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创新型公益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公益发展的启示
范文

    蒙薇 杨晨 李鑫 李露楠

    【摘 要】大学生作为我国公益发展的重要群体之一,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和局限性,了解大学生参与社会公益的现状和困境,拓宽视野以寻找公益发展的新的可能性,才能真正从公益实践活动中获得启示,找到应对策略。

    【Abstract】As one of the important group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welfare in China, college students have their own unique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Only by understand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edica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social public welfare, and broadening their horizon to find new possibilit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welfare, can they truly get inspiration from the practice of public welfare and find countermeasures.

    【關键词】创新型公益;大学生;公益发展

    【Keywords】 innovative public welfare; college students; public welfar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G641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志码】A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编号】1673-1069(2019)03-0077-02

    1 引言

    我国社会公益发展起步较晚,群众普及程度不够,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而大学生在投身社会公益活动的同时又因其群体的特殊性面临着独特的现状和困境,一方面,由于学校提供的公益资源十分有限,造成公益形式单一,大学生群体难以达到深层次的参与公益活动;另一方面,大学生拥有的独特能力难以在参加的公益活动中发挥优势,以及不能得到正规的培训,造成公益活动的需求与大学生自身专业能力不对等的情况。加之,难以打破的社会公益的惯性思维让大学生参加的公益活动缺乏互动性,对公益概念的理解也停留在表层,难以真正了解公益。

    2 大学生参与社会公益的现状和困境

    2.1 公益形式单一,缺乏多样性

    我国社会公益的发展起步较晚,公众参与社会公益的普及性还较低,尤其是参与群体具有明显的集中性[1]。大学生虽然作为具有代表性的参加社会公益的群体之一,但由于参与的公益活动多集中于校园,而缺乏多样性,其参与的多集中于小学支教、探望敬老院老人、引导公众秩序等缺乏深度体验的社会公益活动。此外,社会上虽然涌现出了许多专为大学生设立的优秀的公益活动组织,可受到传播途径的限制,有需求的大学生无法得知活动信息,以及获得信息的大学生没有时间参与活动,进而造成公益资源浪费。校园公益活动形式的单一与公益活动传播途径的限制共同造成了大学生可以参加的公益形式单一,内容缺乏多样性。

    2.2 缺乏专业培训,能力不对等

    我国公益发展的现状导致参与社会公益的群体大多热忱却又缺乏系统而专业的知识。人们缺乏对公益活动深度的认识,加之社会普及率较低,共同导致了热心做公益的大学生缺乏最基本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而作为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群体,除了有着热情和活力外,还具备大学课程教育下的专业知识,在大学生可参加的公益活动中,大多无法利用大学生自身这一优势,导致大学生所具备的专业能力无法运用。

    2.3 公益惯性思维,欠缺互动性

    公益形式的单一与专业能力的缺失导致大学生在参与公益活动时,具有程式性和局限性的惯性思维。其对社会公益的认识还停留在已知的缺乏深度的公益活动上,并且认为公益就是运用自己拥有的能力对别人施与援助,但公益却不仅限于此,我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其实也收获了不一样的感悟和经历,做到想别人所想,将公益看作是可以互动,可以共享的事件,打破公益的惯性思维,才能做到在真正帮助到别人的同时,自身也可以有所收获。

    3 新时代背景下创新型公益的特点与优势

    3.1 理念创新,拓宽公益关注点

    公益是个人或组织自愿通过做好事、行善举而提供给社会公众的公共产品。在这里,做好事、行善举是对个人或组织行为的价值判断;行动的结果是向非特定的社会成员提供公益产品[2]。公益并不只局限于对经济上有困难的群体提供帮助,着眼点更应该落在更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上。除了关注人的物质生活,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国家的强盛,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更应该聚焦到对精神的关注。演员陈坤发起“行走的力量”,将人们对公益的概念从帮助他人扩展到了关注自我,通过提升自己来向他人传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生活理念,同时也向大众展示了公益在精神方面对人的帮助。除此之外,还有像“冰桶挑战”“多背一公斤”“倾听小镇”等多种形式的公益活动都将公益的着眼点从单纯物质转移到了对病症的关注、与孩子们的交流的体验以及对艺术欣赏能力的提高上。它们对公益关注点的扩展将提高大众对公益的兴趣,拓宽人们对公益的认知,从而吸引更多的人理解公益的真正含义,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大学生群体有着无限的活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扩宽其对公益的认知,便可以使他们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公益活动,获得更深层次的体验,了解公益的真正内涵。

