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以“一三三”感恩模式铸就和谐三处 |
范文 | 杨占峰 摘要:感恩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内涵丰富的、长期的工程,需要我们用系统的观点和科学的方法来持续推进。实践中,我们主要从“一个引导,三个主题、三个环节”入手来推进感恩文化建设,有效的促进了我处和谐健康发展,企业活力、和谐程度、生产组织、发展生存的能量进一步提升,凝聚力、向心力进一步增强,职工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关键词:“一三三”感恩模式 铸就 和谐三处 1.感恩教育应把握一个引导、三个主题 在感恩教育中应把握好“一个引导,三个主题”。一个引导:即思想引导。“三个主题”:即企业感恩职工,职工感恩企业,人与人相互感恩。 1.1一个引导:即思想引导 开展感恩教育初期,一是我处狠抓舆论造势,为感恩活动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提供舆论支持。二是教育职工要懂得感恩,就会以平和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也更加尊重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才更能体会到自己的职责、自己的价值。三是开展“感恩”有奖征文活动,让每位职工真正从内心深处理解什么是感恩,为什么要感恩,我应该感恩谁。 1.2“三个主题”:即企业感恩职工,职工感恩企业,人与人相互感恩 1.2.1企业感恩职工。在感恩活动中,紧紧围绕企业对职工感恩这个主题开展工作,让职工感受到企业的温暖。讲关爱,把感恩活动因虚变实。一是利用重大节日组织职工开展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如举办“牵手你我他”趣味活动;开展“我运动、我健康”登山活动。二是开展春雷行动——举办保健知识、亲子教育、婚姻家庭等一系列讲座。三是每年为全处职工办理团体职工医疗大病互助保险,为女职工进行健康体检。四是认真落实“三不让”保障目标。同时在全处开展工会干部“一对一”结对子帮扶活动,对困难职工给予精神上扶志、生活上扶贫、经济上扶业。五是注重“两堂一舍”的监督和检查,保障职工良好的工作后勤环境。 1.2.2职工感恩企业。不断引导职工,以立足岗位做贡献来回报企业,一是大力开展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进一步提升了职工岗位技能,为工程处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同时在集团技能大赛,我处获得了优胜组织单位和优秀组织单位。二是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职工积极围绕征集内容提合理化建议。三是在“五小”创新成果征集活动中,广大职工积极参与,征集到很多比较好的创新成果,创造价值高达几千万元。 1.2.3职工感恩职工。在全处广泛开展学雷锋好人好事活动,并抓住王菊红典型事迹在全处广泛宣传,通过宣传和学习王菊红的事迹,孝敬父母,尊长爱幼,职工互爱在全处蔚然成风。 2.感恩文化建设主要从三个环节入手 实践中,我们主要从“理念、机制、载体”三个环节入手来推进感恩文化。 2.1倡树理念,思想共振 2.1.1理念提炼。先后下发了《弘扬感恩文化,培育感恩理念》、《感恩的故事》、《感谢折磨你的事,感恩帮助你的人》等书籍,提炼出了“感恩是企业和职工双赢的基石”、“没有企业提供的舞台,就没有自己现在和未来”、“感恩使生命更从容、生活更和谐”等感恩文化理念。并通过演讲会、报告会、座谈会等形式,引导职工弘扬“知恩图报”、“感恩报德”等传统美德,作一名感恩善念的人。 2.1.2理念宣灌。为让每名职工真正理解为什么要感恩、应该感恩谁、怎么去感恩。成立了感恩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大力宣传“感恩、善念、包容、快乐”、“企业领导要感恩职工”、“职工要感恩企业”、“员工之间相互感恩”等集团感恩理念,为感恩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2.2建塑机制,感恩共建 围绕“企业与职工互动感恩”这一主题,建立和健全了六项工作机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感恩文化体系。 2.2.1健全利益保障机制。健全完善了职代会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厂务公开、职代会、民管会的程序、形式和内容,科学制定了星级职代会创建标准和考核办法,形成了党委领导,行政主体,工会运作,职工参与的工作格局,健全了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 2.2.2完善关爱职工机制。建立和完善以下四种制度:一是实事承诺制度。每年处长《工作报告》中,都承诺为职工办十件实事,工会定期进行督促落实。二是重大节日慰问制度。处领导都会深入到一线看望慰问职工,让职工感受到企业的关心。三是关爱职工健康制度。每年为职工办理团体大病保险、女职工特病保险、为一线职工体检和女职工妇科病检查等。四是构建职工帮扶机制。建立帮扶中心、月度救济、春节送温暖、处领导与困难职工结对子、助学帮扶等制度,制定一对一帮扶实施方案。为让更多的职工关心和参与帮扶工作,开展了“一毛钱”爱心救助基金捐助活动。 2.2.3规范民情反应机制。建立职工代表提案动态办理机制,探索职代会对重大议案共商共决机制,建立民情热线电话、处情咨询日制度、信访接待日制度,理顺了民情信息的收集、办理、反馈、评价各个程序,实现了“民意随时表达、民情快速反应、民需及时解决”的目标。 