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公立医院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范文

    刘晓峰

    [摘 要] 县级公立医院一般都是县域内医疗水平最高、服务能力最强、人才相对集中、医疗设备最先进的医疗机构。县级公立医院进行大型乙类设备购置具有诸多的积极意义,除了能很大程度上提高医院的诊疗水平、降低误诊率外,对所辖区域的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进一步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有着积极的意义。乙类大型医疗设备的价值量通常是十分巨大的,进行设备购置前的可行性分析研究,制定设备使用全程科学的效益管理都是很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大型医疗设备优势,从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 公立医院;乙类设备;管理问题;对策探究

    中图分类号:X799.5 文献标识码:A

    在医疗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先进的医疗设备进一步丰富了医务人员的临床诊疗手段,而大型医疗设备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购入后对于医院的财务管理会造成一定的压力,因此要制定大型设备的科学的效益管理,提升两个效益,使大型设备的价值最大化。

    一、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的投资准入

    大型医疗设备是指列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管理项目的医疗设备。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药监局《关于印发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卫规划发〔2018〕12号)(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明确国家按照大型医用设备目录,对大型医用设备实行分级分类配置规划和配置许可证管理。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由省一级的卫生健康委员会配置许可管理,并制定区域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明确区域内配置数量与布置、机构配置准入标准、保障措施等标准。各家医院一直都强调适度超前配置大型医用设备,但大型医用设备更新换代速度太快,很难把握“适度”,这就要地方行政主管部门超前规划。比如,江苏省制定的《关于印发江苏省2018—2020年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的通知》(苏卫规划〔2019〕25号)(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中具体到128排CT配置,在综合实力上要求编制床位达到300张的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影像科为市级重点专科,有较高层次的人才培养、承担重大项目和研究、开发新技术应用和臨床转化能力,在技术条件上要求影像科必须具备至少2名高级职称工程师且不少于1名正高CT医师等条件。《规划》的制定有效控制了公立医院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的盲目投资,避免了医疗卫生资源的浪费。

    二、公立医院乙类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一家县级公立医院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是医院开展医疗服务的重要保障,也关系到医院未来医疗技术、教学、科研的发展方向,甚至关系到整个区域的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县级公立医院乙类大型设备普及率向来较高,但许多医院的院长往往注重投入,轻管理,购置前不做可行性研究,配置后没有系统的全程效益管理,导致花大量资金购置的设备使用效率低或过度使用,经济效益差,也没有达应有的社会效益,造成资源的浪费。

    (一)购置前可行性分析

    2018年,医院配置128排CT。医院开放床位685张,设置15个病区,2017年门急诊135万人次,住院3.1万人次,年住院手术1.02万台,病床使用率96%,医院的ICU、神经内科是市级重点专科,现有16排CT一台,64排CT两台,2017年CT检查9.85万人次,现有的三台CT每天处于饱和运转状态。作为县域内仅有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综合医院,适度超前,分档次配置大型CT也是满足基本医疗服务,开展教学和科研、专科建设发展的必要保障。

    1.经济效益分析

    设备购置预算价2500万元,使用年限8年,每周7天运转,每周核定检查560人次,按照省定的收费标准,年经济收入1200万元,年折旧费、维修保养耗材支出、科室相关人员支出、医院相关管理费等支出预计552万元,年收支结余率达到54%,三年可收回投资成本。

    2.社会效益分析

    128排CT较现有的16排和64排CT扫描成像速度更快,辐射更低,图像更清晰,病灶的分辨率更高,方便对患者全身多脏器的同时检查,能实现全身多部位的三维成像,特别是在心血管重建、肿瘤的精准诊断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128排CT配置后,将形成不同系列、不同用途、不同档次的CT配套合理使用,在弥补了现有机型功能不足的同时,可明显提高诊疗效率,缩短病人预约等候时间,减少病人转院率,可实现90%的患者不出县域就医的目标,同时也为医院的教学、科研、重点专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二)全程效益管理重要性分析

