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黑龙江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政策思考 |
范文 | 王硕 摘要:随着对资源环境的有效控制,使要素相对降低了驱动力,粗放发展方式已不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基于此背景积极推进结构性改革,在体制机制方面不断创新,在制度性方面,使影响正常发展不利因素得以逐步消除。在科技创新创业工作中,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政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也是重要的支撑条件。黑龙江省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政策,对于科技创新创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有待完善的问题。本文结合这些问题,在政府职能、政策内容、过程、质量及绩效评佑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应对措施。 关键词:黑龙江 人才政策 科技创新创业 体系完善 中图分类号:C96 文献标识码:A 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政策,通常指的是各级党政机关或有关部门针对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进、培养、管理及使用等方面制定的法令、制度及措施总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己建立相应的科技人才政策体系,并结合具体情况不断完善。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针对新的发展而提出的重大战略,相继出台《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将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随着对资源环境的有效控制,使要素相对降低了驱动力,粗放发展方式己不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基于此背景积极推进结构性改革,在体制机制方面不断创新,在制度性方面,使影响发展一些不利因素得以逐步消除,使黑龙江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政策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1 完善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政策的意义 黑龙江省属于经济不够发达,发展不够平衡的边远省份,相对于发达省份还存在较大差距,发展质量和效益、资源利用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一直存在积累时间较长的结构性矛盾。针对形势的严峻挑战,为全面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科技强省的道路。在科技创新驱动中人才作为第一资源要素,逐渐彰显出其重要地位和作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离不开在关键技术方面的不断进步,使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的创新创业高素质人才。不断完善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政策体系,对黑龙江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快速成长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确保人才积极性得到有效激发。随着高层次科技人才在我国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在推动创新驱动战略过程中,人才数量和质量与实际要求存在一定差距。黑龙江省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加强科技人才工作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在解决束缚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的相关政策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在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政策体系方面不断完善,打造结构合理的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队伍。 2 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政策存在问题 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政策体系涵盖层面和部门较多,需在具体工作中发现问题并逐步进行完善。经近年来的发展,黑龙江针对双创人才方面的新形势和具体需求,使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政策体系得到进一步确立,但在具体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一是在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政策方面存在趋同性。在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政策体系方面,我国各地目前普遍存在同构现象,大部分人才政策涉及到诸多方面的政策,并表现出一定的趋同性,主要有内外两方面表现。一方面是黑龙江省科技人才政策类似于其他省市,各地市科技人才政策的差异不大。其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在政策出台方面下级党政部门应根据上级部门政策,一些地区脱离实际而将上级文件简单复制,导致趋同。另一方面是因政策示范效应,被认可的先进发达地区政策,一般情况下容易被其它地方效仿而造成在横向方面表现出趋同性。 二是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政策内容过于体现出物质化方面的内容。这与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情况基本相似,黑龙江省为提高引进人才的竞争力,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在住房和安家费、科研经费及办公条件等方面提高标准,对人才竞争造成不利影响,不仅影响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还提高了人才成本。 三是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政策,对于人才引进比较重视而对管理服务有待加强。部分地区将高层次科技人才采取优厚物质条件引进后,通常对后期跟进的配套政策不够重视,对其提供的管理服务需要不断加强。