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1+X”证书制度与”三全育人”体系建设的有机融合分析
范文

    摘 要:《国家职业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1+X”证书制度,是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三全育人”是指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旨在全面提高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有效融合育人和育才两种机制,是探索中國特色职业技术教育的新模式和路径。本文研究了“1+X”证书制度和“三全育人”体系融合的必要性,并探讨了有效性。

    关键词:“1+X”证书制度;“三全育人”体系;融合路径

    基金项目:浙江省中华职业教育科研项目(项目编号:ZJCVA12),浙江省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项目(项目编号:YB201924),校级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020YB11)。

    “1+X”证书制度是不断提升职业院校学生服务企业、产业、社会的本领,“三全育人 ”体系主要是通过思政教育培养爱国青年,二者融合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举措。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如何把“1+X”证书制度和“三全育人”体系科学的融合值得学者深思和

    研究。

    1 二者有机结合的必要性

    1.1 学生价值观取向错位

    在职业教育实用主义的影响下,职业院校的很多学生在价值取向上存在一定的错位情况。在他们看来思想政治教育意义不大,几乎没有什么作用,对接下来他们比较关注的就业没有太大的影响,从而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上,这更能帮助到他们今后的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因此导致一些学生出现反感和排斥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优化学生们的思想,让他们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下不受到其他思想的影响,因此高校教师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2 “三全育人”环境的市场

    纵观国内很多职业院校,全员育人的环境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形成,各个职能部门育人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很多管理人员依然认为学生工作部(处)等机构是专门开展这项工作的部门,和自身没有太大的关系,没有建立和完善部门协同育人体系。无论是教学还是管理,或者服务仅仅依靠辅导员老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让他们承担大量的工作。虽然这一思想和观点无法把学生在校期间面临的诸多问题很好的解决,但是依然值得尝试。所以,学生在校期间遇到的问题不仅仅是纪律问题,事实上还会遇到诸如心理、教务、情感、安全、生活、就业等问题。仅仅依靠辅导员解决,工作力量、工作力度、工作强度显然不足。也就意味着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把思政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各个部门各负其责,充分发挥育人工作,实现全角度的育人,借此实现更好的效果。

    1.3 缺乏“职业特点”的德育

    如今,在很多职业院校之中开始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没有完全突出“职业”的特点,没有科学的区分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不重视全面提升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质量和效果。职业院校特色的思想教育模式尚未形成,针对性不足,因此思政教育着力点不足,不仅如此,我们在思想教育教学领域付出大量的努力却得不到想要的效果。

    2 二者有机融合的路径探究

    2.1 坚持育人导向,突出价值引领

    学校的两项基本职能是教书和育人,其中育人是最重要的,在育人之中最紧迫的就是德育,因此我们必须把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这一使命很好的抓住,在思想教育领域有效地开展工作。技术是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方向,是今后各个领域、区域内竞争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承担着重要的工作和任务。所以,我们必需坚持原则进行育人工作,有效的结合德育教育和知识技能教育,不断突出学生的价值,在政策的主导下,深入塑造大国工匠精神,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让学生有坚定地为国家奋斗的理想信念。

    2.2 坚持专业导向,融合课程思政

    职业院校的学生在业务技能上应该具有鲜明的专业性和职业性特点,也就意味着应该区别于普通类型的思政教育,必须坚定不移的走因材施教的思想教育路线和方针。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认识:思政教育的课堂教学是主要的阵地和渠道,而生命线则是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学生的就业情况。也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有效的和职业技能的学习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对专业课程的思政因子进行充分的挖掘和探索,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应用,比如启发式教学、游戏教学等等,形成符合自身实际情况且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才能把学生的认同感获得,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实现思政教育实效性的提升。

    2.3 坚持实践导向,深化校企合作

    职业院校在开展思想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所学专业的特点,把实践应用给予突出,切实开展理论联系实际活动。把学生的职业能力、技术水平和就业能力全面提升,这是职业院校必须坚守的硬实力。所以,我们可以和企业相联合,根据行业实际情况,精准的实施政策。在校企互动的帮助下,借助参观学习、实习调研等多种渠道,把学生组织起来学习企业文化知识,把学生的全面感知能力不断提升,让其职业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全面提升。

    2.4 坚持责任导向,推进六位协同

    “三全育人”应该实现全社会共同育人,形成学校、政府、企业、行业、科研机构、能工巧匠部门“六位协同”并建立联动机制,切实突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性,这是开展思政教学的关键所在。我们要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把思政、行为规范、学业要求等科学的渗透其中。因此,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各个部门应该在该工作中加强协调联动,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部门和人员之中,用责任倒逼联动,实现良好的

    氛围。

    3 结束语

    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社会上对技术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很多职业院校开始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需要把改革全面引向深入。毋庸置疑,在"1+X"证书制度推动下,职业院校的思政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情况。因此,我们必须把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有效的综合其育人和育才。职业院校只有很好的结合起人才培养和德育工作,才能实现更好的培养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孙清磊.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高校名师班主任角色定位及育人优化[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3):135-140.

    [2]苏航,赵晓冬.院系两级协同构建高校“一二三四”式“三全育人”体系——以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商贸系为例[J].知识经济,2020(16):146-147.

    [3]苏秋香.职业院校“1+X”证书制度与“三全育人”体系建设的有机融合[J].儿童发展研究,2019(03):21-24.

    [4]许远.基于“1+X证书”的“课证融合”教材开发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9(07):32-40.

    [5]王桃英.有效学校建设:正式制度与制度社会资本的有机融合[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3(10):12-16.

    作者简介

    林清辉(1980-),浙江台州人,高级实验师,长期从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0:0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