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实证分析
范文 高航



摘要:北京市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创新中心,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布局等方面应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本文基于《北京统计年鉴》的数据,分析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的总体规模和内部结构,并用回归模型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对GDP的贡献度。研究表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逐年上升,并呈现出以金融、商务、信息服务为主的格局,针对该结果笔者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 经济增长 贡献率 实证分析
1.生产性服务业概述
随着全球产业结构向“服务型经济”转型,服务业的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服务业按功能进行细分可分为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与社会性服务业。其中生产性服务业指市场化的中间投入服务,即可用于商品和服务的进一步生产的非最终消费服务。它具有区别于其他传统服务业的独特属性,如人力资本与知识资本密集性、中间投入性和产业集聚性。这些特性使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传递器,投入到其他产业的生产过程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知识含量,同时也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效率和运作效率,成为经济增长和效率提高的助推器和经济全球化的催化剂。
2.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
北京市服务业经历了蓬勃的发展已经进入平稳发展阶段,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环境基础。本文首先从总体规模和内部结构两个方面详细分析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在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的总体规模分析中将考量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总值在GDP以及服务业中的比重变化。依据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并对照《北京市统计年鉴》的行业分类,将生产性服务业分为流通服务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除去城市公共交通业),批发零售业(除去零售业);信息服务包括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服务包括金融业;商务服务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技服务包括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探业,本文均采用此种生产性服务业分类标准。
2.1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总体规模
图1中横轴为1993年到2013年共21年的数字代码,纵轴为生产性服务业中各行业占GDP的比重值。由图1所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所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零售批发业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金融业占GDP的比重高于其他生产性服务业比重,说明在北京金融业的发展对于GDP的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房地产行业在2010年达到历史最高点,之后在北京市限购等政策下占比略有下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发展一直是拉动北京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先后建立的中关村科技园、丰台科技园等信息科技园,为高科技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和栖息地。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2000年开始就一直保持这高速的增长趋势,到了2008年以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在总产出中占比趋于平稳。
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也在逐年增加。根据《北京市统计年鉴》数据,2013年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到69.72%,相比2004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说明生产性服务业在服务业中的支柱地位逐步稳固。统计资料显示,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产值的比重已经普遍达到70%,其中发达国家中心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比重更是高于70%,因此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已经跟上了发达国家大都市的发展水平。
2.2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
从统计数据来看,2013年生产性服务业中产值最高为金融业,最低为仓储和邮电业。从变化趋势上来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的增长较为平缓,而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增长尤为突出。各个部门生产总值之间的差距逐渐增大,2000年各行业部门生产总值差距不足300亿元,而2011年底金融业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产值相差近2000亿元。
对比分析图2中2001年和2013年的数据可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在总产值中比例明显下降,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所占比例明显上升,金融业和批发零售业的比重占有很大份额。可见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中各部门的发展并不平均,新兴生产性服务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经济地位不断提升。但传统生产性服务业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产业地位有所下滑。从年增长率看,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生产总值波动幅度很大,但近两年来各产业部门年增长率不断趋近,说明虽然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发展不平均但有不断均衡发展的趋势。结合统计数据来看,在2007至2009年金融危机时期除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外其余五个部门的年增长率均大幅度下降,说明生产性服务业易受国内外经济政策大环境影响。
3.实证分析
3.1数据来源与测算模型
为考察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本文利用C-D函数建立一个回归模型,解释变量为生产性服务业中四大行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被解释变量为总产出。选取1995~2013年19年的数据(按当年价格计算),将1995年到1999年的金融保险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与2000年以后的数据名称统一为金融业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了清晰体现生产过程中投入产出关系,将函数设定如下:
lnY=C+alnXl+blnX2+dlnX3+elnX4
该式Y为被解释变量,为GDP数值。inX1、inX2、inX3、inX4为解释变量,分别代表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产值。C为待定系数,a、b、d、e为估计参数,分别反映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弹性,测定各行业经济增长增长对总产出增长的权重。
3.2回归结果与分析
由表1得到模型:
Y=3.393002+0.2579681nXl+0.5958931nX2+0.258119inX3+0.5419091nX4
(12.80654)(2.145223)(4.766459)(3.485093)(4.576458)
分析实证结果可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中的流通服务部门,对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受到交通和地理空间因素等制约,使行业处于高起点,低增长的发展形势。金融业在地区经济的增长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在整个服务业中的占比达到30%。房地产业的发展在首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不明显。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效应并不显著。
4.结语
通过分析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北京市的定位和自身发展条件,本文提出了三点促进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首先创新机制、体制,营造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服务业发展面临诸多机制、体制深层次的制约,可以通过政策创新,激发主体活力,带动产业转型。其次优化生产性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不断完善各项交通基础建设,发展现代物流业,促进生产环节与流通环节的有机结合。营造良好的金融服务环境与政策环境,健全金融要素市场,提升首都金融业的集聚力、贡献力和辐射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释放科技效能,增加科技研发,依托北京市高校众多的资源优势,建设信息技术创新城市。有效控制房价,保持房地产投资平稳增长和供求总量基本平衡,调整住房结构,引导合理消费,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最后加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源泉,政府应通过一定的财政或税收政策鼓励制造企业的生产性服务外包活动,充分利用外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的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3:2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