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 |
范文 | 吴敏芳 摘要:在我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农民专业合作社从建立之初到如今的发展已经联结了全球的农业合作机构,单单是我国截止2018年最新调查中就已经有193.3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虽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量在逐年稳步增加,但是其在财务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本文通过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问题的研究分析,寻找完善财务管理的方式,使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规范稳定、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通过家庭承包的方式,向一定的项目互助组织提供农产品的加工、销售、运输、贮藏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协助农业水平的提升[1]。对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来说,能够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得到国家和社会的认可是其发展的动力之一。而财务的管理正是维护合作社经济效益最直接的方式。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既是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活动的全面反映,也是实现物质利益分配公平公正的有效途径。此外,当前国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大力扶持,也是合作社发展的动力之一。政府相关部门出台的政策中,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信贷等方面做出了特殊优待,就是鼓励我国合作社对农业技术的研究活动。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对内部的财务资金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贯彻落实国家的鼓励政策有效实施,为合作社创造出一个外部扶持、内部自控的发展环境[2]。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制度和财务核算制度建立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方面的不完善首先从组织机构来说,部分合作社由于发展还不够成熟的情况下,其组织机构中缺少理事和监事机构;从制度建立上来说,很大一部分合作社并没有按照法律规定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岗位职责分离制度等。有一部分合作社虽然在内部建立了相关的制度,但执行力度弱,且没有与之对应的监督机构[3]。 事实上,国家已经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会计核算制度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规,但由于一些合作社缺乏财务管理的意识,对会计核算制度的建立职责不明,因而会计核算的工作中也出现了种种问题,主要包含: 1. 会计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对财务管理的意识普遍不高,因此合作社中会计人员的配备也是不合理的。一些所谓的会计从业人员对会计核算的知识了解不充分,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和指导,文化水平也相对偏低,不能明白国家的政策法规,理解能力低,也不能对财务预算和分析的工作贯彻落实,甚至可能都没有相关的会计从业资格证。这样低素质的会计人员根本不可能让合作社的财务管理工作走上规范科学的道路。 2. 会计制度误用 一些合作社对政府日常出台的相关政策不关注不重视,仍旧在沿用以前的会计制度,对新出台的制度知之甚少。会计制度的误用导致合作社财务核算出现错误,财务分析不准确,财务管理的工作也无法落实。 3. 权益资金得不到真实反映 一些合作社的理事长可能还兼职着其他职务,或者另外开了自己的公司。岗位职责没有分离,不但使合作社的决策上容易出现重大失误,还有可能造成管理层滥用职权,合作社向其公司借款的时候没有票据证明,合作社的权益资金也难以得到真实的反映。 4. 会计账薄设置不完整。 一部分合作社会计账簿设置不够完整,对社内成员交易和社外非成员交易没有分成两个账目明细进行计算,还可能忽视了合作社中员工的具体数量,对社员缴纳的股金也没有明细账目,导致合作社在利益分配的时候出现不公平的现象。 (二)资金资产管理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资金的管理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是任何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而相较于当下的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他们对资金的管理还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方式上,资金的安全隐患也是其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的问题。合作社对资金的管理存在的问题包括: 1. 股金管理存在隐患 合作社的股金管理应量化到每个社员,需要按照规章制度给社员开设独立的银行账户,还要让社员参与到合作社资金管理中,了解自身的利益相关,保证利益分配公平。 2. 货币资金管理不规范 很多合作社管理方式不规范,社中的决策都由理事长一人决议。因此,在资金的支取方面既没有相关部门人员的审批意见,也没有开具发票证明,对生产以外的支出更是无凭无证,使货币资金管理不规范。 3. 没有严格的资产管理制度 无论是中小民营企业还是大规模国有企业,对资金的管理都需要严苛的制度。企业中流动资产、固定资产、货物库存等都是企业需要管理的方面。而合作社在管理资产时没有对每笔资金的流动都登录在册,导致企业资金在最终结算的时候账目不清。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相应的对策 (一)加强业务指导 1. 加强社员理念引导。 依据当前国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的指导要求,加强社内成员财务管理意识。不但要让理事层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还要让社内职员了解财务管理的相关知识,激发他们对工作的热情和责任。 2. 加强对合作社财会人员的业务指导。 其一,要求合作社能够培养企业内的财会人员,借鉴示范社的财务管理方式,加强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其二,合作社还要面向市场招纳更多人才,提升会计队伍整体的职业素养;其三,会计人员入职上岗必须持有会计资格证,还要经过合作社的考察,保证财会人员的專业性。在工作的过程中,合作社还可以运用资金鼓励的方式督促财会人员学习更多知识,更好地为合作社服务。 (二)加强财务管理制度建设 农民专业合作社对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首先要了解清楚国家政府颁布的规章制度,其次,制度的建设需要合作社内每个成员参与。合作社主要针对财务收支审批、成本预算、财务岗位制度等方面进行详尽的制度设置,保证财务的安全性以及资金使用的科学性;此外,合作社还要全面的对社内的资金进行评估,充分了解企业现有的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数目并登记在册,配备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管理;最后,合作社内的投资融资、经营销售活动等也需要一定的制度规范行为,将理事层的权责分割开,让企业任何经营决策都经过专业团队的指导和理事会议的讨论共同决策,降低合作社内的投资风险,保证合作社资金的有效管理。 (三)加强会计核算 1. 规范资金使用审批程序 合作社内对资金的使用需要进行预算后申报给上级部门,上级部门(理事长、监事会)核查和讨论后,经由负责人签字,再转由财务管理部门审批,才能将资金支取到部门。严格的审批程序就是为了防止一些财务管理人员公私不分,挪用财务,也是为了在合作社出现财务问题的时候可以向相关个人追究法律责任,减少企业的资金损失。 2. 规范票据使用和管理 这一点需要管理合作社的农业主管部门和财务主管部门对合作社使用票据的行为进行要求和规范。尤其是对税务发票的填写,需要统一的销售发票,还要对格式进行要求,规范合作社对票据的使用和管理。 3. 规范账务处理流程。 合作社要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账簿明细进行分化管理,分成银行存款账目、股金管理账目、资产明细账目以及成员往来账目等,并将账簿定期公示给其他社员和股东,保证账目资金的公开性,详实地反映合作社的经营状况。 4. 规范收益分配。 对于合作社内的收益分配,必须按照收益分配规则,还要保证收益分配的公平有效。合作社要认真履行国家对合作社收益分配的要求和规定,对于国家的扶持补助金或社会捐款要平均到每一个人的账户,对盈余部分也要及时提取,面向成员,公平分配。 结语: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中财务管理问题,已经直接影响着合作社面向社会市场,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发展历程。因此,解决合作社中存在的财务管理不规范问题,保障财务的安全,公平合理分配利益,将国家的政策章程贯彻落实,才能保证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国际接轨,更好地造福于农业事业。 参考文献: [1]刘丽琼, 李视友. 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问题[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3(12):61-63. [2]温佳伟, 黄金柏. 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系统应用的影响因素及改善策略——以江苏省为例[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6, 37(2):304-309. [3]朱水玉. 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规范化问题探析[J]. 经济研究导刊, 2014(6):170-17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