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试论博物馆藏品的可持续管理
范文 董宜彬
摘 要:博物院藏品经过时光长河的洗礼,其所承载的民族记忆、民族希望发挥着社会教育的积极作用。实现博物馆藏品的可持续管理不仅能使我们更好地窥见藏品背后的历史信息,更能开展历史教育,激起我们对民族、对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关键词:博物馆;藏品管理;可持续
中国是一个有历史、有文化的国度,在几千年的发展和演进中,中华民族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而这些文化又以风俗习惯、思想流派等不同形式所表现。其中,文物古迹便是体现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方式。近代中国的积弱,使许多文物珍品被破坏和掠夺,因此,如何保护和管理现有文物便成为博物馆工作的重中之重。
1 博物馆藏品可持续管理的必要性
博物馆藏品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这种价值和作用不仅在于其本身所具有的时间、艺术等价值,关键还在于它是博物馆的物质基础并具有信息传递作用。
藏品是构成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博物馆与其他领域进行交流的媒介,与社会公众进行对话的载体。通过众多意义丰富且独具价值的藏品,可以彰显博物馆作为文物管理与保护单位具有的资本与优势。在博物馆内,人们可以通过所展出的藏品,有选择、有需要的读取历史信息,并享受精神层面带来的快感。
同时,作为历史的见证物,藏品承载着大量的信息,通过其自然属性,我们可以欣赏到它们独具的艺术与科学价值,并从不同领域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而通过其社会属性,则可以得到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关联的各种信息,较为全面地认识人类社会的变迁。可以说,藏品是人们认识自然、学习历史的重要媒介。而若使藏品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必须对其加强可持续性管理。
2 当前博物馆藏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库房管理问题
首先,库房面积尚不能满足储藏藏品的需求。这主要是由于许多博物馆在库房建设时未能充分考虑到库房的预留空间,在库房规模体量上缺乏预见性。其次,即便有充足的库房面积,也仍旧会出现藏品陈列、管理的杂乱无章。在我国,博物馆库房大多是仓储式收藏,虽然连年增加设备,但始终难以突破旧有模式,不能根据藏品的年代、种类、性质等分门别类的建设库房并对其进行管理。这导致库房空间的不合理利用,难以发挥藏品管理工作应有的作用。
2.2 博物馆藏品管理制度问题
博物馆藏品管理制度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但主要问题还在于人员的组织管理制度。《博物馆条例》明确指出:“博物馆应当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有关组织管理制度。”当前,在一些博物馆中人员管理比较混乱,经常出现同一人管理博物馆账目和文物的现象,缺乏强有力的监督体系。同时,按照要求,“博物馆法定代表人、藏品管理人员离任前,应当办结藏品移交手续。”有些管理人员仅仅管理自己的一个摊位或展区,缺乏对其它藏品的认识。当工作交接时,由于缺乏细致的交接手续,往往不清楚该库的具体情况,导致对藏品管理的不善。此外,由于高校对博物馆所需要人才培养量不足,致使博物馆的许多工作人员并非专业人员,且由于人事管理的不足,专业人员也更多集中在研究机构或规模较大、藏品种类丰富的博物馆,使得基层储蓄人才不足,难以对藏品进行有效的修护和管理。
3 实现博物馆藏品可持续管理的路径
3.1 加强博物馆藏品的保护
博物馆的藏品保护工作是进行藏品可持续性管理的基础,只有保证藏品的安全性与完整性,才能有效地开展后续工作。这要求博物馆工作者必须充分考虑藏品储存所需的适宜的环境条件以及完善藏品修护体系。
3.1.1 温湿度
由于藏品大多被埋藏在地下,经过长期的氧化、腐蚀等化学反应,一旦出土被陈列在博物馆中便将对温度与湿度有较高的条件。因而,必须在展廳、库房等地安装数字记录器、毛发记录器等,以便随时监测藏品周围温湿度的变化。有关人员也应对这些温湿度进行定期的记录,通过对比数据得出环境有无异常。
3.1.2 防范生物污染
微生物的入侵往往使藏品面临被腐蚀的风险,而这些生物通常是从空调的通风孔处进入,此外,夏季的高温天气也是生物繁殖的温床。游客与工作人员的进出也同样能使生物进入馆内。博物馆应当建立较多的更衣室、风淋通道等一系列空间设备以保持良好的通风。同时,对馆内的植物、鲜花等进行定期更换护理,选取适宜的植物置放在馆内。此外,通过生物捕捉器与霉菌控制器,定期定点地对有害物质的生存情况进行检测,掌握其生长的动向,做到有效防范。
3.1.3 加强藏品的修复工作
对藏品的修护工作自然离不开修复人员的专业技术,国家应向高校投入一定的资金加强对文博人才的培养。此外,还要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根据藏品的性质与材质进行科学分析,选取最贴合的材料,将由于修复产生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3.2 博物馆藏品的数字化与信息化管理
3.2.1 建立藏品信息化档案
藏品档案是对藏品进行管理、分类、检索必不可少的手段。传统的以人力为主的档案管理存在着管理难度大、效率低等问题。而随着现代信息化、网络化的飞速发展,大数据库系统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给博物馆藏品建立信息化档案势在必行。通过网络检索,能够快速准确地掌握藏品所在的库房位置、获取藏品信息,减少了人力管理所带来的一系列弊端。
3.2.2 博物馆藏品数字化
进行博物馆藏品的数字化是一种时代要求。许多博物馆开始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博物馆藏品进行数字化管理。通过数字化,在家就可以参观博物馆藏品,体验历史的气息。并且,藏品信息经过数字化处理能够得到永久的保存,使藏品为后代留下永久的研究资料,这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实体博物馆的不足,推进了博物馆藏品工作中的可持续性管理。
3.3 加强公众服务与藏品利用
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机构,必须秉持为人民服务的原则,要贴近人民群众的实际和生活。博物馆的陈列语言应该大众化,通俗易懂,激发观众兴趣,拉近展览和观众的距离。还应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为不同人群、特殊人群考虑,配置相应的服务设施。只有公众认可博物馆,博物馆藏品承载的民族文化、民族记忆、民族梦想和民族希望才能被公众更好的理解吸收,博物馆藏品才能得到更好的利用。
参考文献
[1]雷鸣霞.如何实现博物馆藏品管理中的可持续化[J].自然博物,2017(4):124-129.
[2]李文琪.对藏品及藏品保管工作的再思考[J].中国博物馆,2013(1):49-54.
[3]孙峰.博物馆藏品保护略谈[J].上海文博论丛,2005(4):52-5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17: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