    乙类大型医疗设备的投资较大,需要做好全程效益管理,实现设备使用年限上的最大化,充分发挥乙类大型医疗设备更多价值。同时要能在使用上进行科学的管理,合理降低消耗,在保障不危害设备使用寿命和精确度的前提下,实现乙类大型医疗设备最大的使用率,充分发挥大型设备的价值,同时也能保障投入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因此,进行乙类大型医疗设备的科学管理在各个层面上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是工作开展的有效保障支撑。

    三、公立医院乙类设备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设备过度利用

    设备过度利用虽然能在一定层面上提升设备的使用效果,但是也难免会造成设备使用太过频繁,超过其最大负荷能力的不良情况,会导致乙类大型医疗设备在长期的超负荷工作过程中,往往会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导致乙类大型医疗设备过早进入报废期,不能充分发挥出其良好的价值。设备的过度利用是设备运行能力和需求能力不对称造成的,在医院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不能仅仅考虑需求满足,同时要能兼顾设备的养护客观需求规律[1]。

    (二)预防性维护和保养欠佳

    任何结合设备在长期的施工过程中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就是为了能有效降低这种使用损伤,实现设备使用在寿命上的保障。一般来说持续性、无维护保养的乙类大型医疗设备往往会过早地结束了其作用价值的发挥,导致了其不能完全发挥出乙类大型医疗设备的价值。

    (三)设备的共享程度不高

    医院在乙类大型医疗设备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使用过程过度集中和零散使用的问题。零散式的使用不仅不能发挥其高效优势,同时其频发的设备启动和停止,往往会导致设备出现一定损伤。设备工作开展在优化管理上出现了问题,主要是医院在进行共享使用中的完善度不高,很多情况下,对于设备的使用管理都处于被动的局面之下,不能实现主动调节优势作用的发挥。

    四、加强公立医院乙类医用设备管理对策

    (一)规范医疗行为

    近些年隨着医患关系的紧张,法律要求医院承担主要举证责任,医务人员为此而广做检查。同时由于患者的素质、认知、受教育程度和经济状况的不同,会主动要求医生做某项检查,医生如果不能规范诊疗行为,对患者进行过度的先进设备检查使用,往往使得先进的大型设备不能科学使用。这种问题的产生是因为医疗人员的自身薪资待遇,往往与设备的使用次数密切相关,很多时候通过提升设备的使用次数能提高自身的薪资待遇,这种情况对于解决医患问题,提升设备的科学施工管理都是十分不利的[2]。

    (二)加强设备日常维修保养

    医院要能首先在设备的维护管理上转变思想,具体就是要让医院的有关管理人员和领导明确开展设备必要维护工作的现实意义,一切客观管理机制和使用方案的制定,都应该遵循设备基本的日常维护管理客观需求,要能明确设备的使用维护说明。一般来说,要能聘用准备的设备管理维护人员进行必要工作开展的维护工作,保障维护工作的科学性,要能实现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发挥出良好的维护优势。要根据设备的维护保养需要,建立标准化的设备维护执行方案,严格执行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管理机制要求,以制度规定的形式,严格抓好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

    (三)医疗设备绩效评估

    医院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构建医院医疗设备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对医院医疗设备的总体绩效做出公正、合理的评估。若医院的医疗设备使用率高、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好,不仅能发挥出医疗设备的使用优势。因此绩效评估体系不能以单纯地实现设备的使用率为基准,要能实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在进行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建立良好医患关系,构建和谐的就医环境。

    五、结语

    科学地对乙类大型医疗设备进行全程效益管理,实现乙类大型医疗设备的“两个效益”最大化,是全面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力的重要措施,也是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张福喜,刘振美,谢沛芮.医院大型医用设备购置管理探讨[J].卫生经济研究,2010(12):41-44.

    [2]科银保,唐超.论医疗设备全程效益管理[J].中国医疗设备,2008(2):85-8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6:24:29