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完善事业单位收入支出表的探讨 |
范文 | 黄萍萍 摘要:笔者认为,事业单位收入支出表中的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部分的核算稍显粗放,细项划分不足,不能满足目前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需求,可通过增设“本期财政返还额度”和“本期财政补助结转”项,清晰反映财政补助结转和结余数额,分层体现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下的财政补助收支情况,更真实地反映预算执行进度,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收入支出表,使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与预决算报表更好地相互链接。 关键词:事业单位;收入支出表;完善 2013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会[2012]22号)对收入支出表的结构和内容进行了改进,更科学地反映了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的收支全貌及结余分配。随着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推进和预算管理制度的深入,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逐渐向“精细化”转型,而随着经济业务的纷繁变化,事业单位收入支出表亟待完善的地方日显突出。 一、事业单位收入支出表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补助收入与事业支出(财政补助支出)配比有偏差 事业单位收入支出表反映事业单位在某一会计期间内各项收入、支出和结转结余情况,以及年末非财政补助结余的分配情况。表中的“本期财政补助结转结余”反映事业单位本期财政补助收入与财政补助支出相抵后的余额,该项目按照表中的“财政补助收入”项目金额减去“事业支出(财政补助支出)”项目金额后的余额填列。 财政补助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包括基本支出补助和项目支出补助。事业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设财政补助支出、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和其他资金支出等层级进行明细核算。 事业单位收入支出表中的“财政补助收入”项目依据“财政补助收入”科目的当期发生额填列,而该发生额包含了当期预算已列支但尚未实际使用的金额,这部分资金通过“财政应返还额度“转入下一会计年度使用。“事业支出(财政补助支出)”项目依据当期“事业支出—财政补助支出”科目当期发生额填列,或者依据“事业支出—基本支出(财政补助支出)”、“事业支出—项目支出(财政补助支出)”科目的当期发生额合计填列,而该发生额包含了通过“财政应返还额度“转入的上一会计年度财政用款额度的使用支出。由此可见,事业单位收入支出表中的”财政补助收入“与”事业支出(财政补助支出)“的配比存在一定的偏差。 案例:某事业单位2016年全年财政补助收入5200万元,其中300万元结转至2017年继续使用;2016年全年事业支出(财政补助支出)5000万元,其中100万元为2015年财政用款额度结转至2016年使用的支出。 2016年年初收到财政授权支付额度恢复到账通知书后做账务处理: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100万 贷:财政应返还额度100万 2016年收到财政授权支付用款额度到账通知书时做账务处理: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5200万 贷:财政补助收入5200万 2016年发生相关财政授权支付事业支出(财政补助支出)时做账务处理: 借:事业支出(财政补助支出) 5000万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5000万 2016年年末结转财政补助收入时做账务处理: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300万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300万 该事业单位在2016年的事业单位收入支出表中,“财政补助收入”金额合计5200万元,“事业支出(财政补助支出)”金额合计5000万元,由此产生了200万元的财政补助结转结余。实际上,“财政补助收入”5200万元中包含2015年度结转至2016年度使用的财政用款额度100万元开支,2016年度的“财政补助收入”仅使用了4900万元,收支相抵后的300万元将结转至2017年度继续使用。另外,结转至2016年度使用的2015年度的财政用款额度100万元反映在2015年度的“財政补助收入“项目中,对应的支出却反映在2016年度的“事业支出(财政补助支出)”。由上述案例可见,事业单位收入支出表中的“财政补助收入”与“事业支出(财政补助支出)”配比存在一定偏差。 (二)未能真实反映预算执行进度(或预算完成率) 由于事业单位收入支出表中的“财政补助收入”为当年财政补助拨款数额,而“事业支出(财政补助支出)”金额却包含了上年度财政返还额度的列支数额,所以用表中的两项数字计算出来的预算执行进度(或预算完成率)未能反映真实情况,且偏离了收入支出配比原则。如果当年财政补助收入存在结转数额时,该计算即未体现收付实现制也未体现权责发生制的理论依据。 二、完善事业单位收入支出表的探讨 (一)增设“本期财政返还额度”和“本期财政补助结转”项目 事业单位收入支出表中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部分的核算稍显粗放,细项划分不足,已不能满足目前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需求,建议通过增设“本期财政返还额度”和“本期财政补助结转”项目达到“精细化”核算的目的。其中,“本期财政返还额度”指上期“财政应返还额度”在本期的实际返还金额,根据本期“财政应返还额度”科目的贷方累计发生额填写;“本期财政补助结转”具体细分本期项目和上期项目两部分列示,根据本期“财政应返还额度”科目的借方累计发生额分析填写,其中“财政补助结转(本期项目)”指本期财政补助收入中的项目资金应结转下期使用的金额,“财政补助结转(上期项目)”指本期收到的财政返还额度项目资金继续结转下期使用的金额。 前述案例在增设“本期财政返还额度”和“本期财政补助结转”项目后的事业单位收入支出表(部分)列示如表1: 经过增项完善后的事业单位收入支出表,为计算预算执行进度(或预算完成率)直接提供数据支持。收付实现制下的预算执行进度(或预算完成率):(5000-100)/5200×100%=94.23%,权责发生制下的预算完成率则为:(5000-100)/(5200-300)×100%=100%。 如果案例中的财政补助结转本期项目结转数为260万元,上期项目结转数为40万元,则收入支出表(部分)列示如表2: 收付实现制下的预算执行进度(或预算完成率):[5000-(100-40)]/5200×100% = 95%,权责发生制下的预算完成率则为:[5000-(100-40)]/(5200-260)×100% =100%。 (二)完善报表结构,丰富报表内容 收入支出表中单项列示“本期财政补助结转”,据此数字可推算出“财政补助结余”金额,与表中的“非财政补助结转”、“非财政补助结余”项目相对应,使报表结构更完整,同时丰富报表反映的会计信息,使事业单位财务报表与决算报表更好地相互链接。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会[2012]22号,2012-12-28. [2]杨素珍,于润吉.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收入支出表的结构及填列方法[J].中国卫生经济,2013年,第8期:81-83. [3]苏同和.事业单位财务报表编制问题浅析[J].现代商业,2013年,第26期:199-200. [4]苏菲.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财务报表的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4年,第7期:178-179. [5]孔垂珉,张济建,李靠队.谈事业单位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的核算[J].财会月刊(上),2016年,第1期:47-49. (作者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附设中医学校 财务科)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