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科学化管理探析 |
范文 | 赵红霞 摘要: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事业单位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人力资源对于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行政事业单位与国计民生存在着密切联系,完善、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发展动力的源泉。但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违背了科学性,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进一步发展。文章从人力资源管理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影响入手,结合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结合招聘、绩效管理等方面探讨科学化管理措施,以期为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支持。 关鍵词:行政事业单位 人力资源 科学化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D630.3 文献标识码:A 目前,国内行政事业单位正处于改革进程当中,而人力资源在其中具有决定性作用。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拥有高素质人才,对人才进行科学化管理,重新整合和配置人力资源,才能够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科学化管理建立在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流程等基础之上,能够突破人力资源基本人事管理职能,进一步挖掘人才潜能,积极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断优化行政事业单位现有员工结构,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有效性,进而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1 人力资源管理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影响 当前经济发展新形势下,人力资源在组织内部的重要地位与日俱升,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对事业单位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首先,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与单位自身的稳定发展密切相关,如何培养、招聘高素质人才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尤其是科学管理,能够及时发现管理的缺陷和不足,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调整,以此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推动事业单位良好发展。其次,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离不开人力资源管理的支持。通过合理的人才规划、培训,能够使人才符合单位各项工作发展需求,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行政事业单位发展注入更多活力。最后,和谐社会建设与行政事业单位存在密切关系,而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管理,因此注重人力资源管理,能够保障事业单位工作效率,为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可见,只有启动科学管理程序,才能够调动员工的参与热情。 2 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正处于改革中,但是人力资源的管理还不到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2.1理念滞后 我国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思想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加上外部因素的影响,对于理论的引入较晚,不仅观念滞后,且理念陈旧,在实用性、深度等方面呈现出缺陷。还有一些领导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使得该项工作依旧停留在传统人事管理阶段,认为人事管理仅限于简单地发工资、统计出勤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人力资源科学化管理进程。 2.2培训不到位 人力资源作用发挥的前提在于人力资源开发、加强培训力度,才能够挖掘单位职工的潜能。但由于管理部门认知上的偏差,并未开展有效的培训,且忽略了培训的意义。如制定的培训规划与目标不符;目标不明确,无法为实践提供指导,难以达到理想的培训效果;对于培训内容的设计过于强调政策理论,忽视了对人才潜能的挖掘,加上培训方法单一,以讲授为主,人员学习的主体地位没有体现出来,使得培训效果不尽人意。 2.3绩效管理体制不合理 相比较企业而言,国内行政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存在落后性,管理体系不完善、工作流程不够规范,导致绩效管理缺乏科学依据,流于形式。另外,绩效管理考核方面,缺少对结果的修正,单纯地将绩效考评结果作为奖惩依据,违背公平性原则,挫伤员工工作参与的积极性。 2.4招聘程序有待改进 事业单位基于自身发展需求,按照人力资源规划要求寻求符合的人才。招聘合适的人才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发展。但现如今,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在招聘工作时,受到历史、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在人才选拔机制上过于混乱,招聘的人才无法与单位具体要求相匹配,招聘工作相对混乱。如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限制因素较多,使得人才流动性较差,导致单位需要的人才无法及时得到引进,陷入尴尬的局面。招聘时,负责人将关注点放在学历、分数等应试能力上,忽视了对人才性格、兴趣等方面的了解[1]。从根本上来看,员工兴趣、个性往往是决定其是否能够融入到集体的关键。 2.5管理者素质参差不齐 管理者,是组织当中负责监督和指导的主体,其自身知识、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组织未来的发展。一名优秀的管理者,能够不断提升自我,做到与时俱进,具备前瞻、先进的目光,为员工树立良好的榜样,引导和激励员工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但一些管理者将工作重心放在繁琐事务或者个人事务上,忽视了人力资源管理,且对于团队文化建设落实不到位。