统计数据显示,一些由海外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因国外与国内在科研管理体制及科研文化方面存在差异,需要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在申报项目、经费管理、团队建设等方面存在的很多问题,难以及时得到相关部门的有效指导。一些地区和单位甚至对国家颁布的有关管理政策措施没有严格落实,在履行聘用合同时,不能严格遵循合同内容,有时只按照单方意见随意增加一些不合理条件,造成这些高层次人才感到失望。人才流动本应正常有序,但部分地区近年来产生人才迅速流失和跳槽频繁问题,表明引进人才并非难度最大,而充分发挥引进人才的作用才最困难,应持续努力,在引进人才中加强管理服务,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四是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政策之间有待进一步提高协调性。这方面政策与很多部门、领域和行业都具有一定关系,在政策制定方面存在省级行政区域制定人才政策中存在多元主体问题。政策制定部门不仅有省委和省政府,还有组织、人力资源、科技及教育很多省级党政部门和各市州(县)等。存在的人才政策制定主体复杂多元,若主体之间的沟通协调不足,将造成政策缺乏衔接性,严重的还将在相互之间产生冲突,影響政策的决策与执行。调查结果中问题表现的比较突出,新旧政策衔接存在不够紧密,政策变化相对频繁;横向部门之间的不同政策表现出差异较大,严重的还存在一些矛盾;上下级之间的政策表现出不一致,下级政策在执行中走样,这些情况都严重影响人才政策的效能。 五是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政策有待进一步加强效果评估。根据政策的运行周期,应在执行效果方面建立反馈机制进行政策评估。但部分地方政府部门对制定和出台政策数量过于重视,对政策质量及执行效果不够重视,导致不评估政策执行效果或存在形式化问题。在指标体系建立上,大范围分析比较各省市海外科技人才引进的政策实施方面存在欠缺性。 3 完善科技创新人才政策的建议 黑龙江省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政策体系的完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应充分结合高层次人才的具体需求,深入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一是在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政策中有效发挥政府的统筹协调作用。制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制定相对完善的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政策体系,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时协同推进培养本土人才方面实施相关政策;制定供给与需求平衡发展的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政策,充分发挥人才的的作用。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按照类别和层次进行划分,结合具体行业、工作岗位的需要,对人才供给制定完善合理的政策,以免引进人才及使用中产生攀比而浪费人才资源;进一步协调监管好人才政策的制定,避免政出多门而引发一些不必要的冲突。根据上述情况,在各部门之间、部门与地方之间建立联动的政策协调、审查评价,以及用人单位和社会公众参与制定政策的机制。 二是对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成长发展制定具有促进作用的政策体系。人才政策与其成长发展的关系比较紧密,在大的阶段上,涉及人才方面的一系列政策,只有在人才培养方面形成完整的成长链,构建完整内容、具有相互支撑作用的政策体系,才能使人才政策充分发挥综合效能,对于持续发挥人才积极性、创造性也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三是在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政策方面同步实施物质与精神激励的措施。根据调查海归人才可能存在一定障碍,结果显示最重要的是社会文化类障碍,约占80%左右。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表现在很多方面,特别是非物质性需求。因此应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过去只重视为高层次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逐步转变到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精神文化需求服务。营造发挥高层次人才作用的有利环境,积极引导高层次人才开展创新性研究,为其提供各项福利,免除后顾之忧。对其创新创业的法治环境不断完善,将人才服务和管理配套政策不断细化并深入落实,在物质与精神需求相对保持平衡方面制定比较完善的政策。 四是在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政策制定方面提高质量。政策水平对于进一步激发高层次人才的潜力,提高人才政策的实施效果举足轻重。衡量人才政策质量的标准,主要是人才引进能否适合需要、能否将人才留下、能否充分发挥人才作用。很多因素对政策质量都具有影响,也对其具有决定性作用,提高政策质量是人才政策体系完善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应基于规划使供需均衡实现,对人才加深了解,在制定政策方面拓宽参与主体。 五是对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政策的实施加强绩效评估。在人才政策管理中列入有专人负责的政策绩效评估,明确评估内容,并对政策绩效评估主体和评估制度不断健,评估结果应结合有关部门奖惩和问责。 黑龙江省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政策对于科技创新创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地作用,本文只是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未来仍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顾承卫.新时期我国地方引进海外科技人才政策分析[J].科研管理,2015(s1):272-278. [2]刘耘.关于佛山海归人才创新创业政策及环境的思考[J].佛山科學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85-89 [3]李锡元,边双英,张文娟.高层次人才政策效能评估——以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21):114-119. [4]肖为群,樊立宏.创新创业人才成长:一个整合框架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4(10):7-1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