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信息技术的度
范文

    王红霞

    【摘要】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越来越深入、广泛,同时也出现一些误区和偏差.针对出现的问题思考如下:信息技术不能成为课堂唯一的资源;信息技术不是素材的简单堆积,要甄别有效资源;技术是“快”的,而教育是“慢”的.

    【关键词】误区分析;对策;学生立场;独立思考;感情交流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教师便于创设简洁明确、注重实效的情境,使重难点把握精准,体现本质,优化教师的“教”,支撑学生的“学”.在为我们的教学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使用误区,致使有的课堂教学低效、枯燥.现将有关调研思考如下.

    一、信息技术不能成为课堂唯一的资源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用眼睛看,要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调动多种感官参与,使数学活动更加生动活泼,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的操作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建构过程.

    我们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长方形面积计算一课中,长方形面积=长×宽,讲起来很容易,学生记起来也很容易,但为什么用直尺量出的长就要乘尺子量出的宽呢,厘米×厘米就要得面积吗?这是很没有道理的事情,当长是6厘米,其实就是6个1平方厘米的方格,量的是长度,想的是方格.沿着长可以摆几个1平方厘米的方格,沿著宽可以摆几个1平方厘米的方格,这个时候让每名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学具在作业纸上摆一摆,思考一下,发现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最后教师用多媒体课件配合孩子的思维,融合教学会达到很好的效果.

    孩子在亲自参与的操作实践活动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及推理概括能力,理解和掌握了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获得了数学的思想与方法.

    二、信息技术不是素材的简单堆积,甄别有效资源

    网络上,资源库里有大量课件,信息量增加了甄别负担.如果教师被已有课件牵着走,课堂效果就会很低下.

    如曹晓静老师所设计的“统计”这一课.以往的教学容易上成统计图的认、读、画课,剥夺了根据数据,分析判断事实的空间.而曹老师认为统计不等于绘图,要让学生感到数据真实有用,真能解决生活中的事情,给出决策.她很巧妙地甄别出了多媒体资源,在统计身高时,面对132厘米,136厘米的数据,一格如果代表10厘米,50厘米,很费精力且找不准;代表1厘米画不下,不够用,怎么办呢?她成功地用多媒体演示通过统计图底部一格的压缩、压缩、压缩……压缩过的那一格用曲折线表示,可以代表任何数据.课件的动态演示解决了孩子心中的困惑.数学是抽象的,学生的思维却是直观的,数学学习就是要充分利用直观的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数学,让学生看到“数学知识的样子”.

    三、处理好“快”与“慢”的关系

    日本著名教育家佐藤学说:“教育往往要在缓慢的过程中才能沉淀下来有用的东西.”如果课堂上过分地用多媒体追求“高效课堂”,学生像速记员一样,来不及回味与思考,整节课都是在教师的“快讲”和多媒体的“快闪”中度过.课堂的停顿和学生的思考便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例如,“角的度量”一直是我们教学中需要挑战的一个难点,有时候一节课下来,通过多媒体演示“角的顶点和量角器的中心重合,一条边和0刻度线重合,看另一条边所对应的刻度”,教师在课件演示的基础上快速地总结出“二合一看”,这么看似简洁,又颇得要领的方法,怎么孩子就是记不住呢?其实孩子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师抽象概括的要诀反而增加了难度,教师附加的认知负荷挤占和压缩了生成的认知负荷.华应龙老师在设计这节课时,把大量的探索空间留给学生,学生在实践中用自己的理解发现“量角其实就是把量角器上的角重叠在要量的角上”.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量角的本质是什么?——重合,如果学生在量角器上清晰地找到了角,量角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我们习惯性地认为,技巧性强的方法才是好方法,教学就是“多、快、好、省”地把方法教给学生.理想的课堂应该是这样的,在课堂上,我们看不到教师急切地想把结论奉献给学生的浮躁,看不到大部分学生似懂非懂的照搬,看不到后进生不知所措的茫然.

    四、信息技术一定要有学生的立场

    不能用信息技术代替学生独立思考,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从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出发,依靠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理解教学内容.信息技术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知识的传授密度,但也出现了“人灌”变“机灌”的现象.可能教师的课讲得准确而易懂,可是学生什么也没有学到,没有思考和研究活动,记忆会变成一种有“漏洞的”东西.孩子知识储备得越多,往后的学习反而越困难,究其原因,知识是死记硬背得来的,不是经过大量的分析、概括、研究实施深入思考得来的.如果是死记硬背得来的,当高年级涌来的知识越多时,储备的知识不能进入良性循环触类旁通的状态上,学习新知就越难.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积累基本的数学学习经验、数学思想方法.信息技术的应用就是在过程中给予适时适度的帮助和启发.判断一节课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的条件就是看这节课上孩子的思考量有多大.必要的时候,在常态课中留白.

    总之,在运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的同时,要把握好“度”,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服务,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这样才会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3: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