止还未曾见过面。”不仅如此,该书的写作方式也是2.0式的,“我们借助于博客、Wiki平台、IM群、邮件组等各类工具,进行合作创作,并保证创作中充分的头脑风暴和激情碰撞。”诚如该书前言所说,“这样一种合作所体现的,就是参与和奉献的图书馆2.0精神。 “图书馆2.0工作室”完成《图书馆2.0:升级你的服务》一书以后,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并未停止。笔者利用中国知网对该书的20余位作者进行逐一检索,发现自2007年以来,该团队中两位及以上成员合作发表的学术论文已有10余篇,而且具有非常明显的通过互联网开展合作研究的特征,如金武刚、钱国富、刘青华、陈晓亮和俞传正五位合作撰写的《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图书馆认同变迁研究——基于(读书>杂志(1979—2009)的文本分析》、《图书馆员网络社区信息交流行为实证研究——“大旗底下”QQ群个案分析》两篇论文,秦鸿、钱国富及钟远薪三位合作的《三种发现服务系统的比较研究》,钱国富和陈晓亮合作的《书社会:一群图书馆业者和他们所代表的生活》等论文。 “图林五散人”是固林另外一个具有合作事实的虚拟学术团队。该团队的五位成员中除广州阿华田和此方月当时均在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念书外,Follaw原工作于重庆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后转至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味斋主人先后就读于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和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图情牛牍于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就读,毕业后至云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工作,彼此并不认识,而且在现实社会中很难获得认识或合作的机会。五位的交流始于E线图情的论坛及博客,并在新浪博客及图林博客圈中得以进一步深化,至2009年3月广州阿华田率先与图情牛牍通过邮件取得一对一的联系,说“我们已经是好朋友了,只是一直没有言谈而矣。”开始了2.0式的交流,其后在阿华田的撮合下,五人先后认识并通过QQ群、邮件、电话等进行频繁地交流,至2010年12月形成了“图林五散人”这样一个称谓。五位的结识和交流完全源于对图书馆学的热爱和对图书馆事业的关注,在后来的交流中也主要以学术讨论(讨论某一学者或期刊刊发的论文,讨论某一热点话题等)、资源共享(共享学术信息、学术著作、科研数据等)和论著评阅(一位成员的研究成果通常在初稿写成之后邀请其他四位成员进行评阅,提出修改意见,给出综合评价)为主。直到2011年7月,五位成员到广州见面后,借助访谈乔好勤先生的机会,开始了学术合作。至今,全部或部分成员已有署名的4篇合作成果公开发表,包括五位对乔好勤先生和吴徐年先生的访谈录,Follaw和此方月合作的《基于FOAF的ILS真人图书馆管理模块设计》,味斋主人和阿华田合作的《数字遗产保存:图书馆义不容辞的使命》等。 当然,在网络圕林里,还有类似的团队,如“闷骚客沙龙”等,也有更多的研究者通过2.0的方式结识,并共同撰写学术论文,如Follaw与王福就是通过博客和QQ认识,并合作发表了《国内高校图书馆馆员主观幸福感的调查与分析》一文。 3 从这里出发:圄林虚拟学术团队的合作内容 根据上文对“图书馆2.0工作室”和“图林五散人”两个虚拟学术团队的分析,可以将其合作方式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3.1 学术讨论 王子舟先生在2011年全国图书馆学博士生论坛上的致辞中,总结读博士需要具有“读书、交流和思考”三宝,指出“所谓交流,就是有了学术见解要多与人交谈,参加读书会、学术论坛”,这三宝对有志于进行学术研究的青年教师、草根图书馆员和学生也同样适用,但是这群草根不一定都有在现实社会中参加读书会和学术论坛的机会,尤其是在中小型图书馆工作的馆员们,在本馆或本地可能难以找到可以讨论和交流的同事或同行。博客、网络论坛、专业QQ群等为我们提供了这种交流的平台。在学术讨论方面,虚拟学术团队内的讨论虽然不如公开的博客和论坛等全面和广泛,但它显然更有效率和针对性,也更为深刻,团体成员之间彼此认识、信任,对讨论的话题可以毫不讳言,多对多的互动也更能达到“真理越辩越明”的效果,而且讨论者不用担心自己的想法和成果被别人篡取、剽窃等。从这个层面上看,小团体的学术讨论同样值得提倡。 