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国经济增速适度区间文献综述 |
范文 | 杨雯晴 [摘 要]本文研究的是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与增长适度区间。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分析,发现将适度经济增长率设置为一个数据区间,是由于在某时间点上,静态看经济增长率仅是该时间点的值,准确性相当低,但在某较长时间区间内以发展的视角去看待适度经济增长率就会呈现出较准确且具有弹性的经济增长率的区间,该区间的上、下限正是适度经济增长率的上、下限。经济增长的合适水平并不会总保持固定水平,事实上会与实际经济增长率一起产生一定幅度的波动,但两者的差异会在一合理范围内。 [关键词]经济增长率;适度区间;宏观经济指数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4.077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4-0-02 1 经济增长速度与增长率概述 维持经济稳定快速发展是实行所有经济手段和政策的基本目标。经济周期就是指经济增长速度在这个区间范围内进行的变动,超过区间上限则会发生通货膨胀,低于这个区间的下限则会发生通货紧缩;经济合理发展的速度和速度的维持时间是经济增长重要指数,而经济增长又是宏观经济指数和参数。经济实现增长进步的基础,包括经济增长进步的环境准可性、现实条件性和历史阶段性。环境准可性是指当前环境所能容许的发展可能性;现实条件性是指现实中所能容许经济发展的条件;历史阶段性是指以四小龙工业化时期和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以及20世纪90年代中国进入工业化初始加速增长阶段所具备的自身特性。随着世界经济的突飞猛进,我国经济也逐渐步入飞速增长阶段,我国持续上升的投资率和储蓄率成为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重要支撑,促使我国在近10多年来持续增长,且增长速度保持在9.6%左右,经济的增长进步加速了工业化发展的进程,而环境因素限制了我国经济的增长的速率。有限的资源和价格的控制等各方面的因素将我国今后5年的经济增长速度限制在一定范围,若超过该范围,我国的经济很难保持持续稳步的增长。综上所述,目前对我国经济增长率的合适区间的探讨正逐步成为热点。 2 中国经济增速适度区间相关文献综述 本文研究的是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与增长适度区间,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笔者查阅了较多的国内外文献,发现有的学者从适度经济增长率的定量入手进行分析,有的学者从经济增长率的影响因素方面入手分析,有的学者从经济增长率的测算入手,来估计增长率或预测某一阶段的适度增长区间。 关于经济增长率适度区间的研究,有的学者对经济增长率的适度区间进行了测算,找到了一个稳定发展经济的适度区間;有的学者对经济波动周期进行了论证,分析经济波动的周期以及维持增长率的一个稳定区间;有的学者分析了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以及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适度区间。下面就以具体的文献对各个学者的研究结论进行概述。 张连城在经济增长适度区间时间界定的研究中,认为从我国经济运行周期的特点来看,一方面从低潮期到高潮期的时间都相对短,通常只会有两到三年时间;另一方面,从高潮期到低潮期的时间则相对较长,通常经历五到六年的时间长度。政府要将经济发展的速度把握在合适的增长范围内,应时刻依据我国经济发展周期不同时间段的特征,相应的实施更有弹性的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吴庆军 等对我国实体经济增长率的健康运行区间进行了测算,选择34年的经济增长率数据进行分析,根据计算结果得出在2020年前,在一般通货膨胀、就业率较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资源约束的条件下,我国经济发展健康的最合适增长速度为8.91%,经济健康增长区间的上下线为7.83%~9.99%。高铁梅对我国多年的经济适度增长周期与区间进行了研究,运用生产函数等经济方法对经济周期进行了论证,认为我国27年的增长型经济周期波动都呈现出大起大落的状态。并运用多种计量经济模型,估算出了我国经济的平均适度增长区间为7.5%~8.5%。 王彩玲在我国区域经济差别较大的条件基础上,针对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速度的合理范围进行确定,她以区域经济统计理论为基础背景,采用相关的数理统计模型确定了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适度区间。她得出的结论是,将我国人均GDP的变异系数的合理范围定为[0.7,0.8],将我国人均收入的变异系数的合理范围定为[0.2,0.6],才能在稳定经济发展适度区间的基础上,也将区域差异维持在一定区间内。 由此可见,当我国实际经济发展速度大于合理范围最大值时,政府可以采取力度不尽相同紧的经济政策;当国实际经济发展速度小于合理范围最小值时,政府可以采取力度有所区别的松的或扩张性的经济政策。要想将我国经济发展的增速一直把握在适度范围内,在发展过程中有效地减少经济大起大落的情况,政府就应该依据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适时、主动地采取更具弹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从而把经济增长始终控制在适度区间之内。 3 结 语 在现实生活中,经济发展速度会依据很多因素的改变而产生一定变化,所以,将适度经济增长率看作是一个区间范围,而非一个数值点,是比较合理可行的,而且具有较高的实际操作性。但是,在确定经济增长率的适度区间范围时,尤其是确定区间上限时,不能以生产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的潜在经济产出增长率为适度经济增长率区间的上限,因为其范围太过于宽泛。所以,经济增长率适度的区间上限要比潜在经济产出增长率小。两者之间具体相差多少,是由当时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经济政策、经济技术知识和经济供给能力来决定的。 通过综合考虑经济增长率的意义,本文认为适度经济增长率和生产资源的利用程度之间存在较大的相关性,经济增长率应当是在经济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的条件下的经济产出增长速度。然而现实经济中受到经济政策、技术含量和供给量等各个方面的影响,经济产出的增长率呈现的是一种围绕适度增长率上下波动的状态,波动周期和波动幅度越小,说明社会总的供给量和需求量是趋于平衡的,如果波动周期与幅度较大,那么就会产生较大的经济增长问题。换句话说,经济适度增长率也是一个以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某一个适中的经济增长率为中心,在一定范围围绕这个适中经济增长率上下波动的区间。该区间对于潜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积极的指示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晓晶.通货膨胀形势、潜在增长率与宏观调控的挑战[J].经济学动态,2008(1). [2]蔡昉.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J].中国社会科学,2013(1). [3]栾大鹏,欧阳日辉.生产要素内部投入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J].世界经济,2012(6). [4]解三明.我国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和经济周期研究[J].管理世界,2000(5). [5]张连城,韩蓓.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分析——HP滤波平滑参数的选择及应用[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3). [6]M Baxter,RG King. Measuring Business Cycles: Approximate Band-Pass Filters for Economic Time Series[J].Review of Economics & Statistics,1995(4). [7]Helmut Hofer, Gerhard Runstler, Thomas Url. The Dynamic Effects of Aggregate Supply and Demand Disturbances : Further Evidence[J].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2000(1). [8]RD Banker,A Charnes, WW Cooper. Some Models for Estimating Technical and Scale Inefficiencies i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J].Management Science,1984(9). [9]張连城.论经济增长的阶段性与适度区间的界定和控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1). [10]吴庆军,邢伟.中国经济增长率健康运行区间的测算[J].华东经济管理,2013(1). [11]崔巍.中国适度经济增长的速度区间、时间持续与模型对策——“十一五”规划期间的经济增长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06(5). [12]高铁梅,梁云芳.论中国增长型经济周期波动及适度增长区间[J].经济学动态,2005(8). [13]黄启才.适度经济增长率探寻及其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5(2). [14]汪彩玲.区域经济差异及其适度区间的确定——基于统计学视角的研究[J].经济经纬,2008(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