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精准扶贫工作中政府领导力建构 |
范文 | 唐道阳 摘要:当前我国的精准扶贫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2017年国务院下达了再脱贫1000万人的总目标,精准扶贫工作的持续进行,不仅仅对我国建设建成小康社会有巨大的帮助,同时对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扶贫工作的进行是离不开政府领导的,因此要加强政府领导力的建构,才能够更好地让政府发挥职能,以达到精准扶贫的工作目标,完成精准扶贫任务。 关键词:精准扶贫工作 政府领导力 建构策略 发挥职能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精准扶贫工作是我国在扶贫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通过精准扶贫工作,可以更好地帮助政府了解贫困区的状况,了解贫困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可以加强对扶贫对象进行精确的帮助和识别,这样可以使精准扶贫工作达到预期效果。加强精准扶贫工作,与政府的强力领导分不开,只有构建好的领导队伍,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模式,才能够更快地推动扶贫工作的开展,加快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 1 我国的精准扶贫工作 在我国,扶贫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长期以来我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虽然取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但是由于在扶贫工作中形成长期以来的扶贫不全面不明确,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对我国扶贫工作的持续开展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于是我国在粗放扶贫的前提下开展了精准扶贫工作。 精准扶贫的前提是粗放扶贫,在长期扶贫工作中,由于我国的扶贫数据都是来自于抽样之后的结果,并逐渐地进行分解,导致了扶贫工作出现低质低效的情形。比如说: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扶贫对象经常识别不明确,扶贫的资金使用不到位,并且对脱贫的确认不够明确,重点县舍不得“脱贫摘帽”,甚至会出现数字弄虚作假、浪费国家资源的情况。有的时候还会出现扶贫应扶未扶、扶富不扶穷等社会不公现象,甚至在村中或者其他地区产生腐败。表面上看,粗放扶贫是工作方法存在问题,但是在实质上是领导力不足、执行力不足的问题。 综上所述,原有的扶贫体制需要不断地进行改进,进行精准扶贫工作,才可以更好地加强扶贫工作的开展。而且政府机构的领导力和执行力也需要不断加强。换句话说,就是要更好地保证扶贫的资金和扶贫的政策得到有效的落实,因此对扶贫必须要有“精准度”,专项扶贫更要精准定位到贫困的居民中,这样在粗放下进行的精准扶贫,尤其是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务必要准确进行到位,保证扶贫资金的每一项都用在正确的方向上。同时要加强领导力和执行力,形成上行下效的局面。精准扶贫要做雪中送炭的事,扶贫的资金不能乱用,也不能只搞形象工程。这样才能够保证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2 政府的领导力构建对精准扶贫工作的意义 2.1牵线搭桥落实工作 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只有加强领导,构建领导力的模式,通过合理调整责任制度和监督制度,同时加强上下级之间的联系,通过组织加强领导干部职责意识,形成群众积极响应、干部积极配合、工作积极落实的局面,这样可以更好地宣传政策、增进干群关系、促进工作开展。同时,要积极加强和村内两委成员的沟通,通过这样的沟通模式加强对扶贫对象的认识和了解。驻村干部也要根据反映的情况进行核实,再结合帮扶实际,征求群众意见,确保帮扶的工作顺利开展,落到实处。 2.2强化监督严明纪律 通过政府领导力的建构,可以更好地组织相关部门履行对扶贫工作的监管和监督的责任,并且能够在领导下统筹协调解决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并在政府领导和组织下履行好监管和帮扶责任,确保驻村扶贫工作务实进行;通过领导还可以协调扶贫和其他部门的工作关系和工作联系,加强工作的沟通,解决在扶贫工作中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同时地方党委政府要履行好主体责任,加强对村两委成员和驻村干部的管理,建立健全对干部的监督考核机制,营造良好和谐的扶贫工作环境。同时加强领导和纪检部门的配合工作,加强相应的领导和监督,并积极建立督查机制,制定计划,严肃处理问责出现的问题,对驻村工作落实不力的单位和个人都要进行通报。加强领导责任意识可以帮助扶贫工作建立健全驻村考勤制度等相应的工作制度,做到扶贫工作重抓两头,严管中间,奖优罚劣。 2.3加强培训提升素质 通过政府领导力的建构,可以帮助领导干部强化培训提升,全面提升素质。在扶贫工作中进一步加强责任意识,积极开展驻村工作和扶贫工作,并能够在工作中组织相应的人员进行学习提升,加强思想建设和工作作风建设。领导力的构建还有助于大力推進驻村干部道德提升,形成积极向上的局面。可以组织一支工作业绩好、群众口碑好的驻村干部组成宣讲团,开展宣讲活动,在扶贫工作中总结好的做法和经验,全面提升扶贫工作的热情,推动精准扶贫的开展,加强扶贫机制的建构。 