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网络时代图书资料管理的新模式分析 |
范文 | 摘 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的社会发展迈进了新的历程,各种各样的高新科技开始出现并且给社会事业提供了新动力,特别是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改变了我国传统社会事业的管理和发展思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过去的图书资料管理方法愈发落后,很难提供符合预期的管理效果,而图书资料管理模式的变更,正是网络技术发展的最突出产物。本文首先简单地阐述了传统图书资料管理存在的问题,而后对加强网络建设、加强信息共享等新模式要点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网络时代;图书资料管理;新模式 中国是一个历经千年而不衰、文明传承从未断绝的国家,在漫长的岁月中留存下来的各种图书资料浩如烟海,数目难以理清,过去的图书资料管理方法能够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导致许多珍贵历史资料和图书信息遗落在时间长河当中,这显然不符合图书资料管理的初衷和要求。对图书资料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和研究,是推动我国图书资料管理事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因而我们有必要、有意愿对本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1 传统图书资料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一,馆藏型无法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过去的图书资料管理主要是通过馆藏形式开展,由图书管理人员负责图书资料的采购、整理和存储管理,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才能完成这个过程。然而问题在于,馆藏图书资料往往会受到空间限制,因此数量比较有限且内容相对单一,很难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图书资料信息,另外图书馆不可能二十四小时全天候开放,因此人们想要学习和查阅资料还受到时间的限制。第二,图书资料的开放化和共享化程度低。过去的图书资料都是纸质形式、非动态化的,每一种书籍的数量也比较有限,被借走以后其他人就无法再借阅这本书,因此图书资料的共享效果并不好。另外,图书馆的资料实际上大部分是固定的,虽然每隔一段时间也会进行更新,但是更新速度仍然十分有限。第三,图书管理人员管理技能不强。过去的图书管理人员往往没有经历过专业化的教育,只要能够进行图书采购和分类,并且对图书馆内部设施进行简单维护,就能够胜任管理工作,但是一些比较珍贵的图书资料却对管理人员提出了极高的能力要求。特别是在网络技术与图书资料管理相结合以后,管理人员技能不过硬的问题就愈发明显,许多人很难适应图书资料管理的新模式。 2 網络时代图书资料管理的新模式 2.1 图书资料应加强网络化的建设 上文中我们简单提到,传统图书资料管理工作都是由人工方式开展的,因此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物力财力才能完成任务,更重要的是人工管理的效率相对来说比较有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对图书资料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图书资料的管理可以与网络技术相结合,从而解决传统人工管理存在的一系列不足之处。具体来说,就是需要扭转落后的管理思维,认识到网络化建设的必要性,积极主动引进和购买计算机扫描仪等先进设备,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从根本上为网络时代图书资料管理的新模式的建立提供支持。 2.2 图书资料信息应该不断加强共享 中国的网络化技术目前已经相对成熟,各种各样的搜索引擎有效提升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便利性,人们对图书资料的需求度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满足,但是这种零散的碎片化信息,必定不可能完全取代图书资料的完整性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图书资料信息就更应该以网络平台为基础不断加强共享建设。这样一来,图书资料的管理人员工作压力会得到很大的疏解、图书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也能够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具体来说,想要加强信息共享,管理人员首先需要做的就是结合图书资料的实际情况,构建具有便利性和实用价值的图书管理系统。以地方局域网为基础扩大图书信息共享平台,让数据互联、信息共享成为可能。另外,还需要对读者的个人信息获取偏好进行分析,确保图书资料管理服务的针对性。 2.3 图书管理人员应该不断提高专业素质能力 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无论是在人工模式下还是在网络模式下,都离不开人的支持与运作,因此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在今天同样重要。为了有效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也为了促进职业责任感的提升,可采取定期安排人员进行培训的方法,邀请和聘请网络技术及图书资料管理方面的专家到单位举办讲座,也可以组织骨干人员到其他先进单位进行学习和考察,获取先进的网络图书资料管理经验。另外,还需要从源头处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的能力,在招聘的过程中加大考察力度,从根本上提升入职人员的素养,不断以旧换新从而达到提升整体专业能力的目标,为推动我国网络时代图书资料管理模式创新做出努力。 2.4 智能化网络信息技术管理的应用 近年来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大,基本上涉及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图书资料管理同样可以与网络技术相结合,而在这个过程中引入智能化技术就显得更加重要,比如说在图书信息系统中纳入智能化查找功能,就能有效提升图书资料的查找速度和效率,从根本上提升图书资料管理及配套服务的有效性。另外,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还需要结合实际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对智能化技术进行学习和了解,便于短时间内完成大批量图书资料的管理、整合工作,比如说以图书智能化目录编辑功能为手段,就能有效提升图书资料的管理水平,解决过去资料入库难的问题。 2.5 加强网络安全的管理 网络技术的高度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生产带来了新的驱动力,因此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追捧和认可,然而问题在于网络技术的发展也让一些隐秘的信息变得透明化,各种共享技术的发展也给图书资料的有序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网络化平台上的图书信息是虚拟的信息,不再需要考虑防虫防蛀防火等问题,但是网络安全给图书资料带来的风险毫不逊色于虫害火灾,想要保证网络平台上图书资料的安全性,图书管理人员就必须要尽快认识到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并积极主动地引进图书资料信息安全保障系统,建立防火墙以杜绝黑客、病毒等不安全因素。最后,还需要定期对图书资料网络平台进行筛查,查找其中的病毒等,从根本上解决网络平台安全性不足的问题,推动网络时代图书资料管理的模式创新。 3 结语 网络时代的到来,给人们带来的是社会生活形式的变更、是诸多管理模式的创新和改变,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同样受到网络化的影响,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在今后的工作中,图书管理人员务必要加强对网络技术的学习和研究力度,做到“充分了解、轻松利用”,同时积极主动引入智能化技术、推动图书资料的有效共享,将网络信息安全放在第一位,从而让网络时代图书资料管理的新模式能够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娜.网络时代下图书资料管理的探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18):150-151. [2]马博.浅析图书资料管理的改革与创新[J].才智,2018(28):228. [3]张蕾.网络时代下的图书资料管理新模式[J].农家参谋,2018(12):215. [4]朱姝.网络时代下图书资料管理的探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34):41-42. 作者简介 蔡艳维(1985-),女,回族,山东聊城人,本科,初级,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资料。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