    3.2 途径创新,寻找公益传播新媒介

    科技让人们的生活变得精彩纷呈,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更使世界变得触手可及,同时给公益的传播与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3]。支付寶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支付方式,而随着支付宝使用频率的提高,它也将回馈社会的理念融入其中,蚂蚁森林的出现改变了公益的形式,不再是通过简单的资金援助而达到公益的目的,它将人们所做的每一件小事都变成了实现公益的方式之一,将简单的资金援助转变为凝结社会群体的力量改变我们的生活环境和公益理念。读图时代的发展催生了短视频的诞生,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已经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手机应用,而它同样也在发展正盛之时,推出了例如“画出梦想抖动未来”的公益活动,将孩子们的作品与自己短时间的陈述相结合,呼吁人们关注和帮助内蒙古川县失依留守儿童。无独有偶,“小朋友画廊”的互联网公益项目,正是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在短时间内便实现了1500万元的筹款目标,1元钱对于每个用户来说是一笔小数目,但是互联网却极大地扩展了筹款的范围,同时也扩展了项目的知名度。

    4 创新型公益实践活动的启示与大学生公益发展策略

    4.1 延展公益广度,挖掘公益深度

    高校中现有的公益活动循环程度低,持续性差,主要集中于探望老人、辅助维护社会秩序、支教这种近乎饱和的公益活动,挖掘公益的深度与广度更应该成为大学生公益的发展方向。大学生作为参与社会公益的集中群体之一,应该发挥自身优势,从多角度、多方面关注、参与公益活动。一方面,大学专业的多样性赋予了大学生多样的专业技能,高校公益组织应加强与外界社会的联系与交流,寻找或创造与大学生专业更加契合的公益项目,实现大学生专业方向与公益需求点的精准契合。另一方面,高校应加强对学生志愿者技能的培训,提高学生志愿者质量,从而提升公益质量。同时,大学生作为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应当提高自己的责任、奉献意识,培养回报社会的价值理念,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挖掘公益深度,承担社会责任[3]。

    4.2 发挥自身优势,打造特色公益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指出,“广大青年科技人才要树立科学精神、培养创新思维、挖掘创新潜能、提高创新能力,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超越。”大学生作为新一代青年,应肩负起打造特色公益,创新公益形式的重任。结合自己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做公益,例如武汉体院志愿者们推广“健康快乐行”阳光助残活动,用自身专业优势和实际行动弥补了残障人士户外活动短缺的遗憾,拓展了他们与社会接触的空间。同时,应避免活动过于雷同,同一活动多频次地出现。传统的公益活动已经很难引起人们的共鸣,新时代大学生应该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将公益形式多样化、个性化,加强公益活动灵活性,形成良好的公益生态系统。

    5 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新时代背景下的创新型公益实践发展模式,大学生群体应打破传统公益理念对个人公益思维的桎梏,突破创新,实现对社会公益理解朝着更有广度和深度的方向延伸,同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公益内涵的理解,发挥自身优势,将个人能力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回馈社会的同时,努力实现个人价值,真正地满足公益活动的“共益”要素,在新时代中实现社会公益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参考文献】

    【1】方伶俐,彭道涛.我国公众参与社会公益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9(1):36-38.

    【2】张雯婷,黄悦迪,韩雨蓉.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公益互动平台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2):124-125.

    【3】陈媛.创新型公益实践活动对高校公益社团发展的启示[J].南方论刊,2013(5):58-6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