2.4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通过在精扶贫中加强领导力的建构,可以帮助扶贫强化信息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在政府的领导下可以通过干部职工大会、村民小组会议宣传做好精准扶贫的工作。可以通过统一的渠道收集贫困户的信息,加强信息化的使用和监督,为不断深化精准扶贫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形成好的宣传环境,不仅仅让领导干部明白精准扶贫的意义,也要让群众知晓,让群众支持精准扶贫的工作。 3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如何构建政府领导力 3.1构建决策领导能力 精准扶贫工作想要更好地进行,首先要构建决策的领导能力,只有做出准确的决策和决定,才能够推动工作的进行。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本地区的扶贫计划和决策。精准扶贫工作的前提就是要做好对区域的了解,做好对整个扶贫工作的决策与规划,通过合理的决策能力形成科学扶贫、精确扶贫的局面,保证精准扶贫户摸排准确、扶贫措施合理、资金使用到位,形成积极的扶贫局面。决策者要加强对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的使用和任用,做好决策领导工作,通过正确的决策来推动领导力的建构,使得整体扶贫工作能够有章可循,有理可据,切实地为民工作,不仅使得领导能力加强,同时能推动工作的持续开展。 3.2构建统筹领导力 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不仅仅是一个部门的问题,还需要进行统筹兼顾,联合多个部门进行工作。对精准扶贫工作来说,牵扯到经管、民政、农业、统计等多个部门,要根据决策的具体情况,运用科学的手段和思维,统筹兼顾扶贫工作的多种资源,合理配置区域内多种资源和资金,保证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经济、技术、资源、人才等要素都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扶贫工作的开展,切实为人民谋福利,切实开展扶贫,确保真扶贫、扶真贫。通过统筹能力的提升,发挥出扶贫工作的功效,确保工作中的领导和核心地位,确保扶贫任务的顺利完成。 3.3构建创新领导力 在扶贫工作中,创新是工作的动力和源泉。上文提到在扶贫工作中,由于工作方法的不合理和工作模式不统一的问题,这些问题使得扶贫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存在着很多的缺陷,这些缺陷制约了扶贫工作的开展。通过构建扶贫工作的创新领导力,提升扶贫工作的创新能力,既可以很好地加强干部队伍的建设,也可以更好地帮助政府开展扶贫工作,创新工作方法,形成新的工作模式和局面;摒弃原本的不合理的工作方式,通过创新的领导力,形成行之有效的工作局面,使得扶贫更加精准和科学,在科学合理的工作模式和工作状态下,更好地实现精准扶贫的目标和目的,推动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3.4构建执行领导力 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的进行,不仅仅需要具备很强的领导创新能力和决策能力,还需要下级能够更好地贯彻落实,提升执行能力,确保上级制定的决策和政策都能够成功落实,执行力是成功完成工作的保证,也是完成精准扶贫工作必要条件。在提升执行能力的同时,也可以提升工作能力和责任意识,确保能够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确保可以将精准扶贫的各项资源合理使用。在提升执行力的同时,也要确保在整个过程中工作人员要严守工作纪律,提升风险意识,防止在工作中出现不该出现的错误。而且,通过下级执行能力的提升,不仅可以加强工作的进行,履行上级制定的工作方针,还可以通过执行力,加强党组织对下级的建设和监督,从而可以让扶贫工作更加有效。 3.5构建作风领导力 精准扶贫工作牵扯到多种资源和多种资金,对贫困户的界定和选择也有一定的标准,但是近年来总会出现一些徇私舞弊、利用规则漏洞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不仅使扶贫工作成了一些人中饱私囊的工具,也会激起民愤,引发更严重的问题。通过领导能力的建构,可以加强扶贫工作中的作风建设,防微杜渐,杜绝在扶贫工作中的违法违纪行为。通过作风建设的加强,维护了贫困户的切实利益,让人民得到扶贫政策的惠及。作风建设的加强,使得每一个干部和工作人员都能做到心中有戒,心中有纪律,心中有扶贫。干干净净做事,认认真真扶贫。 综上所述,通过精准扶贫工作中对政府领導能力的建构,可以更好地创新工作方法、开阔工作局面,从而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对决策能力、创新能力、统筹能力等进行建设和提升,使得扶贫工作更加合理、规范,也使得我国的精准扶贫政策落到实处,从而促使扶贫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给我国全面建设和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更好的推动力,为建设和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潘帅.新常态下我国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 [2] 李君安.加快推进农村精准扶贫工作的对策建议[J].新农业,2016(5):44-47. [3] 王国勇,邢溦.我国精准扶贫工作机制问题探析[J].农村经济,2015(9):46- 50. [4] 郭承尚,唐开蓉.浅议精准扶贫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安徽农学通报,2015,21(13):1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