3.2 资源共享 资源主要包括学术新闻和学术文献两个方面,在学术新闻方面,一个研讨会的通知、一个有趣的话题、一篇有意思的论文等都可以在团体内实现互通有无,团体成员之间的阅读推荐、解惑答疑等也是重要形式,比如笔者在学习计量分析中遇到困惑,Fol-law就推荐阅读《信息专业人员常用统计方法》一书,并对如何使用SPSS软件提供帮助;在学术文献方面,既包括对别人的研究成果在小范围内的流通,比如对一些难以获取的学术文献,团队成员之间可以互通有无,也包括对各自研究资料和成果的共享,比如某项研究的统计数据、某项课题申报书等,这是一类在网络社区及互联网上难以获取但又非常具有参考和借鉴价值的学术资源。 3.3 论著评阅 所谓“旁观者清”,一份研究成果完成初稿以后,能够得到几位同行的客观甚至略带挑剔的眼光的评判,不仅可以减少论著的低级错误、笔误等,还可以发现研究成果的体系、逻辑等方面的缺陷与瑕疵,这对提升论著的水平无疑是非常有益的。“图林五散人”这一团队成立以来,论文评阅应该是做得最好也是最频繁的交流方式之一,团队的某位成员完成一篇学术论著(调查问卷、项目申请书等也类似)以后,通常都会通过电子邮件或者QQ群的方式发给另外几位成员,希望首先对论文进行综合评价,给出一个分数,然后根据各自的认识提出具体的评价和修改建议,例如,笔者与另外几位同行合作的学术论文《可持续发展之路:近年来中国农村图书馆建设研究评述》就得到“图林五散人”另外四位成员非常中肯的建议,如阿华田建议将原来的题目《中国农村图书馆可持续发展之路:近年来建设与研究评述》改为目前所使用的题名,此方月指出了论文中“建设和研究”两张皮的问题,味斋主人对文中涉及到“共享工程的基层点”、“农家书屋”、“总分馆”等内容到底算不算农村图书馆提出质疑,Follaw提出“近年能否有一个具体的时间段?在这个时间段中国农村图书馆建设和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否应该在摘要中和前言中有所阐述,以统领和引出后面的4个部分的评述。”等。文章从初稿到定稿,大体上就是针对上述疑问和建议进行修改,包括修改了论文题目,调整了前言部分的内容,还增加了农村图书馆的界定等内容,这无论是对这篇论文的质量还是对笔者的学术能力都是一种提升。 3.4 学术合作 虚拟学术团队得以形成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团队成员共同开展学术研究,上文已经就“图书馆2.0工作室”以及“图林五散人”的学术合作成果作过一些介绍。图书情报界之所以会诞生虚拟学术团队,我们认为这既与信息社会的大环境有关,也与图书情报行业特殊的研究特征有关。首先,社会性网络服务(SNS)、即时通信(如QQ)、微博等Web2.0工具,可以方便地实现多对多、文字、音视频等多种媒介的交流,为团队的群体讨论提供了高仿现实社会的交流方式,这为虚拟学术团队的学术交流创造了最基础的平台和条件。其次,图书情报学一直是应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先行者,当前众多的研究热点都是以信息与网络技术为基础或工具的,比如数字图书馆、关联数据、图书馆2.O、网络用户行为、信息计量与网络计量等,这些研究从构思到成文,从实验(调研)到分析,基本上都可以利用信息与网络技术来实现,这为虚拟学术团队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内容。 4 无限可能:圕林虚拟学术团队的未来 信息通讯技术的成熟为圄林诞生虚拟学术团队创造了客观条件,图书馆工作人员学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他们有了学术交流、合作的意愿,图书情报学作为一门信息加工和处理的学科,相比起其他学科,它对这种2.0式的交流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更强烈的需求。 自2002年以来,在圄林的虚拟论坛、博客和虚拟社区等平台上,诞生了一批思想活跃的知名网络图书馆人,其中有的是圊林知名学者,如老槐、Keven、竹帛斋主等,也有一些草根脱颖而出,如一问、游园、图谋、云影等。但在“图书馆2.0工作室”诞生之前,这些网络图书馆人之前的合作并不多见,也不成气候。 近几年在网络图书馆圈子里的新鲜面孔日益减少,难现2008年前后的辉煌,这一方面与目前虚拟论坛、博客等逐渐式微的社会大环境有关;另一方面,随着图书情报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术和技术前沿问题,如关联数据、书目框架、大数据等,不仅需要研究者紧跟国际学术潮流,还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科研团队共同研究。但对现实的图书馆而言,多数图书馆并不具备这样的团队实力,寻找自身机构之外的学术合作者成为网络图书馆人的必然选择。我们相信,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固林还会诞生像“图书馆2.0工作室”和“图林五散人”这样的虚拟学术团队,他们将会成为图书馆学界一股别具风格的研究力量。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