综上来看,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需要尽快改进。 3 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科学化管理措施 社会发展到新阶段,人力资源管理科学管理作为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涉及的内容较多,只有面面俱到,才能够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综合作用,对于事业单位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1转变传统理念 我国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理念落后,亟待调整。理念对于人们行为具有指导价值。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事业单位的职能也将发生变化,如果依旧坚持旧理念,势必会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性。与企业员工一样,员工在事业单位中同样位于核心地位,特别是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的员工,更是行政事业单位的关键。因此领导要及时转变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注重对人才潜能的挖掘,同时,要积极引进和学习全新的管理理念,为人力资源管理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只有不断革新管理理念,才能整合现有的人力资源,提高其综合实力。 3.2完善培训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的科学人力资源管理,务必要重视对资源的开发,将人力资源视为单位发展的核心,并按照目标任务,制定高效的发展规划,提高规划的可行性。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在培训中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强调培训教育的针对性,侧重对员工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同时,还要加强对员工职业道德素质的教育,引导员工能够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改变“铁饭碗”的思想,使员工能够明确自身职责[2]。在互联网时代,还要积极引进创新性培训方式和方法,借助远程教育、外包专业机构等开展培训,满足不同层次员工的需求。在培训内容上,还可以增加团队协作等方面,丰富人才内心世界。值得注意的是,管理部门还要针对培训制定具体的考评体系,明确考评标准,对员工的培训情况等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奖惩依据;考评未通过者,要继续参加培训,不断优化人才体系。 3.3构建绩效管理体系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要积极构建绩效管理制度,明确设置考核指标,并适当增加量化考核比例。在实践中,要转变傳统的考核模式,创新考核方式。同时,还要加强对考核成果的运用,将其作为岗位调整、职务晋升的主要依据,形成良性互动体系[3]。构建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将物质与精神激励有机整合到一起,满足职工精神、物质层面上的需求。另外,在考核中,成绩偏低的员工,要与其谈话和交流,了解原因,并酌情对其进行降职、处分或者培训等处理,兼顾奖惩,公平对待每一位员工,才能够强化员工综合素养,激发职工工作积极性。 3.4制定科学招聘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要不断引进人才,才能够保持活力。因此制定科学的招聘制度非常必要,针对不同岗位,要根据其自身特点,设置具体的招聘方法,确保人才招聘与岗位需求高度契合。在实践中,务必要避免招聘流于形式,将招聘的关键放在人员综合素质上,而非某一方面[4]。同时,要注重面试环节,可以设计一些与工作有关的开放性试题,以此来考察面试者的素质及问题处理能力等,最大限度地缩小人才与岗位之间的距离。严格控制招聘纪律,避免人为因素的过度干涉,确保招聘活动公平、公正。 3.5提高管理者素质 行政事业单位在培训中,除了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教育,还要重视对管理者的培训,定期或者不定期集中培训,并在每次培训后组织考试,检验学习成果,使得管理者能够认识到学习、自我提升的必要性,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才能够保持先进性。管理者要向企业管理者学习,借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并根据单位具体情况,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单位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水平。不仅如此,通过这种方式,还能够构建学习型组织,使得单位全体人员都能够自主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更新自我知识结构,从而促进员工在专业上有所发展。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新时代的到来赋予其完全不同的内涵和意义,尤其是在行政事业单位中,不仅能够进一步挖掘人才潜能,而且还能够提高单位综合实力。因此针对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不够科学的现状,要及时转变管理理念,积极引入全新的管理理论,用以指导管理工作。同时,要制定并完善培训、绩效管理制度,将各项工作提升到制度层面上,做到有据可依。根据岗位需求制定招聘计划,确保人才招聘与岗位需求相匹配,提高管理者综合素质,不断挖掘现有人才的潜能,从而推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聂剑,唐天伟,邱东升.典型性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改革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J].企业经济,2012(12):56- 58. [2] 李爽.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制度的作用及实践[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02):88. [3] 裴超敏.浅议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模式下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的招聘[J].人力资源管理,2016(09):56. [4] 丁一平.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探究——基于制度经济学的分析视角[J].山西农经,2016(11):1- 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