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模式的个性化研究 |
范文 | 张家生 杜鑫 黄转红 摘要:本文阐述了信息素质的内涵,对信息素质教育模式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研究,对高校图书馆开展的文献检索课、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和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等形式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信息素质教育 文献检索课 嵌入 在线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获取和利用信息的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信息素质教育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信息素质一词,最早是在1974年,由美国信息工业协会的会长Paul Zurkowski首次提出的。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在其相关报告中写道:“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且也要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纵观学界对大学生信息素质的研究,可以把其内涵归结为: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1]。 1.信息素质教育内容的个性化 由于学生受教育程度和个性化差异,每个人的信息素质水平不同。宋爽等根据高校学生信息意识的强弱、信息能力的大小和学习动机的不同,将学生划分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将信息素质教育划分为普及型、专业型和拓展型[2]。 普及型信息素质教育主要针对信息意识不强、信息资源了解不充分、信息工具应用能力不足的学生,帮助学生开始理解信息时代的特征及信息社会的本质,在心理上增强对信息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全方位地了解这个世界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专业型信息素质教育的任务主要是针对信息的认知和态度层面以及信息处理技术、能力层面的内容,比如信息理论、阅读方法、信息分析方法、情报资源的评价等;拓展型信息素质教育将专业教学目标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相结合,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和批判思考的能力,学习解决问题的技能,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的信息技能应用到其主修的学科领域中去。 2.信息素质教育形式的个性化 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形式很多,主要有新生入馆教育、文检课、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专题培训讲座等。图书馆可以根据各种教育形式的特点和服务对象的不同,开展适合本校学生的个性化信息素质教育。 2.1新生入馆教育 新生入馆教育对象主要是大一新生,他们刚刚步入大学,对图书馆了解较少,教育内容主要是介绍高校图书馆的基本概况,图书馆的入馆须知,图书馆服务内容和各层布局,纸质文献的借还规则,电子资源数据库的检索利用,电子阅览室和信息共享空间如何利用等,从而使学生能够尽快、更好地利用图书馆,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资源服务。新生入馆教育主要采用面授培训和动态视频的形式。 2.2文献检索课 文献检索课一门讲述如何查找与利用科技文献资料、社会生活等动态信息的方法与技术的课程。这门课程主要是以图书馆的电子资源为基础,介绍因特网上各类电子信息资源的内容和检索技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和实践,熟练地掌握查找和利用各种电子信息资源的技能,增强现代信息意识和研究能力、提高获取文献以及自如地利用各种图书馆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能力。 2.3专题培训讲座 图书馆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各种类型的培训讲座,讲授人员可以是图书馆员,也可以是图书情报方面的专业人员,讲授有关图书馆学、信息科学方面的知识以及该学科国内外发展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此外,还可以开展其他专业培训,如请数据库商委派专业人员进行一些常用综合数据库和专业数据库培训等。 2.4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 要真正实现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仅仅通过图书馆的入馆教育、讲座与信息检索课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图书馆还必须与专业课老师和教学管理部门合作,开展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提供主动的、专业的、到身边的泛在服务。 国内有关人员对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实践进行了研究,李玉花[3]从服务于教学出发,探索图书馆分层次嵌入教学服务之模式,提出图书馆学科馆员要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嵌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将学科服务嵌入教学课堂、将主题技能讲座嵌入教学实践、将个性化服务嵌入教学研究等,为高校中有不同信息需求的人员提供分层次服务。陈全松[4]对厦门大学图书馆的实践活动进行了研究,对嵌入式学科服务的内容、方式和运行机制进行分析,提出了深化学科服务的建议,即:加强用户研究、整合信息资源、建设交流平台、丰富服务手段、提高嵌入式馆员素质、健全运行机制6点建议,为其他高校图书馆的嵌入式学科服务提供了参考。 总的来说,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与教师合作开展的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尚未全面普及,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学科馆员主要采用的是部分参与式的嵌入模式,采用全程参与式的嵌入模式很少。学科馆员和教师的合作程度还有待加强。 2.5在线信息素质教育 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就是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互动式网络教学的方式来培育和提高用户的信息素质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开展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学生不再是接受被动地填鸭式的学习,而是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进行个性化学习,从而增强学生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可以使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利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进行课程设计,更加突出了个性化教学。 相对于国外的研究,我国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大部分高校图书馆主要是借助图书馆网站发布一些文献检索课件、教学大纲和数据库的介绍等,在内容上着重于信息检索能力的培养,缺乏有关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方面的教育内容[5]。大部分图书馆没有专门的信息素质教育平台,教育内容主要分散在图书馆网站的“读者培训”、“教学与培训”、“服务指南”、“培训园地”、“图书馆利用指南”和“新生入馆教育”等栏目下,内容比较分散,只有少数院校建有专门的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平台。图书馆开展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媒体形式简单,大多是以PPT、PDF、HTML或DOC文件形式存在,缺乏音频、视频教学媒体。 要真正发挥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的作用,首先要加强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的宣传力度,其次要建立协调管理机制,合作开展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再有,加强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平台建设,全面丰富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内容,提高自助在线学习的动态性和交互性。 参考文献: [1]王运显.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新模式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2012(5):19-22,30. [2]宋爽,李斌.谈面向知识建构的层级式高校信息素质教育[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3):117-120. [3]李玉花,张馨荷.高校图书馆分层次嵌入式教学服务模式研究[J].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3,31(4):66-69. [4]陈全松.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以厦门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2,56(7):83-87. [5]侯集体.中美大学图书馆在线信息素质教育比较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07(5):105-10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