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互联网+”时代下政府治理方式转变的机遇与挑战
范文 花敏+张锲石+刘鸣真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革命性发展也加快了一体化建设的步伐。与此同时,政府政务的活动方式也随之转变。目前国际化、信息化、无纸化已成为政务发展的一大趋势,并迎来了持续增长动力的创新型技术浪潮。在这一浪潮的推动下,政府治理方式的创新,既是大势所趋,也能体现国家的现代化治理能力。本研究通过对“互联网+”时代的政府治理方式进行创新研究,分析网络时代政府治理的新举措、新方向。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 政府治理方式 创新 新举措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互联网+”的出现为政府治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有效解决复杂的社会矛盾、多元化的利益关系、多样化的价值诉求等问题形成了治理合力,为推动政府治理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新路径。在呼唤创新的时代发展中,“互联网+”为政府治理提供了创新转变方式的重要依据;成为了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抓手;完善了政府治理相关机制;形成了有利于“互联网+”嵌入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等的配套制度环境。
1 “互联网+”时代政府治理方式创新的意义与作用
“互联网+”行动计划作为我国“十三五”规划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进一步强调了以“互联网+”提升政府服务质量和水平,优化政府服务,创新政府服务方式,提供公开透明、高效便捷、公平可及的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的重要性。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引导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全面提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国防等领域信息化水平,对政府治理方式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1.1“互联网+”政务服务为政府治理提供强大动力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互联网+”与政府治理的高度融合变为可能并在日趋深入,智慧治理成为了政府治理的新模式并推动着政府的转型发展。目前,“互联网+”政务服务正在积极推进中,这是政府优化服务将改革推向纵深发展方向的关键环节,对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的服务效率与透明度,以至更便捷地为群众提供服务,激发市场活力与社会创造力都起到了重要作用。社会治理正在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方式,互联网的扁平化、交互式以及快捷性等优势的利用,推进了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公共服务的高效化与社会治理的精准化。
1.2“互联网+”思维助力政府治理的现代化、智慧化转型
首先,大数据的发展对治理方式多样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经验治理转向科学治理、从封闭治理转向开放治理、从静态治理转向动态治理。[1]这使得政府的治理更具有针对性、有效性与科学性,在“互联网+”思维的带动影响下,信息壁垒与数据垄断将逐渐被打破。民众逐渐获得了参与政府治理的知情权,大量的数据信息、公共治理活动信息通过大数据与互联网、物联网、论坛、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深度融合,被置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形成了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多元化协同治理的新格局。其次,政府治理离不开强大的智慧力量,通过“互联网+”的数据信息的获取与分析,让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取代了主观意志与靠经验办事,成为了更具说服力的政府治理方式。再次,“互联网+”思维改变了政府的粗犷、模糊的管理方式,通过大数据预警系统的创建与完善,使政府治理在数据驱动、实事求是的前提下向着科学精准的治理方式迈进。最后,依靠数据的创新管理,还能进一步考量政府领导干部的智慧,实现政府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使政府决策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成为实践智慧的依据与来源,为社会稳定安全提供良好的技术平台与智慧力量。
2 “互联网+”时代政府治理面临的主要挑战
2.1对政府管理思维带来的挑战
传统的政府管理思维是集权制的管理,政府各部门在其职责领域内拥有较大的行使审批与利益任性等权力,政府与公民的关系,存在着民求官的办事模式。而“互联网+”思维则将这一特权管理方式进行了去中心化、互为表里的转变,改变了政府与市场、社会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模式,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使广大民众能够享受到互惠、互动、民主、平等、参与、共享、共治、共赢的新型政府治理方式,让治理更有水平,让民众更有获得感。
2.2给党政干部领导带来的挑战
“互联网+”作为新生事物,其所具有的新鲜能量成为了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备要素,新媒体独特的信息传播特点使领导干部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社会舆论的监督,这不仅为某些领导干部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畏惧心理,同时也考验着领导干部的执网能力。这里所说的执网能力,既包括对网民合理需求的回应与沟通能力,也包括对社会舆论、社会情绪的理性应对能力,同时也有对网络群体极化的研判处理等方面的能力。这不仅体现了政府治理的创新能力与水平,也考验着各级领导干部的聪明智慧。
2.3给信息安全管理帶来的挑战