2.2.4做实福利提升机制。通过多渠道、多形式改善职工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一是大力开展“两堂一舍”改善活动,切实改善了一线职工的工作生活环境。二是全方位、多层次开展职工培训,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促进职工素质全面发展。三是完善各种服务设施和职工文体娱乐设施,对家属区进行了绿化、美化,建井三处家属院被评为文明小区,成为示范化宜居小区。 2.2.5完善岗位建功机制。在实践中,重点把技能竞赛、岗位创新、合理化建议作为职工感恩企业的一个切入点来抓。一是为提高工作效率,确保重点工程施工,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二是建立完善“五小”创新活动立项、评审、奖励、成果转化与推广等各个环节的长效机制,营造“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浓厚氛围。三是发挥抓岩机司机培训基地作用。为工程处井筒施工提供人才保障。四是完善合理化建议制度,凡是职工围绕企业的发展,提的合理化建议,被工程处采纳的,给予适当的奖励。 2.2.6建立感恩教育常态机制。每年初在安排工作时,我们都会将感恩教育作为一项日常性重点工作来部署,制定起草感恩教育活动方案,切实增强了职工对感恩文化培育的责任意识。 2.3扩宽载体,和谐共为 我们将“二化”作为感恩文化的创新载体,弘扬传统文化精华,倡树文明新风。 2.3.1道德模范示范化。大力挖掘、宣传职工及家属中的感恩道德模范。一是开展“领导感恩职工办实事、职工感恩企业做贡献、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相互感恩”主题实践活动,大力践行“感恩、善念、包容、快乐”理念。二是组织开展“最美感恩之星”评选活动,积极发动干部职工发现推举身边的好人好事、身边人身上的感人事迹。三是组织开展“安全家庭”、“幸福家庭”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安全家庭、幸福家庭”模范带头作用。四是举行手工艺展、寻找三处最美家庭和“春蕾行动”等系列感恩活动。五是开展一系列迎重阳“敬老爱老”活动,在女职工中开展帮助父母、公婆清洁室内卫生,陪父母或公婆观景赏花、登山等一系列迎重阳“敬老爱老”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大家更加关心自己身边的老人,形成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氛围。 2.3.2典型力量人格化。我们持续开发、放大典范人物资源,充分发挥人格力量拉动和辐射效应。开展了向王菊红学习活动,大力宣传王菊红的孝老爱亲的先进事迹。各科室,一线单位通过学习王菊红事迹后,宣传她们的先进事迹。在座谈会上,林春红给我们讲述了她不离不弃精心细致照顾丈夫以及单位和工会给她坚持的勇气和帮助的感人事迹。她同王菊红一样,面对困难没有向命运低头,坚忍不拔,知恩感恩。大家听到她的事迹后都默默的流下了泪水,为她们的精神所感动。 总之,通过开展学习王菊红事迹活动,真正使广大干部职工受到教育,触动思想,提升境界,为企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达到了弘扬先进,教育职工的目的,收到了良好效果。 3.感恩文化创建的成果和实效 随着感恩文化创建的推进,有效的促进了我处和谐健康发展,职工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3.1企业生产经营稳步发展 随着感恩文化创建的不断深化,广大职工主动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做起,人人讲节约、控成本,内部管理更加集约化,工作效率明显提高。面对金融危机和搬家倒面双重压力,全处干部职工同心协力,艰苦奋斗,工程进尺、职工收入等多项指标稳步增长。 3.2职工主动关心企业 目前大部分职工都能主动学文化、学技术,刻苦钻研业务,向工程处提合理化建议,主人翁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处工会征集的156条职工合理化建议中,其中安全生产55条,节能降耗23条,企业管理26条,充分体现了职工对企业发展的高度责任感。 3.3职工互助友爱 两年以来,开展8次爱心捐助活动,共计70000余元。如:退管办职工余佩红因患子宫癌,在平煤总医院手术化疗,花费了家中所有积蓄。在她困难的时候,处工会发动全处职工为她捐款达10000多元,处工会帮扶救助金额达5000元,使她度过了难关;第六项目部职工戴秀霞因患白血病,在平煤总医院治疗花费了家中所有积蓄,同志们自觉捐款7600元,处工会帮扶救助她5000余元。 3.4和谐三处建设整体推进 干部与职工,职工与职工的关系变得越来越融洽,呈现出了和谐的人际关系。职工工作、生活环境、处院面貌大为改观,职工住房状况明显改善,困难职工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和谐小康三处建设得到整体推进。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我们深深的体会到,感恩文化建设要着力抓好理念引导、机制建塑、载体拓展三个环节,构建完整的感恩文化体系,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工效。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