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试论非现场审计在“三公”经费审计中的应用
范文

    颜凯红

    摘 要 现场审计不能有效地解决审计的根本问题,而且现场审计的工作效率一般。在“三公”经费审计过程中,我们运用非现场审计制定审计模型,和现场审计结合,高效地完成审计工作。本文主要分析非现场审计的操作步骤和“三公”经费实施非现场审计的范围,制定审计模型,实施审计整改,有效减少事业单位的经费支出。

    关键词 非现场审计 “三公”经费 应用 事业单位

    “三公”经费的问题一直受到广大民众的关注,仅仅依靠现场审计已经不能全面、彻底地解决“三公”经费问题。本文制定非现场模型,研究如何将非现场审计应用到“三公”经费审计中。

    一、非现场审计的思路

    (一)审计计划环节

    对于“三公”经费敏感费用的审计方法基本都是核对业务单据和发票凭证,这样可能导致审计成本大幅增加,降低审计的效率。所以需要具体、客观地审计“三公”经费,采用非现场的审计形式,对“三公”经费进行准确跟踪。审计计划就是由专业的审计人员根据事业单位资源环境下“三公”经费内部特点和产生原因,制订审计工作计划,清晰了解审计工作的方向和重点内容。

    (二)审计实施环节

    与传统的审计工作不同,“三公”经费的审计工作在开展审计工作之前运用现有的事业单位资源和业务管控等辅助系统,对被审计单位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就能发现被审计单位的业务问题。现场审计是一种当单位对审计结果产生疑问后的事后审计行为,能够对非现场审计工作具体步骤和审计技巧进行持续性的修改。公司的非现场审计是业务数据和采集的过程,通过采集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数据,进行持续全面的分析,快速发现审计对象的问题,为现场审计提供线索。非现场审计应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不受任何限制地采集被审事业单位的资料,二是有分析被审计事业单位资料的技术。非现场审计强调的是有相关技术的智能工具,运用现场审计传递过来的有效审计线索,进行加工,导入非现场审计系统,改变现有的审计模式,提高审计的工作效率。

    (三)审计报告环节

    在非现场审计工作中,除了通过对审计对象相关数据的整理和分析,非现场审计的重点还有依据这种长时间的在线审计数据,能够制定出平常状态下的业务审计监察报告,我们通过检测报告就能认识和控制经营风险。运用非现场审计,需要通过相关的监督平台对审计问题、审计事项的后期改正问题进行跟踪,确保审计的单位及时改正问题,使审计的结果得到有效执行。

    二、非现场审计的范围

    (一)公务接待费审计

    公务接待费用一直居高不下,一是大部分的接待费都在预算外循环,很难把控接待费的具体数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接待费一定要全部纳入预算,而且要接受媒体和大众的监督,还应该分级别制定标准,对于违规者严格惩治,各个部门坚决贯彻六大要求,简政放权释放制度红利、规范权力运行和政府行为、管好钱财编制预算、政务公开、勤俭从政减少会议和文件、依法促廉。关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相关的额外开支费用,如会议费、出差费、培训费用等。

    (二)公务用车审计

    按照中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总要求,坚持社会化、市场化方向,创新公务交通保障机制,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公务活动实行社会化,采取报销公务交通费用、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保障公务出行,从严配备定向化保障的公务用车,实现中央事业单位公务交通保障高效、费用节约、成本下降和管理规范。利用非现场审计公务用车,关注公务用车报销费用的情况,大额公务用车费用的支出是否合理,特别注意大额整数的公务用车费用支出的规律性,注意公务交通的补贴是否符合标准,发放范围和方式是否按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三)因公出国审计

    因公出国是指受事业单位派遣,以执行公务为目的出国活动。非现场审计通常关注出国的人数、出国的时间以及活动国家的数量、预约国家的手续时间是否符合规定、食宿的支出是否严格按照制度标准、是否有费用重叠变相支出。

    三、审计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一)构建审计模型

    对于“三公”经费的非现场审计构建审计模型,应该遵循构建非现场审计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按照固定的分析顺序可以分为四个环节,根据审计的对象制定非现场审计的方案;之后提交非现场审计设计的方案计划和对“三公”经费在审计时可能遇到的问题;根据方案计划找到有效的验证报告和专项审计报告;最后持续有效地开展审计工作。这四个环节中非现场审计的设计方案和找到有效的验证报告两项是开展审计工作的重点、难点。依照以上四个环节就能构建“三公”经费的非现场审计的模型。

    (二)审计模型的应用

    利用“三公”经费构建审计模型可以持续日常的审计工作,“三公”经费是一个事业单位经常发生的业务事项,我们可以利用审计模型对单位内部业务事项进行不定期审计评价,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发生业务问题给公司带来不必要的损失。通过对不同事业单位开展审计工作,有针对性地找到各个事业单位之間管理存在的相同问题,有利于审计人员及时更改优化方案,寻找应对策略,提高之后的工作效率;借助非现场审计工作的问题指向,能够有根据地开展现场审计工作。这就是非现场审计和现场审计相结合的好处,节约了审计成本。

    (三)审计整改

    在运用非现场审计发现事业单位的管理问题后,审计的整改才是最终的作用环节。首先,完善现有单位审计综合管理系统跨部门审计协同整改功能,依托信息系统实现对审计整改的动态管理,及时跟踪评价审计的整改情况,制订整改计划,分析问题根源,确定有效的整改措施;其次,相关部门及时跟进审计工作,向业务监督部门通报审计成果,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有效避免重复监督,强化整改的效果;最后,加强对审计整改的考核,加强审计整改的问责机制,将审计成果纳入单位考核制度,促使被审计单位重视审计工作,并且推动审计工作的落实。

    四、结语

    利用“三公”经费建立非现场审计的模型和应用模型累积的经验能够尽快发现事业单位内部的问题,并且督促单位及时解决问题,通过不断的运用和完善非现场审计的模型,为现场设计提供有效的审计成果,提高单位审计的效率,降低经营风险。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3:2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