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伦理视阈下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途径探索
范文 姜新 陈露 朱浩 张巧 彭莹 秦迎新
摘要:医学伦理在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唤起医学生创新的欲望和自觉意识,激发内在的创业动力,有助于医学生关爱患者,完善创业人格,成为一个有医学责任感的创新创业新型医务工作者。当前,医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从转变教育理念、建立医学伦理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课程、营造新型的文化氛围、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利用PDCA管理模式不断完善等方面入手,将医学伦理与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一个将人文与医学融为一体的新型教育模式。
关键词:医学伦理 医学生 创新创业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21世纪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已不仅仅是国力之间的竞争,已发展为综合型人才的竞争。医学高校培养的医学生,作为医疗卫生服务的主力军,其创新意识、创业实践素质、伦理道德水平等直接关系到全民的身心健康,社会医疗服务的发展。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对于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创新创业教育既可以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也可为个人发展以及社会进步提供支持,更可以为大学生自主创业、缓解就业压力提供全面、系统的指导和扶持,这也是我国实行教育改革的目的和原因。而对于医学院校来说,有其自身的特点,医学生日后服务的对象是人,这就使得伦理道德水平要求放在一个新的高度,在伦理道德的视阈下,医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将会趋于完善。
1 伦理教育与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之间的关联
1.1医学伦理与创新之间的关联
民族和国家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创新精神,实行创新教育是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必然之路。创新教育不仅仅是培养高校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联系的能力、职业特点发散性与日常生活联系的能力,还包括过程中存在密切相关的人文修养。对于医学高校来说,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要前提,那就是以患者为中心。创新的产品或是服务均是以患者身心健康为首要目的,而不是为了简单地获取利润。这就要求在创新的活动中注重人文教育,特别是医学伦理教育。此外,医学伦理教育处于人文精神教育的范畴,而创新教育侧重的是科学应用的培养,两者均是人的现实存在,是人认识和感受世界形成自身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之一,有着相互促进的作用。因此在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过程中是离不开医学伦理教育的,伦理教育的融入对提升医学生创新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1.2医学伦理与创业之间的关联
医学伦理教育对医学生激发内在的创业欲望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从本质上说,医学伦理学是以提升医务人员道德素质为目的,强调一切为了患者;医学生的创业主要的服务对象也是患者,两种教育中所强调的内容是一致的。创业教育强调在实践过程中体现和实现自身的价值,伦理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医学生自身为患者服务的自发性和主动性,可以说创业教育帮助医学生实现了外物对自身的吸引,而伦理教育体现了医学生内在提升,两者相互贯穿于医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对医学生自身的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医学生只有具备主动为患者着想的意识,才会发现为患者服务的过程中,患者需要什么服务,想要什么服务,才能在服务的过程中找到优质创业项目。由此可见,医学伦理学精神构成了创业能力的核心。
1.3医学伦理与创业者发展的关联
医学伦理教育对帮助医学生形成完整的人格,成为有责任心的医务人员是十分有帮助的。近些年,医务人员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学习和应用医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出现了功利的倾向,工作不认真,心理调节能力差,对患者的身心状况不重视等,这些现象使得部分患者对医疗卫生服务的宗旨产生了怀疑,也是现在医患关系、护患关系等紧张的原因之一。同时对医学创业者的创业目的和创业心态产生不利的影响。爱因斯坦指出,“仅仅通过专业教育,人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所以学生不仅要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情,还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2]伦理教育注重医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和为患者真心服务的认识,不仅帮助医学创业人员形成健全的人格,调节创业过程中出现的心理波动,处理各种医患关系和护患关系等,还可以帮助医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理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解和认识到医务人员的存在价值。辨析创业的实质不是追求高额的经济汇报,而是自身价值的实现。从而保持乐观的心态,勇于面对挑战和保持坚韧的意志。创业者具有以上认识和品德之后,才能在创业的过程中调整好心态,在自己选择的项目中,不断地克服困难,取得最后的成功。由此可以认为医学伦理教育与创业者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
2 医学伦理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途径探索
2.1转变教育理念
医学高校多年来一直以培养高专业技能医务人员为中心,以高就业为方向,把教育定位于应用型医务人员的培养上,把用人单位的需求作为教育培养的重心。创新创业教育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抓好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培养作为人才素质培养的最高目标,将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及创新型国家建设作为高校教育的理想追求。[3]认为学生有一定的医疗知识和技能,能找到相应的工作,就达到了教育的目标,这样教育的结果常常使医学生在工作中墨守陈规,缺少创新意识和创業能力,并且有较强的功利主义和“重技术,轻服务”的思想。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医学高校对教育的理念和教育的模式均做了改革,但是大多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忽视了医学生医学伦理的培养,通常关注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意识的提升。我们需要的创新型医务工作者首先要有仁爱的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信念,这样的医学生才能为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负责。培养医术医德并重的创新型人才是新时代医学高校培养的目标,只有高校的管理人员和师生树立这样的教育理念,才会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重视医学伦理知识的融入,才能在根本上缓解医患关系等问题,才能实现和谐社会持续性发展。
2.2医学伦理+创新课程
医学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常采用的方式包括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两个组成部分,而无论采用怎样的教育手段,都只能提升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想达到医德认识的升华,就必须在传统的创新创业课程中融入医学伦理学的内容,使医学生在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伦理学的教育。可以通过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中融入案例,模拟情景的处理等方式完成。让医学生认识到医务行为医德为先,高利润但是损伤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项目不是好的项目,医学生创新创业的初衷就是提高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而这一切就应该是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传授给医学生的,因此,医学生的创新创业课程中必须融合医学伦理学的内容。
2.3构建新型的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精神和沉淀,是一种隐形教育。在医学高校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文化氛围,对医学生自身的修养也起到引导、规范的作用。在创新创业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融入医学伦理学的文化,是对医学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建设有益的、必要的补充,使医学高校的文化发展更加地全面,丰富了医学高校文化建设的内涵,同时也是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在医学高校的特色结合。
2.4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
优质的教师队伍是保证教育改革顺利实施的根本保障。加强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创新创业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更好地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4]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不论是理论教师、实践教师还是实践基地的带教教师,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前应先进行医学伦理学的学习和培训,使其对医学伦理学有个较清晰的认识和了解。这样才能在日常的创新创业教学过程中,将所包含的伦理认知传递给医学生,同时自身的言传身教也是提升医学生医学伦理修养的重要手段。
2.5 PDCA循环模式
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融入医学伦理学的方式是否达到了教育的目的,教育实效性效果如何,是否存在需要改进的问题等,需要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及时发现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并将解决的方案再次运用到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针对其改进的效果再次调整,直到解决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医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放在教育实效性考评的首位,不断地调整教育的方式方法,切实提高医学生的医德和医术、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医学伦理视阈下审视创新创业教育,寻求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两者在教育活动的融合的必要性,以及两者融合的路径。是创新创业教育在医学高校培养优秀医学生的具体举措,是创新创业教育在医学高校教育改革的新思路,也是创新创业教育在医学高校教育改革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现实体现。
参考文献:
[1] 吴玉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困境与路径选择[J].教育探索,2015,293(11):63- 66.
[2] 爱因斯坦.许良英,李宝恒,赵中立,译.愛因斯坦文集(第3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 尹翔.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中国高校科技,2015(3):75- 77.
[4] 王方国.基于实践教学改革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高教学刊,2015(3):64- 6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2:2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