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专利技术发展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
范文 | 吕卉 李云翠 徐旭 段炼 廖帅 摘要:国家已经将知识产权的规划纳入了“十三五”规划的重点专项之中,这是知识产权规划和保护首次以文件形式进入到国家的重点专项规划中来,体现了我国从顶层设计上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也表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所以,专利分析技术是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计划中的关键手段,而对专利分析技术的人才培养模式更是对计划的基础保障。本文通过研究广西某高校近些年的专利发展模式以及专利人才培养方案,系统地分析了专利技术发展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也为专利分析技术发展模式创新与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专利分析技术 人才培养 SR M系统 知识产权保护 广西 中图分类号:G306 文献标识码:A 1 广西知识产权工作建设和人才培养背景 随着《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政府工作报告和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等重要文件的相继密集出台,国家在顶层设计上加强了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部署和指导,对于统筹引领广西知识产权发展全局具有非常的意义,同时也对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十二五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全民发明创造活动”及“发明专利倍增计划”,广西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明显进步,知识产权人才不断涌现。广西自治区知识产权局也下发多项文件,明确提出要在区内建设4-5个广西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另外,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通过了广西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5—2020年),明确了广西区需要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建设,完善知识产权人才库。 2 专利分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专利分析是企业战略与竞争分析中一种独特而实用的分析方法,通过充分利用专利信息技术和方法,让研究人员更加清晰地看清技术特征,可以为专有的专利技术开发与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专利分析方法最初的产生是很缓慢的,通过专利之间的引用与被引用关系,建立起来专利分析的逐步架构,所以通过对不同学科领域专利申请变化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模型的推导,可以让专利分析人员看清这一学科的整体或者部分技术的发展情况;另外,通过专利文献分析的判断和分析,还可以知道某些国家目前聚焦和关注的专利技术领域和技术发展热点在哪些方面,从而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专利技术未来发展的方向。 从90年代开始,技术崇拜和技术至上的理念迅速崛起,美欧等主要发达国家纷纷花费重金加强对科技发展的监测研究工作以及科学技术突破可能带来的生产力爆炸,尤其是纳米科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逐渐使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关注到技术突破带来的变革从而发展相关的技术。目前看来,在现有已经比较成熟的技术预见分析评价方法中,整合S-曲线分析,专家调查法、价值链分析BP 神经网络和技术环境监测技术是欧美国家常采用的评价和分析方法。总的来说,分析技术和技术预见的发展都对技术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要求和见解,这样有利于技术发展和预见的发展趋势。例如,张玲等利用“RBF 神经网络”方法对近些年国内外专利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判,认为“RBF 神经网络”得到的数据与实际的专利发展趋势和数量大致相等。马明等通过对“专家调查法”的研究发现其能够有效判断和分析技术发展趋势。可是,专家调查法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可靠性还有待加强。目前,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可靠性较高的预测工具,并且在近些年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其在模式识别、智能机器人、预测估计、生物、医学和经济等领域已成功地解决了复杂的问题,可人工神经网络只从数量关系预测专利技术增长情况,没有客观地反应专利技术中的联系。Darrell认为TRIZ理论可以对于产品创新和性能改进研究方面提供很大帮助,因为TRIZ 的演化理论中的发展趋势是根据对两百万项专利、科学文献和商业文件分析和模型推导得出的,具有非常强的说服力。 此外,通过技术路线图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分析技术趋势,见图1。 从美国Sandia实验室研究的成果中的得出“技术路线图是需求驱动的技术规划过程,它能够帮助使用者明确该领域的发展方向和实现目标所需的关键技术,理清产品和技术之间的关系。”所以,在专利研究的过程中通过技术路线图的使用,可以有效增加在专利技术研究领域的研究效率,为标准路径和成果发现奠定基础。 3 广西专利技术发展人才培养模式 3.1构建知识产权研究和培养平台,打造人才培养系统 近几年,广西积极推动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建设,印发了《广西知识产权培训基地管理办法》,打造SRM系统培养专利人才。先后在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理工大学等4所高校开展广西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培育单位试点建设。 广西知识产权培训基地是承担专利培训和人才培养工作的机构,是培养培训知识产权人才和专利技术孕育的平台。这几所高校作为综合类和理工科院校,在培养知识产权人才方面,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理工科院校是科学知识、技术成果和科技人才产生和培养的重要基地,其培养的科技人才是我国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生力军,具备纯法学或管理学知识产权人才所不具备的科学技术知识储备。在此背景下,广西自治区知识产权局和自治区教育厅联合批准以上几所高校为广西知识产权培训基地试点建设单位,依托大学优势特色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发挥特色,推动广西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基地的组建,积极面向区内高校院所和企事业单位,提供相关的知识产权培训服务,并探索针对理工科学生学历教育的知识产权技术研究课程体系建设,推动了广西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建设水平迈上新台阶,为培养广西乃至华南地区领军和实用的专利人才,提升专利分析技术和管理方法,服务地方知识产权工作。 3.2开设知识产权相关课程,形成人才研究方向 根據广西部分高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了针对学历教育的知识产权课程体系,面向本科生开设了《知识产权基础概念及其应用》课程,采取专题讲座的形式,结合经典案例,分别讲授专利撰写实务、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体系构建、知识产权管理、技术经济及创新等系统化知识产权概念及其应用技巧,开设了《知识产权基础与运用》课程,围绕专利撰写实务、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体系构建、知识产权管理、技术经济及创新、专利检索与分析等系统化知识产权概念及其应用技巧等多个方面开展,并完成相关授课及考核。 ![]() 4 结束语 专利分析已经被很多学者用来评估技术实力及技术发展趋势,而专利人才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我国知识产权工作发展专利分析和模型分析等技术,为特定的专利分析技术的传导和开发提供依据。然而,基于专利分析的技术发展趋势研究方法还没有形成体系,专利人才的培养模式也还在探索中,这一方面还需进一步地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娄永美.基于专利分析的技术发展趋势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1. [2] 董曙光.基于专利分析的F公司数字版权管理技术创新方向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4. [3] 李栎,张志安,安培浚.技术路线图的发展与应用分析[J].图书与情报,2009. [4] 《技术预测与国家关键技术选择》研究组. 从预见到选择[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5] 马明,代涛,安新颖.国内外技术预见研究的现状与进展[J].医学信息研究,2009,30(5):35~41 . [6] 张玲,朱长宝.基于 R BF 神经网络的专利发展趋势预测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 16(22): 187~189. [7] Darrell L. Mann. Better Technology Forecasting Using Systematic Innovation Methods.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 2003: 779- 795 . [8] 李雪凤,仝允桓,谈毅.技术路线图和技术路线图思维[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8): 26- 28 [9] 刘江.技术路线图导向的知识网络协同建立方法及系统[D].浙江大学,201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