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怎样当一名新时期职业院校的好老师 |
范文 | 顾俊杰 摘 要 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教育在提高整个国民综合素质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面对新时代、新方位、新征程、新使命,职业院校必须把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放在首位,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打造一支紧跟时代发展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本文就怎样当一名新时期职业院校的好老师展开探讨。 关键词 好老师 职业院校 学生培养 一、引言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时代,也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进入了新阶段,为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提出了新目标,呼唤着新作为,期待新举措。 二、新时代背景下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作为与经济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一种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势必要结合经济发展的最新形态,调整人才培养方向,为经济发展提供适应经济变革要求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教师是实施人才培养、开展教育教学、技术研发、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以及国际合作交流的主导力量,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才的时代重任。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对人才的需求和标准也在不断变化,这也对从事教书育人的教师在各方面的能力和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技能人才,职业院校必须加速提升教师队伍建设的水平和质量,打造一支数量充裕、年龄和职称结构合理、师德高、师风正、师艺精、师技强的教师队伍。 三、新时代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 (一)好老师,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过去人们常说,老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才行。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然而,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我们不能只教给学生一成不变的知识和技能,而是要传授他们方法、提高他们的能力,所以老师必须是源源不断的源头水才行。只有坚持不断地学习、加强实践锻炼、时时给自己充电,才能跟上专业发展的步伐,教好学生。 (二)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师发展服务供给 首先,建立教师信息化成长档案,增强教师信息化意识。学院专门开发了包括教学能力探索、专业能力探索和心理健康探索的三维教师成长导图,并进一步细化到参加讲座、竞赛申报、日常听课等教学研实践的各个方面,教师分类上传个人研修活动记录并实现分数累计,形成獨特的教师成长画像,帮助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的同时推动专业成长。其次,整合信息平台,为教师运用信息资源提供便利。学校通过多种渠道整合网络学习资源并实现共享,如各类电子图书、期刊资源,思政教育专题、外语培训专题、“一带一路”与中国发展、制造业数字资源平台等专题库资源,教师可通过校园网账号登录自主学习,极大地丰富了教师多元化学习的渠道和内容。再次,提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信息技术能力。学院通过全面实施“有效课堂认证工程”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素养,要求教师能够统筹建设课程教学所需要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并将其运用于日常课堂教学,支持学生课上学习与课外学习双轨并行,实现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 (三)好老师,要能因材施教 在职业院校里,同一个班的学生,有的来自高中、有的来自初中,导致他们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相差很大。在这样的前提下,如果仍坚持统一的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讲授统一的知识,并作统一的考核要求,显然是不合适的。我们知道,一群饭量不同的孩子在一起,如果每个孩子每天每顿都吃同样的饭,那么饭量大的孩子肯定吃不饱,时间久了会导致营养不良;而饭量小的孩子则会“撑”得难受,消化不了。教育学生也一样,在统一的教学模式下,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而基础差、能力弱的学生消化不了,显然这些都会影响学生能力的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水平有很大的差距。为了使这些学生都能得到提高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好老师必须对学生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具体来讲,就是老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等特点选择适合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方法,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因材施教能使学生扬长避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四)搭建多元平台,有效支撑教师“双师双能”发展 首先,实施多项培养工程,重点打造高水平人才队伍。学院实施“博士培养工程”“国际化师资培养工程”“优秀教师团队培养工程”等高端人才培养系列活动,推动教师专业能力的递升。其次,建立专门的校院两级教师发展中心,全面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以教师发展中心为平台,学院开展了课程建设、有效课堂、信息化教学、企业兼职教师、青年骨干教师等分类分层的教师校本培训课程,分层次、分类别全面提升教师能力。再次,校企共建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提升教师的应用研发和技术服务能力。学院通过与海天集团等多家龙头企业共建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推动教师带任务下企业锻炼实践等方式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并从导师配备、待遇保障、项目支持、奖励机制和跟踪评价等多个维度完善培养机制,激发了教师参与的热情,也提升了与企业合作项目的结题率。最后,设置教授/博士工作室,对接企业真实问题,提升教师技术应用服务能力。 四、结语 好老师一定要坚持学习、修身和养德,使自己具有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好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作者单位为扬州中瑞酒店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 余国良,黄部兵.关于“好老师”的特质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26). [2] 马宁.职教集团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创新研究[D].沈阳职业技术学院,201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