信息技术带动了全球化的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在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国家治理的信息安全管理带来全新的挑战。国家信息安全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对信息系统与网络安全的保护支持。大数据时代,人们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不仅汇集了Q电子邮件、微博、微信等大量的数据信息,而且使每一项操作都被服务器记录下来,对此进行大数据海量信息的采集与分析,不仅为个人隐私安全带来一定的影响,还严重危及到国家的信息安全。“互联网+”计划的推进,一定要两手并行发展,既要使信息技术更发达,同时也需要对其加强管理,保障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2]
2.4对滞后的法律法规带来的挑战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政府数据信息开放的安全管理出现了敏感度高、难度大的管理局面。政府数据必须从法律角度厘清使用权、管理权、所有权,以及个人信息隐私权等问题。有学者用“三无状态”来形容我国电子政务的法律现状,即“无纲领性,无确定立法规则,无有效的立法及评价机制”,这基本符合现实。这使得大数据治理下的法律法规出现缺失、滞后的严重情况,不仅在某些方面出现了盲点问题,还使数据保护出现危机。因此,迫切需要建立相关的适应性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3 网络时代政府治理方式的创新举措
3.1强化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政务服务需要坚持政策导向,创新服务理念与服务方式。在为群众解决各项手续的办理问题过程中,以解决“办事难、办证多”为核心问题,增强政务服务的主动性、便捷性、精准性与创造性,提高群众办事的满意程度。面对“互联网+”的背景环境,坚持互联网思维,用互联网思维模式进行思考与解决问题,提升政府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强调民主、开放、参与,建立“互联、互通、共享、共治”的互联网思维。把大数据发展与国家治理的创新方式结合起来,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将事前审批转向事中事后监管,透明化管理政府负面清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简政放权、依法行政,完善大数据监督与技术反腐体系。
3.2提高数据分析质量
数据分析质量是政府的生命线,任何公共部门与企业都应保证对数据进行筛选、鉴别与检查,保障数据分析质量。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到处都充斥着数据,政府在享受充足的数据资源的同时,还要对大数据进行客观的认识与分析。数据本身是存在缺陷的,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有手机、人人都可以是数据的传播者、消费者与接受者。因此必须对错误数据、冲突数据,甚至是恶意数据进行分析与判断,对篡改数据信息、隐瞒真相的行为加以遏制。政府有关部门在国家治理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大数据来提高善治能力和水平。
3.3积极培养高端人才与干部队伍建设
人才是第一资源。提高“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要加强“互联网+”人才的开发应用与培养。要培育一支既具备大数据理念,又善于把控治理进程的新型干部队伍及一大批大数据分析人才。政府应对大数据相关产业在政策上给予积极的支持,加快大数据产业基地建设;在财税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建设以政府投入为引领的大数据融资机制;鼓励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企业联合开展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支持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开发中心,以集中力量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引领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变革。
3.4積极培育“互联网+”政务服务文化
“互联网+”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培育“互联网+”文化,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能够为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优秀的文化素养。各级党委政府要创造有利条件,积极开展探讨“互联网+”文化及其社会拓展功能,为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智慧化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4 结束语
政府治理的成效不在于出现的问题与矛盾有多少,而在于怎样化解这些问题和矛盾。在政府治理迎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互联网+”时代之机,我们需要快速地做出思考与反应,如何运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媒体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如何创建一个开放与包容的社会环境,改变政府的一元化管理方式,使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通过快捷有效的渠道得以陈述与协调沟通,如何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这既是时代驱动下的政府治理的发展方向,也是政府活力的综合体现。
参考文献:
[1] 蔡恩泽.大数据时代来了[J].沪港经济,2013(8):48- 49.
[2] 杨冬梅.“互联网+”时代政府治理创新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中国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6,39(6):78-8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9: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